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气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2-12-10 20:35:07 来源:网友投稿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三气写作
厚积“青年气” 砥砺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挑起时代的大梁,当代青年当厚积志向高远、刚骨坚强、底气充沛的“青年气”,接过历史重任,奋力拼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厚积志向高远的青年“志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一个人有无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时期是否有志气。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读书纪念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河北正定,青年习近平胸怀干事创业的远大志向,用真情实干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要不负期望,把理想和追求树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义无反顾地扛起时代重任、担起历史使命。立志做大事,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立志干实事,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群众,在无私奉献、勤恳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扎根沃土、苦干实干,多经历“热锅”的煎熬、实战的摔打,在艰苦环境、吃劲岗位中砥砺品质、增强志气,厚积薄发,谱写出豪迈的青年“志气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厚积敢于斗争的青年“骨气”。“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淬炼一身刚骨,是当代青年安身立命、做人做事应有的骨气和底气。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绝笔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杨靖宇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枪口时斩钉截铁地回答:“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他们用最豪迈的气概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骨气。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代青年要在各种斗争实践中厚积吓不倒、压不扁、折不弯、打不垮,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骨气”。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骨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以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铿锵前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

击三千里。”厚积砥砺奋进的青年“底气”。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底气是青年成就梦想的基石。底气足,干事创业才能信心百倍,从容不迫。青年的底气从何而来?要在理论学习中汲取营养,锲而不舍地学,持之以恒地学,废寝忘食地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积攒厚积薄发的底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要从实践中获取养料养分,扎根基层、扎根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涵养德才兼备的底气,积蓄奋发向上的后劲。用基层“摸爬滚打”的泥土气、农家气、烟火气,为成长成才、修身立业注入充实、踏实、务实的“底气”。以青年特有之青春力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三气写作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争做新征程“三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立即行动,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在学思践悟中守初心担使命,争做奋进新征程的“三者”。


多措并举“学”,做坚定信念的信仰者。学习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和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是炎黄子孙再上征途的集结令,也是中华民族奔向复兴的冲锋号。我们要一如既往抓学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党课等线下集中学,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各大官方新媒体线上学,认真学原文、悟原理,从学习重要讲话中,我们要领悟一心向党的忠诚密码、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汲取“信仰之力”,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理想融入对人民和国家有贡献的伟大事业之中,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落实工作实践中,在本职工作中绽放出理想信念之花,用智慧和汗水用智慧和汗水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风采和担当。


开动脑筋“悟”,做砥砺前行的奋进者。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里,“艰苦奋斗”始终贯穿其中,字字句句激发奋进的力量,鼓舞着新时代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持续奋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开动脑筋、勤思善想“悟”,充分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从“七一”重要讲话中汲取“奋斗之力”,汲取革命先烈、英雄前辈、典型模范等无数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强大力量,以实干奋斗为桨,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敢于直面问题、迎接挑战,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战胜前进道路上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发挥光和热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扑下身子“行”,做一心为民的服务者。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里“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的“高频词”,让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勤于问需于民,多去村(社区)、多到

田间

地头、多入农家院落和群众唠嗑聊天,听取他们的诉求,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贡献一点力量。通过“身边问题”随时办、“急难愁盼”用心办和“疑难杂症”全力办的实事“三办”,为群众幸福“加码”,以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坚守为民之本,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三气写作
党旗别样红 为您唱赞歌!

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伟大征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百年辉煌崛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百年大党党旗高扬、初心不改,党旗下我们郑重宣誓,以忠诚捍卫初心、用担当践行使命,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鲜红的党旗,经历了百年的洗礼,显得更加光鲜亮丽,指引着我们继续奋勇前进。


  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扛起责任,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气书写“担当”之歌。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组织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在各个战线以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抗疫取得巨大成功。党的百年华诞,正是激励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新局、奋进新征程的大好时机,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用行动诠释着担当,用辛劳书写着奉献。


党旗慢慢沉淀在心中,矢志奋斗,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骨气践行“使命”之歌。党旗飘扬在那里,那里就有阳光,就有温暖,就有希望,就有成功。面对困难和挑战,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汗水和生命擎着党旗往前冲,党旗立起来,胜利就在眼前。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才能如此从容镇定和磅礴大气,正是因为有神圣党旗的正确指引,党员干部在危难之际才那么奋不顾身、无所畏惧。帕米尔高原上的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用生命谱写了“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英雄赞歌。党员干部应当积极向优秀共产党员看齐,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理想信念在奋斗中升华。


党旗深深镌刻在灵魂,映照初心,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底气奏响“信仰”之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在宣读入党誓词的那一刻就深深印刻在骨子里,这铿锵有力的誓言散发出信仰的光辉力量,感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的“信仰之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和人民凝聚在一起。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广大扶贫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党员干部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用实际行动守护信仰,奋力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三气写作
青年党员的“一百”接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有这样特殊的一幕: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时,夜空出现五星图案烟花。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中国式浪漫,让共产主义先驱一同看看今日之中国盛世,共庆百年风雨征程!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无数先驱的理想追求。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应当赓续红色血脉,接过前辈手中的“一百”接力棒,奔跑在下一个百年的伟大复兴之路上。


坚定“一”以贯之的信仰,赓续“百”炼成钢的血脉。一百年前,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中国,有这样一群青年在救国救民的探索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30岁书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陈望道29岁成为《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本译者;
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7.7岁……一代代新青年前赴后继,每每在面临生死抉择、信仰考验时,报以的是“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无惧,是“铁窗难锁钢铁心”的坚定,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青年党员的第一节“必修课”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坚定安身立命的“主心骨”,筑牢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当好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排头兵”,将初心镌刻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里、践行在行动里。


坚守“一”心一意的为民,延续“百”折不挠的精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起义的枪响,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从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到解放战争的弹雨硝烟,从筚路蓝缕的建设之路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共产党人坚守不变的是“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始终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C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党员更应该学会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立足岗位,多为人民做“好事”,多帮人民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一”往无前的奋斗,接续“百”尺竿头的事业。在陈延年、陈乔年、王伟、陈红军等多位青年党员先烈的墓碑前,一封封书信如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让人泪目。不同时空,却是一样的青春和热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自觉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建党精神,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骨气、“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底气、“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正气、“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广大青年当不畏困难、负重前行、负重“逆行”,用清晰的足迹印刻时代前行的“道路”,用不断前行的背影化作祖国不断前行的动力,怒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三气写作
铺历史赞歌 传中华文脉

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下坚持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保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习近平同志一直秉承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态度,牵之念之。在福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下坚持同心向党,赓续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顾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征程,党的历史定位事关重要,通过以人民群众为服务中心,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全方位领导,帮助中华民族重新站了起来,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熠熠生辉,能否坚持党的领导,是文化精神能否赓续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下保持文化自信,树立文化意识。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树立文化意识是每一个中国人从意识形态上主观能动地保持对本民族的自信基础,我们要传递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强行灌输,确保全员在树立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保持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下保持文化自信,不仅仅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根本素养,更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坚守的精神初心。
  新时代下打牢文化根基,传承文化遗产。“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能够将中国梦牢记于心,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新力量的汇入,新时代下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要能够秉承“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在坚守文化传承的信念中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实力,不忘初心,勇于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发挥青年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遗产的魅力。

相关文章

推荐访问:骨气 志气 底气 心得体会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