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宁铎军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12-09 15:00:10 来源:网友投稿

工作中,他是干部们的“前进导师”;
增收致富中,他是村民的“开路先锋”;
急难愁事面前,他是迎难而上的“贴心卫士”。他就是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疆xx职业技术学院、伽师县妇女联合会驻伽师县英买里乡拉依力克村第一书记宁铎军。

自2017年驻村以来,宁铎军低下头、俯下身,多措并举抓班子、精准帮扶谋富路、一诺千金办实事,敲开了强村之门、致富之门、连心之门。

硬功夫锻造硬队伍

“只有明确制度,班子配强,才能让村党组织这个‘引擎’焕发活力。”宁铎军着力在选好人、用对人、让干部各展所长上下功夫,打造能打硬仗的“战将良才”,培养一支让群众满意的骨干队伍。

干部给力,班子有力。宁铎军依托党小组搭建互助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内容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打牢理论基础。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健全完善干部日常考核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

个别村干部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宁铎军以“思想家”搭配“实干家”、“开拓者”搭配“老黄牛”的方式,根据每名干部的特点,将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合理搭配一对一帮带,帮助村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有针对性地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水平。

选准育好村级后备力量是宁铎军心里的一件大事。他指导村“两委”将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作为村级后备力量重点选拔方向,选出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为村干部队伍增添新动力。

“村民都说,如今的村干部不一样了,有事找他们,准行。”村党支部书记如孜·喀迪尔感慨地说。

“金钥匙”打开增收门

拉依力克村人多地少,传统产业增收空间有限。宁铎军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村“两委”商议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引进适宜本地光热水土的法兰西新梅,开辟特色种植增收路。

产业要起步,技术是关键。宁铎军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35名村民平整土地试种70亩,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种植大户到县、乡参加新梅种植管理技术培训,邀请伽师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进村指导果树施肥、打药、压枝等技术要点,将每个种植户培养成“土专家”“田秀才”,为新梅保质丰产提供保障。

种的好,更要卖的好。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宁铎军发挥派出单位优势,通过“天山优品”公益平台和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线上推广本地新梅。同时,他和村“两委”指导5名村民以资金入股成立古海尔新梅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经营模式,与福建省、深圳市、厦门市等地客商、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工作队鼓励我种植3亩新梅,我加入合作社后,光一年分红就有2.5万元。”种植户热合曼·阿吾提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拉依力克全村新梅种植面积达2700亩,户均年增收1.3万元。

暖心事架起连心桥

“帮老百姓解决急难愁事,用一件件小事升温,将民心聚起来。”宁铎军常常叮嘱干部“群众利益大于天”。

群众的难处,宁铎军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得知村民米热班姑丽·依斯拉木的孙女患有先天性耳聋,因为治疗费用高昂,全家一筹莫展。宁铎军积极想法子、找门路,争取派出单位支持,联系自治区残联申请人工耳蜗国家项目,安排手术治疗。为保证手术顺利,他又协调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术前检测,确保一切顺利。

“如果不是宁书记的帮助,我的孩子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听到声音的希望,这份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里。”米热班姑丽感激地说。

赛米热·牙生患有先天骨质薄脆病,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家人为了照顾她不仅无法外出务工,积蓄也所剩无几。宁铎军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动员干部献爱心,捐款2000元。为了解决赛米热一家的后顾之忧,宁铎军和村“两委”商议制定帮扶措施,联系派出单位捐款4500元购买5只生产母羊,帮助发展家庭养殖,并在村里为赛米热的母亲安排一份保育员的工作,每个月有1200余元的工资,重新点亮了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宁铎军建立群众诉求梳理答复机制,统筹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成立群众工作站,将每周一定为“民意接待日”,专人专责接待来访村民,集中梳理解决诉求问题。驻村以来,共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诉求160条,解了民忧、暖了民心。

誓言铿锵,丹心闪耀。宁铎军在驻村路上,把心沉到基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真诚和实干,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相关文章

推荐访问: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书记 宁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