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7篇

时间:2023-05-10 16:50: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关于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广电局的关心重视下,经过几代广电人的不懈努力,我市现已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并重、无线有线结合、卫星接收与地面网络同步发展、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各种传输媒体(中波、调频、电视、微波、卫星接收、电缆与光缆、农村有线广播网)等相互交织、传输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

  目前,全市共拥有市级电视台1个(有线无线台已合并),市级广播电台1座;全市现有千瓦以上广播电视转播台5座,中波台3座,实验台1座,县(市、区)级广播电视台18座、调频发射机109部、功率共有2665千瓦,乡镇级广播电视站302个,共有卫星地面接收站3114座,建成并开通了市至县(市)*00多公里的广播电视光缆网,该网络采用了25的技术,城乡有线电视用户已突破80万户。

  截止200*年底,全市乡(镇)有线电视通播率达100%,行政村通播率达98%;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32%和945%,比上年分别提高了06%和07%。

  二、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做法、特点与效果: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在于扩大覆盖,扩大覆盖的重点在农村。

  “十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市广电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在总局、省局的关心扶持下,紧紧围绕“网络建设、村村通工程、数字化和固态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全力以赴,克难攻坚,实现了的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

  1、县乡有线电视网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发展步伐加快。

  近两年来,我市紧跟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大了县乡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力度,截止20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有线电视光缆联网乡镇数157个,行政村845个,分别比200*年增加联网乡镇68个、行政村379个,中央、省、市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送至广大农村用户的家中。

  农民群众也可以象城市居民一样收看到清晰的画面、收听到清楚的伴音。

  按照市委要求,我局依据《*省农村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点有线电视项目设计标准,出台了优惠标准。

  《新农村建设点普及有线电视项目设计及优惠标准》规范了农村有线电视系统技术标准,减免了每个新农村建设点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划及培训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有线电视的规范发展。

  2、全面完成省定我市747个盲点村的建设任务。

  按照省“村村通”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0*年月,我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广电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市村村通广播电视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转发了关于《*市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意见》。

  会后,所有县(市)都成立了“村村通”领导小组,其中*等县分管县领导亲自担任组长。

  *等县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村村通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村村通”工程进展情况,我局于200年月日和日先后两次召开由各县(市)分管县(市)长、广电局长以及市“村村通”办公室成员参加的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调度会。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地广电部门克服任务重、时间紧、设备到位较迟等困难,精心组织,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村村通”建设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通过各种方式,共筹集“村村通”建设资金0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资金与建设的矛盾。

  全市共架设光缆公里,架设电缆公里,新发展农村用户近万户。

  月日至日,省“村村通”验收组一行人,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对我市等5个县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进行了检查。

  5个被抽查验收的县(市)综合评分均在95分以上,平均得分976分,综合评价均为优秀。

  3、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投入加强。

  从200年0月起,我市的台、*微波站、*台、*台、*台等单位担负了农村广

  播电视无线覆盖试点工程(简称“4+2”工程)的建设任务,至200*年春节前安装调试完毕所有新上的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及附属设施,并按上级要求实现了正常播出。

  新增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节目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无线覆盖,新上电视发射机10部、调频广播发射机6部。

  “4+2”工程实施后,我市有江西*台、*微波站、*、*、*等5个1千瓦以上大功率高山台站无线发射中央、省广播电视节目,中央、省广播电视节目在我市无线覆盖率达到50%以上,比工程实施前的覆盖率提升20%。

  4、建成并试播无线数字电视。

  *市无线数字广播电视项目是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市政府批准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村镇的广播电视高清晰覆盖问题的重要举措。

  我局于200年月顺利试播了无线数字电视。

  主基站设在峰山,采用-2的数字压缩格式,传送30套左右的无线数字电视节目。

  为了进一步扩大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好这个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按照业界公布的-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对其数字前端、发射机等进行升级改造。

  三、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县乡网络技术标准不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较低;高山台站新上发射设备后,因事业费不能到位,不能满时段播出;一部分“村村通”站点维护管理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积极探索建立“村村通”的长效机制,确保长期通;四、今后主要的工作打算1、加大光缆网络建设的投入。

  到“十一五”期末,乡镇联通广播电视光缆达100%、行政村达60%,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力争98%;2、加强县级电台、电视台、高山台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网络化、固态化的技改;3、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村村通”建设任务。

  经核报,我市“十一五”期间需完成个20户以上“村村通”建设任务。

篇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XX年新村(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篇一:xx县20XX年新村建设实施方案

  xx县20XX年新村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xx县20XX—2020年新村建设整体性推进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xx县实际,特制定《xx县20XX年xx县新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xx县建设新村聚居点68个,涉及30个乡镇、68个行政村、农户31864户、农村人口101914人。其中新建新村11个(包括1个新农村综合体),改扩建提升新村57个。新建农房2230户、7236人入住新村,其中新农村综合体入住102户,10个新建重点新村点入住365户,其余新村入住率要达到75%以上。通过推进新村建设,以此为平台,大力发展产业、强化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倡

  2导社会新风尚,促进我县丘陵地区的传统村落向新型农民社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快速转变,谱写xx县跑步奔小康发展的新篇章。

  二、重点工作

  (一)因地制宜,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根据xx线、xxx线、xx线等xx山东西部不同的民俗民风特点,大力挖掘全县各新村集居点周边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自然资源等元素,着力建设体现xx人家风情、体现当地民俗民风和文化底蕴的民居特色,形成几道各具特色、靓丽的民居风景线。

  (二)注重配套,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大力鼓励村民采取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的方式,突出道路、水利两大重点,整体推进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清洁能源建设,形成“田成块、路成网、渠相连、水相依”的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自然恬美风光。新建的新村集居点,其通村公路、入户路硬化率要达到93%以上,人畜实现分离,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0%以上,电网和通讯等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率达50%以上;改扩建或风貌打造的新村集居点,其通村公路、入户道路硬化率要达80%以上,人畜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0%以上,电网和通讯等基本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

  2机械化作业率达50%以上。

  (三)连片推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确保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18%以上。一要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乡一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建设一批“万亩连片”优质烤烟、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产业基地和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二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临港产业园建设,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带动新村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面要达到60%以上。三要推进一三产业互动。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新村xx民居风情优势、民俗民风,大力发展

  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业,着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四)强化服务,增强功能完善体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1+6”村级阵地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要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增强活动中心的农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和各种社会管理服务功能。要依托中心开展连锁经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搞好金融对接服务,增强中心的经营性服务功能。要利用中心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开发和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农民充分就业。

  (五)分类指导,推进不同模式的新村建设。各乡镇要立足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地形地势,分类指导,创新新村建设模式。一要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和扶贫连片开发等项目建设,移民搬迁,高起点建设一批质量优、标准高、特色浓的新型农村社区。二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产业支撑强劲和能人带动,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完善、村民收入显著增长、村落民居靓丽的新村。三要依托县际或场镇交界处的人流、物流集中地、国土整治项目等,建设一批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新村。四要依托乡村民风民俗和休闲娱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建设一批产业支撑有力、村落民居靓丽的新村民居点。

  (六)积极探索,抓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试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探索xxxx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试点,探索新农村综合

  体的不同建设模式,并依靠综合体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修路治水兴产业、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备、体制健全、管理到位、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全县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积累经验。

  三、资金筹措

  xx县新村建设资金要以中央、省项目资金和县财政资金

  2为引导,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为主体,发动社会资金注入为辅助,吸引外来资金为补充,大力建设新村集居点、发展特色产业,促进xx县农村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一)强化财政引导投入。今年县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其中新村民房建设投入12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产业发展投入1000万元用于补助引导,基础设施投入800万元用于配套,公共服务投入500万元用在完善和补缺。补助标准是,每个新建新村集居点,按4万元/户予以补助,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补助占60%,民房新建或改扩建(含风貌打造)补助占40%,产业发展补助由整合项目予以解决。

  (二)加强项目整合。县级涉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入,支持新村建设。凡能整合的农业和涉农项目,都要整合用于68个新村建设。扶贫连片开发、土地整理、移民搬迁、水电开发等项目要支持新村建设。县金融办要研究金融部门支持新村建设的办法,切实加大对农民建房的信贷支持力

  度,确保xx县20XX年新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四、进度安排

  各相关乡镇和县级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抓好规划编制、地勘和图纸设计,加快工作推进力度,加强

  2质量监管,高效快捷地推进新村建设。一要强化规划编制。县住建局要在7月前完成全县到2020年的县域新村建设总规,8月底前完20XX年68个新村规划和图纸制作,年底前完成20XX年需要建设的新村规划和图纸设计。同时抓紧审查各新村点上报的20XX年建设方案,并经县政府审批后,交付实施。二要加快建设进度。各相关乡镇和县级部门要集中力度,落实专人负责,保证经费,务必于12月中旬前完成今年的新村建设任务。为确保建设进度,10初到10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将结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农村综合体和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xx县新村建设现场会,检查各相关乡镇的新村建设推进工作。11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将派出新村建设工作督导组分赴各地检查推进进度,各相关乡镇和部门要对已近尾声的新村建设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建设项目。今年底,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新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选新村建设先进乡镇和部门,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会议,表彰先进,总结今年工作成效,安排部署明年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继续推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分片包干、部

  篇二:关于各县(区)《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

  2巴委[20XX]号

  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

  关于各县(区)《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

  施方案》的批复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

  你县编制上报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该《方案》。

  二、请你县将《方案》中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新村(聚居点),强化领导,落实措施,抓紧施工,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特此批复

  附件:《通江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XX年5月28日

  -1-

  通江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村,总人口80.2万人。县境内属渠江水系,因地势落差大,河流在洪水期猛涨猛降,流域内连年遭受水患,特别是“7.6”、“7.24”、“9.18”洪灾,2使我县农房严重受损,数万亩良田被淹,灾害造成的损失惨重。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片推进新村建设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渠江流域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新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川新农办?20XX?4号)、《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农?20XX?7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通江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总体部署为出发点,以加快建设“三区一城”为目标,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把通江建设成优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

  二、通江县新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通江县按照市委“建设全省重要的生态农业和绿色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持“城乡一体化、城镇现代化、村庄特色化、产业集约化”的规划方针和“综合、集中、连片、连续”的建设原则,整体联动,创新机制,奋力

  2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XX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4亿元,全部用于产业园区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建聚居点231个,新居建设(土坯房改造)8311户,突出“青瓦白墙”,以“穿斗与坡屋顶”等为结构形式,打造特色品牌,突出功能完善、生态和谐、健康宜居的川东北民居风格。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以县城为中心,依托“通水线、通洗线、通前线、通竹路、通达路”等乡镇公路,以广纳、沙溪、诺水河为中心场镇,在满足通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和最小的道路面积解决居民的出入交通问题,着力构建方便、快捷、互通的新村路网。项目区共规划硬化道路148公里、建院户路237公里,村社道路采用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两侧设置路沿石、排水沟,配套绿色长廊。入户便民路根据各聚居点的情况灵活设置,一般为1.2m宽石板路面。

  2、饮水。集中建安全饮水工程74处,聚居点内生产用-3-

  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非饮用水,可就地取用山平塘、河流、地下水等水源。

  3、用电。聚居点内用电负荷主要为居民生活用电,参

  2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XX,由城镇供电系统引入电力线,供电系统输入电压为10KV,输出电压为380/220V。项目区共规划布置变压器74台、高低压线199公里,小区照明灯2220盏。

  4、垃圾处理。按照“聚居点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程序,每个聚居点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项目区共规划布置垃圾中转站74个。

  5、雨水污水处理。聚居点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二级生化预处理,汇集到污水池处理池集中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现有沟渠,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算。雨水经排水支管收集汇集排水干管,分区就近排入现有沟渠。化粪池按照每户家庭3立方米计算。项目区共规划布置下水管网74000米,污水处理池74个。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文化。项目区共新建或改建村两委阵地、调解中心、农村书屋74个,新建或改建学校74个,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和谐发展。

  2、卫生。项目区共新建或改建村级卫生室74个,基本-4-

  达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室”分设,积极开展全科医学培训、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胜任岗位能力

  2培训、适宜新技术培训,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有线电视网络。项目区共配置有线电视网络220千米,实现覆盖率100%。

  4、通信。以为无线通信为主,项目区共规划布置通信管线220千米,实现覆盖率100%。

  5、村民活动广场。项目区共建村民活动广场74个。积极开展坝坝舞等多种形式的体现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项目投资概算

  (一)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概算总投资10447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005万元,占总投资的13.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3770万元,占总投资的3.6%;农房及其它投入86500万元,占总投资的82.8%;工作经费200万元,占总投资的0.19%。

  资金来源为: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798万元,占总投资的9.4%;整合部门项目资金15505万元,占总投资的14.8%;企业投资6700万元,占总投资的6.4%;群众筹资(含以劳折资)72272万元,占总投资的71.9%;县财政配套工作经费200万元,占总投资的0.02%。

  (二)专项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5-

  112篇三:仁和区20XX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市***20XX年省级财政

  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

  20XX年4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6?

  一、项目名称...........................................................................................................................6?

  二、项目主管部门....................................................................................................

  122...............6?

  三、项目实施单位...................................................................................................................6?

  四、项目建设地点...................................................................................................................6?

  五、项目建设任务...................................................................................................................7?

  六、项目投资概算...................................................................................................................7?

  七、项目建设期限...................................................................................................................8?

  第二章项目区基础设施现

  132状.........................................................................................................8?

  第三章项目规划区域.................................................................................................................10?

  一、规划原则.........................................................................................................................10?

  二、规划范围.........................................................................................................................11?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11?

  四、聚居点农户数量....................................................................................................

  1427

篇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工作总结报告】

  顺利完成了翠屏区20xx年水利发展资金项目(牟坪镇高效节水);项目涉及绥庆、民新、高潮、金银、龙兴等5个村2700亩柑橘示范片,工程投资额628万元。工程内容涉及蓄水池8口、电力提灌站4台套、管道、阀井、水表、给水栓等配套设施,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柑橘产量。

  大力推进20x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批资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349万元,内容涵盖渠道、生产道、机耕道、电力提灌站、格田治理、囤水田建设等,涉及民新、龙兴、红农、杏花、工农等5个村5000余亩土地。现工程已经完成投资800万元,预计2020年1月前全面竣工,我镇5000余亩耕地的生产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善。

  提前4个月完成了2019年双鱼、七一、民新、高潮等4个村10户建卡贫困户44人的安全饮水工作;协助区投资公司在杏花、工农村顺利实施2019年建卡贫困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成供水管道10000米,涵盖两个村10个社,2000余人口将饮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顺利完成20xx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和资金兑现工作。全镇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方式实施项目共18个,涉及全镇15个村,投入专项资金6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0万元。其中道路交通建设项目3个、小水利整治项目4个、公共活动场所维修整治项目1个、环卫设施项目10个,受益人数10000余人,极大的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高度重视防汛及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全镇3个小二型水库,4处山洪灾害监测点全部按要求编制了科学规范的处置预案,分别建立了抢险队伍、备齐了防洪物资;提前搞了防洪抢险演练。

  近年来,****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现将工作实施情况

  及存在问题、建议报告如下: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

  (一)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以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为根本,以促进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农村生产、消费,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一是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宗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工程狠抓落实。农村交通道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乡、村互通的交通网络,通行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加大对上争取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和整体环境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完成“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截至2019年末全镇13个行政村屯通新建村路工程38公里,农村道路硬化32公里,升级改造工程22公里,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题,投资300万元,完成长春屯村、椽子沟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村屯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镇、村两级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管护职责和任务,并配齐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拓宽培筑路肩,完善农村公路的桥涵、水沟、挡墙、边坡等配套基础设施,重要路段设立导向、警示等交通标识,保证行车安全。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严禁在公路上挖沟通水,影响公路通行。加强农村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700余盏,栽种绿化树4万余株,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保持路面常年整洁、无杂物,共清理路边垃圾820余吨,出动2700多人次、车辆838台次,城乡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二)农村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维,加强退耕还林宣传,完成春季造林10,149亩,迹地更新1,056亩。配合县林业部门整治林业用地种参种药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毁林开荒种地、种药势头。实施封山育林和整治林业用地违法

  种参种药行为等重点工程建设。二是按照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镇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总河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各支流河长由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河长由各村书记、主任担任。编制了“一河(库)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长巡河100余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厕所5座,清运河道垃圾600余立方米,治理受养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处罚畜禽养殖污染1人。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基本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违规占河、乱猜盗挖等问题,全镇河库生态系统显著改善。三是按照“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展以“三清一改”、“八乱”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治理行动。抓典型,示范带动促引领。因势利导,深入挖掘各村特点,精心培育示范样板,如:椽子沟村完成硬化进村主干道13公里,村内巷道10公里;完成改水率100%;改厕40户,新修排水沟渠10公里,村内环境焕然一新。抓联动,上下齐心促提升。推行每个班子成员都对自己所包的行政村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驻村镇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指定村书记是本村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每个建设点都推选5-7人组成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目前全镇共投入20余万元,清理生活垃圾1000余吨,清理村内边沟30余公里,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进一步强化了保洁员队伍建设。继续实行村级聘请,镇清洁办暗访打分等方式考核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员全天候上岗。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我镇完成改厕300余户,2019年改室内水冲式厕所75户。同时我镇将加大户厕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努力实现2020年底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目标。

  (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优化便民服务窗口布局,根据各单位职能职责,对办事服务窗口进行合理调整布局,将经管土地确权办证、林业林权办证、村建、卫计等群众关注的共性业务单位调整到便民服务大厅一起办公,实施“一站式”服务,有效避免办事群众到处跑、多头问的现象。及时更新行政审批事项和办事指南,按照上级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印发镇便民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对审批事项、法律依据、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投诉电话等进行逐一明确,并按照能减则减、能省则省的要求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态度差、中梗阻、刁难办事群众等行为

  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加大了政府投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投资3800万元,完成英额河上游河提防护工程建设;投资130万元完成11项农村自来水工程;投资150万元新建扶贫解困自来水井5眼;投资3.2万元,完成转湘湖水库输水洞维修工程;维修养护英额门村欢喜岭塘坝;完成长春屯村河道治理顺笼等水利改造工程。

  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镇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总河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各支流河长由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河长由各村书记、主任担任。编制了“一河(库)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长巡河100余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厕所5座,清运河道垃圾600余立方米,治理受养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处罚畜禽养殖污染1人。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基本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违规占河、乱猜盗挖等问题,通过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全镇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镇政府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生态农业、千亿斤粮食等项目,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高标准农田规模不断扩大,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投入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完成了大林子和椽子沟两个村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完成转湘湖、大林子、长春屯、新民屯、英额门、孤山子、湾龙背、柳木桥8个村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共治理河道修河堤13公里,砌防护墙8000延长米,修田间作业路20公里,修防渗渠5000延长米,改良土壤1万亩,配套各种喷灌200多台套,打抗旱井14眼。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玉米产量每亩从75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龙胆草每亩产量从300公斤提高350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有大型农机具120台套,中药材生产几乎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处较高水平。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集体经济发展明显增强。推动中药材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农业+旅游+康养+中医药”的深入融合。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全镇2019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500亩,新发展中药材16000亩,药材累计在地面积达到35000亩,年产各种药材8000多吨,实现产值1,5亿元,中药材一项人均收入达8500元。引进安徽亳州群康药业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新上切片、切段等加工生产设备,进一步拉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扩大药农收入。继续加强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2018年我镇7个村按要求达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上任务。椽子沟村龙盛公司不断丰富加工品种,2019年加工中药材130多吨,实现利润10万元;新民屯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引进肉牛120头,出售肉牛30头,现存栏90头,新建蔬菜大棚10座,2019年新民屯村村集体分红收益达17.5万元,真正做到了村集体自力更生、自己自足。大林子、崔庄子村,围绕中药材主导产业,筹建中药材初加工厂,目前,两村已加工各类中药材100余吨。长春屯村新发展繁育牛项目,目前存栏10头。湾龙背村建设绒山羊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养殖户+农户方式发展绒山羊产业。英额门村建设1500㎡厂房,对外出租,年租金8万元,壮大村集体收入。大林子村等药材加工厂项目正在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孤山子村改建一处标准化养牛小区,规范粪污处理和改善青贮设施建设,繁育黄牛35头。大石沟村投资120万元建设3000㎡药材加工厂一座。丁家街村投资180万元,建设7000㎡药材加工厂一座。孤山子村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新发展肉牛35头。柳木桥村新建豆油坊,预计年生产豆油2万斤。2020年末力争全镇12个村完成壮大集体经济5万元目标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品质,解决药农晾晒中药材难题,镇政府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药材初加工厂5家,有效解决中药材晾晒问题,中药材质量明显提升,龙胆草价格每公斤从30元增加到60元以上。2020年我们在原供销社院内建设药材市场,引入住中药材经销商户13家,每天销售额达到10万元,进一步促进了我镇中药材产品流通。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乡村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虽然我镇的道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标准不高低,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路面窄,路况差,村组公路多数为等外级公路,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为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流、物流发展等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一是我镇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修建时间长,主体工程设计标准低,水库抗灾减灾能力低。二是全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低,特别是山区因蓄水能力弱和排灌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因水利设施滞后,我镇的稳产农田不多,农业旱涝保收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经济增收困难。

  3、社会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图书室、文化室建设不够完善等。二是全镇13个村委会中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少,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三是随着一些小学分校点的撤并,许多学生集中到村中心校,中心校的宿舍满足不了撤并后的需要,由于居住比较分散,校车数量不足。四是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因建筑面积、设施不达标需要改造,农村卫生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难以开展好服务工作。

  4、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好多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重建轻养现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养护责任不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难于发挥其效益。

  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近几年来,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增加很多,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国家、省、市和县的分级配套政策,但前期拆迁站资金的投入量较大,基层财政压力较大,无力负担,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致使建设进度慢,工程质量相对较差。二是农业建设项目由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确定,部分村由于享受过小部分政策,不能再申报如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等项目,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发展。

  三、意见建议及措施

  1、加强协调指导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合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加强协调指导工作,我镇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此项工作更需要县直个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加强重视,彼此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各项资源形成合力。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建议必须加强协调指导,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的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去不断激励和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

  2、进一步完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小、分散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镇村建设规划就尤为重要。建设规划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首位。制定具体规划前应先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尤其是村庄布点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选点,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整村推进,相对集中,做到规划一个村,完善一个村。建议各部门要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等,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早谋划生产发展、安全饮用水改造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转载

  于::有关乡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3篇)。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建设,严防建设和整治的随意性。

  3、增强村级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转功能,是解决村级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性办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壮大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经济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

  4、加强工程建成后管护(转载

  于::有关乡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3篇)。把对基础设施的管护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存在的“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充分发挥使用效益。首先,规划阶段必须考虑运营管护经费,将其纳入项目总投资或明确管护经费来源,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其次,对纯公益性项目由财政安排一定的管护经费,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真正走上平常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农村和农民长期受益。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发展能力建设,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夏粮总产10.1万吨,油脂产量位居全省之首;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87元,同比增长27.2%。

  (一)突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危桥改造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5974万元,完成土石方383万立方米,整修渠道177公里,其中硬化渠道49公里,疏浚店埠河3.68公里,建设大中塘264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解决了4万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危桥改造工程1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座,出色完成了国家级小(一)型水库重点项目稻香水库主体工程。

  (二)构建网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今年,我县要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260.3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基层177.93公里、混凝土面层55.94公里。国债项目范栏路、石高路全长33公里,已经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沿线桥涵配套设施全部建成,路基土方工程完成25%;省交通厅通乡公路项目马店路、王黄路、八青路共38公里的三、四级油路、水泥路改建任务,已经完成12公里路基补强工程;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已完成店埠河大桥、南淝河大桥东段建设,路基土方工程完成80%以上。

  (三)美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新村居建设日新月异。白龙清水、八斗小普、马湖小陶等新村居建设基本完成,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色产业优势渐显,土地复垦全面展开,拆迁农户陆续入住。其中白龙清水村原村址占地335亩,规划新建后仅占地60亩,新增耕地275亩。二是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村4个;完成农村改水3.9万立方米、改厕1631个,植树17万株,建设垃圾填埋场1.2万平方米;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改造快速推进,拆迁房屋60余万平方米。三是生态家园建设蒸蒸日上。启动100立方米沼气工程建设2处,改造和新建沼气池340口、巩固已建沼气池260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80平方米、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生态生产模式1300余户,户均每年可节支增收2000多元。四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了我县生态农业发展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个,总投资近10亿元,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批准立项。五是“缩村让地”和“整村推进”等项目亮点纷呈。上半年,实施国家、省、市、县土地整理项目55个,总规模7.1万亩,新增耕地1.38万亩。其中白龙镇长王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15个自然村庄、1227户拆迁,总规模1.3万亩、预算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土地丈量测绘、规划设计、论证评审等工作,新村居建设已经展开。六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做大粮油业、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园艺业的思路,把着力调整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涌现出一大批规模较大、特色各异、市场反应较好的专业村和主导产业品种。清水的花卉、小陶的果树、建华的净菜等都初具规模。其中元疃丰宝科技示范园已发展成为合肥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之一;撮镇建华社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发展合作生产,带动周边8000多农民共同致富。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1-6月份,完成养殖业投资近2亿元,新增养殖场(小区)2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以上。

  (四)精益求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精心实施农村配网建设“四大工程”,即基本性支出工程、农网完善工程、雪灾恢复重建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等,总投资2686万元。已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3.6公里、400V线路185.9公里、新增和更换配电变压器55台。其中,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落实一个电气

  化镇(元疃镇)和15个电气化村建设任务,总投资1020万元。目前,前期勘察、测量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马湖乡小陶电气化村一期建设已经竣工;省级10KV农网组合式配电台区建设试点工作也在白龙镇长王新村顺利启动。

  (五)积聚潜力,继续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是拓宽投资渠道。努力争取,并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我县世行加灌三期项目(2005-2009年)计划投资3532.6万元,治理面积7.5万亩。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2293万元,为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省财政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路、渠、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期还将继续投入农业产业开发,逐步将其打造成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新、优品种的应用和测土配方施肥、机插秧、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半年,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181台,农机总动力达5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3%。全县机耕率超过70%,小麦、水稻机收率达80%以上。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和认定,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规模达到1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获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总量达到35个,年产量达10.6万吨。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蔬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4%。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县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瓜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家,其中省级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4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3家,超亿元的9家,超5亿元的1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总数增加到18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个,比上年末增长17%;新引进农业招商项目4个,总投资1.45亿元,到位资金1.2亿元(含续建项目)。

  (六)改善民生,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农村通信、广播、电视和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整合农村广播网络。上半年更新改造

  村控台42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400户,“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完善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完成16所乡镇卫生院2007年度国债项目建设,其中石塘镇、包公镇等7所卫生院已投入使用。5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完成规划设计,建成一个县财政将补助5万元。三是强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新扩建农村中小学6所,投资2793万元,已全部动工;加快51个中小学危改进程,已竣工18个,消除D级危房1660平方米、新建9134平方米。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参合率达97.17%,比去年提高7.02个百分点;土地矛盾和纠纷趋缓,调处力度加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序开展,已办理投保2323人,上半年已向460人发放养老金40.3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人数增加到14857户、32734人,覆盖率提高0.98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现有规划有的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长远需要,有的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还有一些关键性规划亟待建立。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重要设施,特别是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相对缺乏。三是对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市场化运作不够,一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四是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保障能力不足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并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力度,加强农村发展能力建设,做到全面规划、科学决策。

  (二)多元投入,进一步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切实加大江淮分水岭、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力度,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

  11斜的原则,努力构建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群众积极、社会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调动各方面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资、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公路养护、集体林权等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做到建设一个、管护一个,充分发挥设施的最大效益。

  (四)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扶持一批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优先建设群众呼声高、社会效益好、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公共设施,着力抓好诸如农田水利、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建设项目。同时,严格运作程序,狠抓项目决策、建设、监管等关键环节,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管理制度等,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加项目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序时进度完成较好,但是整体的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责任十分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继续不懈努力。

  12

篇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乡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镇位于××*市区西部25公里处,是吉林省与辽宁省西南交界的门户。全镇总面积152.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9万亩,人口6万人,辖3个街道32个行政村。镇交通优势明显,商贸流通十分活跃,素有“小奉天”之称。××*镇是吉林省“十强镇”之一,200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同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今年又被评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一、××*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情况现状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3年来,共投资近1.3亿元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旧城改造,仅配套设施建设就投资2,300万元。其中,实施道路改造工程。投资1100万元,改造镇区主街及干路8.4公里,在镇区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道路框架;

  二是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320万元,对原来陈旧的自来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新打了3眼井,新建1个滤池和1个净水池,新铺7,600米自来水主管网,使日供水量由2万吨提高到3万吨;

  三是实施主街主路下排水工程。投资300万元,在主街和新开发的站前南路及东放、利民路铺装暗排水管线3,300延长米;

  四是实施地下通讯电缆工程。投资580万元,将主街、主路地上的通讯设施全部移至地下,取消电话亭,并安装60部ic电话;我们还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吸纳社会资金1亿多元,新开发建设了18栋共计近10万平方米的商品综合楼。

  二是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明显。3年来,我们以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共投资230余万元(其中,市县乡投资近110万元),以户为单位修筑铁栅栏近2.8万延长米,投资近60万元修筑石砌边沟近万延长米,引导农民新建标准化厕所420余座,水泥路两侧绿化达65公里,清理“三小五堆”201X余处;

  三是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在南沟村修建5,000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在镇区建设日处理3000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通化市绿优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限定的污染物指标,合理控制化肥使用,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坚决制止焚烧秸杆、毁林开荒等污染、破坏环境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要在今年以及,把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本着“环境改变人”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建设××*市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城镇为目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框架。

  首先要在今年投资1200万元,启动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奉天商业步行街建设,形成镇区高标准的商贸区;

  二是要在今年投资210万元启动镇区巷路改造工程,预计改造镇区主要巷路6公里,同时对主街两侧巷路口实施硬化,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根本上解决镇区居民行路难问题;

  三是要在今年实施镇区亮化二期工程,解决主街及巷路亮化死角,保证居民夜间行路安全;

  四是要在今年投资20万元,实施镇区公厕改造工程,改造、新建公厕16个;五是要在今年建设2-3个物业设施齐备的高标准住宅小区,解决镇区居民安居难题;六是要不断扩大镇内公共绿地,使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主要街路逐步建成绿色走廊,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化绿化目标。要投资30万元启动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形成镇区公园式景观,提升小城镇品位;七是在今年投资约400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对我镇17处农田水利及防洪设施实施重点修护。八是对大柳河两岸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实现山城镇河堤带状公园改造,要按50年一遇标准,重点加固大柳河防洪堤坝10公里,完成河堤绿化13公里;九是加快全镇自来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善。力争在3年内,借助梅河口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并完成日供水1万吨的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城乡严重缺水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上级赋予小城镇各项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作为试点镇应享有的部分县级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管理权限没有落实。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镇的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城镇规模已接近小县城水平。按普通乡镇工作标准去管理,一些方面工作就容易出现“两层皮”、“挂空档”现象,甚至会影响全局工作。时至今日,城建、土地等项工作审批权限始终没有下放到镇里,本文来自.gongwen123.镇直部门缺乏应有的执法、管理权,某种程度上,使山城镇在环境建设方面“心有余、力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综合发展方面受到制约。

  建议:

  从某些角度上讲,对于基础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增强其“造血”机能比大量“输血”要科学得多。上级部门应深入了解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因素,采取试点先行的方法,尝试对基础较好的试点镇,逐步下放相关政策及权限,以扶持小城镇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城乡差别。

  二是农村水泥路建设遗留问题多。我们从200年起实施的水泥路“村村通”工程,相比省内其它小城镇动手早,标准高,结束快。省里对农村水泥路补贴政策逐年提高,而我镇水泥路建设已基本结束,在享受水泥路建设补贴资金上和同类小城镇便产生差距。目前,我镇农民应承担的水泥路筹款收缴情况不乐观,尚有9个村万元水泥路款无法如期收缴,建设商叫苦、老百姓叫难。另外,城东、城西等5个镇郊村与镇区居民混居,村路与郊区路定性不清,没能列入水泥路补贴政策范畴,村屯居民交通不便,群众反响强烈。

  建议:

  上级部门结合实际,相应调整水泥路补贴政策,对动手早、提前结束的小城镇实行计量补贴,按公里数适当返补建设资金,尽量实现优惠政策享受均等,适度减轻农民负担。另外,建议上级部门结合新农村建设,放宽对农村水泥路补贴范畴界定,把农村与镇郊水泥路通过科学论证,部分列入农村水泥路补贴范畴,鼓励小城镇完善交通路网建设。

  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力度不够。多数渠道衬砌不够标准,或根本没有衬砌,每年的渠道清淤不及时,造成灌溉用水流失严重,增加农民水费负担。甚至存在部分载水闸年久失修,有的抬不起,有的落不下,造成灌溉不能及时。还存在部分农道桥、农田作业道破损严重,以及大量低产田改造不彻底等现象。

  建议:

  上级部门详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有情况实施踏查,有选择地维修或重建,.freekan.增加资金投入,科学设计方案,合理使用经费,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基本保障。

  四是公益事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益、文体活动设施及场地等硬件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学习、文娱场所严重不足是普遍现象,就我镇农村而言,除部分朝鲜族村有集中活动场地、少数村有较充实的文化活动室外,其它公益设施可以说是形同虚设。镇区只有一所小型养老院,规模不够,条件不好。

  建议:

  “环境改变人”,人居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上级部门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民首先感受到文化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最直观印象,进而促动其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争做“新农民”,共建“新农村”。

  五是农民饮水状况亟待改善。目前,我镇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还不是很高,农民饮用的地表水都不同程度存在污染,农村的机制井、自流井和农户的自泵井都没有任何消毒设施,。

  建议:

  一是借助梅河口城市供水工程建设,肯请上级部门拨付部分专项扶持资金,及早完成我镇的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农民吃水难题;

  二是政府增加投入,在农村科学选址,打深井,使农民吃上纯净的地下水;

  三是尽量减少地表水污染。造成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农业面源污染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简单说,就是人、畜粪便,垃圾、农药和化肥的物理渗入。我们可以教育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组织农民通过垃圾分离、发酵等工序转变成有机肥,可以尝试修建沼气池,集中处理人畜禽粪便,尽量减少污染源物理渗入地表水。

  六是农村秸杆处理难题有待解决。“家用烧不完、回田粉碎难、给都没人要、卖更谈不到”,于是焚烧秸杆也就成为农民没有办法的办法,形成了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源。

  建议:

  加大对以秸杆为原料的项目研发、推广生产的扶持力度,鼓励现有秸杆制炭、秸杆制板、秸杆发电等成熟的科研项目建设投产,并制定扶持政策,对以秸杆为原料的企业从税收、工商管理等各方面放宽限制,最大可能实现秸杆有效利用,滤布从根本上解决秸杆焚烧污染环境难题。

  中共××*镇党委

  ××*镇人民政府《乡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附送: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九江市关于新农村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总体要求,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

  三清六改五普及

  和

  三绿一处理

  为切入点,以

  五新一好

  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力度,巩固成果,增加收入,提高标准,积极推进

  三村十星

  建设,推动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选点原则和方法:

  20xx年建设点仍以30-50户的自然村为主体,对一些较大规模的村庄,以50户为基数,按照一村多点方式进行申报。申报工作要坚持四个优先原则:

  一是村民自愿原则。新农村建设点申报须有90%以上村民签字同意。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推进中群众积极性不高、要求退出的进行调整,但应在4月中旬之前上报调整。

  二是工作基础原则。村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工作基础扎实的试点村优先安排,201X年建设点成效好的市县共建点优先升格为省级点。

  三是地域优先原则。重点打造公路沿线村以及相对集中连片的村庄。

  2、时间安排

  (1)20xx年1月至3月上旬:

  完成建设点申报工作,召开全乡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各村相应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2月上旬至4月上旬:

  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点庭院绿化、道路两旁绿化、村庄绿化工作。滤布厂

  (3)4月底前:

  所有建设点建设规划、产业规划、新社区规划全部编制到位。

  (4)3月至6月:

  全面进行建设点基础设施建设,拆除破旧栏舍、安装排水排污管道并全面完成改水、改厕、改沟渠任务。

  (5)7月底前:

  全面完成改路,并按要求全面完成沼气建设任务。

  (6)8月底前:

  各建设点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同时按照

  五新一好

  要求整体推进。(7)第三季度:

  着重督查各地产业发展,重点是

  一村一品

  建设,每个建设点要选择和培植1个主导产业或兴办1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培养种养和流通大户,兴办或参与农民合作社。(8)第四季度:

  全面完成20xx年新农村建设任务,并组织年终考评验收。

  3、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科学适用、分步实施的原则,认真做好建设点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

  一村一景

  做好建设规划,按

  一村一品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由市产业化办公室会同农口有关单位及各乡镇、村组织实施。

  4、打造亮点。按照村容村貌美观、生态环境有特色、新产业有规模、自然村整治有质量、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成效的要求打造亮点。

  三、工作重点

  1、突出发展新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加工业,积极促进庭院经济和务工经济,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实现新农村建设点形成

  一村一品

  产业,建设点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整体水平20%以上。要着力发展山药、小龙虾、牲猪、早熟梨、油菜生产。加快新农民培育步伐,利用

  阳光工程

  、雨露计划

  、金蓝领

  等各种培训平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重点搞好

  一村一品

  带头人、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经营者、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及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建设点劳动力受训率要达到30%以上。

  2、突出建设新村镇。按照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

  的基本要求,从

  三清六改五普及

  和

  三绿一处理

  入手,认真搞好村庄整治。

  (1)各建设点要按照人均3棵果树、户均20棵绿化树种的要求,全面搞好村庄绿化,努力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村,要突出彰显特色,各地要根据建设点的不同特点,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2)按照《建设指南》具体要求,分步分阶段搞好建设点改水、改厕、改路、改栏、改房、改沟渠、改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建设点要按照先改水、改厕、改沟渠、修下水道,再改路、改房的顺序进行建设。

  (3)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有条件的试点村,沼气普及率要达到70%,升级点太阳能普及率要达到100%。

  (4)结合

  三清

  要求,按照户集、村收、乡运的基本模式搞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所有建设点必须做到每户有垃圾箱(桶)、每村有垃圾池、有长期负责的保洁人员,有长效管理制度。

  (5)建立规范有序、严格管理的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机制,鼓励、引导和组织农民按照重点推介的房型建新房,坚决杜绝未经规划、审批而私自乱批乱建的现象,严格控制沿省道、县乡公路两旁建房,严格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

  小产权房。(6)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点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森林防火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3、突出培育新风尚。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满、个人品德、法律法规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开展

  三村、十星

  创评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开展农村文化

  五个一

  创建活动,即每个村有一个文体活动室(图书室)、一处休闲场所、一个宣传橱窗、一支文体活动队伍、每年组织一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注意文明新风尚。完善和深化殡葬改革,开展取消二次棺藏试点。以

  文明村镇

  、压滤机滤布十星文明家庭

  、文明信用户

  创评为载体,推进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4、突出组织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村级班子

  五个好

  (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创建活动,强化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新社区建设,报新农村理事会与新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实行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依托

  一会六站

  在村内形成扶贫帮困、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文体活动、调解民间纠纷的工作自我管理和发展长效机制。开展

  廉政文化进新村

  、计生新风进农村

  活动,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组织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夯实新农村建设人才基础。加强机制创新,健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共建人才基础。加强机制创新,健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共建机制、协调推进机制、村民自治和新社区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

  三培两带

  工程,有三名党员以上的建设点要成立党小组。加强建设点理事会建设,所有建设点村貌理事会必须与两委班子、村民小组、党小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点50户以下的,理事会由3-5人组成,50户以上的,理事会由5-7人组成。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自然村为主体,乡村具体组织落实,部门帮扶配合,市新村办指导、督查的工作运行机制。

  2、强化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各村要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督促指导建设点开好户主会,完善好村规民约,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情。

  3、整合资源,加大投入。20xx年新农村建设资金省级点每个点15.3万元,市县共建点每个点5万元。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做到新农村建设村组不负债。下拨到建设点的资金由乡负债建账,必须及时足额拨付到建设点。各建设点必须建好资金(物资)收入和使用台账,并定期公布账目,全年公布不得少于2次。建设点建设资金使用由理事会提出使用申请,驻点领导和乡把关,主要用于

  三清六改五普及

  和

  三绿一处理

  、新社区建设、产业发展等,不能负债建设。理事会对各类资金要统筹安排,科学使用,做到村庄整治建设和产业发展两不误,最大限度发挥奖补资金的使用效率。

  4、强化帮扶,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

  千企带千村

  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出钱、出力、出智。

  5、强化督查,健全机制。1开展

  村庄绿化

  、一拆(拆旧)三改(改水、改厕、改沟渠)

  、改路、改房、环境整治

  、用洁净能源

  攻坚月活动,每次攻坚月活动都与资金拨付挂钩,奖优罚劣,对在攻坚月中不达标的建设点要适当扣减资金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所扣减的建设资金不再拨付,用于奖励在攻坚月活动中成效好的建设点。2全市每个建设点安排1万元共81万元作为省级点排位奖励基金,按照年终考评验收排名顺序对81个省级建设点按一定比例的等次实行奖补。第一名至第十名每个点补2万元,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每个点补1.5万元,第二十一名至第三十名每个点补1.3万元,第三十一名至第四十名每个点补1.1万元,第四十一名至第五十名每个点补1万元,第五十一名至六十名每个点补0.7万元,第六十一名至七十名每个点补0.4万元,第七十一名至第八十名每个点补0.1万元。3对工作确实难以推进的建设点及时予以调整。4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党政目标管理考评,由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考评办法并组织考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每次

  攻坚月

  各占考评总分10%。对各建设点的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季组织一次互学观摩,半年一小结,一年一验收。五、有关要求

  1、各村、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

  三农

  工作的大事来抓,主要领导全面协调,分管领导负号责任,村组抓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一个建设点、一个党小组(党支部)、一个理事会、一个工作组、一名指导员、一笔扶助资金、一套工作机制、建成一个亮点

  八个一

  要求,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抓好落实。

  2、强化资金管理。新农村建设资金必须按要求拨付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截留和挪用,财政、审计、新村办要及时跟踪监督。

  3、各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又不能加重农民负担,不能负债建设,要做到

  栽树不种草、修路不装灯、做事不负债

  。要切实做到

  九个符合九个不,即:

  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脱离群众生活实际的建设项目;符合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不抓无效产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不乱砍树和乱排污水;符合乡情民意,保留自然风貌,不搞大拆大建;符合田园山水风光,不挖山填塘;符合人与自然和谐,不搞形象工程和堆砌工程;符合农村实际,不建广场;符合易种易管要求,不种商品草皮和名贵花木。

  4、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对阶段性工作按每个

  攻坚月

  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年终按考评办法进行验收,并按相关要求兑现奖惩。

篇五: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20城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2)(3)

  城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区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____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年4月开始,至20年4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拟通过**镇人民____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500万元,**镇人民____自筹5000万元,拟争取中央给予支持资金250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镇区所在地原名**家康,始建于隋朝,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到解放初期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集镇。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街道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一排排土坯房逐步被一幢幢楼房所替代。改革开放以来,历届____在城镇建设中,十分注重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使小城镇得以迅速发展,现已建成街道14条,街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成为谷西南的区域中心镇。到20年,**镇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2.5万人,小城镇建设多次在省、市小城镇建设评比中获奖。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东北紧靠207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距襄樊机场80余公里,县道.乡道四通八达。这里自然资源富足,土地肥沃,山场广阔,矿藏丰富,林茂粮丰。素有金龙宝殿之称。矿产资源丰富,白云石的储量在2亿吨以上,氧化镁含量达21.26%,氧化钙含量达30.05%,其他杂质含量都没超标,。硅石储量在1.4亿吨以上,大部分矿石含二氧化硅在99.4%以上。境内有****三条河流,全长66公里,砂静态储量达15亿吨。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产小麦、玉米、水稻。畜牧业以**产三元杂交肉猪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工业以硅工业为主。

  3、镇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努力将**镇建成为全镇的____、经济、文化中心,谷西南商业中心,建筑之乡,是以商业贸易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山水宜居城镇,XX省的中心城镇。到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85元,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81元,年均增长12%。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____党的十六届五中____,按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竞争加剧,工业化进程加快,客观上要求对城镇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并在总体规划中落实。

  2、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扩大城镇空间,以解决城镇用地与发展空间、土地利用的矛盾,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原规划不能满足城镇快速发展的要求。

篇六: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五篇

  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五篇

  按照发改局预安排,经镇党委政府召集各村(社)认真研究,实地规划,严格按照所实施项目务必有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受益的原则,计划安排村(社)道整治15.769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3.522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蓄水池维修1口,涉及易地搬迁户2户5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金光村道路整治3.652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0.898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笔水社区道路整治2.648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8户XXX人;渠系整治0.433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1户4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和村道路整治0.086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0.26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黑虎社区道路整治0.746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0.16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志气村道路整治1.479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0.254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木门社区道路整治0.223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6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棚村村道路整治3.11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渠系整治0.384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9户XXX人;维修蓄水池1口,涉及易地搬迁户2户5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踏水村道路整治1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2户4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苗园社区道路整治0.528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园山村道路整治2.297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

  人;渠系整治0.813公里,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户XXX户XXX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19年2月20日珠嘉镇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3月中旬完工。

  我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文件精神,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搬迁方针,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XXX人,其中**年实施433口人(XXX户),**年实施1XXX人(XXX户),现已全部完成任务,住房建成率XX%、搬迁率XX%。现就工作开展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精准识别,确保“搬得出”

  深入落实湘扶办发[**]1号文件和湘扶办联[**]10号文件精神,按照“必须符合脱贫致富条件,必须与就业和产业紧密结合,绝不能有安全隐患”的要求,根据“先定地域后定人”的原则,精准识别有搬迁意愿和安置意愿的贫困人口。我县实施的XXX户1XXX人涉及到XXX个乡镇、XXX个自然村,涉及到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寨近XXX个,主要是解决无房户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确定了以“小集中、小插花分散安置”为主的安置模式,坚决杜绝“就地重建”、“简单位移”、“从山顶到山腰”、“单门独户”安置等现象。**年小集中和小插花自建安置XXX户XXX人;**年镇区购房安置XXX户XXX人,小集中和小插花自建安置XXX户XXX人。

  二、精准施策,确保“稳得住”

  深入贯彻“易地扶贫搬迁要着力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的中央精神,我县严格按照搬迁贫困人口人平XX.X万元的预算标准制定了产业后续发展扶持方案,针对不同的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实施了15项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如欧阳海镇镇区购房安置的XXX户XXX人,首先安排村党支部班干部外出学习西红柿种植技术,回来后带动贫困户发展西红柿种植,当地政府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租赁田土,用于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和有机水稻,并在安置房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XXX人以发展农业为主,XXX人以外出务工为主,XXX人以社会保障兜底为主。**年,政府帮助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XXX人发展农业生产,支持鼓励XXX人外出务工,对XXX人无劳动力的对象进行社会保障兜底。

  三、精准管理,确保“住得安”

  我县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和住房质量监管,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县**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县易地扶贫搬迁“百日攻坚”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达6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督查10多次。严格落实了政府和村支两委的主体责任,有任务的村都成立了建房理事会,负责监督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执行面积红线不碰、自筹资金不超、质量安全不减的“三不”工作要求。两年来,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施工现场规范,施工期间未发生任何事故,交房后未发生质量问题,搬迁贫困户非常满意。严格落实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8年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与产业后续扶持项目总投资4XXX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水、电、路、讯、机耕道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2万元/人的标准投资,现全县所有项目都严格按照财政评审、招投标等建设程序启动实施,建成验收合格后交审计部门。

  四、全县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拉网式全覆盖核查行动中,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汇报如下:

  1、个别乡镇存在搬迁对象不精准的问题。例如:舂陵江镇苗元村清水平李龙,有人举报其亲戚为前村干部,存在“优亲厚友”问题;莲塘镇沙泉村李道平,有人举报其加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时已有住房,且并非危房;莲塘镇潘家村4组彭美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时,把已经在建房屋算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房屋。白水瑶族乡四合村贫困户唐异安,按夫妻2人标准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规定面积50平米,政府补助4万元,个人出资6XX元。经现场查看,目前唐异安家建房两层半,估算面积120平方。据唐异安反映,自己只住一楼,二楼及

  以上属于他小儿子的房子。存在疑似超面积、搭车建房嫌疑,有待进一步核实。

  2、个别乡镇存在选址不合理、不科学以及住房安全隐患的问题。例如:正和镇和谐村解放李家组李家村李祖名,住房旁5米处有滑坡情况;白水瑶族乡江友村下洞坑组杨齐祥,住房右后方20米处有山体滑坡情况;桥市辉山村茶叶冲赵秋元,住房后方有山体滑坡隐患;白水瑶族乡四合村14组李根华,住房旁有条小溪;桥市乡辉山村丝茅冲组公路旁欧阳运生,住房旁3米内有电杆,电线穿过住房楼面,存在安全隐患;桥市乡架珊村7组马路旁刘德英,楼面钢筋裸露,存在安全隐患;舂陵江镇苗元村12组刘月光,楼梯无扶手,楼面无“女儿墙”;桥市乡桐林村7组李民卫,自制建议木板扶手,楼面无“女儿墙”存在安全隐患等。

  3、个别乡镇存在住房面积不足或超面积情况。例如:莲塘镇楼下村4组王建4口人,住房面积少于人均23㎡,整户少10.36㎡;莲塘镇麻料村村口路边刘映华5口人,住房面积少于人均23㎡,整户少12.8㎡;桥市乡辉山村太平山肖定顺6口人,住房面积少于人均23㎡,整户少16㎡;舂陵江镇苗元村12组张荣建3口人,住房超面积18㎡。

  4、个别乡镇发现住房质量问题。欧阳海镇购房安置点,201房贫困户彭占珍家房屋的客厅天花板呈现大面积漏水痕迹;303房贫困户周金林家客厅水泥地板大面积起沙,需要重新抹水泥浆;502房贫困户张社发家卧室墙壁存在数处凸起、歪斜情况。

  5、个别乡镇存在住房整体达到搬迁入住条件尚未搬迁入住的。例如:白水瑶族乡雅里村1组陈宝国,塘市镇千秋村公平六组吴富成等,达到搬迁入住条件,但尚未搬迁入住。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展个体较快,但总体上不平衡。例如:浩塘镇、仁义镇基础设施大部分已完工验收,建设项目主要有机耕道、通村公路、路灯、修缮水渠、开钻水井等等。舂陵江镇、白水瑶族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慢。

  7、个别乡镇存在档案资料不扎实和公安户籍信息有误的情况。例

  如:欧阳海镇“一户一档”资料不齐全;舂陵江镇苗元村梨头岭横国山张显球5口人,户口簿信息有误,户籍簿信息显示其妻子户口为非农户口;桥市乡大滩鲁塘冲黄社妹,户籍簿信息有误,户籍簿信息显示户主为肖军。

  (二)、整改落实情况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覆盖核查行动中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县政府常务会议、联席办会议,就发现的问题由县委副书记黄力签发督办函,责令各有关乡镇按时整改到位,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汇总。现仁义、白水、正和、太和、欧阳海5个乡镇已基本整改到位,整改问题如下:

  1、舂陵江镇苗元村清水平李龙举报情况已核查,其问题不存在;莲塘镇沙泉村李道平、莲塘镇潘家村4组彭美金举报情况已核查,其举报问题不存在。白水瑶族乡四合村唐异安是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人),其所在自然村桥背冲地处半山腰,土地极为有限。**年,该自然村获批空心村改造立项。因唐异安与唐田中是父子关系,为整合资金,整合土地,节约工料,父子协商共建一栋,协议一楼50平方米产权归唐异安所有,二楼、三楼产权归唐田中所有。落实国家有关补助政策时,只有唐异安享了受贫困户异地搬迁每人2万元的专项补助,唐田中未享受该项补助。因此,唐异安易地搬迁建房不存在超面积、搭车建房问题。

  2、选址不合理及住房安全隐患情况由住建、国土部门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杜绝安全隐患。正和镇和谐村解放李家组李家村李祖名山体滑坡,白水瑶族乡江友村下洞坑组杨齐祥山体滑坡,桥市辉山村茶叶冲赵秋元山体滑坡,均已建设护坡工程。桥市乡辉山村丝茅冲组公路旁欧阳运生,电线电杆问题已通知电力部门进行专业的防护;白水瑶族乡四合村14组李根华,已在在溪边进行护坡,同时在屋后砌了一条宽1.2米的楼梯,保障房屋安全。住房其他相关安全隐患(例如:楼梯扶手、女儿墙等等)均已建设防护。

  3、对于住房面积不足情况,现乡镇采取了在欠缺面积住房旁加建一间功能房,达到不低于人均23㎡面积标准,现各乡镇已基本上整改

  到位;住房超面积情况,已通过住建部门对住房面积进行专业测量,并对超出面积提出指导建议,现各乡镇已基本上整改到位。

  4、欧阳海镇购房安置点住房质量问题,201房贫困户彭占珍家房屋的客厅天花板呈现大面积漏水痕迹;303房贫困户周金林家客厅水泥地板大面积起沙,需要重新抹水泥浆;经核查确有地板起沙现象,现开发商已购置水泥进行整改,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502房贫困户张社发家卧室墙壁存在数处凸起情况:凸起属于粉刷过程工程质量不高,现核查无安全隐患。

  5、未搬迁入住贫困户现均已搬迁入住。

  6、现已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乡镇的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完成进度。

  7、已督促乡镇进一步核查档案资料,完善“一户一档”等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资料,户籍信息有误的已督促加快乡镇对户籍问题的整改,现户籍信息有误情况均已整改到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对搬迁对象识别的精准力度,组织“回头看”。

  (2)加大对住房安全问题的“监控”,对其可能存在的,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防护措施,杜绝其安全隐患。

  (3)加大对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落实力度。

  自**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我县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县针对XXX户2XXX人贫困户进行摸底核查,确定“十三五”时期计划搬迁2XXX人,分三年实施。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年计划搬迁XXX人,**年计划搬迁1XXX人,2018年计划搬迁XXX人。截至2018年2月5日,我县报名搬迁的XXX户全部签订拆旧协议;**年通过本村自建和县城以购代建的分散安置方式已完成搬迁安置XXX户XXX人;**年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的方式完成搬迁安置XXX户1XXX人(分散安置X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X户XXX

  人),其中由于群众举报5户XXX人,相关部门正在核查。

  (一)多措并举,全力抢抓进度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治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年11月、12月均采取无双休日工作机制向全年目标冲刺。以问题为导向,以年内搬迁任务为目标,针对目前存在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我县多措并举,抢抓进度。一是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县党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县发改局、扶贫办、政通公司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象州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亲自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到“一把手”亲自抓。二是实行领导包点,组建“八包”专门工作班子,1个县领导负责1个乡镇项目点,细化包点责任领导及班子工作职责,倒排工期,完善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八包”责任,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有力保障。县城老乡家园项目包点责任班子进驻工地现场办公室,坚持每晚八点召开当天小结协调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倒排工期,全力抢抓时间。将项目每一栋楼分批次的建设任务工期进行倒排并实时跟进。四是增加搬迁办工作人手,工程进度与搬迁其他业务同时抓。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责小组工作人手缺乏,县委、县政府通过抽调3名人员和招聘4名编外人员,充实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队伍力量,实现工程和搬迁内业进度同步抓,为贫困户如期搬迁抢抓时间。

  通过以上超常规工作措施,**年我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建设的16栋228套楼房全部于**年12月28日前达到入住条件,并于年底实现搬迁入住XXX户1XXX人,其中脱贫XXX人。我县**年搬迁任务数为1XXX人,截止日前,搬迁入住XXX户1XXX人(其中老乡家园XXX户XXX人),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搬迁精准率100%,搬迁入住率XX%,稳居全市第一,并多次进入自治区通报红榜。

  (二)加强协调沟通,确保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填报精准

  根据自治区《关于做好**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受益户添加工作的通知》(桂开办发〔**〕104号)文件精神,我县将计划搬迁的贫困户名单和每一批搬迁入住的名单明细罗列,对接扶贫部门,将标识户和已搬迁户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后导出进行双向核对,确保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填报精准。

  (三)完善拆旧、后扶、增减挂方案,大力推进“4个”政策文件落实

  我县于10月9日,分别下发《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易地扶贫搬迁拆除旧房有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象政办发〔**〕85号)、和《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的通知》(象政办发〔**〕88号),为县易地扶贫搬迁的拆旧、后扶、增减挂等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建“八包”领导班子,“包建设进度、包工程质量、包资金监管、包搬迁入住、包后续产业发展、包就业创业、包稳定脱贫、包考核验收”,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

  我县报名搬迁的XXX户全部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我县将按照“适度、可行”的原则,结合搬迁户旧房质量、旧宅基地占地面积等情况,按照拆旧后每户奖励2-XX.X万元的标准,给予积极拆旧的适当提高奖励金额,提升搬迁户拆除旧房的积极性。选定妙皇刁家、石龙花山2个拆旧试点,带动全县搬迁户拆除旧房积极性。

  (四)开展产业就业大排查,将后扶落实到户到人

  **年10月份起,我县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和预搬迁户进行产业就业意向大摸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对用工岗位缺口进行大排查,我县已于**年11月5日召开**年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政策宣讲会,对今年预脱贫的9个贫困村XXX户搬迁户开展搬迁入住前期工作培训。于**年11月21日已组织XXX户XXX人进行分房工作,同时邀请9家企业代表到场,进行“双向选择”,举办专场招聘会,当场签订就业、培训等协议。当天全县XXX个乡镇XXX户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前来应聘,其中有XXX人达成就业意向,有XXX人有创业意向。初步实现将后续扶持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已于**年12月11日举行老乡家园第一批搬迁入

  住仪式;于**年12月22日举行老乡家园第二批分房;于**年12月28日举行老乡家园第三批分房。目前我县已有XXX户达成就业意向和创业意向。同时借年底农民工返乡时机,组织搬迁户进行产业就业培训扶持等,将后扶切实落实到户到人。

  (五)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人手紧缺问题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责小组工作人员人手缺乏,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增派7名工作人员充实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队伍力量。实现了专人专管易地扶贫搬迁档案,严格按照《自治区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档案管理的通知》(桂移民组发〔**〕24号)要求,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把好整理关卡,把各项问题解决在档案归档之前,对档案进行签单、分类、整理、编目、装盒,做到整齐规范、排列有序、查找方便。

  (六)全民参与,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充分调动全县各部门力量支援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推进,如**年11月11日上午,我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受区域停水影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协调消防部门协助解决工地建设用水问题。象州消防迅速出动,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工地建设用水问题,为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度抢占时间。

  二是社会各界热心参与扶贫工作。我县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献温暖。象州县双穗米业有限公司、象州县华金养殖场、广西象州融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象州县古磨养殖场、雄基广告公司、象州县金日珠宝行、象州县二次方传媒、象州县书法家协会、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下田锰矿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象州星球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企业和社会群体为搬迁入住的群众捐赠了棉被、红米、日用品、对联等物资。

  四、搬迁户政策期盼

  1.搬迁进城后能享受当地居民的政策待遇。

  2.政府加大创业、就业扶持,搬迁后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3.搬迁后能同时享受两地政策,如保有农村田地,国家惠农政策,城镇居民待遇等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拆旧工作问题。群众对拆除旧房政策给予的理解较少,特别是搬迁进城后耕地等均在乡下,造成务农等成本高,对于拆除旧房子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影响拆旧工作推进。

  2.后续扶持工作开展难的问题。后续扶持发展工作任务重,工作内容较为繁琐,缺少资金支持,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作,还需要各企业支持配合,同时群众外出较多,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3.搬迁入住后续管理难问题。特别是搬迁到城镇的后续管理许多问题涉及到政策,处理解决较棘手。

  4.搬迁人口变动问题。搬迁前后贫困户家庭人口变动与国扶系统不能及时同步,难以精准,导致工作重复繁重。

  5.搬迁户城镇政策落实难的问题。搬迁进城镇的贫困户身份比较特殊,特别是两年内,属于两地居民状态,各项政策落实起来比较繁琐。

  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个,安置XXX户1XXX人(其中钦南区XXX户1XXX人,钦北区XXX户XXX人,灵山县XXX户XXX人)。整个“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在**年一年时间内完成。2018-2020年我市无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工作。

  一、2018年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及时出台后续扶持工作方案

  切实加强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我市组织各相关县区深入开展后续产业扶持前期调研,认真研究安置区及周边后续发展可利用资源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点落实相应的后续产业扶持措施,及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我市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具体明确到搬迁安置点、到搬迁户,经各县(区)组级审定后,切实将实施任务具体落实到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各县(区)列出搬迁户后续扶持项目清单,倒排工朝,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市各县区确实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2018年,钦南区建成广西奥佳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钦南区移民安置就业扶贫车间并投产,主要生产碱性无汞环保纽扣电池以及5号、7号民用电池。钦北区建成富贵金桔合作社柑桔茶系列产品加工扶贫车间,预计明年2月份投产。灵山县陆屋镇广西泰晴玩具有限公司加工玩具扶贫车间于今年8月份开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这些安置点扶贫车间的建成投产,将解决相当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三)加强培训及就业帮扶

  钦南区2018年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6期,搬迁群众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共XXX人;举办专项招聘会2场,进场企业110家,提供岗位9XXX个,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XX人,帮助实现就业XXX人。钦北区扶贫办、人社局牵头,汇集17家企业到安置小区举办“现场就业专项招聘会”,介绍部分搬迁户到企业就业务工,实现了XXX人转移就业(包括外出岗位务工)。灵山县人社局、陆屋镇政府、文利镇政府联合分别在陆屋镇和文利镇组织了1期中式面点师培训班,共培训XXX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XXX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办了3次招聘会,送岗位到家门,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有100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XXX人。

  (四)加强产业扶持

  钦南区、灵山县部分贫困户有特色种养产业,对符合奖补标准的,及时给予奖补。钦北区利用自身优势,还发展了以下产业:一是肉猪养殖产业示范小区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X万元,合作社带头,搬迁群众参与,预计每年能为每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分红约5XX元。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2月产生效益。二是微田园项目。项目位于易地扶贫安置小区东北面50米,投入资金XXX万元。项目主要为每户搬迁户提供0.05亩坡地,供各户自行发展特色瓜果蔬菜,实现瓜果蔬菜自供自给。该项目于2018年7月底开始实施,已完成土地分配确权任务,目前安置户已种上果蔬。三是开发综合市场项目(规划)。项目位于安置小区西南面,与小区相邻,项目用地面积2亩,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项目建成投产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至XXX万元的资产收益,并优先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提供场所及服务。

  (五)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及复垦工作

  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大部分是原租地安置的二次搬迁移民户,其旧房是支付30年的租金,由上级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安置房,到目前还有十多年的租期,移民没有产权。根据《自治区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关于脱贫攻坚问题(**年第28期)答复的意见》,同意不界定为移民搬迁户的旧房,不需要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其他人员正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工作,全市共拆除旧房XXX户,其中钦南区XXX户,钦北区XXX户,灵山县XXX户。

  (六)加强安置点管理工作

  钦南区根据安置点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社区村民委员会,行政上归沙埠镇桥坪村委会管理,设置了管理办公室,帮助群众办理户口迁移,之女上学等手续,做到事事有人管。钦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以新成立的安置小区村民小组形式迁入行政村大直镇大直村委会,所有搬迁户户籍迁到大直村民委员会米连自然村后,行政隶属于大直镇大直村民委员会。安置小区村民小组现有中共党员4人,设立党支部1个。小区实行支部、楼长工作机制,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民主推选楼长3名,保洁员1名。小区日常在镇党委、村支部两级党组织领导下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党建惠民服务,努力营造“守望相助”的邻里氛围,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灵山县陆屋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初步陆屋镇马鞍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新光农场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陆屋中心卫生院、新光农场卫生院;文利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为文利镇升安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升安小学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文利镇卫生院、文利镇升安村委卫生室。

  二、存在问题

  由于**年底刚搬迁入住,各县(区)后续扶持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继续抓好后续帮扶脱贫产业和就业工作,让易地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组织企业在安置点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在小区旁边建设农家果蔬示范园、综合农贸市场,开办“微田园”等农耕场所,发展蔬菜、特色水果;抓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力争有劳动力的家庭实现1人以上稳定就业;充分利用靠近工业园的优势,优先安置搬迁贫困户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吴城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拿出过硬办法,采取超常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吴城镇位于桐柏县城东北10公里处,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XXX个行政村,XXX个村民小组,XX.X万人,耕地面积XX.X万亩。吴城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1XXX户5XXX人,其中已脱贫XXX户1XXX人,未脱贫1XXX户3XXX人。是桐柏县十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

  **年,吴城镇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处,确定搬迁对象XXX户XXX人,其中,代湾农贸市场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XXX户XXX人,桃花河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XXX户XXX人,王湾村上湾组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XXX户XXX人。目前,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竣工,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2018年,拟在代湾农贸市场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处,已确定搬迁对象XXX户XXX人,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XX.X万元,地方配套资金XX.X万元,统一规划建设用地20亩。目前,该项目建议书已提交至县发改委,正在审批中。该项目建成后,可依托镇集贸市场和扶贫就业基地增加就业岗位XXX个,节约耕地100余亩,为该社区原始居民及周边居民提供文化

  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厕、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节约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和建设费用,进一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资源整合强保障

  为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吴城镇着重在“两个整合”上下功夫。一是整合人员配备,加强部门配合。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小组,服务和监督项目建设;土地、城建、农电等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积极参与选址测绘、环评、土地报批、规划许可等工作。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并引导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安全饮水、乡村公路、农网改造等项目资金最大限度的整合到安置区,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推进政策落实解民忧

  吴城镇实行搬迁责任制(即脱贫责任组长包村、村组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包户),在走访时,详细掌握搬迁户生产生活动态,把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向搬迁群众全面、准确、客观的阐释清楚,尤其是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做到准确无误、不漏一户,同时,跟踪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做好搬迁户的“引路人”,确保搬迁户在扶贫政策上应享尽享,消除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情结。

  (三)紧贴民生需求谋产业

  吴城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以“市场牵动,行政推动,产业带动”为突破口,为搬迁群众谋就业之法,增强搬迁户自我“造血”功能,保证每一户都有至少一项致富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通过安置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二是积极协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扶贫就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搬迁户发展订单农业或吸纳搬迁群众务工。三是组织邀请相关部门为搬迁群众提供生产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原有落后生产方式,实现增收渠道多元化。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分析工作中的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

  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抢抓时间节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快速推进。

  一、基本情况

  我区“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个(**年度4个、**年度3个、2018年度1个),其中城区安置点1个、中心集镇安置点6个、中心村安置点1个,计划安置11XXX人(其中贫困人口10XXX人),涉及全区XXX个乡镇的搬迁对象。目前8个安置点已经全部完工,现入住2XXX户10XXX人(贫困人口2XXX户10XXX人),入住率XX.X%。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程建设。我区8个安置点项目工程建设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严格控制住房建设标准和建房成本,确保农户不因搬迁而举债。目前8个安置点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入住,工程完工率XX%。

  (二)搬迁入住。按照省、市、区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求,截止目前。我区**年计划搬迁的XXX户3XXX人中已入住XXX户3XXX人(其中贫困人口XXX户3XXX人),入住率XX.X%;**年计划搬迁1XXX户8X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XXX户7XXX人),现入住1XXX户7XXX人(其中贫困人口1XXX户7XXX人),入住率XX.X%,余下未入住人员因审计整改清退部分重复享受政策的搬迁对象,加上旧房拆除工作推进中有部分群众意愿发生变化所致,目前各乡镇正在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实施动态调整管理。2018年杨武乡安置点已完成验收,近期即可组织XXX户XXX人搬迁入住。

  (三)规范资金管理。我区坚持资金省级统筹,封闭运行管理。严格按照《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物理隔离、封闭运营管理。**年计划到位资金19XX.X万元,实际到位18XX.X万元,资金到位率XX.X%,已支付13XX.X万元,资金使用率XX.X%;**年计划到位资金47XXX万元,实际到位46XXX万元,资金到位率XX.X%,已支付39XXX万元,资金使用率XX.X%。

  (四)统筹衔接“五个三”。我区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贫

  搬迁“六个坚持”要求,瞄准“打造易地扶贫搬迁一流精品工程”的目标,落实“五个三”改革经验,用足“绣花”功夫做深做细搬迁群众思想工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搬迁入住的7个安置点,“三类保障”、“三个场所”、“三个机制”及党的基层组织均已建立健全。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五)积极推进拆旧复垦复绿。拆旧复垦工作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各乡镇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搬迁村寨逐家逐户反复开展群众工作,把政策和道理讲清楚,帮助群众把账算清,把利弊分析清楚,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截止目前,**年前期摸底可拆除旧房XXX户,现已拆除XXX户50.8亩(其中有XXX户为连体房,在旧房拆除中不影响其他未搬迁农户住房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应拆尽拆),拆除率XX.X%;已复垦复绿XXX户46.4亩,复垦率XX.X%,余下未复垦的可确保年底前完成目标。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目标已基本完成,2019年工作重心将转向8个安置点的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就业增收、就医就学、生活保障等后续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确保到2020年,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医疗、警务等基本公共服务XX%实现全覆盖,就业得到充分保障,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迁出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权益属性明确,迁入地服务配套齐全、治安秩序良好、环境卫生整洁、干群关系和谐;搬迁群众良好生活习惯基本养成,与安置地社会有效融入,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大幅提升,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过上和谐幸福新生活。

篇七: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XX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XX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隆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XX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国家发改委社会司领导到XX市调研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函要求,我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区基本情况

  XX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XX省西部澜沧江和怒江之间,东南与XX县接壤,南与XX县毗邻、西南与XX县相连,西倚XX与XX县交界,北与泸水、云龙两县为邻。1983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为XX市府所在地,是XX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东西宽78.2公里,南北长95.7公里。山区面积约占91%,坝区约占9%,城市建城区面积26.5平方公里。2016年,全区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09个村(社区)委员会,1657个自然村,3185个村民(社区)小组,年末总人口91.7万人,有彝、白、傣、苗、傈僳、回、佤、满、德昂等9种世居少数民族。XX区位于东经9843"30~9926"46,北纬2446"32~2538"31之间,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3.5℃,昼夜温差℃,四季温差22℃。年均降雨量814.4毫米,年日照时数2496小时。山川秀丽,气候温和,资源丰沛,物产富裕,境内有矿藏、水能、森林、地热等丰富资源,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优越条件。

  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1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57.21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68.38亿元,增长.4%,人均生产总值17666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25.2:34.1:40.7。辖区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财政总收入完成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财政总支出43.88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11亿元,比上年下降-3.9%(教育7.6亿元,比上年下降

  -11.4%;医疗卫生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社会保障和就业5.4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51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6630元,比上年增长17.6%。

  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情况

  做好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仅仅是

  三农

  问题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关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进程的问题。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自

  十一五

  以来,XX区得到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成效显著,全区社会事业项目从发改系统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14项,共争到取中央省市资金21366.3万元,其中:中央16401万元,省4669万元,市296.3万元。分行业看:教育上级投入9373万元,实施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特殊教育学校扩建等项目;公共卫生上级投入8989万元,实施了XX区人民医院住院楼、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试点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疾控中心试验楼、急救体系建设等项目;公共文化上级投入601.3万元,实施了XX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等建设项目;计生上级投入451万元,实施了区计生服务站及8个乡镇计生服务站业务用房项目;民政上级投入1698万元,实施了XX区敬老公寓爱心护理楼试点项目;社区服务体系上级投入370万元,实施了1个社区服务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建设项目;民政上级投入240万元,实施了XX区玉皇阁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

  上述资金注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公平,着力抓好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强化农村卫生设施设备投入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以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为重点,加强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村级文化活动室及公共体育场的投入,全面实施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促进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均衡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项目建设超投资问题较为普遍。我区地域较广、尤其山区,水、电、路等基础条件都较差,材料运输成本增加,加之近几年人工工资不断攀升,部分建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工程实际造价高于上级核定单价。

  (二)附属设施建设困难。主体工程完成后,围墙、大门、厕所、场地硬化等附属设施是必须建设的,才能使用。由于附属工程国家无项目支持,加之地方财力薄弱,配套资金困难,附属工程难以实施。

  (三)项目受国家规模、投资的限制,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很大。2016年以来,中央全额补助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从开始实施至今都是一个标准不变,卫生职工周转宿舍2016年一个乡镇卫生院下达6套,最多8套房子,每套35平方米,5万元(含1万元的生活设施购置),基层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

  (四)由于优质资源发展不均衡,导致读书难、看病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择校费的存在、学校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师资力量在城乡间难以做到均衡配置和同步优化,医药费的居高不下、大医院人满为患、小诊所无人问津等等,都是难以回避的事实。

  (五)一些关键性保障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落实。比如大学生就业、住房、公共服务等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现象尤其在农村还比较突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综合保障上,尚未形成充分的保障体系,有的虽然做了,但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下步建议

  (一)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支持。只有财力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做大财政蛋糕,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多元化整合资源、多类型结对共建、多领域探索载体等措施,夯实基础,基本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公共服务新格局

  (二)疏通财政瓶颈,建立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以年度GDP或财政收入增幅为基本比率,形成

  逐年上调投入比重,稳定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物质保障的政策机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使之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三)有的放矢,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主要领域的重点工作。教育抓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鼓励名校结对帮扶,把优质资源带到农村和山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卫生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引发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主导作用,规范引导民营医院运作,真正形成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社保密切关注民生,合理推进

  农转城

  等社保综合改革,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的项目整合实施效果较好,建议上级部门在社会项目建设上一如既往的给予XX支持,并适当放宽建设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请求省在中央投资项目上,给予省级配套补助(自2016开始,省未下达配套资金)。

  关于XX区重大项目建设问题:一是妇幼保健院新建业务综合楼项目,土地已落实,可研报告已完成,请求上级给予项目支持;二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没有区级中医医院,随着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请求上级给予项目支持;三是XX区人民医院比较优质,现有门诊楼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计划拆除重建,请求上级给予门诊楼项目支持;四是XX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已在青阳片区落实,请求上级给予项目支持;五是XX区计划在东城区建设一个公共体育场项目,请求上级给予支持;六是XX区殡葬改革项目,请求上级增加资金投向;七是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由于上级补助标准较底,项目难以实施,建议上级提高补助标准。

推荐访问: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汇报材料 基础设施建设 村级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