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8篇

时间:2023-05-23 0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201912新闻传播NewsDissemination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分析南石(黑龙江新闻社哈尔滨150010)【摘要】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同期报道,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出镜记者的现场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和理解度。因此,本文将从出镜记者的职业素质、报道准备、报道方式和报道法则这几个角度来探讨现场报道有哪些技巧可以运用,让新闻事件传播发挥出更大更广的力量。【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报道技巧由于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观众对于获取新一。此外,出镜记者还需要有镜头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出镜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长期积累后形成特定的报道风格。(四)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每一场短短的现场新闻报道的背后,都需要有团队的运作,缺少了编辑,或者摄像,或者主持,甚至是灯光与技术,都无法让报道工作顺利达成。现实生活中的出镜记者除了需要具备自身的功底与素质以外,还要学会站在合作伙伴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擅长沟通,才能把团队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现场报道。(五)临场应变的能力出镜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快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活跃的思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闻事件现场,也能更容易捕捉到重要的细节。比如在灾难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时长能达到一连十几个小时以上;比如在体育赛事的新闻事件现场,可能出现运动员受伤或者天气突变等无法预测的意外发生;比如做现场采访时,有些被采访对象由于不擅长面对镜头而导致无法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比如现场采访媒体太多,导致被采访的明星草草应付而无法得到有价值的素材等等。善于应变,能使出镜记者在遇到危机时保持冷静处理,这需要平时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也需要在出镜报道前做好充分的报道准备。闻信息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而处在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传递媒介,就是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在最短时间内对观众传递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与精髓,这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希望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一)职业操守的素质在做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之前,首先应该是做好一个人,需要自身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同时还应该尊重新闻的事实,做公平公正的新闻报道。(二)文化功底的素质现场报道具有突发性和即时性,需要出镜记者结合自身原有的、长期积累的知识储备来快速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最新进展和预测趋势,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判断和分析更加立体化,带给观众更加有深度和有意义的传达。同时,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有能力把思考的内容快速整理,使信息能够有逻辑地、口语化地被表达出来,使观众真实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三)表达方面的素质标准、流畅、准确的普通话是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由于现场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出镜记者在现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必须非常强,才能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现场的问题与细节。必要的情况下,出镜记者需要在语气或者重音、语速等方面调整,为观众传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说,即兴口语表达是现场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之一、出镜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二、出镜记者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新闻做报道准备现场新闻报道的性质一般分为突发性,预测性和日常性。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现场报道,出镜记者都需要提前做好尽可能完善的报道准备和信息收集。(一)针对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出镜记者在面对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需要完成的有四大任务:直播连线、现场报道、现场采访和现场述【作者简介】南石,黑龙江新闻社采访部记者。76

篇二: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作者:马晓云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重要元素,其担负传达现场信息的重要责任,因此也被称为信息传达的新闻主播。本文主要阐述了出境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相关技能,并且探讨了现场报道的行为以及技巧策略,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主要是出镜记者面对摄像机,同时采取新闻评述以及访问参与者目击者的手段,来向演播室传播新闻图像。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形式,它能够有效跨越传播媒体的特性,能融合即时性以及速报行为特征,将新闻特征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较为强烈的信息感。

  (一)新闻素质

  新闻素质是出镜记者最核心的素养,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能够有效联系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决定了出镜记者的视野,以及自身的报道方式和问题的研判思路。出镜记者不但要嘴上功夫好,同时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于出镜文稿,要快速形成底稿,快速排列逻辑信息,利用专业化的口语方式进行解释,单句成段的技巧等等都要具备,这也是出镜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必备技能。

  (二)语言素质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语音的连续轻重、停顿和节奏,都与播音室播音具有明显的不同。在现场报道时需要播报记者具有捕捉信息的能力,需要在报道过程中调动全身器官去发现问题的细节,同时也能够将电视机前观众感受不到的细节呈现出来。在必要时刻,现场播报记者可以利用语速以及节奏信息将电视新闻传播出去,使得观众能够真实感受到现场的实际氛围,形成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

  (三)具有合作意识

  出镜记者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职业能力,同时需要拥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镜头前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合作性,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时,编辑、摄像、主持人以及后期制作等等都需要密切进行联系,如果缺少一项将难以完成新闻的报道。现场报道记者需要站在团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将整个报道团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提高现场报道的水平。

篇三: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摘

  要】记者出镜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是电视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突发事件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普通的报道行为。出镜记者作为出镜的实施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成败,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关键词】记者;出镜;新闻现场;色定位

  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客观性报道,而有了更高的心理层面需求,对电视新闻的“深、广、新”等特点也有更高的要求。而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电视新闻记者开始频频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相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介绍、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起到一个串联新闻前后的作用,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开播,正是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栏目催生出了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他们的杰出表现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好评不断。

  如今,记者出镜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电视新闻报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出镜记者的作用也就日益凸显。首先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可以伴随着出镜记者走进新闻现场,再通过记者对现场的描述,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现场出镜这种采访方式的出现,拉近了媒体与电视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觉得更有亲切感。目前,从国外到国内,从中央到各省市电视台,都有自己电视出镜记者,应该说,优秀的出镜记者确实为电视新闻增色不少,甚至已经形成了名记效应,但也有一些出镜记者,不具备出镜记者的特质、技巧和能力,不能发挥现场报道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的可信度和可看性,现场报道不能锦上添花而成了画蛇添足。可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出镜记者就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浅谈出镜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现场报道。

  一、流畅的语言表述是现场报道的基本要求

  媒体是具有特殊的公众影响力,现场报道中,语言又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所以,不管出镜记者是用普通话还是地方方言进行现场报道,一定要要求出镜记者的语音要标准,报道要流畅。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出镜记者首先必备的职业需求。这种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受众对报道甚至整个节目评价的高低。作为出镜记者,应该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做到吐词清晰。除了说准,更要说好,应该懂得修辞,出口成章,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表述利落,富有生活气息。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镜记者要注重读和写,提高语言逻辑的严密性,学会简洁易懂的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随着阅读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当胸有成竹面对镜头时,才能即时发挥,行云流水。

  二、驾驭新闻现场是现场报道的关键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必须有非凡的洞察力以及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力。随着电视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现场越来越复杂,新闻背后的故事越来越多,特别遇到突发新闻事件,由于新闻的时效性,很多时候记者是没有时间做准备,这时候,作为出镜记者平时的积累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凤凰卫视多次派出战地记者前往打仗的国家,在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时,凤凰卫视的战地记者在新闻最前线采访、观察,发出华人自己的声音,在那种新闻现场中,谁也预测不到下一秒的情况,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亲历者、观察者,对新闻现场的判断、驾驭能力直接决定新闻价值。2001年首位赴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性闾丘露薇,为采访临时总统卡尔扎伊祭拜马苏德墓地,总统车队刚出门,她的采访车就在遍布地雷的潘杰希尔谷地大追踪,最终成功把话筒伸到卡尔扎伊面前。同样是闾丘露薇,在叙利亚战地报道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道,“在当地采访,最难的是鉴别信息真假,谣传太多,当地人因为紧张而夸大的情况也存在。”那样紧张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要真实客观传递一线现场情况的报道,新闻的判断和驾驭能力无疑最为重要。那么出镜记者如何提高新闻现场的判断和驾驭能力呢?首先要求记者要扩大涉猎面,在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事物、事件的独到见解。其次要求记者提高各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等,才能确保在外地或者境外顺利采访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再者,在新闻现场,要多留心,多观察,尽可能深入采访,对比素材,最终才能准确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准确的角色定位是现场报道成功的重要前提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记者、目睹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出图像的报道。”出镜记者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观察者、评论者,记者出镜是根据新闻的需要而做,是整条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业使命是把最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受众,也就是说,记者出镜是为了更好地报道新闻。而在目前新闻节目的实际操作中,一部分记者是为出镜而出镜,且有时候更着力表现自己,着装、语言、表情、动作等与新闻现场气氛不合,这样的出镜矫情做作,反而让新闻显得不伦不类。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前制片人王志曾检讨自己:“如果你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者神态,那么你会忘了你想要干什么,你要问什么问题。所以出镜时最好的状态时‘忘我’,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本色记者。”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定位,镜头前的任何言行举止是要更好服务于整条新闻。其次,记者与任何采访对象都应该是平等的,无论话筒前面是领导名人还是平民百姓,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俯视”或“仰视”,而应该是“平视”。在采访中,要做一名倾听者,真诚的倾听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增强被采访者对记者的信任感,很可能就此打开话匣,那么距离你想要的答案也就不远了,还有可能在谈话中会有意外的收获。四、恰当的感情表达是现场报道的“情感催化剂”

  出镜记者要对现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叙述或描述;将自己在新闻现场采访相关人员获得的信息、事前的调查背景等内容,用有声语言叙述;对新闻中的一些信息发表评论。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的报道都应做到有感染力,用情感来感染观众。在现在的电视新闻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态度冷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现场的气氛如何,都把自己置身事外,始终保持同一表情。这样很容易造成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隔阂,被采访者不会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知道的告诉记者,很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关闭了话匣,最后造成采访的终止,即使勉强进行下去,采访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记者应该把情感因素融入到新闻叙述当中,寓情于景,寓情于境,才能激发和调动受众的情感,产生共鸣效果。而情感生发始终为报道服务,切不可恣意蔓延而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这就涉及一个度的把握,出镜记者在报道时以“职业的我”和“个性的我”的双重身份出现,既要有真诚的情感表达又不能过度甚至夸张。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是汶川地震后第一批进入灾区的记者,所见所闻给她的情感和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报道中,张泉灵虽然没有把悲伤写在脸上,但她的报道却饱含情感,那次当她出色结束现场报道后,摄像记者没有及时关闭镜头,全国观众看到她转身失声痛哭,恰好是这么一段录像,让观众认识一个在镜头前冷静克制、镜头外感情澎湃的女性记者,她的行为完美地诠释在现场报道中如何把握情绪宣泄的一个度。

  现场报道贵在现场,记者要在现场选择好报道的背景空间,选择好事实材料,选择好采访对象,选择好采访的方式,同时也要把握好自身的形象。

  如果把一则新闻比作一道菜,现场报道就如同里面的配料,配料用得好,再综合其他因素,才能烹饪好一道菜。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出镜记者,自身必需是有强烈的新闻热情、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要有机会在多种不同条件、不同场景的新闻现场锻炼、打磨后,进而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如何做好每一次的现场报道,最终提升每一则新闻的高度和可看性。

  参考文献:

  [1]叶子.电视新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2]赵玉涛.如何做好出镜记者.[M].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3]闾丘露薇.利比亚战地日记.[M].光明日报出版.

  [4]黄匡宇.理论电视新闻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

  [5]杨洁,陈振.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吴锦才.怎样当新闻记者.[M].新华出版社.

篇四: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控分析

  作者:宋军朋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4期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式各样的电视新闻应运而生,相继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一档电视新闻能否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关键在于电视新闻自身的信息价值,而这类信息价值主要体现在新闻现场报道,而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主导者,出镜记者需要及时挖掘出新闻信息的价值,并及时的、客观的、真实的传递给观众。因此,这就要求出镜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巧妙的把自己融入到整个新闻事件当中,用心用眼用脑去捕捉细节和挖掘新闻价值,做到很好的把控好现场事态,引导现场的发展和走向,带领观众去看,去发现,去思考。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是最真实、最生动、最能发人深省的,因而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样才能算是一档成功的电视新闻。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价值;出镜记者;现场把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是指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直面向观众报道新闻事件真实情况的一种新闻形式,这类新闻形式具备现场感强,声画结合,信息量大等特征,这些都需要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来完成,因而对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一、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现场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最重要的元素,出镜记者必须做到掌控整个新闻事件,无论是事态发展还是走向,如何正确并客观引导观众倾听事件真相,启发个人思考是出镜记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出镜记者必須牢记自己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角色定位,牢记出镜记者的身份,遵循新闻工作原则和新闻真实性原则,客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看性、共鸣性,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度。

  二、出镜记者对电视新闻现场的把控要求

  (一)敏锐观察,捕捉事实

  出镜记者如何把控新闻现场,首先就要求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捕捉事实的业务能力。新闻现场多是复杂多变的,出镜记者要从其中梳理出事件的原委,还要通过表面现象挖掘出其中的新闻价值,并且如何突出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捕捉到真实有效的画面,都需要出镜记者及时思考和反应,及时作出判断。正是因为出镜记者深入现场,才使得一条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呈现在屏幕前,观众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的真相。

篇五: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浅论出镜记者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技巧

  作者:陈婉婷

  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虽然具有真实性强、现场感强、参与性强等优势,但同时也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探究出镜记者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技巧,以期能够为出镜记者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出镜记者;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技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报道形式。它不但具有时效性强、现场感强、真实性强、参与性强等优势,同时也最能够体现出电视新闻报道的个性。因此,现场报道越来越受到各大电视台的重视,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

  然而,现场报道离不开出镜记者的介入,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履行着多重功能,出镜记者报道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现场报道的质量。由此可见,出镜记者必须掌握精湛的报道技巧才能够做好现场报道。

  現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进行的,因此现场报道要时刻强调“我在新闻现场”。“我”是事件的报道者、目击者和参与者,“我”在现场的目的是为了向观众讲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在观众眼前展开。而“位置”正是给出镜记者的报道者、参与者和目击者身份提供了“存在”的外在表现。纵观大量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案例,可以发现,出镜记者的开场语往往都是对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交代,例如:“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清晰明确地说明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能够有效地证明“我在新闻现场”,同时也可以大大地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使得报道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当然,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不只是说明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更要具体地说明地理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的现场,出镜记者不仅要说明自己在某某市某某区,更要说明在某某街道某某段,或者以一些标志性建筑作为自己的位置参考,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对于“位置”的介绍越具体、越细致,提供给观众的位置越准确,新闻信息失实的可能性则会越小。

  出镜记者的报道行为必须依托于演播室之外的现场背景,因此,出镜记者在报道前要事先明确自己在什么地方进行现场报道,在这个地方报道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能反映什么问题,要突出什么主题,可见,出镜背景的选择十分重要。

  出镜背景一方面是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有形证明,另一方面也能够成为传达“映像信息”的载体,因为观众不但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接收信息,也可以通过出镜记者身后的场景观察到现场的情形、环境和氛围等。因此,出镜背景往往需要选择一个与新闻内容相关的,能够传递新闻现场信息的场景。

  2019年7月18日,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发生纵火事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记者王翔在案发12小时后的现场发来报道。由于现场被封锁,记者不能进入案发地点内进行拍摄,但是为了让观众能够对现场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记者选择了离案发建筑50米处的空地上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我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在案发建筑内有消防人员在搜救,也可以通过建筑上烧黑的墙体、破损的玻璃看出大火激烈燃烧过的痕迹,观众对于此次大火的残酷性可谓一目了然。而这一传播目的成功实现,离不开出镜记者出镜背景中蕴含的画面信息。同样,出镜记者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现场,除了有声语言传达信息外,一望无际的泽国景象,其无声的表现力更可以映衬出灾情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出镜背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时候要远远大于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观众能够直接看到现场的状况,再结合记者的解说和补充说明,更加清晰地掌握新闻信息的动态,这样的新闻现场无疑是真实的、有吸引力的。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分为两种,有声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有声语言表达是现场报道的根基,决定着现场报道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尤为重要。首先,“口语化”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声语言表达的最大特点。与新闻主播的书面语特征相比,出镜记者的报道语言句式简单、书面语少、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生活化,在保障叙事流畅、层次清晰的情况下,让观众毫不费劲地听明白新闻事实的脉络和层次。其次,出镜记者要注重有声语言表达的交流感。交流感的缺失、交流意识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收视情绪,因此,在现场报道时,出镜记者对句式的使用、语气的把握与体现、受众心理需求的预设等方面皆要表现出强烈的给予感和交流意识,这样才能够拉近出镜记者与观众的距离。

  除了有声语言表达以外,非语言表达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语言表达注重对非语言符号的活用,而非语言符号主要由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和服饰语言组成。它们所传递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或文字所不能取代的,而且对有声语言也可以起到强化或削弱的作用。首先,从表情语言来看,有的时候,出镜记者还未开口,观众就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的面部表情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面部表情中,眼神最为重要,无论是质疑、关切、兴奋、无奈,一系列复杂的情绪都可以通过眼神传达。其次,从体态语言和手势语言来看,出镜记者的站姿以及肢体动作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体验说明型现场报道中,记者的体态语言运用得越是自然、丰富、恰当,报道效果也越明显。第三,从服饰语言来看,出镜记者的着装也要符合新闻的主题与现场的环境,例如在时政新闻的报道现场,出镜记者需要着正装,而在一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现场,出镜记者则有可能要穿雨衣、佩戴安全帽等。除了服装以外,出镜记者的发型和妆容也要符合现场气氛。由此可见,服饰语言同样会影响到出镜记者的报道效果。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都更倾向于有声语言的表达而较少关注非语言表达。如果出镜记者仅仅凭借有声语言完成现场报道,那么信息传播的渠道难免过于狭窄。因此,将非语言符号较好地融入在有声语言表达之中,可以充分调动传、受双方的多种感官参与传播,有效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

  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除了要以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解说,更要以报道者的身份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简单的评论。然而,如果没有充分的背景资料作为支撑,仅仅凭借现场信息,出镜记者是难以完成高质量的现场报道的。因此,为了使报道内容丰富、充实,避免出现信息低谷的情况,出镜记者在报道前必须充分收集事件的背景资料,理清前因后果,把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梳理好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试想,如果2010年江西抚州唱凯大堤合龙的现场直播报道仅仅是“倒了一车石头,又倒了一车石头”,观众便会很快失去收视的兴趣。而这时出镜记者就需要在这些现场信息低谷的时段里,及时运用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历史典故、知识介绍等,将它们与现场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得现场信息增值,让观众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让现场报道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电视新闻以画面形象展示于人,对于出镜记者来说,其身在新闻现场的任务就是把事实信息点以“视听化”形式在画面上予以表现,而巧妙地利用新闻实物,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迎来了第六次大提速,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根据此主题播出了各地方电视出镜记者发来的现场报道。其中一则现场报道来自位于广州火车站的出镜记者王涵,她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向观众解释火车票最新的变化,而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点就是广州车站采用了国际车票惯例,改过去“当日当次有效”为“当日依次有效”。为了证明火车票上出现的变化,她购买了一张火车票,作为该现场报道中的重要实物来使用。而她手中这一张小小的火车票不但使得整个报道主题更加集中、鲜明,同时也让观众对火车票上的变化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出镜记者对于新闻实物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说明问题的目的,也可以将信息传播的方式处理得更加具象化、人性化、亲身体验化。

  总而言之,现场报道对出镜记者的要求极为严格。身为出镜记者,应该不断地在以往的报道经验中发现、总结现场报道的技巧,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报道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获得观众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宋曉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8:74.[2]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8:195.

  [3]韩晓宇.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J].传播力研究,2019(04):189[4]刘玲华.论出镜记者及其报道技巧[D].南昌:南昌大学,2011:14.[5]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8:117.

  作者简介:

  陈婉婷(1990-),甘肃兰州人,助教,艺术学硕士。

篇六: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随着我国网络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和贴近性,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一些出镜记者不具备良好的报道技巧,导致报道内容苍白,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对此,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的现场报道,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已成为出镜记者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现场报道和出镜记者的含义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出镜记者字面上的意思是上镜的现场记者,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的总称。

  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功能之一就是替观众证实、感受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这个人是真正存在的,我替你们看到了,感受到了。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很多的专业能力。包含:(1)流畅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2)收集信息、排列信息、包装信息、传达信息的能力(即描述新闻现场、利用新闻现场的实物,辅助自己完成报道,借助新闻现场的空间,丰富新闻报道(;3)恰当、积极、松弛的镜头前状态(;4)选择出镜背景的能力;(5)创造多样的出镜形式能力。目的是把其他感官系统感受到的。

  目前,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照片式出镜;(2)有声语言信息含量低;(3)手势过多,服饰欠专业,有声语言表达影响报道(事先准备的词语想不起来,口头禅太多或者语速太快);(4)报道作秀。

  二、现场报道要有新闻主题

  现场报道不是看见什么说什么,使新闻散乱无章地呈现。记者应该有所选择。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要表现出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记者通过新闻报道,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也就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主题一旦确定,就要围绕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把它贯穿于新闻报道全过程。主题必须是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

  在进行采访报道之前,记者要尽可能地多策划主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到了现场,发现事件跟自己拟定的主题有差距,那么可以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更改。

  三、现场报道的出镜导语

  出镜导语,必须包含五点:(1)地点;(2)时间;(3)事件;(4)细节;(5)隐象。总体来说,就是要告诉观众,我在什么地方,这里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看到了什么。描述细节目的,是力求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描述,传达给观众在电视机前不能感受到的东西

  四、现场报道的采访提问

  完成了出镜导语,接下来就要进行同期声采访了。一般来说,对平常事件的报道,选定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分别问三个问题,一共九个问题,就能基本构成事件的全貌。例如,某小学500余名学生在母亲节当天为妈妈洗脚这条新闻。我们选择的三个不同方向的人就应该是:小学生、母亲、学校负责人。学生的三个问题可设计为:你以前有没有帮妈妈洗过脚?你给妈妈洗脚,妈妈是什么反应?你以后还会为妈妈洗脚吗?对母亲的三个问题可问:孩子以前为你洗过脚吗?今天洗得好不好?为什么好?对于学校负责人的采访可问:学校搞这样的活动的初衷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的达到了么?

  提问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问“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看法?你幸福吗?”等此类容量很大,不可控制的开放性问题。应该问那种一个问题一个答案,指向明确,目的明确,可控制的闭合式问题。例如,“你以前有没有帮妈妈洗过脚?”“你的家风是什么?”这类问题。半开

  放问题也可以使用,比如问母亲,孩子为她洗脚的感受,可以这样问:“孩子洗得好吗?好在哪里?”这种有具体指向的开放性问题,被访人相对比较好回答。除了半开放,半闭合问题也同样可以使用,如同样是问“你幸福吗?”转换成半闭合问题就是:“过春节的时候,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此外,还不能直接拿主题当问题,做诱供式提问,仍然以为母亲洗脚那条新闻为例,记者如果直接拿主题问,问出来的就是:你这样做是不是要表现你们对母亲的孝心、敬仰和爱戴?被访人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答案都被说完了!这种直接拿主题当问题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如果是突发事件,没有时间策划主题,或者实在没有问题可问,那么以下四个问题可以通用:目标、困难、方法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可依据事件的不同类型,选取全部问题或部分问题,顺序不分先后,灵活使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能增加观众的现场参与感,其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关系到观众观看新闻的兴趣。因此,出镜记者要掌握现场报道的技巧,明确新闻报道的主题,通过简练的出镜导语告诉观众的现场状况,同时还要灵活进行现场的采访提问,更好地发挥电视及时、客观、形象的传播特点,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篇七: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社科文化浅析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的技能和素养吕吉阳(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随着互联网和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报道已经成为受众群体共同关注的焦点。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镜记者在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素养。在日常的工作中,出镜记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重大事件中无畏无惧,挥洒自如,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记者的风范。关键词: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技能;素养一、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的技能1、现场报道前的准备出镜记者要按照策划好的报道方案,提前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新闻素材进行提炼,列出事件的5个“W”,梳理出事件的整体框架,提前与摄像记者充分沟通,要做到及时捕捉有效的新闻画面,完整、准确、无误、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让其能感受到事件的发展脉络。要根据不同的事件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更好地优化报道方案,每个重大事件传递的内容意义皆不同,例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展现了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理论宣言,为将来高质量的发展指明方向。出镜记者要具备能力对重大事件的意义进行提炼,并且通过抓住细节、准备腹稿、点面结合等方式进行语言表达。2、现场报道中的技巧重大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要突出事件的核心内容,把握好时间、空间等要素。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出镜环境,说明自己的位置和准确时间,出镜记者要时刻谨记新闻现场的同步性和事件的贴近性,要把握观众的时空感和图像感。被突出的基本信息要说到点、说到位,更好地吸引人,不要过于程式化。其次在现场报道中要调动不同的感官体验,除了画面和语言外,要用眼睛、耳朵、鼻子,去看、去听、去闻,抓取细节表达“我在现场”的感受。巧用非语言符号,通过仪态、着装、表情、声音状态等方面的正确把握,确定主基调,将新闻变得更加立体和直观,让观众能感同身受,保证现场为内容所服务,直抵观众的心房。二、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的素养1、有效的把握大政方针我国的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为人民服务的。出镜记者一定要熟悉党的路线、党的方针和党的政策,对下要了解群众的呼声,听取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新闻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大多数重大事件都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这是一种即时传播的新闻报道方式,现场直播中的出镜记者身处第一现场,是新闻事件的播报者和解释者,更是第一把关人,这时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跨越了传统的新闻审片的束缚,报道的方向和报道的火候要靠自己在现场中灵活把握,因此出镜记者要比一般的记者更加灵活和机警,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自觉,更坚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成熟的政治敏感度。2、不断提升新闻素养出镜记者的本质就是一名电视记者,需要不断提升新闻素养。新闻素养是出镜记者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新闻素养不但包括新闻的业务知识和新闻的播报技巧,而且需要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不同领域都有深刻的认识,比如报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就要对新中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军队的历史都有所了解,对现代化的武器也要有所认识。新闻素养直接决定了记者的报道内容、报道的方向,以及会通过什么样的视野和思考方式去判断解析重大新闻事件。新闻素养是通过新闻从业者在长期的积累、学习和吸收中形成的,新闻素养也是不断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在栏目定位不断思考和沉淀的结果。对于出镜记者来讲,需要不断提高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并将这些能力更好地运用到现场报道之中。记者要在现场报道的镜头前更好地体现职业状态,要有足够的气场和自信,驾驭现场,掌控局面,通过冷静的分析,缜密的逻辑,细微的观察,体现出镜记者的职业性和专业性,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出镜记者的良好风貌。结束语:重大事件的报道大多通过电视大型直播报道,比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党代会、“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等。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更好的技能和素养。出镜记者要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做好前期的准备,进行准确、客观、完整和及时的播报,让观众身临其境,让有效内容能够有效传播。参考文献:[1]个性我与职业我:融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的双重角色——以央视记者蒋林报道为例[J].曹时雨.新媒体研究.2020(04)[2]浅析5G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黄艺博.传播力研究.2019(21)[3]出镜记者如何驾驭现场直播报道[J].王梅.新闻爱好者.2018(07)[4]浅析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特别直播报道中的现场报道技巧[J].马浩艺.西部广播电视.2017(13)视界观?OBSERVATION?SCOPE?VIEW393

篇八: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韩玲萍

  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除演播室主持人以外,在事件现场以报道突发事件或新闻事件为目的,用声音语言和表情传递信息的电视工作者。

  一、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视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是以画面和声音符号为主的信息,作为出镜记者的传播者是与信息共同出现在受众感知里。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地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

  二、角色定位准确与否奠定记者出镜成败。

  面对镜头,记者是一个带领(或代替)观众在新闻现场感知信息的人,有责任交代镜头捕捉不到的信息,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职业角色。另外,出镜记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接触某一事件,不自觉地会做出自己对事件的第一反应,如恐惧、感动或惊讶等,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个性角色。

  三、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在今年春节的元宵灯会上,我台在各个展区和活动地点都策划安排记者出境,通过各现场的记者报道把整个活动串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真实、丰富、现场感强的新闻报道。

  四、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细节是新闻现场报道最重要的生命线,所以出镜记者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力。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白岩松有一段现场出镜是站在“欢迎再到北川来!”的横标前方完成的,当时他这么表述到:

  “在平常的《新闻1+1》节目结束时从没用过一段语言来收尾,但是当我们结束对北川的采访将离开北川县境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牌子(他指着身后的横标),在平常的日子里,它只是当地一个带着热情的客套话,欢迎再来北川!但是今天老北川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欢迎天下所有的客人,将

  来也只是会以地震纪念馆的方式迎来天下的游客。但是,我们又会充满着一个期待:一定会有一个新北川还会在县境处摆放出这样的一个牌子。”

  这段成功的出镜,就是白岩松敏锐地捕捉到在平常看来极其普通的横标这一"核心信息",使其附有多层信息意义,既增加了电视语境的美感,使新闻语言变得生动亲和,又赋予了观众想象的空间。

  五、出镜记者的误区

  尽管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在新闻采访中出镜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

  1、播音员和出镜记者混为一谈。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甚至领导都认为出镜的记者要形象好,普通话标准,加上地方台人员紧张,因此在需要记者出镜时都派出播音员临时客串。但是"由记者担任主持人和由播音员充当客串主持人,从表面上看似无多大区别,其实质却是不同的。播音员的业务技巧侧重于吐字发声、语言调整及播讲时表情神态的掌握上,而主持人的业务技巧则在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于采访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事态进行分析评述的口头表达能力上。"

  2、电视记者综合素质难以胜任。地方台在挑选电视记者时往往是先看笔头(跟报纸电台记者无异),后看个头(要的是活动的摄像机脚架)。并不考虑外形和语言条件,以及记者的风格,这就造成了记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需要。此外记者在工作中不注重业务的学习和钻研,造成在现场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驾驭能力,提问的问题千篇一律,造成在出镜时脑子跟不上嘴巴,从而影响了效果。

  除了具备这些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记者出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出镜。一般来说,动态或突发事件新闻较为适合出镜,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而对于常态、非事件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但并非绝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相比较而言,内容单一、时间空间集中、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特别适宜记者作现场报道。但是典型经验、综合成就等题材的新闻也常以记者现场出镜的形式以点及面进行报道,增强了可视性。

  2、选择合适的时机出镜。许多动态和突发事件的新闻稍纵即逝,因此记者在现场要准确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出镜和采访。例如大型会议开幕时记者在会场内的出镜现场报道,记者就要抓住与会人员到齐和大会宣布开始之间短短的一两分钟,做完出镜工作。

  3、选择合适的背景出镜。除了拍摄技术上的光线、角度外,出镜的背

  景要考虑是否有新闻性和吸引力,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例如采访一位作家,背景在他的书房就比户外的花园好得多。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出镜记者还要要注意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包括举止、仪表等,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语速等。这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ttp://www.sxkp.com/dzb/KXDBkexueshanxi/html/2011-06/27/content_233750.htm

  山西数字科技报刊系统

推荐访问:浅议出镜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 出镜 把握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