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5篇

时间:2023-05-29 14:20: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立德树人与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关于强基计划的几点思考

  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的重大招生改革。作为普通高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强基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增强学生基础的计划。

  作为学生的基础是什么?首先是立德树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综合素质,也就是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明确了这个内涵,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正如文件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中学更加重视学生成长过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所以,应对强基计划的根本之道就是落实立德树人,就是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和国家___出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是相辅相成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明确强基计划的定位:“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___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特别需要强化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开发,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情境教学,把社会生活与学生的体验有机结合,多一些任务驱动型的班会。

  借疫情防控这件我们正在直面的大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个人、国家、民族、世界,只有在具体的亲身体验中,学生才能真正去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做真正的教育,才能真正的立德树人。

  除了主题班会,日常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特别是上好思政课和语文的阅读课。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追求升学率,我们更关注的是智育,不惜牺牲学生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时间,加班加点题海战术。面对强基计划,如果不做出改变,我们恐怕只能当炮灰。

  要想真正落实五育并举,首先是认知层次问题,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落实到位;

  其次是科学落实国家课程规划,编制科学的适合本校的课程表,并严格执行落实。

  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体测已是必考项目。要求不容忽视,体测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强基计划肯定会借鉴模仿。作为高中学校加强体育教学已经势在必行。

  要真正理解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把一核四层四翼变成实实在在的课程,通过课堂扎实落地。

  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

  在哪门课上教?最后,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

  特别是强化一下体育和美育的课程设计和落实。这是我们的弱项,也是我们的增长点。

  个人认为,强基计划的校考考试类似于之前的自主招生考试。校考是我们县城中学学生的短板,在这方面必须加强,否则我们不会有突破。

  一是开设专门的校考培训课,研究各高校自主招生的命题特点,模拟校考面试,让学生熟悉面试流程,明确考试方向,积累面试经验,提高面试成绩。

  二是日常教学中,各学科老师都要渗透自招面试的教学,多一些任务驱动型的课堂,从题目设计,到学生素养全面准备。

  利用节假日或空闲的时间多去参加一些提高综合素养的活动,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里面增加相关的内容。

  保持综合成绩优秀,强化学科素养能力拓展。综合成绩是高考的基础,但学科素质能力则是参加强基计划的核心优势,在高考文化课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需要做好竞赛素养的拓展。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

  “五育”并举,进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究孙柏茂(白银市平川区育才小学,甘肃白银)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比较有限,开展“五育”时需要教师提供积极、耐心的指导。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文化水平已经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校需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对“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进行探究。关键词:“五育”;同步发展;小学教育但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好的手段,效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在开展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只是口头上说注意,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还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使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使他们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德育是“五育”之首,各学校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积极落实“五育”并举的策略,努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创“融合育人”之路,提高育人效果,有效地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构建“五育”课程的缘起及其特点(一)“五育”课程简述“五育”课程是指立足“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校只重视知识教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特点。此外,虽然学校的课程种类丰美、劳的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无法适应每一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二)“五育”课程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小学生的共有经历;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融;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注重其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资源。二、“五育”并举的重要性(一)德育虽然德育工作对学校的其他四项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德育仍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教-58-果也不显著。为了充分实现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道德水平较高的人才,教师应该紧抓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坚持三位一体完整教育的理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德育,努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将德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由于特殊原因,全国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结合“停课不停学”要求,都会以网上“空中教室”为载体,每周对学生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学校通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的理想信念。近年来,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智育智育工作在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文化类学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他们朝着求知、求真、求实的方向各育奠定知探索篇誗课题荟萃他四项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和谐发展的前提,内容。在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校的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人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强健体魄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事业,在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是必然要求。(四)美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二)德育为先,创新德育方式学校开展德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五育”并举的核心任务也是立德树人。何谓立德树人?立德是指建立德业,树人是指培养人才,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条件和基石。所以,“五育”并举应该以德为首。一是学校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国家明确了各学段的德育目标,并具体规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基本方面的教育内容,明确提出了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念,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对“课程育人、的工作路径和要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具有以美辅协同育人”德、以美益智、以美增健、以美增巧的综合功能,有利于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化。美育是一种精神体操,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形成纯洁的情感和正确的信仰。教师可以通过独特的美育手段和方式,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精神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也表明了美育的价值和作用。(五)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人的智力发展、道德提高、体质增强、审美修养和人格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激明确“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开展劳动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意志。学生只有亲身参提高动手能力,进而珍惜劳动,感恩劳动人民。学校只有开展劳动教育,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三、“五育”并举,进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究(一)构建“五育”教育体系要想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有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首先,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将“五育”体系融入小学教学管理中,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实行“五育”并举,将核心素质与所学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首先,学校要明确设计教育目标,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并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确保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相关能力或素质探索篇誗课题荟萃的特色活动,要求“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完成教学计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还要重视科学教“一班一产品”

  划,育以及相关实验教学的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亲进而享受阅读的快乐,最终提高智育水平。(四)强化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关键,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还要对学生的体质有明确的认识,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使不同体质的学生爱上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全体学开学之初,班主任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宣讲特色活动,宣讲成功后,安排特色班级文化监督、临时总结、最终成果展示、评委评比打分。(八)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五育”并举归根到底还是要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五育”并举的实践主体,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意识,自觉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实践反思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五育”并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教育过程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它要求教师放弃学科和课时的划分,具备综合教学能力。只有有效提高教师每周设立校本活动课,开展特色活动,有专项子阅读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建设活动。融合的成败。“五育”并举要求教师具有全局性的案,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五育”才能保证“五育”并举落地生根。在实生的体质,促使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顽强的意志。的综合教学能力,定期选择优秀教除了办好常规体育课,还需要创建体育特色项目,从而际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五)提高审美教育水平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需要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充分利用美术课、音乐课及业余活动加强审美教育,还需要丰富美术课堂活动,设置音乐、书法、剪纸、手工艺品等艺术特色课程,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此外,在设置手工艺品课程时,需要与当地的传师、优秀校长和模型教师,宣传教师的典型事迹报告和其他活动,进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并全面提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四、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实施“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形成正确的认识,加强对“五育”的重视,努力在实践工作中渗透“五育”。为了有效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提高办学水平,教师必须将“五育”作为主要工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身边的美术资源和乡土资源

篇三: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心得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育并提升学生的政治能力、思想素养、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健全、更加优秀。

  首先,需要坚持政治教育,不断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尊敬,让他们更加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其次,要坚持思想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博爱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

  再次,要坚持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明辩理解历史文化精髓,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尊重文化传统;

  此外,要坚持体育教育,让学生建立起锻炼身体、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的学习规律,以及注重体育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最后,要坚持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逐渐融入社会,而且在实践中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既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

篇四: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让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落地、落细、落实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出台,是深入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大安排,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确定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通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我们认识到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键时期,做好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关系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贯彻落实“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的工作要求,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重要保证。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努力方向,做好贯彻落实将是我们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太原市实验小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秉承“关爱成为自然幸福引领发展”的校训,确立了“幸福人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将“关爱发展幸福”作为的学校文化价值取向,立足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确立了小学生幸福人生核心素养“六维”指标(广博学识、强健体魄、幸福情怀、审美情趣、淳厚品行、科学素养);构建了“基于幸福人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了“审美化幸福课程体系”;研发了“校本团队教研模式”以及“德育教育模式”。也就是从课堂、课程、教师、学生四个方面着手,践行“幸福人生教育”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各方面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德育和美育方尤其突出。我们以“思政课”建设为抓手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小学课程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着眼落实学科育人任务,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学科课堂和紧随时代发展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先后在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等学科,进行思政课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我校特点的系列特色思政课程,成功总结了学科融合思

  政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注重学校美育,我们着眼于美育课程建设,致力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文化理解”、“艺术鉴赏”和“创意表达”三类校本幸福美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引导师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起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起到了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方向的导向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四个坚持”的工作要求,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目标真正落地、落细、落实,今后我们还将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要突出德育实效。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思政课为切入点,在各学科全面铺开思政课建设,创立思政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精品课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树立教师们“课程思政”的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持正能量正面灌输、聚焦红色基因教育、开展先锋榜样教育,通过“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我与祖国共成长”等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要注重身心健康。我校已将校医室升级为学生健康管理中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心理测评系统、智能解压放松系统、智能多维互动积极心理训练系统、智能多维互动认知调节系统等设备已经到位,现已初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今后将在个别学生心理干预、沙盘辅导、团体辅导及心理健康宣传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在学生身体健康方面,我校严格执行“阳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证“两操”质量,在巩固篮球、乒乓球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开展足球运动。通过健康管理中心对学生的视力情况、饮食结构和

  睡眠时间进行跟踪与介入,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要加强劳动教育。针对城市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学生缺乏劳动技能的短板,扭转重知识、轻劳动的教育观念,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立足塑造劳动观念、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的教育目标,在我校已有课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继续完善“生活劳动体验课程”,除了“厨艺”“编织”“刺绣”等专项劳动技能课程之外,构建“家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要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继续开发“农务劳作体验课程”,基于我校孩子很少接触农作物,更缺乏参与农务劳动的机会,利用校园空间修建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空中植物园、无土栽培阳光房等,结合小学科学课相关内容,开发植物观察分类、无土基质栽培、大棚实验田认养等活动课程,将爱绿植绿护绿与科学实验、劳动教育相结合,在树立劳动观念的同时培育环保、生态、节约等意识。

  此外,让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落地、落细、落实,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完善。

  现代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应包括三个方面:教学业务能力,育人能力、家庭指导能力,往往我们关注多的是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育人能力集中体现在班主任方面,忽视了全员育人能力的培训,而家庭指导能力恰恰也是教师急需的,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手,这不是听几次讲座、举行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家庭指导能力也需要像课例分析一样,梳理共性问题与特殊问题,进行专业化研究,让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较强的家校沟通能力。

  用德智体美劳来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才是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将学生学业成绩、艺术课程学习、体育科目和体质健康达标、自主体验课程记录、劳作技能等情况进行记录,出具学生综合素质报告,既是学生的成长轨迹记录,同时也能用科学的数据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情况,促进学校将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落地、落细、落实。(作者:史凤山,太原市实验

  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第二期名校长领航工程)

篇五: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小学语文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被提上了改革章程,从学校资源配置到教师个人素养都需要接受这个挑战。教学质量关乎全关上下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是国家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储备军,经济与政治的飞速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国铺路。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现在推出了“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这项教育理念成了当代教师应当要思考的问题,将“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融合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小开始培养完整的世界观,增强他们的个人核心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五育并举;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当于一张白纸,如何赋予他们色彩,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应当从小开始,对于教师来说,怎么帮助低龄儿童提升他们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特别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世界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对于学习的理解也是被动的,他们更多的是对学校这个陌生环境的抵触,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新提出的“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存在难点的教师们提供了思考方向,还为如何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提供了目标。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不能停留在舒适区内,多去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开发学生们的大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多多思考,自我探索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重点平衡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将结合“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笔者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落实这项新教育理念进行浅略探究。

  一、了解“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内涵

  要想发展一项事物,首先就要做到了解这项事物,如果想要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要先知道这项理念的内涵:首先,“五育”并举中的五育是指: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一般来说,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小学的教学中会有专门的课堂来培养,而德育和智育的教学则穿插在每一堂课中,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多半侧重于德育和智育的提升,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穿插其中。其次,“立德树人”重点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综合来说就是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完善。结合上面的分析来看,学校与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而“五育”并举的核心任务同样是“立德树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入学习革命前辈们的先进事迹,在课本中感受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与思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德育故事、品味优良作风,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想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教育者跳出舒适圈,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大脑开发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加大教学手段的探索和改进,在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中帮助小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紧跟时代脚步,改进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理念已经灌输了多个年头,随着教育行业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基层学校将核心素养教育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中,“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也逐步在教学中体现,在改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教育业同僚的关注,对于如何开展核心素养教育以及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进行了多样讨论。对于处于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表达欲望以及肢体动作,却被要求在课堂上安静的坐着,不要交头接耳的说话,这些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都是在唱独角戏,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能接触和了解的有关语文的知识少之又少,导致许多学生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但语文课本上的教学作品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通过很多的人际交往

  甚至社会发展演绎而启发出来的,“艺术源于生活”,我们要在课堂中多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教材中隐藏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启发他们对于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的理解,继而增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程改革的新环境下,许许多多的新型教学手段都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加大课堂上的沟通交流:

  1.

  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加大信息交流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手段的改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不同的立足点,因此教学手段也应大部相同,传统的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在许多家长和学生们的印象中,语文是依靠背诵、无聊、占分比高、必须要学的科目,这些刻板印象导致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语文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都是教育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要想优化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学生的信息输出,让他们明白语文是什么,对语文产生兴趣后才能加深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举例来说,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化工具,在课堂上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信息化技术课堂已经走进了大大小小的学校里,这里的新型教学手段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学习这一活动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课堂中,将知识动静相宜地传输给学生们,以“用活新模式,落实新理念”为落脚点,让小学语文课在新模式下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创造。随着教学目标的增多,学时和教师的精力都难以维系完整的核心素养教育,这时候信息化技术为学校的德育事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只要利用得当,将会为小学语文“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的应用带来助力。

  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要取决于学生们当下的接受水平,如果小学的语文老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水平信息,这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中就很难实现这些数据的收集,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而利用现在前沿的多媒体工具,把这种时效性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及时收到教学反馈,同时也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进而就能实现学生与教室之间的信息对等,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制定更加贴近学生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成果。同时互联网还拥有庞大的“语文资料

  库”,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资料库,亲眼看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看到美好的山河景色,让他们知道如今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哪一步,我们已经拥有了哪些语文艺术作品,未来还有哪些需要他们去表达出来等等,基于这些大量的实时视频或图片等云素材,学生们可以及时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1.

  增加学生间互动机会,提高合作能力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小学语文课堂同样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还能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在互帮互助中快乐成长,同时还能学会在日常的生活或学习中帮助他人,有利于小学生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思想意识,促使他们的精神思想更为丰满、充实,这也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实践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增加学生间互动机会是教师应当探索的问题,笔者这里先举个实践案例:比如搜集不同思想主题的语文阅读作品,随机点名让学生说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并且不能与别的同学说的重复,既增加了他们对课程的专注度,也加强了他们对同伴的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便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还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分组,一起看视频学习课文背后的社会背景,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加强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一个语文作品从创作到完成的这个过程,与同伴共同完成一个语文阅读任务,在协作的氛围中不断交流,不断的碰撞思想,既促进了同窗友谊,又激发了灵感的火花,为他们未来的语文艺术创造与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课堂体验才更能起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课堂教学的目的。

  1.

  适当设计语文教学游戏,创设德育氛围

  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不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切入点,从逻辑上来说,帮助学生解答语文问题时的重点放在告诉学生们"怎么做",而忽视了"为什么",每当遇到语文问题,就让学生们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回答问题,并需要学生牢牢记住"唯一的回答模式",然而这样的唯一性和固定性限制了学生们的思

  维开发,这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教学问题。其实语文问题的答题核心是思想和情感,并非有固定的回答模式,“三段论”、“总分总”等等答题技巧只是万千答案中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规避这些陷阱,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为学生创设语文德育学习的良好氛围。方法千千万,笔者在这里建议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游戏,小学语文不像中高校语文学习任务繁重且密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们对于语文兴趣,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并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需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游戏教学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语文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简单的游戏设计让学生能够有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教材中情感和思想品德的自我探索,这样更有利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语文游戏教学过程,促进了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让小学生建立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等变得更为简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完成了德育的教学目标,而且运用这种方法,远比传统教育方式的效率高效,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建立一个立体情景来进行语文学习的,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去感悟理解语文,全方位地去学习语文。如果教师能够如果把握游戏教学的特点,将游戏的娱乐性融入到课堂之中,既可以缓解课堂的严肃性,又能把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转移到学习上,在不同的角度来发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够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主能动性。

  三、注重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

  每一位学生因学情状况不同,对于语文知识的课堂反馈也有所差异,而教师自身应秉承立德树人的引导,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过去的教学经历里,很多的学生发现自己长大后不愿意说话了,明明小的时候是个很开朗的孩子,为什么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以后不愿意说话了呢?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变成了只为提高学习成绩的好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被削弱了,导致学校里推崇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好学生,这对社会发展和科学创造是十分不利的。这即是说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别,以此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引导,全面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以《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为例,经过学情调查,有学生能够

  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基于教辅材料探究类似的成语故事。而有学生则一知半解,此时任课教师应当紧抓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能够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最后,任课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分析守株待兔的寓言深意,学生则会理解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应当以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为戒,对于学习应付出自己的努力,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样人性化的教学引导下,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被尊重的课堂体验,教师自身成为学生立德树人的典范,学生也会效仿教师尊重不同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地互相帮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在“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将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究,营造一个互动性强、语言意境浓厚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自身强大的技能和开拓想象力、创造力,进而落实“五育”并举与“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钱明先.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3).

  [2]彭小艳,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7):81.

  [3]谭红梅.小学语文趣味化教学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40):59-59.

  [4]李奕."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J].中小学管理,2018,335(10):18-20.

  [5]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2013,(01):249.

  [6]李四军.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我院"三全育人"新格局[J].山西青年,2020,(13):161-162.

  [7]吴遵民.“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3-9.

  [8]王菲,刘正杰.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6-37.

推荐访问: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关系 树人 并举 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