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立场做好民政工作讲话稿

时间:2022-12-11 2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社会报》2017年11月28日头版)

xx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xx白玉

“人民”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高频词,总共出现逾200次。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文件,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初心是人民,情怀是人民,使命是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民政部门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部门,最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应当在坚持人民立场上率先垂范,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深怀爱民之心,维护好、发展好、保障好民政对象基本权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这是区别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党在成立之初,就将“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共七大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写进党章,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无不体现人民至上的执政立场。民政部门时刻与老弱病残等困难弱势群众打交道,人民最关切,感受最直接,民心最敏感,发展阳光如果普照不到,就会影响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事关党的命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二是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公务员就是服务员,这是公务员法的基本要义。民政工作的过程,本质就是群众工作,必须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工作全过程,时刻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是牢固树立权利意识。民心归根到底是人民能否得到实惠、得到尊重的问题。民政对象获得救助,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体现,如果俯视群众,带有施舍心理,就会丢掉初心,忘记使命,丧失人民立场,败坏党委政府形象,影响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当好人民带头人,组织群众一起干,真正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一是增强人民师生观。“举天而属之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进发展的主心骨,蕴含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我们要始终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把吸纳群众智慧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不断完善民政顶层设计,优化改革举措,推进任务落实,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迸发出民政改革创新活力。二是增强人民主体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民政部门主管社会组织、基层政权、社会工作,具有天然职能优势,我们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善于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把民政政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凝聚起民政事业发展强大合力。三是增强人民检验观。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成败得失必须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民政工作是民意的“晴雨表”,更加需要人民来评价。按照xx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年全省开展了农村低保对象和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在绩效评估中,我们创新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开展第三方评估,广泛调查民情民意,及时发现不足、纠正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这也启示我们,民政为民爱民,只有经得起人民检验,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增强政策严肃性和政府公信力。

坚持发展回应人民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需求是广泛的、全方位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都与民政紧密相关,我们必须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全部地区的小康,民政部门要调动一切职能积极参与,在巩固低保清理整顿成果基础上,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补助救助标准,围绕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突出问题,制定实施补充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医疗救助体系,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全省开展村(社区)“两委”同步换届,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规范,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是重要突破口。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正着力推进“和谐乡村三年行动”,规范村务公开工作,以公开栏建设为支点,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全省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下转2版)(上接1版)三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养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短板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幸福产业,民政部门要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加快养老“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市场,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紧紧依靠社会资本,丰富养老产品,繁荣养老产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美好需求。

坚持发展惠及人民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生活富裕对共享发展要求更高。一是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防灾减灾、社会养老、社会福利机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努力给留守儿童美好的明天,给孤寡老人幸福的晚年,让全省父老乡亲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二是落实民利。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保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实践证明,改革给民政部门带来的并不是阵痛,而是机遇与活力,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等领域改革中,出台了一批适用管用的法规制度,办成了民政部门多年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老百姓多年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难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步伐,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维护民权。民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建立绩效评估、诚信评估、等级评定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努力让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称心,办事更顺心,全社会更有爱心。

推荐访问:民政 立场 做好 讲话稿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