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和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15 20: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同志们:

今年9月26日,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生态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会议和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会议,并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开展了培训。会议开得很及时,内容很重要,需要认真传达贯彻落实,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

经请示州长同意,今天召开全州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和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9月26日会议精神,通报我州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情况,安排全州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和当前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调整完善划定成果,把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刚才,孙卫同志通报了生态红线评估工作情况,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林草局作了发言,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意见建议,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关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州于2018年顺利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下发了红线数据库(保密版和公开版),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417.9平方千米,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8%。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我州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树立生态安全屏障、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检验,反映出我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划定区域与永久基本农田、人工商品林、镇村规划建成区和居民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开采区等存在矛盾冲突,以及规划数据、坐标各异,图、数、实地不一致等方面,迫切需要对划定成果调整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存在的矛盾冲突,大家都非常关注,各县(市)也积极向州政府反映这方面的问题,强烈要求进行调整,现在国家已经启动了调整工作,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调整完善划定成果,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问题,让红线能落地,可操作,起作用。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牢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三区三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确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基础,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三条红线”中最重要的一条红线,是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支撑,对确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至关重要。要通过红线的评估调整,准确划定需要重点保护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并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紧密衔接,互为参照、对比和校核,确保“三区三线”能够具体落地并科学实施管控。要在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基础上,认真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化调整工作,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跳出“三个认识误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跳出三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要跳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就是“重新划定、推倒重来”的认识误区。已经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是基于原有的工作条件和基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识别全州生态保护重要类型和重点区域进行划定的,基本符合我州实际。这次的评估、调整和优化,是在现有划定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矛盾、难点痛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使红线划定方案更加精准、科学、合理,更加符合管控规则要求,绝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二是要跳出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禁区、无人区”的认识误区。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保护的是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是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域。把生态红线简单认为成“禁区”“无人区”和“真空地带”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过程,是对当地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再认识、再深化,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相关规划充分衔接,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三是要跳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绝对保护、社会经济就停滞发展”的认识误区。要彻底摆脱“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束缚,甩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后就捆绑手脚、发展受阻”的错误看法。要合理利用生态保护红线的优质生态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把绿水青山看作金山银山、更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真正实现生态、绿色、可持续。

(三)抓住一个关键三个原则。生态红线评估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存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要抓住“矛盾冲突识别”这个关键,要准确核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人工商品林、基本草原、承包草原、镇村、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合法矿业权、战略性矿产资源区域、国家规划矿区等情况,分析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重要控制线交叉冲突情况,提出解决矛盾冲突的规则和办法。各县(市)要学习掌握好《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实施方案》,按方案的要求把矛盾冲突准确地识别出来,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不能“一托了之”,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直接参与,把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矛盾冲突一一识别出来。提出解决矛盾冲突办法,必须重点把握好3个原则:一是面积不减少。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保持相对固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二是功能不降低。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退化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升。三是性质不改变。不得随意改变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性质,确保生态保护的主体对象保持相对稳定。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以及目前虽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做到应划尽划,评估调整后确保各县(市)生态红线面积不减、质量不降。二是目前己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
在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内,对生态功能造成明显影响的,逐步有序退出;
不造成明显影响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三是自然保护地外,对生态功能不造成明显影响的集中连片耕地、合法矿业权、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开采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人工商品林、镇村等要调出生态保护红线。四是协调好三条控制线交叉重叠问题,保证生态功能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永久基本农田的适度合理规模和稳定性。城镇开发边界要避让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

(四)科学统筹三项工作。目前,国土“三调”、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调整、自然保护地三区变两区等3项工作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并行推进,工作成果相互依存、相互校验、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统筹,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互促互进。一是确保国土“三调”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强化“三调”数据作为生态红线评估的“底图”作用,解决好图、数、实地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调整,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按照相关管控规则,处理好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的关系,做到调整后不交叉重叠。三是有序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区三区变两区及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结合国家有关意见要求,合理调整我省自然保护地,并同步到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中。

(五)锁定三个时间节点。生态保护红线评调整已于9月初启动,下步要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一是10月20日前,各县(市)全面完成自查和内业评估。二是各县(市)于11月1日前形成自查评估报告及调整建议,经征求各委办局意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时签字盖章后,上报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是11月10日前,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完成州级初审,形成州级初审报告及调整建议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复审。

(六)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要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确保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州、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协调技术支撑单位,统筹时序安排和成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对于各县(市)上报的自查评估成果,州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林草部门等部门要组织实地调研和验证评估,统一进行认定;
对于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重要控制线交叉冲突的情况,州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林草部门等部门要联合分析,共同研究制定解决矛盾冲突的规则和办法,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承担“两统一“的工作职责,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新的职能决定了自然资源管理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然资源部门职能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责任十分重大。

省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非常重视,根据新的职能定位和当前工作任务,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八个全面“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二是全面加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
三是全面加强土地要素保障;
四是全面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手续;
五是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阶段任务;
六是全面升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七是全面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巩固”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成果,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整治;
八是全面清理排查整治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矿业权。以上8项重点工作非常重要,每一件都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自然也关系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特点。因此,省委、省政府把这”八个全面“的工作列为省督查工作内容,并对各州市县进行了一轮督查,发现了一些问题,要求严格整改。

我州自然资源管理“八个全面”重点工作的情况,天德局长已经通报了情况,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我完全赞同,为抓好落实,我再强调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目前条件尚不具备,当前要做的是开展“两平价两评估”工作,即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评估。州自然资源局要加强与省规划院的联系和咨询,确定合适的“两评价两评估”单位,及时开展工作。其次,20个优秀乡(镇)规划的评选,要按照新的规定,将“土规与城规”作一致性调整,以调整“土规”为主,完成后开展评选。此项工作请向忠俊副州长作好汇报

二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我州闲置土地基本处理完成,但是还要开展一次清查,不要有“漏网之鱼”,特别是不要有新增加的闲置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尽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但是还得抓紧,争取处置完毕。

三是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关键环节就是要抓住占补平衡这个核心,积极开垦耕地,以获得数量指标、水田指标、产能指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这项工作各县(市)是责任主体,各县(市)计划今年完成验收的项目必须按时或提前验收,否则今年的一批项目将受到影响。

四是违法用地整治工作。历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例行督察、日常土地巡查都发展不少违法用地,累计到2017年,还有209宗违法用地没有整改消号,这些违法用地被称为“挂帐”问题,最早一宗是1995年的,挂账长达24年,都未整改到位,再不销号,从那个方面都说不过去。请州县自然资源部门主动把“挂帐”问题销号的责任担当起来,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打一个销号攻坚战。同时,在消除“旧帐”的同时,要把“新帐”也一起清除,存量、增量同时治理。

五是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手续。今年9月26日省政府会议,专门用了半天时间,对建设项目用地手续业务开展了培训,并分发了两本工作手册,云南省建设项目用地指引,一册为业务版,一册为简明版。请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分级组织开展培训,要大大提高办理用地手续的水平和效率。

六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两3点:一是拆旧区复垦复绿,关键是要保证资金,一定要从节余指标交易所得中,足额安排复垦复绿资金,有条件的要复垦为高标准农田或水田。二是要积极寻找市场,价格合适就交易,不要后捂在手里,这一政策是有窗口期的。三是本县(市)的商业用地,要尽量使用节余指标。

七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一要紧盯在册的灾害点位,确保能及时有效预防。二是要及时发现新的灾害点位,并纳入监测。三是要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治理力度。

八是自然保护地矿业权退出工作。要一矿一策,分类处理,把政策用足,该注销的及时注销,该吊销的及时吊销。

除上述8项重点工作外,还要同时抓好不动产统一登记颁证工作,做到一门、一窗、一次办理,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一般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7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3个工作日内。

推荐访问:全州 自然资源 红线 工作会议上 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