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观后感(共3篇)

时间:2022-12-26 1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

近日,在院机关党委组织下,有幸观看了红色电影《百色起义》。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如火如荼的百色起义盛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荒辟莽,创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通过这次观影,我对党的历史、百色起义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革命先辈们高尚的情操以及非凡的魄力所打动,但在学习的同时,我更多的是反省,反省自己在理想信念以及工作态度上距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差距。现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谈四点认识:

一、韦拔群及无数共产党员的事业心:快乐事业,莫如革命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也是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快乐事业,莫如革命”,这是韦拔群当年在列宁岩农讲所的题词,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着右江无数农民投身革命。这句题词,真实地反映了他对革命心无旁鹜的挚爱和无往不前的勇猛。“革命”对他来说是快乐的事业而不是沉重的责任,更不是苦难的折磨。革命的一生对他来说是快乐精彩的一生,而不是流离失所、战战兢兢的一生。透过纸背,可以看到他发自内心对革命的忠贞和决绝。正是有了一个个像韦拔群这样把革命当作快乐事业的共产党人,他们用自己对革命事业的万丈豪情,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筑成了崭新的中国。

二、检察工作应有的事业心:快乐事业,莫如检察

当前,检察机关的司法体制改革正处于深水区、攻坚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司法责任制,以此趋势,检察官权力增大的同时,责任也会更重,检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必然越来越严峻。快乐容易,但把工作当作快乐的事业来做,很难。面对英雄的先烈们,我扪心自问:检察工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是否把公诉工作当作快乐的事业来做?

如果只是把工作当成责任、当成任务来完成,酷暑天气辗转在一个个县城马不停蹄的开庭时,难免会抱怨、牢骚;
当事人闹访、案件出现无罪等风险,所有的压力纷沓而来时,可能会睡不着觉,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
打开自己的银行存折,面对与律师之间的悬殊差距可能会心理失衡。

反之,像韦拔群一样,把工作当作快乐的事业来做,会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情景:因为快乐,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希望能做的更好、再好一点;
因为快乐,不会去在乎收入的差距,不会去计较名利的得失;
因为快乐,加班不会累、写400多页几十万字的公诉审查报告不会累、连续高强度的消耗大脑精力,开两天的庭审不会累,甚至再苦再累再难都甘之如饴。每一次的挫折、困难都是你人生路上的磨刀石,一切的磨难、痛苦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检九年,从一个懵懂的法律新人,成长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公诉人,有过彷徨,有过焦虑,有过怀疑,也辛苦的付出过、哭过、笑过。对待辩护律师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对立、不在乎到能够发现律师尽职尽责、业务熟练的一面,并从中学习、反省自己;
对待庭审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到后面的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并从中发掘乐趣;
对待工作中的压力,从一开始的紧张、忐忑转变到现在把每一次压力、困难当作自己的一次磨练。人在成长的同时心态也在变化,从一开始把工作当成责任、任务到现在的从工作中发掘乐趣、热爱公诉工作,也许我离韦拔群的“快乐事业,莫如革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把检察事业当成一份快乐的事业其实没那么困难。

三、李明瑞的态度:“革命未必自我而成功,惟尽吾力之所能至”

李明瑞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担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他在给亲属的信中曾经写到:“革命未必自我而成功,惟尽吾力之所能及。”意思就是说,革命未必因我的参与而成功,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参与革命。之后,李明瑞历任河西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共产党第7军军长,统一指挥赣江以西部队,取得安福等战斗的胜利,先后参加三次反“围剿”,战功卓著。他牺牲时,革命虽未成功,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切身贯彻了“尽吾力之所能及”。

四、检察工作应有的工作态度:“惟尽吾力之所能至”

在工作面前,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工作起点,有的人工作敷衍了事,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低标准,低要求;
有的人工作兢兢业业,高标准严要求,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有的人成为了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替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有的人牢骚满腹、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其实大多数人的禀赋都相差无几,但不同的态度,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习近平书记也指出:“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具体到我们的检察工作实际中来,尽吾力之所能及,不仅仅要求认真,更要求尽全力。对检察机关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机器来说,每个检察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一颗小的螺丝钉,如果每颗螺丝钉都能“尽吾力之所能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检察工作何愁做的不好呢。

就拿我熟悉的公诉工作来看,不仅仅是要在工作上尽吾力之所能及,整个审查起诉、提审、出庭支持公诉等程序也要尽吾力之所能及。如果审查侦查机关的证据时把关不严,可能会出现证据的严重瑕疵甚至非法证据,导致无罪的风险;
如果不注意案件的期限,可能会存在超期、非法羁押的风险;
如果庭审准备不充分,那开庭可能就会被律师抓住漏洞答辩不力从而严重影响国家公诉人的形象。一个小环节的不认真、不尽力,影响的是整个案件的效果,侵犯的是当事人切身利益,危害的是整个检察机关的形象。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保障人权是检察机关的天然使命,这更加要求我们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慎之又慎,惟尽吾力之所能至,应当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工作追求。

邓小平同志在《百色起义》电影中和俞作柏初次见面,商谈统战工作时讲过这样一句话:“进了广西这个大门,就是一家人了”。而对于我们百检人来说,进了百检这个大门,也是一家人了。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如果再有“快乐事业、莫如检察”决心,再有对待检察工作尽吾力之所能至的工作态度,相信我们的检察事业会越来越好。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不管我的未来是轰轰烈烈还是归于平凡,我用尽全力做好我热爱的检察工作,我心无悔。

(篇二)

电影《太行山上》讲述的是在太行山地区率领八路军主力在1938年到1940年抗击日本侵略者,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的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重要战役,包括平型关、忻口等战役,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太行山上》是一部史诗般的宏篇巨作,在观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我被感动着,也一直在思考着。我想,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人民战争思想,正是因为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才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列强入侵的全面胜利。影片中,日本人称:“斩断太行,就斩断了中国的脊梁。”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让日本人的梦想化为了泡影,是中国共产党撑起了中国的脊梁,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通过平型关大捷可以看到日本兵的作战时的凶狠,平型关是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119师在那里伏击日军的板垣师团,板垣当时非常骄傲以为自己就可以打到太原孤军深入。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八路军在山上向日军射击。战斗在进行过程中敌人的航空兵部队投入了战斗,严重的削弱我们在山上的地利优势,这时板垣还组织了垂死挣扎的反击,找到我军的制高点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日军马山就要攻上山顶了,增援部队还没到,而山上的我军弹药打光了。大家都站起来要与日军肉搏,场面非常壮烈。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八路军发现一个受伤的日军,让卫生员给他包扎伤口,卫生员正在给他包扎时,可恶的鬼子竟然在背后把出军刺,刺向了这位战士,当卫生员在倒地一刹那,军帽脱落了,一头乌黑的长发散落下去……,日军的残忍让我们气愤不已!

从平型关大捷到忻口会战,从奇袭阳明堡到击毙“明将之花”阿部规秀,导演通过艺术的手段,让这一段段历史在我们眼前再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诚然,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抵抗和斗争也是顽强和壮烈的,特别是在忻口会战中,以郝将军为代表的国民党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同样令我感动,令我折服。郝将军一句“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不禁让我感到,有这样的军人,民族甚幸,中国甚幸。太原失守后,日军要找八路军主力决战。但八路却不给你正面交锋,战术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敌怕我打。充分体现了我军作战的机智。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一切的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影片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不仅英勇抗战,积极同国民党开展合作,给国民党正面战场以极大的支持。同时,在给国民党掀起的反共浪潮以有力的回击后,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被包围的国民党顽固分子朱怀兵“礼送出境”,主动撤出已控制的地区。这是何等的胸怀与气魄。连卫将军也感叹:“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历史证明,只有这样的时刻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的党和军队,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抗日战争走向最后胜利的重任,才能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领导核心。太行精神是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之魂。太行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新中国的学生党员,我们必须学习先辈们的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紧密联系群众的精神,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篇三)

饱含热泪的看完《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影片中无论是故事情节、宏大的画面、演员的演技、还是一句句朴实的台词都直戳着我们每个人的泪点。没有人不为之流泪,但是哀伤之余,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感谢那些为这份和平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们。

“哪怕经历人间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渡过湘江!”这是电影中红军战士们用生命写下的誓言。该片讲述了83年前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度湘江,突破了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悲壮故事。深刻揭露了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真实再现了红军34师官兵顾全大局、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一员而感到骄傲;
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观看完影片大大增加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自信,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自信。

漫漫长征路,滴滴红军血。日落寒霜起,湘江血染红。感谢《血战湘江》重新给我们这样一段记忆,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

推荐访问:观后感 红色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