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4篇

时间:2023-05-10 10:4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不解决,势必影响其长远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40%和60%,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这些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说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不仅是扩大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市场的短期政策选择,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它们在与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效益比大企业明显要低。加之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加入WTO后新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都投入到创办民企的过程中,有些是高学历者,但中低学历者仍占多数,这种文化素质的差异,就导致有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在事关企业命运的重大决策时,目光短浅,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基本呈提高趋势,但因文化素质因素引起的管理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重大影响。2.2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的亲戚和朋友,任人唯亲的现象时有发生,靠家庭和亲情等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来维系企业。另外由于企业的这种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不利于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2.3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部分中小企业不是依靠健全的机制来管理人,而是凭借经营者的主观经验,通过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用人情代替制度,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不规范,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亲情的失落。之所以会如此,一是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认为“法治”不如“人治”;二是即使有了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企业制度缺乏创新;三是即使有较好的制度,但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走过场、搞形式;四是平时对下属信誓旦旦,一旦有亲友、熟人掺和在里面,就感情用事,赏罚不均,执法不严,使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2.4管理过程中放权过少民营中小企业,一般规模不大,投资相对少,因此对管理费用特别看重。企业一般建立时间不长,在组织结构上也比较精简,这样虽然降低了费用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企业领导者(创始人)在工作中,事无巨细都去过问、插手,从企业全局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仔细分析却弊端很多。首先分散了企业领导者的精力,使自己不能更好地决策;其次影响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易让下属产生惰性和不信任感,无法形成企业向心力。二是“一人多岗”状况中下属员工需要担当多个岗位的工作,有时甚至要跨部门进行工作,由此导致员工无暇应对。这不仅不利干员工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企业的运作,还会出现各忙各但却效率低下的现象。而且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5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首先是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家族式企业往往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不愿让社会资本投入到企业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其三,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2.6组织机构松散,应变能力差我国许多中小企

  业的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组织不能随内部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应变能力差,僵化、老化现象严重。企业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这样的组织是无法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因此,摆脱中小企业低水平的管理现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进行变革势在必行。

  3.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3.1提高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转变其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改变狭隘的小生产意识。中小企业家要主动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努力成为懂经营管理,有头脑、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3.2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选拔优秀人才要做好选拔优秀人才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面向全社会招聘,吸纳贤才。另外,管理者的选择也必须足够重视,要保持此项工作的透明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使管理者接受公众评判。经过几年的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来源和配置逐渐趋向合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当公司的所有者遇到涉及亲朋好友等企业成员利益时,要尽量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处理。3.3适当调整“家族式”管理模式民营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也要尽力改进,以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调整,主要从企业本身的规模、从事产业的特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出发。如果企业的规模不大,凭经营者的能力和经验完全可以驾驭,就没有必要向现代公司制度转变。另外,调整应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避免“任人唯亲”以及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出现。要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制度约束代替道德约束。采用法制具有较多优点,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可以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等。3.4管理者要适度放权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放权、用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起部属的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多做贡献,忘我工作。用人之大忌乃揽权不放。管理者放权于下属很有必要,因为公司的事务有大有小,管理者应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有些不很重要的工作,或是各样琐碎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下属,把权力下放给他们,让他们把各样事情都处理妥当,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管理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的某些工作,就更应该授权,把权力和责任一起交给下属。

  3.5积极融资,寻求多方合作我国中小企业要改变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要积极寻求社会闲散资金,让社会资本投入到企业中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争取资金,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贷款的过程中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主动寻找担保者。3.6建立健全组织制度,精心构建企业文化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管理,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利用组织和机制的力量来弥补个人控制能力的不足。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各种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激励手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完备的考核机制,培养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1]李自如.现代企业管理学[M].四川: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高鑫.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基本问题的探析[J].经营管理,2006,(12).[3]郝字光,孙海涛.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5,(3).[4]林茂臣.刍谈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创新[J].甘肃农业,2005,(1).[5]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2000,(1).94提问人的追问

  2009-05-2010:26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论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仍面临巨大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是当前会计界的重要任务。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1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企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有些企业甚至不明白“借债还钱”这一最浅显不过的道理,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就是获得利润,只考虑如何将贷款弄到手,而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效益,更没有考虑如何偿还。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在国家实行较强的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固定资产贷款比较困难。一些企业就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不断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1.2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数倍,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1.3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4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一是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二是会计报表的编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材料、工时、动力等消耗没有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三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2原因分析2.1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有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还停留在当时的水平,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思想落后,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通盘考虑和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2.2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影响。一是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二是工作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致使财务审批随意性大,越权行事现象严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三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2.3股权结构与经营模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一般来

  说是高度集中的,在经营模式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项目决策不科学,不民主,随意性较大,个人说了算的情况盛行,难免造成投资决策失误。3促进中小企业改善财务管理的对策3.1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第二,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许多经营者的良好愿望。然而,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以借贷资金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和企业的偿还能力为前提的。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负债率,就是银行,也要求有一定的资本充足率。负债率太高,本来就是铤而走险,加上中国经济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调控,许多银行只收不贷,即使一个正常负债的企业,一旦遇上这种情况,也很难存活。对负债规模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负债经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高负债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风险。第三,树立现金流观念。关注现金流量,掌握现金流的状况及走向,包括其经营中创造现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效率,是企业经营者必须随时掌握的基本信息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3.2按照相关财会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财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明确管理岗位和人员职责,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3.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要经过培训、考核,达到要求后发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决不可滥竽充数;对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素质,《会计法》对此都有明确规定。把好用人关,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3.4财务资金管理活动的外包。由于企业自有资源和活动领域的局限,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拥有企业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专业技能和资源。中小企业可将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2011:23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其他资源优势,既可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又可以不断了解外部相关动态,实时更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3.5积极推进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产权改革,一是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情况,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二是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建立新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为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构建制度和组织基础。参考文献[1]郭银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会计通讯,2002,5.

篇二: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入学年级:2014春

  学生姓名:管生艳

  学号:141071011062002所学专业:

  会计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6年1月

  目

  录

  摘

  要

  ..................................................................................................................................2前

  言

  ....................................................................................................................................21.职

  业

  道

  德

  的概

  念

  ................................................................................................22.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概

  念....................................................................................33。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主

  要

  内

  容.............................................................33。1爱岗敬业

  ............................................................................................................33.23.3诚实守信

  ............................................................................................................3廉洁自律

  ............................................................................................................43。4客观公正

  ............................................................................................................43。5坚持准则

  ............................................................................................................43.6提高技能

  ............................................................................................................43。7参与管理

  ............................................................................................................43.8强化服务

  ............................................................................................................44.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54。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54.2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54。2.1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54.2.24.2.3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5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65.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途

  径

  ..................................................65。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5。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65。3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76。

  结

  语............................................................................................................................77.参

  考

  文

  献

  .................................................................................................................摘

  要

  本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出发点,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这四个大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深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的目前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究其根源,剖析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立足实际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通过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和奖励机制,确保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设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问题

  会计人员

  前

  言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1.

  职

  业

  道

  德

  的概

  念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善恶、是非、诚实虚伪等范畴为评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譬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救治病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不怕牺牲;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商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现为职业业务、职业职责以及职业行为上的职业准则;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总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出发,采取制度、守则、公约、承诺等具体、灵活、多样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遵守,又容易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从调节的方位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的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凝聚力,另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涵盖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塑造职业形象。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许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道德规范。

  2。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概

  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他律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侧重于防范会计人员的不正当的执业行为,因而通常采用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限制性或禁止性条款(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形式公布会计从业人员不应该做什么.自律是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侧重于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循的职业行为,因而通常采取描述形式提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做什么。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与单位有关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有效达成财务会计的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的手段。自律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3.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主

  要

  内

  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体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所涉及的权责利益关系等所决定的.对内而言,它构成引导、制约、调节会计行为(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的职业准则;对外而言,它代表着整个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3.1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指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会计人员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行业,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事业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从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敬业是指会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或者行业的正确认识和恭敬的态度,并用这种严肃恭敬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它与爱岗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3.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事的原则,更应当是做人的准则.诚实指忠诚老实,不造假,诚实的忠于本来的事实。而守信是指信守承诺,讲信誉,重信用.

  3.3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廉洁是指会计人员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不任意挪用,占用人们群众的利益。而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3.4客观公正

  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在会计职业中,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迷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要抛开个人私利,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的各方。

  3.5坚持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同意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3.6提高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积极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职业道德品质、陶冶职业情操,特别是抓好敬业、乐业、爱业、勤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3.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的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的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会计人员不仅仅是承担着被动记账,算账等一系列的责任,还要主动的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或者说参与管理活动,为企业的领导出谋划策。

  3.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加强会计建设队伍的题中之意,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要搞好文明服务,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因为,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4.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如今社会,会计人员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这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的体现.这种现象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3、帐外设帐;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更直接具体的表现我们可以归纳为: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会计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4.2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认为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4.2.1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

  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如被称为“新疆第一贪”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侯俊杰,在被捕前是新疆建设兵团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为博得其情妇的欢心,他利用手中职权,采用销毁原始凭据重新做账,重复入账减少公司利润,虚挂虚冲等手段瞒天过海,侵吞棉麻公司、农一师棉麻公司、通联公司等单位公款上千万元,将巨额国有资产化为乌有.4.2.2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在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主要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部分会计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下岗、失业的威胁和压力,会计人员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而有些人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率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账证、账账、账实、账表不符,会计科目使用

  不当,入账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不惜采取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4.2.3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中,有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没什么高追求,特别是与其他职业相比,经济收入悬殊较大,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工作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利用上班时间炒股票、做生意、打牌、聊天,将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工作堆积到月底完成;有的身兼几个单位的会计职务,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赚取外快,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有出息,当不了领导,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还有的会计人员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知识较差,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

  5.

  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途

  径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要强化法律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税务、工商、审计等外部监督机构、执法部门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用法律的手段约束、制约不道德行为。

  加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修养,单位负责人作为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应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引导广大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和表彰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行为和优秀品行,谴责少数会计的不道德的行为,对威逼和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强权给予严厉惩罚,借助社会舆论的赞扬与批判,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净化会计职业环境,营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让会计人员树立依法办事、敬业爱岗、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要让职业道德成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让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5。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从各种渠道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严格把住会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分开设立不相融职务,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形成内部检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通过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对会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尽职尽责、坚持原则、履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要表彰奖励,反之要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5。3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需要依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形成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的道德教育体系,学习时不仅要向他们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还必须向他们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陶冶职业道德品质、情操,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做到敬业、乐业、勤业,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掌握更高的会计技能和服务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有了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就能抵制外来的腐蚀,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工作就会精益求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发挥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6。

  结

  语

  会计工作本身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法规、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等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正如“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根据其自身特征从宏观、微观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方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7.

  参

  考

  文

  献

  [1]《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15年版

  [2]

  周兴荣:《企业会计制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法基础》,2008年版

  [4]刘家林:《财经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许秀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李敏:《新会计制度与调账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版

  [7]张维宾:《财务会计(新编)第三版》。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版

  [8]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篇三: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中英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制度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去发展,然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做出虚假报告,通过虚增利润来达到目的,会计人员及单位领导的素质不高,对企业体制的监督和执法的力度不够等多方面。鉴于以上原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执法,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管理。只有从这些方面对症下药,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才可能得以根治。本文在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使会计信息走向真实的轨道。

  关键字: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istmarketeconomy,thesystemofaccountantinformationisgrowinginthetrendofstandardizationandsystem.Butthephenomenonofinformationdistortionisverynormal.Thereasonofthathasmanysides,mainlydoingtheostensiblereport,achievingviaincreasingtheprofitinveracity,qualitylowintheaccountantandleaders,notenoughinthesupervisionandexecutiononthesystemofenterpriseandsoon.Whereas,thetreatmentoftheinformationdistortionmustimprovetheoperationqualityandprofessional

  moralityoftheaccountant,executethelawstrictly,andwidelysuperviseandstronglyexecute,andenhancetheadministrationtotheinnersystem.Aslongasresolvingthesefields,theinformationdistortioncanbecuredthoroughly.Thispassageprovidesomerelatestrategybasedontheanalyzingthereasonofinformationdistortion,inordertomaketheaccountinformationgototherealtrack.Keyword:accountinginformation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ition

  management

  前言

  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行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济状况,亏损盈利状况,企业未来的前景,甚至于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它也为投资者和国家有关部门做出正确决策和部署提供了最直观有力的证据。但是,会计信息的失真就像一颗毒瘤一般危害着企业,投资者以及国家的经济。对此,国家和企业自身做出了很多努力来控制和遏制这一不法行为的继续。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方面来分析会计失真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概述

  (一)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它由经济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组成,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的解释,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价值运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如实反映。

  (二)

  会计信息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会计信息对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有着重要作用,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依据。只有通过正确的会计信息的上报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才能正确,确实地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和亏损状况并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管理,监督企业部门,并且在将来修改或者制定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时候提出正确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第二,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投资者、潜在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投资者们了解一个企业最便捷,最直观的方法便是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他们必须根据这些有效信息来判断他们是否投资该企业,为他们的下一步决策做好准备和决定。

  第三,会计信息对一个企业本身仍然是很重要的。企业的高管和决策者们他们考核内部的工作绩效,截取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发现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等都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了解。

  从上面的三点,我们不难看出会计信息对于国家,投资者及企业本身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其中的任何一环出错都有可能造成不估量的损失。因此,确保会计信息的真是可靠,客观公正,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有着重要意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及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经过总结和归纳,我们可将会计信息失真细分为如下几类:

  1.技术性失真与非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是真就是指因为会计人员自身能力素质上的问题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时期,会计行业也处在与国际接轨的变革过程中,这一背景需要我们的会计人员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的会计处理能力和水平,从满足当前会计工作实际的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水平差异比较大,一部分能力和素质比较低的从业人员往往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对会计准则和规定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非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或者迫于一定的压力,故意弄虚作假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会计事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些会计人员明明知道自己的操作方法等是不对的,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是领导给的压力等原因,仍然我行我素,置准则和法律法规于不顾。因此,这么做就必然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2.会计事实失真与会计处理失真

  会计事实失真是指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反映的企业经济活动根本不存在或者与事实有比较大的出入。由于会计活动都必须要根据会计的原始凭证来展开,所以一旦原始凭证的数据不对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数据都出问题,正因如此,许多不法之徒就在预算的编制上弄虚作假,更改金额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会计处理失真是指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失真,这一失真反映在账簿和报表方面比较的常见。通常来说,会计人员会通过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记错账户等手段来达到粉饰自己的经营成果,掩盖不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

  3.内部失真与监管失真

  内部失真是指在对会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时候,企业的员工或者是股东组成的企业法人造成的失真。

  监管失真是指因为监管会计活动的部门有意或者无意没发现被监管部门的工作过失而导致的会计信息的失真。

  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会计的监督部门对会计的监督都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一项有力措施,但如今,由于利益或者压力等原因,这些部门没有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于和一些故意发布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同流合污”。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4.

  无意失真及故意失真

  无意失真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也称为会计错误。如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等。这类失真是因为会计人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态度

  等造成的。这种行为虽然不是故意所为,但也可能给企业或是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的损失。

  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比如侵占资产,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等。这种失真是会计人员故意而为,是会计人员的品行操守问题,其行为较前一种更加恶劣不良。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已比较普遍,不同程度,不同危害,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失真显现出来。其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国有企业,也有集体和私营企业;有企事业单位,也有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

  下面,让我们来看两组能反映此类问题的数例:

  例1---据一项调显示“国家审计署2002年组织对1290户重点企业审计发现,68%的企业会计报表都是假的。2002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份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共检查192户企业,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在这些企业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36户,占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103户,占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还有22户企业存在帐外设帐问题。”[7]

  例2---“2001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

  证券时报

  》联合举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完全可信的占84%,基本可信的占26.98%,部分可信的占45.17%;认为基本不可信的占16.10%;完全不可信的占3.14%。对100家左右的投资机构的调查表明,没有一家机构认为财务数据完全可信,认为基本可信的有41家,占41.4%;认为部分可信的有54家,占54.54%;认为基本不可信的有3家,占3.03%;认为完全不可信的有1家,占1.01%。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研究组2002年对23个地区216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于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139人认为大部分不可信,占69.85%;16人认为完全不可信,占8.04%,仅有5人认为可信,占2.51%;另外39人给出的答案是很难说。”[7]

  (四)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内部原因

  (1)契约的不完备性

  企业是由理性经纪人构成的,这些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契约规定了各自的责、权、利其中包括企业提供信息的责任,这也是是连接他们的纽带。当契约一方经过判断认为违反契约规定或者利用现有契约的不完备性获得的效用大于履行契约获得的效用时,就会放弃城行契约而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其自身的效益,这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人员操作方面的失误

  我国目前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还不是很到位,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等原因会找没有上岗证的会计人员来做帐,这就使得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对政策和准则可能存在着理解和认识方面的诸多问题。这样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企业日常的账务处理方面很可能出现失误和错误,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错误。另外,对于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来说,我过现在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着,如果不能够随时紧跟时代变化,随时为自己充电更新,对新的会计准则和政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3)信息的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业务中,一方的经济当事人知道另一方经济当事人所不知道的某些信息。会计信息作为沟通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主要手段,同其他经济信息一样,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企业通过会计表所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远远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信息需求者通过会计表也不能完全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利益的驱动

  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最主要的原因。一些非上市公司,为了得到更多的投资,偷税漏税,或是为了私设小金库等不良动机就用不实的会计信息来粉饰报表,做假账,搞帐外帐,在不同银行设立基本账户等手段获取额外的收益。再来说说上市公司,一些公司例如“蓝田股份”、“郑州百文”、“黎明股份”等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融资渠道不顾一切的夸大业绩在本来没有资格上市的情况下把自己包装成有上市条件的公司来上市。等上市了,一些公司又会为了避免被戴上“ST”的帽子而进行财务报告的舞弊,通过非经营损益,关联交易等手法来保住上市资格。这些都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罪魁祸首。

  2.

  外部原因

  (1)会计准则、制度的缺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为了和国际接轨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和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都要求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从而,企业拥有了比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等方面的选择权利。这种选择全和自主权的扩大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增加了。“比如固定资产作为企业投入的成本之一,不象原材料、人工等流动成本,不能直观地确定某一时期耗费到底是多少,在会计准则中只能人为地规定在一定年限内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的方法有平均法和加速法之选。我国现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由企业股东大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决定采取何种折旧方法,客观上为操纵利润者提供了合法的“外套”,相似的企业由于折旧摊销方法的不同,利润也可差异很大。”[6]

  (2)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对企业而言,伪造交易等虚假信息的成本十分小,小到甚至可以被忽略的地步,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不了解,往往很难发现,因此很多企业都纷纷使用不实的会计信息。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处罚这种行为,但是处罚的力度对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来说还是比较轻微的。所以本着“成本”小于“收益”的现实,许多的企业都不顾法律法规弄虚作假。

  (3)监督约束机制软化

  政府为了给企业一个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除了税务方面的监督外,其他层面的监督都不同程度的弱化了。另外,注册会计师这一监督会计行业的群体在面对一系列的生存压力和金钱诱惑时有时也很可能“把持”不住。这就是得我们的监督机制更加脆弱,也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性。

  (4)市场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各个机构、公司常为一己之利,铤而走险。而会计信息的大环境离不开政府法律法规、市场监督机构和行政制度的支持,所以,市场和体制的不完善也让他们有机可乘。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既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今天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这一问题究竟有什么危害或者说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信用对我们的市场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用不信任,那市场经济就很难健康,有序的发展了。而如今存在的一些比如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对原始凭证进行造假,乱摊成本等一些列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容易扰乱我国的经济秩序,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到影响。

  (二)

  误导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或者是修改法律法规等决策是对市场上所反映的信息是十分依赖的,国家必须依靠这些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有利的判断。如果我们的信息是与实际的情况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很容易是有关部门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使得我们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等不能迎合市场的切实需求,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很可能会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使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弄虚作假等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进行了禁止和处罚,可是这些行为企业屡禁不止,这使得国家经济的法律法规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法律法规的权威收到了影响。

  (四)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些利用发布失真的会计信息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使得国家的税收等收入减少。税收对保障国家职能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税收等国家收入或者是国有资产的流失会使得国家在一些“大事”上力不从心,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五)

  损害多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会计活动和会计主体及政府人员密切相关,因此首先需要维护的是会计主体的利益。一旦违背规范原则必然会损害其他权益主体的利益,比如采用错误的计提,通过虚假会计信息的偷税漏税,歪曲有关资产负债数据危害债权人的利益,采用错误的计提分摊方法侵占职工权益。更可怕的是某些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传递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亏损,倒闭。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亏损面,增加的亏损额应值得反思的是某些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若入账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就可能会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这就使得一些人获得好处,再者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可能受降低利润,隐瞒收入,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减少确认数额

  推迟确认时间。反之,为了夸大经营业绩经营者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从上我们不难看出会计信息不真实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会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来看会计信息不真实也受着经济利益的支配,如费用的摊销,折旧的计提,存货的计价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六)

  破坏企业的形象

  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企业的“第二张脸”。一家企业的形象在无形中可以帮助这家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得到更多的投资。人们都愿意和有信誉形象健康良好的企业合作,而那些提供不真是信息的企业一旦被人发现或者拆穿了,他们在投资者和大众面前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很多本来打算要与其合作或者投资或者购买其产品的卖家很可能因为这“第二张脸”的毁容而从此与该企业绝缘。因此,失真的会计信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对企业十分不利的。

  (七)

  引发犯罪,滋生腐败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们还是个人,他们都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在利益或者金钱的诱惑下,这些人往往就会明知道一些做法如做假账,粉饰企业报表等是不符合财政法规的,甚至是触犯国家法律的,依然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企业,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最后导致了犯罪和腐败的发生。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方法

  经过上面的一系列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不仅仅是危害到企业的自身和投资者,更有可能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打击。另外,做假账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官原因,因此,对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一)

  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确事万万不能的。一个公正,完备,合理的法律体系对于扭转我过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局面是十分有效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法律法规特别是《会计法》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就使

  得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建立起一个好的法律体系对于改善目前的局面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措施。

  1.

  细化相关法律规定

  《会计法》对于许多不法行为只做出了一个很笼统的规定,但在实际的工作和操作中,确是十分繁琐和发杂,这种过于笼统的规定使法律在执行时很难操作和判定。《会计法》第42条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动,应对有关人员及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什么是“不符合规定?”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表现形势,既包含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也包含记载不正确、不完整等。这些,法律都没有给予相关的附注或者具体的解释。

  2.

  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与这一体系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这里的“横向到边”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广度上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各现代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

  “纵向到底”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宏观会计、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二,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

  3.明确清晰各级会计人员的责任

  《会计法》规定了一些会计责任人,这些责任人在发生问题的时候都将承担法律的责任,但是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上却没有明确对他们具体的断定和解除。

  “例如法律规定的会计责任人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但是怎样的人是所谓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呢?法律关于这一点却没有更细致的阐明。这就使得在判定责任的时候没有办法实施和落实。所以,关于这类具体的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法律法规还是有待加强的。”[9]

  4.增加刑事责任方面的判定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有轻有重,对于一些后果严重和影响恶劣的事件,我们将不仅仅追究其民事责任还应该在刑事责任方面令其进行承担。但是,我国现在《会计法》对于违法行为主要是以民事责任的判定为主,在刑事责任的判定方面存在这许多欠缺。就拿刑法第161条来说,其规定“供给虚伪财务报表罪和刑法修正案(一)第一条的故意隐匿、烧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此外,其它各种会计违法行动均作为犯法手段被吸收在

  刑法明文规定的目标犯法案中,以该手段的目标定罪,如刑法中的妨碍清算罪、讹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虚伪注册资金罪、偷税罪、回避追缴欠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贷款诱骗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资金)等。”但是又有法律规定“没有带来经济上的丧失,且是严重的,则不构成犯罪。”这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提供虚假信息的人,只要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或是只造成间接经济损失等的都不能用刑法来追究其责任,让那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这一点无形中减轻了处罚的力度,使得那些在“徘徊”的人少了一些顾虑。因此,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在刑法方面的判定和规定是一项防治这种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

  加强监督力度

  监督体系也是防治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重要一环,它不同于法律是一种事后的处罚,它能够在事情萌芽期间就把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1.加强公司的内部监督

  一个单位自身的内部监督包括整体的制约机制和财务总监两方面。在内部制约机制中,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的记录与反映,建立健全内部会计互控制度,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准确,定期对账稽核制度。这些措施体现在会计工作的各种方面,可有效的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另外,财务总监的协调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以对一个企业的财务进行总体的把关监督,在产生问题时也可以做出必要的解决方案等也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加强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

  中介机构是指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机构,他们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核实和审查。我们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明确他们的责任让他们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对于那些为了自身利益置企业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明知故犯的注册会计师我们要依法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3.加强国家机构的监督

  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我们的政府部门如财政、税收、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也应积极的投入其中更细致谨慎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些错误要及时让其整改或是对其进行处罚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

  努力发动群众一起监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不能忽视了人民群众这一庞大的监督群体,我们应该建立方便群众举报的渠道如电话、网络、写信等让群众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反映。并且能相应的进行一些奖励措施,对热心举报的群众进行加奖和鼓励,增加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行为得到肯定。

  11(三)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大家都知道,发布不实的会计信息是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但是到底有多严重的后果和一旦被发现所要承担的具体风险风险可能就不是每个人都心中有数的了。比如只是知道篡改原始凭证是要受处罚的,但是到底是处罚多少等比较具体的内容却不知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大力的对这些规定条例进行普及和宣传,使大家知道具体的后果,这种具体化他们概念的做法很可能就使他们的警觉性提高了,会衡量多种利弊,看看这样做所是否“有利可图”,这一点对于我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这样做还能防止一些人以自己不懂法律,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说法为借口趁机逃避法律责任。

  (四)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是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会计行业人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很关键也很重要。

  1.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

  什么样的会计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账。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正确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更严格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考核,比如加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难度,提高会计行业的整体门槛。对于一些为了节省资金而聘用没有会计上岗证人员处理账务的小公司进行教育和整改。

  2.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

  对于一个会计人员来说,有良好的业务能力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对这些业务能力高的会计人员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正确有用的地方,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做出让企业和国家蒙受损失的事情。对此,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将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品德和人格,正真做到“不做假账”这四个字。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努力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专门课程来进行讲授,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贯穿在会计基础与理论教育的始终;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努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教学工作,这是加强我们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培训。在继续教育中,要把继续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采用网络、案例分析等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岗

  12前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使得会计人员充分熟悉和掌握会计职业规范,培养会计事务职业道德精神。

  13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十分深远的,小到企业本身收到损失,到整个国家经济都可能受其影响。面对如今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局面,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展。由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因此我们不能只在一方面努力寻找突破口,而是必须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来展开工作,管理整个会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14参考文献

  [1]陈彬,《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3期

  P12[2]周保军,《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财会探索,2008年第23期

  [3]刘红英,李茹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1期

  P20[4]周一萍,《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P8[5]宋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华章,2007年第10期

  P10[6]刘树梅,《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3期

  P22[7]孙德刚,《新时期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当代经济,2007年第14期

  P17[8]毛永芹,《浅析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中国经济实体,2011年第5期

  P28[9]崔洁

  梁妹娟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0期

  P17[10XianLingHuang,

  [11]JimJarmusch,,EnglishLanguageinAccountingP3415致谢

  本论文是在

  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没有导师就没有这篇论文!在此,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16

篇四: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林墨霖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着力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提高工程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注意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项目的竞争势态越来越严峻,这种环境下探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现实意义,为满足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在实际建设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建设,对造价工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这样可以降低工程中的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社会效益,减少工程资金的浪费,最大限度的实现预定的工程成本管理目标。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前言

  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涉及工程质量保证的经济控制管理,这就需要满足工程施工质量和合同工期,对象建设中各环节的费用进行严格把控,其技术收到主要是针对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活动实现成本目标,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这就需要造价工程管理预定目标进行控制,通过施工方案的综合判定的技术手段,施工组织等管理手段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淘汰产能低下,技术水平管理工作不高的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由此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各界的共识。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多专业杂糅,技术手段较为复杂的特点,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为追求重要的工程项目指标建设,就需要各方积极配合,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

  1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

  1.1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不严格

  项目成本控制前期与核算基础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准备阶段,没有建立建设项目收支制度(收发、转移、领退、清查、报废、盘点、索赔等),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原始凭证和工程计量资料制度。此外没有修订建立人料机等各项内部消耗的材料、作业、劳务等的指导价和相应的工程量定额,这些工作的滞后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失真,多亿成本增加为主。

  忽视人料机费用。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层更注重的是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把控,从而忽略人料机等费用的成本管理工作。最为常见的是对施工人员流动的节奏没有把控,技术人员选用不对,建设队伍素质不够,人员不稳定;其次是材料管理上未按照施工方案实施、现场管理凌乱导致工程施工材料的浪费,材料供应不合理、时间不恰当,采购中监督工作的缺失导致成本增加等,在机械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足,操作不当或者不熟悉工程时光能够操作规范,影响工程机械设备延缓了工期,没有建立日常的工程机械保养机制,导致机械设备投入增高。

  工程项目决策环节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是无法规避的,但仍然有不少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忽视在项目的立项决策和施工建设方案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一些项目在立项决策阶段为了能够通过审批,在工程投资上刻意压缩,预留了很大的资金缺口空间;其次在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存在设计上的诸多现实问题,材料和设备价格没有和市场行情及时对接。这些现状造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漏洞,根基不稳后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危如累卵。

  1.2设计中缺少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没有造价成本控制理念并且缺少专业的节约型技术支撑。现有的工程项目设计院在满足城市化建筑设计的人物中焦头烂额,工作人物中,经常出现设计阶段缺乏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的专业支撑,这种和企业完全脱节的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的专业管理问题。工程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一味满足工程建设安全系数和设计规范、标准,而忽视了经济上的合理性,这种综合因素片面单一的设计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造价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造价成本控制员工都有专业知识,在前期得到设计阶段以前是单一的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单独完成,建设项目财务人员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人员却没有太多参与。也是这种现象的持续造成设计阶段的专业性成本管理工作,财务工作的监督缺位,经常出现工程实施中成本预算和决算超过概算的现象,投资规模和建设长度一再加大,建设的工程效益明显下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由此失败,在后期的工程建设运营中也会困难重重。

  2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的对策分析

  2.1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成本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影响着工程建设整体的造价成本和工程质量保准,工程设计决策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成本目标和工程技术标准,更是将之图纸化的过程。工程设计阶段要专业的工程在家控制工程师参与,提出相应的项目成本指标和节约技术措施建议,工程管理人员就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建设设备、工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提出对应的建议,优化设计阶段的方案,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工程的成本,把控整个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成本就是在工程设计前期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费用、资源、技术等条件的约束,如资金限额,技术可行性,所需资源的充足程度,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等。

  2.2工程成本管理要控制返工率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就是变更签证需要明确事由,监管合理。此外要严格进行工程质量审查,把控工程质量,各个层次责任制度要一一落实,施工单位加强工程自检,要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要通过质量责任管理来控制返工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工程中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减小工程建设的成本。

  2.3加强协调控制力度

  建设中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员配备,把计划的任务、目标方针、措施等方面进行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和人员岗位匹配,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使质量成本的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相互协调,加强成本管理中的监督控制工作。

  2.4加强项目成本内控机制建设

  首先,要以技术应用为支撑,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结合施工现场条件,以降低成本为基本原则,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对项目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其次,要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成本预算进行调整,编制出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责任成本预算计划。最后,要坚持成本内控为核心,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成本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强成本内控机制建设,尽可能减少对于成本的浪费,减少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

  总结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在工程质量统一保障下,要树立企业投资效益为主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这也是市场化建筑企业发展必要任务,建设工程项目要从整个工程建设的所有阶段入手,解决相当的工程建设漏洞,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资金浪费,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建立.浅谈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手段[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8,(01).[2]陈孟嫦.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5,(10)

  [3]王建明,郭晋钟.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内控机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15):246-247.[4]张艳霞.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2,38(33):264-267.

推荐访问: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前言 失真 凭证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