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国家大局责任与担当

时间:2024-01-11 16: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国家大局责任与担当,供大家参考。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国家大局责任与担当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国家大局的责任与担当

***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拓宽了对传统粮食边界的认识,指引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思考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问题。XX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服务服从国家大局的责任与担当。XX省土地辽阔、森林广袤、水系发达,蕴藏着极为富集的食物来源,向这些资源要食物潜力巨大。

一、向耕地要食物,更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食物供应的主渠道。XX省耕地面积近2.6亿亩,居全国首位,粮食年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储备量、调出量居全国第一。要持续挖掘粮食增长潜能,毫不动摇抓粮食及农产品生产,始终当好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的供应地。

(一)提升耕地地力增产。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管理,严格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实施田长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二)应用良种良法增产。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选育、推广、应用好新品种,发挥北大荒农垦集团先进栽培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推广运用深翻轮耕、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农艺结合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三)推广科技农业增产。充分发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引领作用,推进农业与科技、数字、生物经济融合发展,依靠先进技术为粮食增产赋能,为现代化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四)优化种植结构增产。从耕地特点和水资源优化利用角度,开展作物品种合理调配,有计划地实施休耕轮作,适度增加小麦、马铃薯种植面积,积极扩大高端优质水稻、高淀粉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规模,发展连片化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田整体产能。

二、向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提高畜禽鱼菌产品供给

肉蛋奶鱼菌是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XX省地处北纬43°—53°之间,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牛养殖带,生鲜乳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农作物秸秆约9000万吨,农业生物质资源存量居全国第一,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发展生物产品上具有得天独厚条件。要发挥气候及农饲资源优势,持续挖掘潜力增加食物供应,建设全国绿色优质肉蛋奶鱼菌供应地。

(一)提高畜禽产品供给。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实施优质生猪、肉牛、肉鸡等畜禽扩量增产行动,不断扩大养殖基地规模,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

(二)提高冷水鱼产品供给。鼓励科研院所选育适合并具有XX省特色的新品种,大力发展大马哈鱼、大白鱼等特色经济鱼产品,引导养殖户加大冷水鱼养殖基地建设,缩短“三花五罗”等冷水鱼类养殖周期,不断增强渔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提高食用菌产品供给。充分发挥黑木耳栽培规模和产量居全国首位优势,支持企业创建原料栽培基地、保鲜加工基地和产品物流中心,打造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产销一体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开展营养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等深加工,提高菌类产品的供应能力。

三、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生态林下产品供给

林下资源是食物多元化供给的调节剂。XX省森林面积2100万公顷,林下蕴含着丰富的蛋白和热量,是食物供应的天然大粮库,增量保供有空间。要以林下养殖业、种植业和野生采集为重点,着力打造林菌、林果、林药等系列森林绿色食品,建设生态森林食品供应地。

(一)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发挥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林药、林菜、林果、林下养殖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松子、榛子等坚果和蓝莓、蓝靛果、沙棘等浆果品种,推动蕨菜、蒲公英等主要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提高特色林下产品的产出水平。

(二)在产业化上加力度。加强蜂、蚕、蛙、黑木耳、猴头、刺五加、人参等林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壮大各环节市场主体,引导加工企业向林下种植养殖集中区延伸,构建覆盖生产各环节的物流体系,形成产业链条衔接、循环相生的模式,推动林下产业有序规范发展。

(三)在示范带动上做文章。推进林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培育专业合作社模式,加大林下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力度,辐射带动广大林业职工和农民发展林下食物的积极性,提高藏粮于林、藏技于林的能力,让更多的森林美味从林间走向餐桌。

四、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有效增加特色农产品供给

设施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束缚,增加了食物供给新选择。XX省棚室种植、反季蔬菜有良好的基础,产品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多元化、多层次食物的需求。要充分发挥XX省冷凉气候条件、生产主体施用有机肥习惯、果蔬货架期长等优势,继续打造果蔬、特色浆果等种植和加工业,建设寒地果蔬生产供应地。

(一)加强优势品种供应。围绕食用菌产业、南果北种和小浆果等产业,加大城郊棚室蔬菜、蔬菜外销基地建设,稳定城市周边常年菜地保有量,巩固提升“北菜南销”“南果北种”供应能力,让更多人吃上XX省优质果蔬。

(二)加强暖棚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应用改良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复合墙体太阳能主动蓄热温室、双拱日光蓄热温室和保温大棚等新型先进优质果蔬生产设施,提高保温避灾抗灾水平,增加反季果蔬供应能力。

(三)加强冷藏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配套发展建设田间预冷库、储藏窖、保鲜库等各类冷储设施,建立完备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基础设施网络,提高果蔬产品产地保鲜仓储能力,调节果蔬淡旺季供应,更好满足各方对高质量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推荐访问: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动国家大局责任与担当 践行 大局 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