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十三五总结及十四五谋划五篇

时间:2023-01-01 20:20: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

“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趋向新态势,准确把握xx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xx立足新起点、勾画新蓝图、实现新跨越,谱写新时代“中等城市、魅力xx”发展建设新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在省、市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运用系统思维,围绕“沿海经济、县城经济、矿业经济”三大板块加速崛起,大力实施“五项战略”,打好“五场硬仗”,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以赴落实发展第一要务,“十三五”确定的“一个高于”“两个翻番”“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长xx%,“十三五”期间可望保持x%以上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x%。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预计分别达到xx元和xx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x%和x%。固定资产投资**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累计达到xx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x%。实际利用外资**年预计完成xx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xx%。xx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行列。

动能转换进程显著加快,制造业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投资建成xx钢铁电力设施制造、xx重工船用制品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以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健康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xx亿元,“十三五”前4年平均增速达到x%。服务业发展提质扩容,地产开发、商贸餐饮、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综合示**。现代农业增量提效,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被命名为中国肉鸡之乡、生猪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色农业示**。

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x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x家,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xx%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xx%,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xx%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xx%,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x%,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之家”,建成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xx”人才项目入选全省重点示范工程,xx开发区获评“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先进园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第62位、全市第xx位,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

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xx经济开发区纳入**xx协同发展示范区统一规划建设,xx国际产业园获国家xx总局批准享受**异地监管政策,县医院、中医院分别与**xx医院、阜外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建成央视有机稻米种植基地、**xx集团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十三五”承接京津转移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xx经济开发区xx产业园、xx产业园、xx产业园“一区三园”加速崛起,矿业经济循环利用产业园加快加速,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税收较“十二五”末同比分别增长60%和25%。

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面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在全市率先实施“一口受理、口口审批”新模式,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实现“五十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推出项目全程代办服务,xx家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免费代办审批事项494项,压缩各类服务时限50%以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发展态势,xx塑造优良政务环境的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报道。**年预计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xx亿美元。

基础设施支撑显著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港双城”工作全市领先,一批精品小区工程完工,新增商住面积xx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老旧小区道路排水改造、天燃气输气干线并网、新水源井等基础设施工程,市政道路形成“十横十二纵”路网体系,县城“一河三区”建设框架基本成型。突出精细管理、常态长效,实施“双巡查”大城管模式,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复审复检。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市级示范片区1个、示范村xx个、提升村xx个,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全县xx个村基本实现“四清四化”,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先进县。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7.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为城乡融合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积极推进工业污染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强化管控和应急减排措施,大力开展“一区三线十河”深度整治,**年pm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期下降xx%,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8天。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域治水、清水润城”项目顺利起步,xx河、xx河等重点流域以及xx河水体水质监测稳定达标,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调查任务顺利完成,被确定为土壤防治推进县。“全域治水、清水润城”项目顺利起步。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绿廊绿道、绿化修复、农田林网及沙地治理和环企、沿海、城区绿化工程,“十三五”期间植树造林xx万亩,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民生福祉水平显著提高,共享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坚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若有所扶,全县幼儿园普惠率达到82.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县医院、精神病医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xx镇、xx镇卫生院建设全部竣工,建成xx博物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体基础设施,食品安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多渠道、多层次规范化监管,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各项社会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形成社会资源共享、社会环境平安和谐的局面。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的局面基本形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委县政府政府沉着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抓“六稳”、促“六保”,打好防疫情、保发展组合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疫情“大考”。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到第一位,组织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对患病人员进行全力科学救治,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战都要赢,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复工复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做大总量、做强增量、调优结构的任务仍然较重。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农业经济占比保持高位,仍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临港经济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带动能力弱。二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数字引领的任务仍然较重。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技术装备升级压力较大,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各层面还不够充分,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不稳固。三是环境改善、政策支撑、开放护航的任务仍然较重。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治理和修复任务还很艰巨。市场化改革还需加大力度,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服务发展“隐形壁垒”突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向海而生的天然开放优势远未发挥,陆海、内外联动发展格局亟待加速形成。四是城乡融合、全民共享、均衡发展的任务仍然较重。农业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质服务供给还不充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

【篇二】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县发改局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六区**庆”,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牢牢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㈠预期性指标

初步预计,**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2亿元,年均增长10.3%,比“十二五”期放缓4.3个百分点,与“十三五”规划目标差2.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4205元,年均增长9.56%。工业增加值16.3元,年均增长8.2%,工业化水平19.8%,比“十二五”期末提高1.7个百分点。“十三五”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3.6亿元亿,年均投资5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4亿元,年均增长4.1%,比“十二五”下滑12.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9.17亿元,年均增长2.6%,比“十二五”下滑2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年均下降1.44%。全县旅游总收入25.55亿元,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000元、34000元,年均增长分别为9.6%、8.6%,分别比“十一五”下滑1.4个、2.2个百分点。

㈡约束性指标

**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443标吨煤/万元,比**年下降20%,超额完成下降10%的规划目标;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0.22万吨、0.21万吨、0.032万吨万吨以内,均在省市要求控制范围内。全县耕地总量47506公顷,高于耕地保有量44931公顷控制目标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3.23%,控制在3.5%目标以内。全县农村村(撤区建镇前)通沥青(水泥)路比重达100%,千人卫生床位数7张、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5%、公众安全感达99.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00%、森林覆盖率达62%,均完成规划目标。

总体来看,社会民生事业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经济发展等指导性指标完成目标有差距。

二、取得的成效

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年,二、三产业比重为72.8%,第三产业上升6.3个百分点。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以水电、新型建材、烟花爆竹、特色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年均增长10%。烟花爆竹出口实现“零突破”,荣膺“全省最大烟花爆竹基地”称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生猪、茶叶、果蔬、花椒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省级农业园区4个,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年均增长6.3%。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3亿元,年均增长13.8%。

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对外大通道基本形成,遵余高速、湄石高速、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413公里;
建成小乌江水库、打鼓台水库,完成小腮河、小乌江流域治理;
实现县城及乡镇(街道)完成100%双向网络深度覆盖,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行政村通宽带率、农村宽带接入能力均达100%。

㈢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西部新城、东部产业园均衡推进,基本形成“一核两带,三轴四片”的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县城建成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4.3万余人。敖溪“土司文化”特色小城镇初具雏形,龙溪“烟花小镇”建设有序推进,“苗韵花山”特色旅游小镇基本成型。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串点成片,不断向全域拓展,逐渐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2%。

㈣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现2个贫困乡镇摘帽,3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6778户2264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的目标。**年,全面小康通过省级验收。

㈤民生福祉明显增强。**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年均分别增长9%、9.6%。实现了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95.2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6.6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5%。县人民医院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县中医医院被列入省级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单位,千人卫生床位数达6.89张。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8%。

㈥生态环境持续优良。创建国家级生态示**有序推进,飞龙湖湿地公园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森林覆盖率达6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5%。

㈦民主法治日益健全。矛盾化解在基层的“余庆经验”持续完善,余庆县作为**省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实践经验被中央综治办向全国推广,继**年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年9月再次荣获“长安杯”。

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发展16775户,个转企52户;
公立医院改革是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现代医院示**,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化解债务风险防范成绩突出;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三、经验做法

㈠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的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以来,实施规划项目245个,完成投资276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14.6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98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8个,其中省重点项目47个、市重点项目71个,累计完成投资171.2亿元,占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0.4%。

㈡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狠抓“五个专项治理”,实施“四个聚焦”,按照“八要素”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脱贫攻坚纵深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㈢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守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注重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四、主要问题

在客观看待发展成绩的同时,发展滞后仍是我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仍是我县的主要问题。

⒈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弱。一是工业基础薄弱,整体实力不强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仅有27户,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6.3%;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整体规模偏小,融资难、用地难、用人难、招商难等问题突出,体制机制有待创新。二是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产比重下降,提高了三产占gdp比重,三产比重虚高,服务业发展依然滞后。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旅游业受资金、投资主体影响,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较慢。三是农村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小、品牌弱,现代农业园区缺乏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招商难度大,园区资金、土地、人才制约大,园区经济效益有待提升。

⒉要素保障困难。受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制约压力大。

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我县是武陵山国家级扶贫片区唯一不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天窗县”,由于不享受扶贫政策,给我县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教育项目工程负债过重,大班额问题较为严重,全县66人以上超大班额23个,56人以上大班额126个(小学97个,初中29个)。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村医队伍不稳;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特色科室建设滞后。养老服务设施短缺。

⒋县域区位发展有所受限。县城城镇人口少,地处县域边缘,县城龙头作用不强;
余庆距离大中城市较远,集聚人气难,受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弱。

⒌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小富及安的思想在全县普遍。

【篇三】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就回顾

“十三五”时期以来,县统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敬业担当奉献为职守,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重大普查项目与各项专项调查如期圆满完成,统计队伍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了新的统计工作局面。

(一)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1.有效发挥统计职能优势。五年来,我局积极参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建立并落实各专业定期碰头分析报告机制,做好主要指标的季度分析评估,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发展状况评价和发展趋势研究判断,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高统计监测能力。

2.切实深化统计分析研究。五年来,我局坚持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实抓细,结合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每年将统计分析信息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业,并安排专人督办和推进完成情况。抓好重点指标分析解读和gdp支撑性指标的动态分析及监测预警工作。五年来,共编发主动公开政务信息734条,编发统计简讯533篇,上报国家、省、市统计局政务动态信息629篇,其中1篇信息被国家统计局录用,《统计与调研》212期。积极向两办报送分析材料,其中《旅游业增加值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以**县为例》等5个重要领域分析材料收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的批示。每年编印出版《**统计年鉴》、《**概览》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定期以纸质、网络发布等形式对外公布相关统计信息,每年更新出版月度《**统计信息》和《**经济信息快讯》、季度《**三农信息》等资料。积极参与**县“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每年完成县委县政府专项课题1个,各专业积极开展分管领域调研分析,共完成24个不同经济领域的立项课题研究。

3.政务公开运营管理升级。**年开始,相继开通政务微信、微博、抖音等大众新媒体,发布统计信息、解读政策,营造氛围、促进工作。5年来共发布微信公众号315期,微博203条,抖音8条(**年)。

(二)求真务实,成效明显,普查项目圆满完成

1.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选聘指导员560人,普查员1150人,共划分了1278个普查小区。县农普办通过县办自查与乡镇互查的方式,对我县36个村(社区)、54个普查小区的300多户农户、108户规模户、1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了抽查,保质保量完成了农户表、规模户表、单位表、乡表和行政村表的审核验收工作,确保高准确率,得到了市农普办事中、事后质量检查的肯定。

2.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县四经普办聚焦普查重点、勇于攻坚克难,在全面清查、普查底册编制、pad数据支撑、宣传先行、精心培训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审核比对等重要阶段工作,对全县1.5万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近2500户个体经营户样本进行了全面普查,查清查实了全县经济家底。四经普是历次普查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一次普查,全面应用电子地图,全面使用pad采集手段,县局在宣传动员、培训指导、工作机制、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最终,我县四经普办获得“省级成绩突出集体”的荣誉称号。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步开启。**年正式启动七人普工作,机构组建、两员选聘、业务培训、划区绘图、普查宣传等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年10月11日如期启动入户摸底工作,10月14日上午,省七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王杰到涂茨镇旭拱岙村现场调研入户摸底工作,高度肯定我县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三)精心部署,积极行动,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时期,我局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在先后赴鄞州、宁海、慈溪、**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后,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我局印发了《**县统计“基层基础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县“统计基层基础深化年行动”专项行动方案》、《**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机构人员配备到位。指导各镇乡(街道)配齐配足专职统计人员,并配备一名享受中层待遇的统计专职副主任,明确统计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二是任务详单明确。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将统计人员变动备案、统计人员参加培训、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统计诚信单位创建、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撰写等工作形成任务详单,下发至各镇乡(街道)。三是分片督导提质量。建立局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制度,结合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等工作强化日常督查指导,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四是考核推动促整改。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与考核分数进行挂钩,倒逼统计办做好问题整改,进一步推动各镇乡(街道)统计机构履职尽责。

(四)开拓创新,严格执法,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1.普法宣传取得新成效。我局的法制宣传重点突出、形式创新,每年结合“12·4”国家宪法日、中国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利用媒体、网络和法制宣传进基层等多形式全方位手段做好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送法下乡、法制进社区、进企业等,推进普法工作进村入户。结合农业普查、住户调查、粮食监测调查等业务检查走村入户的时机,开展“送法下乡乡村行”统计法律宣传活动,在村级村务公开栏中张贴宣传画,向村民发放统计法律知识读本和农业普查宣传笔。五年来,我局统计法治工作两年被市统计局评为“优秀等次”。

2.主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统计法制工作评价、网上行政执法、统计工作约谈、被执法企业回访等制度,通过联合纪委联合执法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整改督导,巩固监督检查成效。借助改革东风,执法检查由突击性检查改变abc管理方式,再向“双随机”抽查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执法检查实效性。五年来,共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企业280家,其中当场警告8家,警告并罚款14家,处罚企业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家行政处罚案卷获得市级优秀案卷。

(五)主动核查,注重实效,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1.完成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统计局部署,**年按照“压实总量、稳住速度”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工业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贸易自查错误数据修订和**年投资统计制度修订三项工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据审核力度持续加力。五年来,不断加大对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数据的主动审核和查询,坚决贯彻“先进库、再有数,不在库、不出数”的原则,针对存在统计数据波动较大、对全县数据影响较大、统计人员填报报表比较随意、业务较不熟练等几类问题的企业进行重点查询核实,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数据自查核查齐头并进。五年来,我局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各专业分别建立健全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每年自觉接受省、市局专业检查、抽查,累计配合开展各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工作百余次。采取企业自查与统计局核查相结合的模式,各专业认真排摸、客观分析汇报数据情况及相关问题,在上级核查的基础上主动扩大范围、比例开展自查自纠。

(六)以人为本,五力建设,着力搭建统计人才队伍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统计队伍素质和提高优质服务能力”的目标和要求,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统计干部五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县统计干部服务力、协同力、研究力、参谋力与执行力,始终把全县统计“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1.一抓局机关统计队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全体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周一夜学”、领导讲学、统计讲堂等形式,不断提升局机关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2.二抓镇乡(街道)统计队伍。在县级常态化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各镇乡(街道)统计人员参加市级统计培训,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及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开展集中普法与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政治素养、守法意识、业务能力和分析水平。**年,面向各镇乡(街道)、27个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统计分管领导、综合统计办公室主任、统计员及县统计局全体干部开展“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特点与统计改革”专题培训班,努力提高镇乡(街道)、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3.三抓企业(村、社区)统计队伍。局班子分片区下基层指导调研,建立“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累计下企业达200余次,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辅导和传授工业、能源、投资、劳动工资、科技、贸易业、服务业、城乡住户以及统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更新。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局将坚持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为中心,创新统计方法,夯实统计基础,增强配合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县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我局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思路,全面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

我局要努力使统计工作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县实际,满足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需求,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要积极探索统计优质服务的新途径,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统计能力。

(二)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分析信息服务质量

撰写分析信息工作是统计部门的重要工作,既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又是统计工作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今后五年,我局将持续把分析信息工作和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扎实开展分析信息工作,总结反映各项数据指标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力地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依法统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我局要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要带头学习、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大力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要求,要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要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使统计执法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最根本的是要打造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实现改革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我局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增强统计干部的业务能力;要重视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工作氛围;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务实、善于创新的统计队伍。

三、**年工作总结

**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紧紧围绕统计数据质量核心,以干部能力提升为抓手,加强疫情期间调研分析,着力数据统全统准,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省、市统计局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靠前担当服务基层,主动履职强化监测

1.积极下沉一线开展企业帮扶。在1月初还是春节期间,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紧急抽调干部赴**北、戴港高速卡点执勤。延**节值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轮换下沉社区参与防控工作。2月初抽调干部分别加入县防疫专班数据对接组、物资保障组、三复工作组,加班加点跟踪排摸返象人员,实时监测复工复产进度,积极协调帮扶企业,疏通复工复产难点与堵点。

2.认真履行疫情统计监测职责。坚持服务县委经济发展专班,先后组织干部加入县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投资、服务业、金融、消费等工作专班,围绕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提供统计数据服务。同时各专业人员对疫情中遭受重创的重点企业进行电话与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好整理并上报。

3.全力开展疫情相关分析研判。2月份以来每月开展经济运行分析会,深入开展季度分析,先后完成《疫情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本次疫情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比较分析》、《新冠疫情考验下的**年一季度**经济》等材料,其中撰写的《强化纳新排查确保应统尽统》、《城乡居民收入位次下滑、困难问题亟需关注》等专报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撰写并发布《统计与调研》39期,编发微信公众号99期,为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决策参谋。

(二)围绕数据质量核心,着力实现统全统准

1.多次汇报获支持。坚持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防惩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第一时间将省局防惩工作会议精神、密电、书籍传达到位,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纪委负责人和组织部负责人做了专题汇报。

2.主动核查取成效。依托一套表平台,认真开展重点领域统计数据自查自纠,对同比、环比波动较大的企业、投资项目逐一进行查询,利用历年数据分析对比,并结合季节气候、政策、企业变动等因素,以及经信部门掌握的信息,进行匹配性审核与评估,进一步排摸并消除高风险专业隐患。截止目前,共完成核查规上工业企业377家(其中上级查询97家,自查280家)、投资项目250个、规上服务业企业55家、贸易企业261家、建筑业与房地产专业企业50家、能源企业5家、劳动工资企业400余家、18个镇乡(街道)的农业数据及台账、居民收入调查对象150户(其中低收入农户35户)、畜牧业规模户6户,进一步纠错纠偏,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

3.实地检查促整改。4月份以来,县统计局分三次对18个镇乡(街道)定期报表的镇级和村表台账进行了检查,现场走访了25户畜牧业规模户,确保养殖情况与报表一致。5-6月份,配合市调查队开展两轮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抽查,6月底,配合完成省统计局委托市统计局核查的2个投资项目,并做好相应的整改;
8月份,圆满配合市调查队完成2家畜牧业规模户的统计执法检查;
9月份,配合市调查队开展农业农村及低收入农户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实地检查了4个村,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检查总体结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10月份,完成12家劳动工资数据质量核查并要求企业提供相关凭证。

(三)严格执法履职责,联合检查取成效

切实担负起统计监督的重要政治责任,已实行纪委联合执法机制,促进执法检查真正做到公正无私、实事求是。截至目前,我局已执法企业40家,其中联合县纪委对县商务局等6家单位进行实地监督检查。截止目前,1家企业受到当场警告,1家企业受到警告并罚款,其余企业差错率均在5%以内。执法现场,检查组通过传达相关防惩工作部署,以“四个县市区”的典型违法通报以案释法,进一步宣传防惩思想。

(四)深耕细作保质量,人口普查稳推进

1.分区包干重心向下,完善层级普查体系。县人普办将12个临聘人员分为三组,分别对城东片、城南片、城西片18个镇乡(街道)进行业务“包干”,确保全县“一盘棋”,片区有组、镇(乡)街道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建立月、周、日三级汇报工作制度。县七人普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陈兴立每月听取县人普办主任关于七人普工作开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专题研究并定期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实操实练精益求精,强化业务培训效果。县人普办自6月中旬开始,先后组织召开乡镇划区绘图、综合试点、“两员”业务培训会议,在省、市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城乡发展特色,精心准备培训课程内容,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增强课堂的学员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国家“两员”考试中,全县抽中的104名普查员平均分86.9分,其中80分以上95人,90分以上38人,全体普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普查正式登记夯实了基础。

3.精心打造宣传阵势,突出人普地域特色。结合中国统计开放日,利用各主管部门电子屏滚动宣传标语、公交车站台张贴宣传海报、在公交车尾部喷绘人普宣传口号、利用流动车广播式播报等形式进行人普工作的“广而告之”。赴石浦渔港古城拍摄人普宣传片,挖掘国风民乐之美,拍摄的古筝琵琶合奏《当国乐遇上七人普》入选国家统计局微信公众号统计微讯;
制作融入**特色元素的mg动画版的七人普宣传视频,实现多渠道、立体式宣传。同时,将信息工作列入年度对镇乡(街道)的人普工作考核中,要求抓好人普信息工作管理。截止9月底,共撰写上报信息106篇,人普风采39篇,工作交流3篇,居全市第二位。

(五)“五力建设”提能力,以人为本建基础

1.编制工作方案,落细实施计划。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统计干部五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落细全年各阶段工作计划,明确领导班子责任职责,进一步提升全县统计干部服务力、协同力、研究力、参谋力与执行力。

2.组织业务研讨,加强分析研究。根据计划,在今年开展各专业业务研讨会。一是业务交流常态化。依托“周二夜学”开展业务研讨,加快了学习频率,通过“集中授课”模式,围绕报表制度、专业重点,使得学习不再流于形式,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二是业务学习深入化。通过专业人员介绍本专业业务流程、注意事项、数据分析、难题探讨、改进措施等,使得业务学习更加深入。三是能力提升整体化。专业外人员提出问题,专业内人员解答疑问,不断激发全局干部学习动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精心服务基层,助力争先创优。及时调整领导班子分区域联系乡镇名单,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分成三个基层分队,深入基层开展“三服务”。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调整修订了《镇乡(街道)公共性重点工作考核细则》,对标落实《**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对乡镇统计办业务培训、工作指导、考核督查,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县统计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工作决策部署要求,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执法检查为抓手,奋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一)强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1.加强统计监测研判。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考核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高质量指标体系的跟踪监测,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统计专报等形式提出预测预警。

2.推进产业监测核算。切实履行统计监测职责,做好**年gdp核算及2021年各季度gdp核算分析,加强gdp核算支撑性指标研判,根据市局部署开展海洋经济、“三新”经济和文化、旅游、体育、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等派生产业增加值统计核算,深化电商零售统计监测,针对相关统计领域的难点与堵点,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做到特色产业应统尽统,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

3.加强专题调研分析。紧贴中心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积极充分利用统计学会平台开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特色小镇等方面调查研究,强化重点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率)的分析研究,开展分行业、分领域数据分析,强化国内省内匹配和比对研究,力求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指导发展。健全统计数据有效解读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政务微博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统计服务产品。

(二)围绕数据质量核心,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1.“常态化+专项”核查助推源头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落实数据质量常态化核查机制,加大对统计调查对象的业务指导,开展工业、能源、投资、贸易、农业农村等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不仅要及时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更要汇报数据审核查询和质量核查发现的问题。

2.“目标+考核”制度助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对标《**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履职规范、培训规范、宣传规范为目标,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全面提升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履职水平,把基层统计员从单纯的“催报员”努力变身成为统计“信息员”、“管理员”、“指导员”、“分析员”和“参谋员”。

(三)坚持求真务实导向,进一步推进重点调查

1.持续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内重点做好数据汇总、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并做好上级各项迎检工作准备。

2.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积极参谋推动提升群众改革发展获得感、满意度,积极配合平安**建设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粮食监测、畜牧业、住户、劳动力、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采购经理以及营商环境等调查工作。

(四)守牢数据质量底线,进一步提升防范风险能力

1.落实统计执法监督责任制。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生命线”原则,继续推进统计与纪检监察协作机制,防范和惩治统计领域数据造假问题,畅通检举揭发统计违法行为渠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有关规定,全面压实依法统计责任制,完成2021年度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2.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通过广场宣传、微信公众号、会前法制宣讲、统计开放日等方式,紧密结合调查专业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推进普法宣传进企业、进社区。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事业观,不搞数字游戏。

3.推进统计诚信单位培育。以企(事)业单位统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排摸、指导和培育,开展县级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五)深化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局机关统计队伍求精。坚持以文化人,推进党建争强,大力弘扬“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于民”的统计核心价值观,通过“二轮”专业讲堂、业务比武、一线服务等练兵途径,钻研业务,深入基层,把好培训关与审核关。通过增强人员力量、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典型示范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干部内动力。

2.镇乡(街道)统计队伍求稳。镇乡(街道)统计队伍要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稳定人员队伍,强化专业学习,任务清单化操作,闭环式管理。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用宏观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村、社区)统计队伍求实。要以培训到每一位“报数员”为目标,将企业年报、定期季报培训与“点单式”培训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方式灵活安排培训内容,不断提高统计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四】

“十三五”以来,县科技经信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履行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我县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工作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局“十三五”期间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为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局党组高度重视,一是建立工作机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人才工作的协调、督办。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了分管领导;
二是明确责任目标。根据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年初,将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中,同时,将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相关股室,明确了职责。

二、“十三五”人才工作情况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1、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我县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形式,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年牯牛降竹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被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年**延寿堂药业有限公司、**世界村功能饮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年以来有**徽农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研发中心。我局将惠诚、金兴钙业、世界村、天方生物、东生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库,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通过不断加大对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加大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校企科技项目研发合作对接,促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产学研用对接会,**年以来完成十几家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帮助企业完成科技项目课题攻关21个。

3、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活动。“十三五”期间,我局自**年与凤台县实施结对帮扶以来,在凤台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双方签订了科技扶贫培训协议,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8期农业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茶叶生产管理、食用菌培育、大棚蔬菜、中药材种植、特色种养殖业、生猪疫病防控等相关农村实用技术。农村产业大户及贫困户受训人数达600余人,通过培训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了智力精准扶贫,提高了农村从业人员的生产水平,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竞争力,为我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每年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联合市科技局、县直相关部门,在“三下乡”活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3.15”消费者权益日及科技活动周期间进行多种形式宣传工作,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4、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十三五”期间,自**年以来,我局积极结合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力度,带动和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认真抓好各项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在每年储备科技项目库项目的基础上,累计申报立项科技项目24个,获省财政资金1102.4万元,其中: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5个计180万元;
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个520万元;
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8个250万元;
省科技扶贫项目4个74.4万元;
市科技专项1个50万元;
市县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项目2个28万元。二是开展了民营科技企业职称申报及全县拔尖人才的申报和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企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企业人才总体素质。

(二)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计划,助力精准扶贫

**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计划4个年度,选派省高校院所专家75人次,计40人。主要服务于茶叶生产加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其它农特产品生产和加工等类型。共联系全县8个乡镇,32个行政村,累计联系带动我县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等56个,建立示范基地21个,引进项目15个,项目资金476.9万元。共举办种植、养殖、茶叶蔬菜加工技术等培训班59场次,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推广、改良、选育新品种81个(如:皖南黄兔(中试)、皖薏4号、8424西瓜、皖椒系列和试制改良抹茶月饼、绿豆皇、蛋黄酥、酥饼、桃酥、曲奇饼等抹茶系列新品种6个),推广示范新技术74项(如:薏苡品种提纯复壮、土壤连作治理技术、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瓜类吊蔓等),帮助我县企业和农民增收722万元,为我县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根据全县35个重点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我县于**、**两年,组建70人次(47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主要分布在茶叶、水稻、畜牧、蔬菜、经济林等农业领域,开展“包村联户”和科技扶贫工作,通过指导贫困村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脱困。两年来,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示范新品种44个,新技术43项,开展技术培训176场次,培训人员4348人次,累计联系带动贫困户728户(其中:**年406户、**年322户),累计实现带动增收343.9万元,实现户均增收4723元。其中:县茶叶局中级农艺师汪升毅,联系横渡镇琏溪村**岭家庭农场,先后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2个,发展新茶园30亩。引进扁直型茶叶加工机械5台套,生产的扁直型茶叶人均日收入达240元,效益是当地传统功夫红茶的10倍,带动周边乡村90户茶农生产扁直型茶叶,大大提高了茶农收入;
中级农艺师程孝明,联系仙寓镇利源村腊枝家庭农场,指导农场配置配套机械,开展安吉白茶、黄金芽等名优茶标准化加工,年生产安吉白茶0.7吨,黄金芽茶0.3吨,**硒茶3吨,实现销售收入160万元(其中安吉白茶、黄金芽茶销售均价1600元/千克,产品供不应求)。林业工程师章增胜,与**村薄壳山核桃种植大户马新春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引进新品种薄壳山核桃,现场指导栽植技术,确定栽植密度和授粉树的配置,指导农户基肥和追肥操作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林业增产增效,带动周边广大贫困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中级农艺师王金富,为改变七井山多年种植辣椒连作障碍问题,推广双色地膜、石灰氮、营养钵育苗等新技术3个,有效解决了七井山高山蔬菜发展后劲问题,提升了高山蔬菜品质效益,增加了菜农发展高山蔬菜的积极性。

由于我县科技特派员的出色工作,我县科技特派员李龙同志获得**年“池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今年8月,市电视台多维度栏目组还专程前往横渡镇琏溪村和七都镇七井村对汪升毅和潘平鑫2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现场专访,并将他们的科技服务和发挥效益在市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

(四)做好“**名师”评选、推荐。

1、**年6月我县启动“名师评选”暨“名师带徒”活动,县经信委将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作为第一届“**名师”向县委组织部予以推荐申报,并获得认定。“名师带徒”活动开展之后,师傅郑孝和通过电话沟通及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向所带徒弟蒋得来传授自己的创业心得和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营销方法,一起探讨更好的市场开拓渠道。**年,天方顺利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为池州市首家在新四板挂牌的茶企;
获评“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老字号”企业、“**年度**省诚信示范企业”等,郑孝和个人当选**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省富有机硒产业商会会长,**年度池州市十大新闻人物;
蒋得来个人成功将产品推进永辉超市专柜及全国沃尔玛连锁店等渠道,极大带动了产品的销售。

2、根据石人才字〔**〕1号《关于开展第二届“**名师”评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局对**世界村功能饮品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俞建良同志作为企业类和****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城同志作为科技类的第二届“**名师”向县委组织部予以推荐申报第二届“**名师”,并获得认定。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举措

(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推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科技部门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定期上门征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合作开发,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县的转化。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二)继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

将进一步结合我县特色产业,以各类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按照认定办法进行申报,以争取省市两级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三)抓好各类人才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与凤台县科技扶贫人才对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继续组织双方科技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提升**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依托三区人才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工程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三是加强对科技系统人员的培训力度。

【篇五】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各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紧紧围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为基本依据,“抓两头促中间”,确保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成绩

(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1.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机构。**年4月20日,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艾方毅为顾问、县长周乐彬为主任,3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有力地加强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2.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分工。为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环保工作责任,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和《邵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全县对《**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进行了重新修订。

3.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县长周乐彬与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和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党政负责人签定《**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制。

(二)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1、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县环境监测站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年报,**-**年,**县城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三项指标日均值和年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2、声环境质量

根据**县环境监测站的声环境监测年报,**年,**县城区噪声昼间和夜间年监测均值分别为54.9db(a)和45.1db(a),符合各类别功能区的要求;
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状况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全县青山塘、木瓜桥共设2个市监测断面。根据**县环境监测站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年报,**-**年,**县自来水厂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优;
木瓜桥共设2个市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功能区要求。

饮用水源: 根据**县环境监测站的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年报,**-**年,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其中**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4、生态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在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科学之路,全县形成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局面。目前,全县共有罗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罗溪—蔡锷故里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1个。全县积极开展省级生态示范镇(村)建设,截止到**年9月,全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4个、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村334个。

5、农村环境整治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编制了85%以上;
按照《**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要求,对禁养区内养殖户实行退养,对适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共修建养殖业人工湿地6处、净化池14个、沼气池24个,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养殖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和1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划分技术方案。对121处农村水井进行改造,每一处水井均修建防护栏,树立饮用水源保护标识标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解决了我县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引导农户进行改水、改厨、改厕,鼓励农户新建、改造化粪池,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20座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按照配置户用垃圾桶和人力保洁车辆收集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建设垃圾收集亭分类居民日常生活拉极,配置保洁车,用于日常生活垃极向垃圾亭转运,配置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勾臂)转移垃圾收集亭中生活垃圾至镇级垃圾中转站模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整治。共配置户用垃圾桶95126个,建设垃圾亭239处,购置保洁车和可卸式垃圾车共12台。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县以工程减排为主要抓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措施,对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工业废气单位都要实行排污许可,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制度,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各部门齐抓共管,实现减存量、控新增,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完成年度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挥化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和减排任务;
十三五减排任务cod1496吨

,氨氮174吨。截至**年年底,完成cod排放量1534.01吨,氨氮195.02吨,已经超额完成了“十三五”的削减任务。

(四)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三五期间全县共申报了**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原**县氮肥厂、电厂、三鑫锰业污染土地治理修复项目等2个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和**锰矿、原邵阳市威凌金属有限公司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项目。**年,**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已竣工验收,**年原**县氮肥厂、电厂、三鑫锰业污染土地治理修复项目已竣工验收;
**年将对**锰矿、原邵阳市威凌金属有限公司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项目予以实施;
**年,我们还按照省环保厅要求开展了土壤污染源详查工作,为下步土壤污染治理打下基础;
从**年开始有序地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年6月底将完成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五)稳步推进重点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治理

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我县共收到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件18件和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件26件,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原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督办落实,办结销号,目前已全部完成办结销号。同时,加强了组织领导,深化了思想认识,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确保问题解决在末端。

(六)环境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开展环评审批工作。一是坚持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作为控制新污染源的重要手段,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准入门槛,杜绝高能耗、高污染;
二是进一步做好“放管服”和“四办”改革,优化审批事项服务流程,完善审批事项目录;三是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境管控体系。

(七)环境监测、监察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让企业自觉守法。巩固提升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环境执法“双随机”,先后开展了水上餐饮业专项整治、涉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及辐射安全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全县环境污染隐患大排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关闭、停产、处罚了一批环境违法企业,整改了一批突出环境污染隐患企业,有效预防和遏制了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制定《**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保障环境安全。

积极开展县城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加大重点水域水质监测频次,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完成环境质量监测及声功能区划分工作,进一步扎实推进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

(八)夯实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知行合一

一是以生态环保教育“五进”、“下基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环保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二是围绕环保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和“母亲河守望活动”志愿者服务,积极开展“6.5”世界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三是进一步扩展了环保宣传渠道;
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开环保有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提高宣传,人民群众的环保意思越来越强。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县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环境质量仍需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上得到稳步提升,但仍需继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国家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执行的标准更加严格,我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局部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任务依然繁重。

2、污染物总量控制形势不容轻忽

从“十三五”期间污染物减排情况来看,我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实现“十三五”总量控制目标问题不大,但氮氧化物减排压力非常大,“十四五”期间,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作为总量控制因子,需要重新摸索一套针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措施。

3、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有色金属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导致部分区域企业工矿场地、河道底泥、周边土壤受到污染。近年来,通过项目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由于市场和自身经营等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关闭不复存在,但是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周边场地、河道、土壤的遗留污染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4、农村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

农村畜禽养殖粪污问题突出,农膜、秸秆等农业废物尚未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村环境保护与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5、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仍然不足

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缺口仍然较大,少数乡镇污水处理率较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建制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较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更是处在起步阶段。部分地区也还存在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滞后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现象,导致污水处理厂低于设计处理能力运行,尚不能发挥全部效能。

6、环境监管能力依然薄弱

环境监管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较突出,环保队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的问题,环保队伍力量不足,装备保障薄弱,环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环保系统业务能力建设亟需加强。

推荐访问:谋划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