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篇

时间:2023-06-01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卫生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一、编制目的快速救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伤的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X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保障预案》等,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第一。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有序开展工作。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般或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在镇政府领导下由X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在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3、响应及时,就近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医疗救治组成员迅速开展先期医疗救援,同时向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和当地政府报告。

  4、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参与救援的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程序。

  5、加强协着,公众参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协作,发动群众参与,迅速形成现场医疗应急救援机制,加快抢救进程。

  第二章

  医疗救援组织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医疗救援领导小组。

  成立隶属于X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X片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由X卫生院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片区乡镇卫生院院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应急办,由办公室主任具体办公。

  (二)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

  在县卫生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医疗救援行动。负责统筹和调动全片区医疗救援应急资源,参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医疗救援应急处置要求,指挥、协调现场救援专业组实施医疗救援措施,组织全片区医疗救援演练,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医疗救援工作,完成上级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应急联动机制

  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根据医疗救援要求,确定医疗救援场所,提供医疗救援必须的条件,立即派出医疗救援队,先期展开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向县卫生局报告。

  第三章

  预测预警与行动

  一、预测与报告

  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的信息监测,根据收集的片区有关突发公卫生事件信息的具体情况,迅速向县卫生局报告。

  全片区医疗机构在接到医疗救援请求后,在实施医疗救援的同时,要及时向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上报有关信息,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综合分析、风险评价和分级,并将结果上报县卫生局。

  二、预警分级

  医疗救援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为

  Ⅳ(蓝色)级医疗救援预警,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在1-2例。

  Ⅲ(黄色)级医疗救援预警,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3-4例。

  Ⅱ(橙色)级医疗救援预警,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5-9例,但无造成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

  Ⅰ(红色)级医疗救援预警,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100人以上,且死亡和危重病例达到10例以上或者核事故、突发放射事故、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并可能造成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预警发布

  医疗救援预警由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

  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的医疗救援预警后,应及时通知全片区涉及的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随时将现场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上报,以便上级部门根据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等级。

  四、预警行动

  医疗救援预警发布后,片区医疗救援机构应当在30分钟内作好先期救援队以及第二和后续救援队的应急响应准备,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第四章

  应

  急

  响

  应

  一、救援分级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医疗救援分为一般事件(IV级)医疗救援、较大事件(III级)医疗救援、重大事件(II级)医疗救援和特别重大事件(I级)医疗救援四个级别。

  (一)一般事件(IV级)医疗救援

  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在1-2例的;在乡(镇)人民政府、县卫生局指挥下,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二)较大事件(III级)医疗救援

  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3-4例;在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重大事件(II级)医疗救援

  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5-9例,但无造成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涉及范围广,达两个或以上乡镇;较大恐怖和生物灾害事故;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重大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

  (四)特别重大事件(I级)医疗救援

  一次事件中伤亡人数在100人以上,且死亡和危重病例达到10例以上或者核事故、突发放射事故、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并可能造成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跨县(区)的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恐怖和生物灾害事件;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二、救援责任

  .

  (一)一般事件(IV级)医疗救援责任

  由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县卫生局指挥,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片区相关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救援工作。

  (二)较大事件(III级)的医疗救援责任

  由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直接指挥和领导,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协调,X片区医疗救援系统负责医疗救援处置,县级医疗救援系统给予支援和指导。

  (三)重大事件(II级)的医疗救援责任

  由县医疗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直接指挥,,由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配合,片区医疗救援系统负责医疗救援处置,县级医疗救援系统负责支援和指导。

  (四)特别重大事件(I级)的医疗救援责任

  由县人民政府应急委领导,县级医疗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直接参与,市卫生局专家组负责业务指导,片区医疗救援系统负责先期医疗救援处置,县级医疗救援系统负责处置。

  三、信息收集与报送

  先期医疗救援队在到达现场1小时内,向医疗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先期救援情况和后续救援需求,以后每6小时报告进展情况。同时向县卫生局和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急需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卫生系统受损情况。

  四、响应措施和要求

  (一)响应时间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时,接到指令、指示、要求、请求的医疗救援后,均应当在30分钟内派出先期医疗救援队,并做好1小时内派出第二医疗救援队,3小时派出后续医疗救援队的准备。

  (二)响应程度

  1、一般事件(Ⅳ)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后,事件发生地派出的先期医疗救援队,应有足够处置1—2名重伤人员的医护人员和相应的医疗器材和药品。

  2、较大事件(Ⅲ)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后,事件发生地进行先期医疗救援处置,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派出足够处置3—4名重伤员的医护人员和相应器械与.

  药品的医疗救援队,并在1小时内作好2、3梯次医疗救援队的准备和派出工作。县医疗救援系统应派出相应医疗救援业务指导工作队。

  3、重大事件(Ⅱ)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后,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派出足够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医疗救援处置;县级医疗救援系统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派出足够处置5名以上10名以下重伤人员的医护人员和相应医疗器械、药品的先期医疗救援队,做好三梯次医疗救援队准备工作,按照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派出后续增援医疗救援队。

  4、特别重大事件(Ⅰ)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后,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派出足够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医疗救援处置;县级医疗救援系统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派出足够处置10名以上重伤人员的医护人员和相应医疗器械、药品的先期医疗救援队,并做好三梯次医疗救援队准备工作,按照县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派出后续增援医疗救援队。

  五、现场处置原则

  (一)服从现场指挥,有序开展救援

  在事件发生当地政府领导和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指挥下,有序、快速、高效的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二)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

  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腕带对轻、中、重、死亡做出明确标志,同时填写伤员情况单一式二份,将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好,一份置伤员衣袋内为后续治疗提供提示,一份由政府医疗救援指挥部保存。

  (三)有序救治伤员,注意人员安全

  现场医疗救援要做到紧张有序、处置得当、措施果断,同时,注意保护伤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及时撤离危险地带,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发生。

  (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扩大救助力量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突然,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先期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在开展伤员救治的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扩大救助力量,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地带,为医疗救治提供支持。

  (五)快速转送伤员,全程医疗监护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尽快转运伤员,脱离危险地带,转运中采取正确方式,避免二次损伤;转运中必须有医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转运车辆应配备必须的应急处置设备;.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要在伤员情况单上认真填写转运中伤员病情变化情况,为后续治疗和情况汇报提供必要信息;转运伤员要根据现场检伤分类、处置情况,合理分流或送往指定医院,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诊和拒收。

  六、后方治疗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相应医疗机构为后方治疗医院;接到指令的医疗机构应在2小时内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接收伤员后应立即进行医疗救治,同时按规定报告救治情况。

  七、新闻发布

  一般事件(Ⅳ)和较大事件(Ⅲ)医疗救援的新闻发布权为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重大事件(Ⅱ)和特别重大事件(Ⅰ)医疗救援的新闻发布由县卫生局在县应急委的授权下进行。

  八、应急响应终止

  (一)一般事件(Ⅳ)和较大事件(Ⅲ)医疗救援由X片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综合评估作出应急响应终止决定。

  (二)重大事件(Ⅱ)和特别重大事件(Ⅰ)由县人民政府应急委作出应急响应终止决定。

  第五章

  后

  期

  处

  置

  一、医疗救援的后期处置

  1、医疗救援现场处置结束后,进入规范治疗阶段。

  2、伤员的医疗管理应区别于日常住院病人的管理,治疗进展情况要每日向县应急委办公室报告。

  3、医疗救援、后续治疗及药械产生的费用,必须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进行。

  4、重大事件(Ⅱ)和特别重大事件(Ⅰ)中的受伤人员伤残鉴定,由法定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授权下按有关法规要求进行。

  二、善后处理

  医疗救援、后续治疗及药械产生的费用的补偿,原则上实行谁造成谁补偿,由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追收。

  发生无责任人或责任人无法补偿的突发公共事件情况时,原则上由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重大事件(Ⅱ)和特别重大事件(Ⅰ)的补偿,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有困难的.

  由县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第六章

  保

  障

  措

  施

  一、人员保障

  加强救援机构建设和建立完善救援队伍,片区医疗救援系统组建5人以上应急医疗救援队,应急办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处置医疗救援准备工作。

  二、技术保障

  加强救援监测,掌握动态情况,实现快速响应;追踪先进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熟练急救技术;开展综合演练,强化技术练兵,提高救援效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联网,增强联动效应。

  三、物资保障

  1、X卫生院要配备医疗救援急救车,确保医疗救援行动的快速反应。

  2、各医疗机构要储备足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需医疗救援药品、器械及个人防护的用品和设施。

  四、资金保障

  医院预留一定金额的专项资金,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采购所需物质。

  五、总结与奖惩

  医疗救援处置结束后,应急办要对处置过程中的数据、资料、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和上报,对在医疗救援处置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

  宣传、培训和演练

  一、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卫生防护和自救能力。

  二、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每年组织一次医疗救援人员开展医疗救援相关知识培训,使医疗救援人员熟练掌握救援技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演练

  每年开展一次疾控、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专业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综合应对能力。

  .

  .

篇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XXXXXXXXX县XXXXX乡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案

  一、目的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合用范围

  本预案合用于我乡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止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防止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用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映

  及时发现并上报也许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也许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因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解决,以求达成最佳效果。

  (四)及时解决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用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导致的不利后果。

  卫生院设立指挥中心,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预警机制,并由镇政府批准。

  突发事件应急解决指挥中心平常工作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

  (三)指挥机构职责

  1)、贯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指挥和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和应急处置工作。

  2)、核算各项工作预案,分析、研究、鉴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限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部门(单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和控制工作。

  3)、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4)、研究、解决其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和应急处置

  工作的重大事项。

  我院负责制定防止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查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征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查、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贯彻对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测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贯彻;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保证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用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四卫生专业应急处置

  1、各村

  根据卫生院安排,协调本辖区内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贯彻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辖区的疫情动态,向卫生院报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术和物资准备;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协助上级单位贯彻防止和控制措施,做好现场解决工作;依托社区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2、拟定监测点,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防治对策;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解决,指导各村(社区)做好疫点解决工作;对各村(社区)和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

  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

  督促贯彻辖区内监测点和各有关单位做好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样品采集工作,及时报告事件动态情况;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解决工作。

  3、各类医疗机构

  建立由重要领导直接负责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组,建立院内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贯彻到人。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消毒等防止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监测、筛选、报告,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用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4、卫生监督

  重点开展对医疗机构、公共场合等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防止控制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

  我院组建由卫生管理、、临床医学、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专家库下设传染病及群体性因素不明疾病专业委员会、食物中毒专业委员会、职业中毒专业委员会,各

  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卫生院决定,专家库平常管理工作由卫生院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组织相应专业委员会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限度分级,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指挥中心提出是否启动预警机制,或启动何级预警机制的建议。

  六、应急机动队

  卫生部门要组建规模适度、人才配比合理、专业素质高、精干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人员由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消杀灭、后勤保障等方面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解决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第一、必须报告信息: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第二、尽也许报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限度、也许因素、已采用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也许发展趋势。

  2、阶段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因素也许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解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因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此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二)报告原则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准,总结报告要全。

  (三)报告时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卫生所、个体诊所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卫生院、县卫生局报告;1、发生或也许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因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也许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四)报告方式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防止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基层监测点的报告人均为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它常规监测系统规定规定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各种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以最快方式向县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七.应急解决方案

  一、应急解决规定

  由镇政府突发事件指挥部指挥协调全镇各有关部门共同实

  行,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由区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建红色应急机动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测、消杀灭菌、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疾病控制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检查检测分队、后勤保障分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应在临时现场指挥部领导下承担现场解决工作任务。涉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污染物解决、标本采集、环境消毒、消杀灭菌、防止性服药、防止接种、医疗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

  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拟定事件发生的也许因素,对也许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拟定疫区和目的人群;

  (2)根据自然环境因素拟定也许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限度和潜在危害进行鉴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也许减少危害;

  (3)对救护人员、疾病防止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

  (4)通过事件紧急解决,疫情消除后,进行后续监测,直至消除危害;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核算;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因素,实验室检查;提出采用控制措施的建议,涉及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消杀灭菌、隔离观测、防止服药、防止接种、健康教育和干预等;解决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2.

  医疗救护工作程序

  第一、视伤亡情况设立伤病员分检处。

  第二、对现场伤亡情况的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价,涉及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重要的伤情、采用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急需解决的医疗救护问题。

  第三、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

  第四、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第五、在现场医疗救护中,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5x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六、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将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个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3.

  伤病员运送工作程序

  伤病员经现场检伤分类、处置后,要根据病情向就近的医疗机构分流。伤病员分流原则如下:

  (1)

  接受伤病员的医疗机构,由临时现场指挥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则指定。

  (2)

  伤病员现场经治的医疗文书要一式二份,及时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报告汇总,并向接纳伤病员的医疗机构提交。

  (3)临时现场指挥部指定的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收治分流伤病员。

  (4)运送伤病员途中需要监护的,由现场医疗救护指挥部派医疗人员护送。

  (5)伤病员运送至医疗机构后,由收治医疗机构按急诊急救工作程序处置。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抢救小组,负责伤病员

  救治工作。

  4.

  消毒处置

  (1)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消、杀、灭的器材、药物剂型、浓度、施药方法。

  (2)保护食品、电器设施和其他有关物品,防止沾染药物。

  (3)实行消毒应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先重点后一般、先饮水后污水的顺序进行。

  5.

  现场情况报告程序

  由现场最高指挥者负责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6.

  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

  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径,指定专人向媒体发布信息,其它任何人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篇三: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

  编制目的提高和保障医院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

  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

  护医院稳定,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

  急预案》、《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XX市突发事件医疗卫

  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院危险性分析制定本预案。

  (三)

  事件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内外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危及医院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

  程和性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

  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火灾灾害、爆炸、大面积停水停电事件

  等。

  3.

  医疗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医疗安全、食品安全,医院感染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上访事件,院内治安事件,

  医疗纠纷引发的病人及家属过激行为事件等。

  5.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

  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m级

  (较大)和w级(一般)。(附件ixx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分级标准)

  (四)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医院的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五)

  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服务职能把保障职工和病人

  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

  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

  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医院突发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

  管理,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医院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

  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

  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医院安全技术建设,采用监测、预

  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

  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

  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1.

  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医院应急预案

  体系的总纲,是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医院各类

  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运行。

  2.

  医院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医院及其

  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

  案。

  3.

  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有关部门根据总体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各

  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

  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和6个应急工作单元。

  1、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

  组长(总指挥):XXX副组长(副总指挥):XXX、XXX成员:XXX、XXX、XXX、XXX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

  备工作。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指定信息发言人,按照有关规定作好信息发布、传递工作。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对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

  奖励。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有

  关规定处理。

  2、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XXX成员:XXX、XXX、XXX、XXX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

  主持医院卫生应急的日常工作,沟通、协调全院各临床及行政科

  室(夜间及节假日由总值班负责联络),负责应急准备,事件发生时

  接受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科室的沟通协调。

  全院各科室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医院的指令。

  应急处置现场可成立临时指挥小组,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应急处置单元分别负责具体工作。

  1.

  通讯联络组

  组

  长:XXX成员:XXX2.

  医疗救护组

  组长:XXX成

  员:XXX、XXX、XXX、XXX相关科室职责:

  医务科: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疫情上报、转诊、全院参加应急救援的医务人员调配及医疗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护理部:护理人员调配及护理工作管理;

  感控科:负责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及检验科。

  3.

  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相关科室职责:

  总务科:各种后勤物资、财务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工作人员的饮

  食、休息;其它后勤工作;

  药剂科:各种急救药品的供应;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供应;医务科:参加急救的医务人员的调配;

  财务科:救援工作资金的支持;

  车队:应急救援行动车辆保障。

  院

  办:各种捐献物资的管理,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活、慰问等;

  4.

  安全保卫组:

  组

  长:XXX成

  员:相关科室主任及科员、当日行政总值班员和外聘安保

  人

  员。

  相关科室职责:

  保卫科: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在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

  作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财产安全;

  5.

  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

  组

  长:XXX成

  员:XXX、XXX、XXX、XXX相关科室职责:

  院感科:负责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时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

  因素进行检测、分析并及时反馈。

  6.

  新闻宣传及信息发布部门:

  组

  长:XXX成

  员:XXX、XXX、XXX、XXX相关科室职责:

  院

  办:负责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影像视频采集、新

  闻稿件撰写以及新闻发布工作;协助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完成本

  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运行机制

  (一)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

  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

  预警级别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m级(较

  重)和w级(一般)。

  2.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

  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报告人、科室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院内网、广播、通信、警报

  器或组织人员逐科通知等方式进行。

  (二)应急处置

  1、正常工作日应急处置

  (1)

  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突发事件的部门(个人)要根据相关预案

  的报告程序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

  续报有关情况。

  (2)

  先期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有关部门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3)

  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

  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或指导科室开展处置工作。需要多

  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突发事件的分管院长牵头,其

  他部门予以协助。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指挥工作。

  (4)

  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

  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相关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接管。

  (5)

  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中的伤

  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6)

  调查与评估

  要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

  调查评估。

  (7)

  信息发布

  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医院新闻发言人一般由医院医疗副院

  长担当,如遇紧急特殊事件发生,可由院领导指定或事件处理的主

  要负责人担当。

  2、医院新闻发布会所要发布的新闻稿应经院办公会或院委会集

  体决议后敲定,其内容应及时、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做到表述

  准确,且不违反《保密条例》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会后应将新闻

  稿交院办存档。

  3、参加医院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应遵守国家及的相关规章制度,会前应填写《XX镇卫生院米访申请表》(附件2),并向院办提供身份

  证明材料及采访提纲和提问纲要。采访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填写

  《XX镇卫生院采访记录表》(附件2),同申请表并存入档。

  三、应急流程

  (一)应急报告流程

  各科室工作日和夜间、节假日突发事件按以下程序报告。突发安

  全事件可直接报告办公室,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可直接报告医务科。

  (二)、总值班应急处置(夜间、节假日)管理流程

  为进一步明确总值班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职责,理顺工作程序,提高反应速度,保证处理措施准确到位,特制定《XX镇卫生院总值班

  应急管理职责和流程》,各相关部门及人员严格遵照执行。在处理应

  急过程中,各临床、医技、行政及后勤科室应密切配合,及时贯彻落

  实医院及相关业务处室下达的指令。

  1、总值班应急管理工作职责

  1.1总值班由院领导、职能科室干部参加,实行24小时负责制,节假日照常值班。值班人员必须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严

  格执行总值班工作流程。

  1.2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值班室。临时去向及时告诉有关人员,必

  须保持通讯工具畅通。

  1.3值班人员必须做好值班书面记录,认真交接班,做到每班职

  责分明,有据可查。

  2、总值班应急管理处置报告流程

  (1)

  发生突发事件时,总值班按流程应立即向院长报告突发事

  件情况。

  (2)

  总值班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按院领导指示进

  行协调、沟通,处理相关具体事务并完成领导交办工作。

  (3)

  总值班按院领导要求负责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突发事件

  现场,按职责分工处理:

  ①主管医疗和护理业务副院长:审定突发医疗事件患者救治方案,立即启动患者救治绿色通道。

  ②医务科:负责成立突发医疗事件抢救领导小组,协调各相关科

  室医生会同专家讨论并制定救治方案,进行救治会议全程记录,落实

  病情汇报制度,并按规定及时向卫生厅应急办公室汇报。

  ③感染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电话、书面及网上直报

  等形式,及时向各级CDC或其它相关卫生主管部门汇报,并做好登

  记工作。

  ④护理部:负责突发事件抢救小组护理人员的调配,协调安排病

  房床位等。

  ⑤办公室:及时、准确、快速安排突发事件救治全过程车辆的调

  配及相应的支持保障工作。

  ⑥

  保卫科:及时将突发事件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安排突发事件现

  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工作安全与秩序稳定。

  ⑦

  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及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后勤物资准备

  及保障工作。

  (4)

  总值班在完成当日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后,应按要求填写《XX镇卫生院突发事件处置情况报告表》(附件3)并报院应急办。

  (5)

  总值班应急处置流程图:

  四、应急保障

  各部门各科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

  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医疗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一)

  人力资源

  在出现灾害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我院人员的应急调配由人事

  科、医务科及护理部共同负责。

  1.

  根据任务的性质确定并选择应急人员;

  2.

  确定、审核医疗队名单及联系方式;

  3.

  通知医疗队队员按规定时间内赶赴医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

  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增进科

  室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保卫科是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

  工作。

  (二)

  财力保障

  保证所需灾害及突发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及时向上级主管

  部门申请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做好对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

  效果的监管和评估工作。

  (三)

  物资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

  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四)

  医疗保障

  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

  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

  (五)

  交通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物资和人员能

  够及时、安全送达。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

  治安维护

  要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

  全保护。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七)

  人员防护

  指定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

  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有序的转移或疏散,确保人员安

  全。

  (八)

  通信保障

  完善和建立有线和无线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九)

  后勤设施

  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电、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固体废弃

  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十)科技支撑

  要加大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装备的投入,不

  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我院安全科技水

  平。

  五、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各部门各科室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本部门对相关

  预案进行演练。

  (二)

  宣传和培训

  通过版报、横幅、标语、电子屏、网络、各种会议等,广泛宣传

  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

  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技能。

  (三)

  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

  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

  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

  1、2、3、预案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本预案由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修订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四: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镇卫生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部分

  基本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

  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第二部分

  应急处置工作

  (一)各村

  根据卫生院安排,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村的疫情动态,向卫生院报告;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助上级单位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现场处理工作;依托卫生院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二)卫生院

  建立由领导直接负责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组,建立院内工作流程。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消毒等预防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监测、筛选、报告,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播。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向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提出是否启动预警机制,或启动何级预警机制的建议。

  第三部分

  监测网络建设

  (一)建立健全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以现有信息网为基础,完善市、乡镇、村三级报告网络。

  (二)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和食物中毒监测网络,要加强生物毒素和化学毒素的监测。对有化学毒品储存和运输的厂矿、企业,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和社会恐慌的重要场所进行卫生学评价,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信息网络;加强疫情监测、相关资料分析交流,尽早发现和识别异常现象。

  (四)参与全国联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库,加强常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报告系统、疾病监测、职业危害因素和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的管理,保证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性、灵敏性、特异性。

  第四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第一、必须报告信息: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第二、尽可能报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2、阶段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二)报告原则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准,总结报告要全。

  (三)报告时限

  如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各卫生所、个体诊所和有关单位应当24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卫生院、市卫生局报告

  (四)报告方式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基层监测点的报告人均为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它常规监测系统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以最快方式向镇卫生院报告。

  第五部分

  正常时期准备工作

  一、常规培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临床医护人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住院医师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等进行培训。

  二、演练

  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摄取应急准备、协调和应对能力,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打好基础。

  XX镇卫生院

  二O一二年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访问: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 乡镇卫生院 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