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9篇

时间:2023-05-29 13:5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已把人类带入一个多维的信息化时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间的距离,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每一个人都崇尚自由、追求幸福。自由靠什么来实现和维护?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就网络舆情而言,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并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运用得好,可以让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可以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如何管理好网络,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网络监督管理部门的智慧。

  一、主要问题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如何甄别真伪,对复杂的网络主体如何评判良莠,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是网络舆情管控思路定位不当。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大都从宏观管理制度入手,倾向于“看网”,至于如何妥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线性管理、多头管理时有发生。这样既无法实现日常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舆情的预警,更无法把握深层次的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从而在危机舆情爆发时,事前无预兆,事后无头绪,发展态势难以判断,应对和引导找不准切入点,进而在危机舆情的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网络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末,中国网民已达5.95亿,境内网站已达320多万家,每天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评论发出的声音就达千万条。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互动性、多变性等特点,加之相关网络运行、管理过程中法律的空白和盲点,有些网民甚至有些网站不分事实与否,专挑捡一些抢抓眼球事件来讨论,致使

  有些发声就失去了底线,夸大其词,谣言四起,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的危机舆情,致使网络的良性互动秩序缺乏安全性。

  三是应对网络舆情缺乏足够认识。对于网络事件引发的较大危机舆情,应保持沉着冷静态度,根据舆情发展态势,抓住舆情1小时黄金处置期,加强与网络的沟通,主动公布官方信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虚假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否则“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走出了千里之遥”。然而,目前现状是要么不重视无所谓,要么是想方设法删除信息,殊不知网络危机舆情是越传越添枝加叶、越遮掩越发酵,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开始仓促应战,就会错过最佳处置时机,结果就会导致网络舆论无法收拾,进而也就会引发舆论指责越发激烈。

  二、问题的根源

  网络舆情的低门槛和方便、快捷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则阳光灿烂、满地鲜花;处理不当,则阴云密布、处处挨打。那么处理不当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一是认识误区。体现在思想认识不够、敏感意识不强,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当今的网络时代,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待网络舆情问题,听之任之,或者采取回避的方式,结果很容易造成被动局面。不屑一顾,容易导致小事变大、大事变糟;麻痹大意,容易导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害怕应对,容易导致失去民心、失

  去公信力。

  二是应对误区。体现在封杀堵塞信息源头上,认为只要堵住源头,就会阻止媒体报道或网民讨论,就能解决问题。且不说能否堵住源头,就算封杀了媒体信息源,那么数以亿计的网民呢。水中的气球,终会有浮出水面之时。这样的精力倒不如放在舆情的研判和事件的清查上,还百姓、网民以公正、客观的事实真相。先入为主,不失为引导舆情的一种危机处理方法。

  三是法律意识淡薄。体现在遵守“七条底线”上,无论是网络管理者还是普通网民,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

  实性底线,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守得住,就能打造一个网络文明时代,守不住,就会打造出一个网络丑陋时代。而我们现在恰恰缺乏法律意识,误认为网络是虚拟社会,无所谓,最终导致失去底线。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重视网络舆情,牢牢掌握主导权。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驾驶。毛泽东曾讲过“在战略上要蔑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面对日益强势的网络媒体,只有充分认识网络的深刻影响,正视网络的严峻挑战,切实加强网络的舆论引导,才能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才能切实把网络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才能不至于失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习近平在“8·19”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翻译过来,经济工作是“管钱”的事,宣传思想工作是“管命”的事。因此,要把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主动掌握网络技术,主动发布真实信息,这样才能形成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篇二: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一个反映民意的窗口和海纳舆情的空间,已成为舆情的产生、形成、发展和传播的重要策源地。针对网络舆情的即时性、开放性、丰富性、匿名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积极探索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存在的问题,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掌握科学合理的应对技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导控;问题;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情和网络舆情监测导控的定义

  什么是网络舆情?目前尚无权威的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对社会问题具有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简而言之,网络舆情就是网民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事件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言论、观点、态度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网站新闻评论、新闻客户端、论坛、社区BBS、博客、QQ群、跟贴,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等形成并传播。

  网络舆情监测导控是指管理部门基于维稳等目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网络上的敌情、政情、社情等舆情信息进行监测预警和引导管控。重点是对“事关政治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本地发展”、“事关本职工作”的网络舆情,对敏感时期、重点地区、特殊人员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舆情,以及对网上恶意炒作影响维护稳定的舆情进行监测导控。

  二、现阶段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认识不够。舆情监管部门及领导对网络舆论的现实危害性认识不足,仍难以跳出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陈旧思维模式,文件式、报告式、通稿式的信息发布屡见不鲜,缺乏与新媒体的平等交流和良性互动,及时有效、与时俱进的应对手段也鲜见。忽视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众多新媒体,对“人人皆媒体”的传播环境认识仍然不足,对新媒体时代舆情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变化研究还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或许某个“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就有可能瞬间引爆网络,并由此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2.舆情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因网络舆情收集、整理、研判的工作滞后,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被动。现在很多舆情监管部门采取搜索引擎关键字抓取舆情信息,“人工盯网”现象比较普遍,有些贴吧、论坛等舆情信息无法及时搜集到,更不能有效地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研判、决策、处理,缺少强有力的技术系统支撑,尤其是一套高效、精准的舆情信息监测系统,没有与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相匹配的技术手段,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往往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

  3.网络舆情检测导控应对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舆情应对工作机构,没有一套完善的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应对机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导控团队,没有建立起多部门协同合作和应急协调机制。舆情导控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与之配套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也相对滞后,舆情处置追求“短、平、快”,在处置舆情事件时疑点众多,失去公信力。

  4.缺乏应对处置突发舆情事件的技巧。缺少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在处理突发舆情事件时,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对突

  发事件不能做到及时监测、上报、跟进、反馈、处置,不能在“黄金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引导舆情平息事件,偏爱采用简单生硬的方法来拖延或压制,比如断网、删帖、封IP等形式隐瞒真相来禁止舆情传播。对于可能或已经发生的负面舆情,出于害怕出错、不想承担责任,或者“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固守着传统的“鸵鸟”模式,希望可以关起门来解决问题,甚至还停留在认为只要“搞定”了媒体就万事大吉的心态上。殊不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麦克风”时代,媒介主体多样化,人人皆为媒体,这就使得“媒体”开始不容易被“搞定”,舆情很难被批量清除、有效控制或直接干预了。涉事主体在耗费了巨大成本之后,仍旧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引起公众反感,并迅速放大“破窗效应”和“链式效应”,进而加速舆情恶化。

  三、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的应对措施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和舆论引导的理念。

  要更新观念,顺应网络社会生态对舆情应对的要求,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从事舆情监测导控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树立高度重视、有效管理、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的理念,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有效化解舆情危机;树立舆情应对处置和舆论引导同等重要的理念,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权,为舆情妥善处置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树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和影响媒体,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理念。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培养队伍,推动舆情监测导控工作的持续发展。

  制度建设和队伍培养是推进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和保障。要成立专门的网络宣传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骨干人员,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监管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以及新闻发布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舆情处置机制,明确运用新媒体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为规范、高效、合理应用新兴媒体提供制度保障。要选拔培养一支政治敏锐性强、懂政策、文字功底强又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擅长新媒体应用的新型网络宣传干部队伍。同时,要组织下属单位按照统一部署,构建专兼职网评员和网络协管队伍,加大在各大网站论坛发帖、回帖力度,及时回应、导控网络舆情热点为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3.加大投入,建立实时监测预警响应机制,确保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贴吧、论坛等舆情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关键词不易搜索到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和系统。通过对网络媒体和知名网站、主流论坛、微博、博客、即时通讯QQ等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过滤信息系统”,设置关键词,监测、封堵、删除不良有害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另一方面,做好技术开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随时运用网络舆情监测导控的科技手段更新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要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强化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导控工作人员的应变力、判断力、沟通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4.掌握应对技巧,强化舆论引导,快速稳妥化解舆情危机,实现网络舆情的平稳过渡。

  (1)抓牢“四个环节”:网络舆情的产生并形成热点、舆情热点的膨胀扩大、舆情热点的波动变化、舆情热点的淡化消失。抓牢热点形成并膨胀扩大这个应对

  的最佳时机,迅速反应、主动出击,提前应对可能会造成“推波助澜”“无风起浪”的作用,热点膨胀后应对则可能失去舆论主导权。

  (2)把握“四个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网民的利益,不推卸责任;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网络热点舆情要迅速核查,快速公布;速报事实,慎报事实的原则,说真话、快速说、不乱说,赢得话语主动权;承诺兑现原则,第一时间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要采取的措施。

  (3)注重“四个要点”:把舆情应对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化解问题的关键点放在疏导上;对因自身问题引发的舆情危机,严肃自查,不回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过硬的整改,获得公众的理解,有效化解舆情危机;对个别媒体误解、捏造获恶意中伤的危机,要主动与媒体沟通,严正交涉,公布真相。

  (4)做到“四个灵活”:灵活掌握介入时机,对已经形成的热点舆情要高调介入,全力应对,对尚不明朗的话题,认真观察细心研判,低调介入冷处理,必要时可“制造”话题转移公众视线;灵活选择好应对角度,既要满足受众需要,予以正面引导,又不能直接把矛头引向己方;灵活选择好恰当的的时机,既要有利于舆情引导,又要有利于事件后续调查处理,判断有利时机,化解危机;灵活把握应对的态度,发表权威信息时要义正辞严、有理有据,采取跟帖形式时不刻板教条。

  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开展舆情监测导控工作是当今社会必然趋势。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不仅需要树立先进的舆情监测导控理念,还要不断完善舆情监测导控机制与流程,掌握必要的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对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旭,武建华,程洁.论网络舆情监测导控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01:122-125.

  [2]郭雪珍.东莞市政府应对负面网络舆情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王南江.浅析网络舆情及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9):121.

  [4]张晶.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管理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2:52-54.

  [5]许培瑾.2008年网络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篇三: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网络舆情缺乏认识。二是网络舆情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方法简单(封、堵、删)。四是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差。五是网络舆情应对技术不够“新”、队伍不够“专”、监管不够“灵”。六是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二、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舆情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体系建设。一是规范网络舆情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

  化。二是强化舆情分析,把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要把握好网络舆情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掌握舆情发展的走势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制度。通过舆情会商会议,分析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起负面反应的舆情做出预警,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引导,完善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措施。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制度,把握舆情干预时机,提升舆情疏导技巧,化解舆情事件时间压力。在网络舆情潜伏期,及时表态,抢抓第一落脚点;发展期,要冷静面对,有效疏导;在舆情高涨期,要掌握主动,因势利导,引领话题;在舆情回落期,要防止舆情反弹,淡化支节。

  (四)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一是探索新媒体管理方式。强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建设,抢占网上话语权,有效形成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提高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能力。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引导机制和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双向沟通机制,提高党委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开创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复和办理网民留言,把网民诉求留在本地网站,防止舆情事件扩大化,推进网络规范运行。四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建立健全由新闻发言人、网评网宣员共同参与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系。

  (五)夯实基础,做好网络舆情队伍和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核心网评员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评论和宣传工作,正确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二是提升网络信息员的理论及技术素养,逐步建立舆情职业人才培养管理机制,通过网络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等方式加强网络舆情队伍的建设,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者的理论及技术素养。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的技术平台建设,舆情监测平台的建立需要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网络平台工作经费,平台运行所需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的购置、更新、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

  (六)立足实际,加强网民思想道德教育。网民是网络世界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信息、过激言辞的行为,必须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成熟、有责任心的网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互联网络荣辱观,积极开展文明上网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全力推进文明上网工程建设,促进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实现网民自律。

篇四: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薛瑞汉

  来源:《理论探索》2012年第02期

  〔摘要〕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不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

  〔关键词〕

  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部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

  〔1〕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部分政府官员片面认为,网上信息不可靠,网民意见不可信,网络只是一些无聊之人发些牢骚的地方,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愿重视网络舆情。这实际上是不具有现代执政意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其结果只会导致网络舆情越来越恶化,最终丧失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二)惧怕网络舆情,采取逃避行为。面对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大,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很害怕,认为网络舆情是“洪水猛兽”,不仅害怕网络曝光,更担心因自己回应的不当言行而引起更严重的事态,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变化时畏首畏尾,采取逃避行为。2011年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三)获取信息及信息发布的方式多依赖传统媒体。直至目前,一些政府官员仍然满足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影响力远不如传统媒体,只要传统媒体不介入报道就可以置之不理,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由于过分注重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方面总是慎之又慎,对社情民意一般都有个加工、筛选的程序,由此导致一些更真实的舆论、呼声得不到及时传达,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官方的权威观点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尽管从理论上讲,媒体应该代表公众,应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反映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因此,政府官员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到网络上汲取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声。〔2〕

  二、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

  面对网络舆情,一些政府官员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落后。一些政府官员将网络简单等同于传统媒体,依然抱着“媒体完全可控”的传统观念,靠堵、闭、封等手段来管理互联网。在一些地方,网上舆情爆发后,一些政府官员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并动用行政权力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违法的,如2009年曝出的“王帅案”。网络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府与媒体之间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政府官员不能简单地把媒体定位为“党的喉舌”而忽视其能动性。遇到新闻事件,政府官员若还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媒体,在社会高度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二)对网络的特点、规律及其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把握不足。从众多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可以看出,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网络舆情建设重视不够,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缺乏主动把控能力,缺少坦诚沟通的态度,对网络和社会舆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或不愿把握或不能把握。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已非常关心如何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权。网络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在网上匿名发表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见,其实只是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政府官员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保障公民权利的立场出发,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有效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场,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具有易聚合、易爆发、难控制等特点。在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不仅可以发生在现实世界,在网络上也照样会发生。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一呼百万应”,一些“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网络管理调节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行政命令和使用行政管理的办法。一些政府部门通常通过落实网站管理制度,对网站论坛类、交互式栏目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发帖内容,采取先审后发的办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合法性、与主流思想的一致性。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对网络信息判断和把握的尺度不好掌握,一些正常表达网民心声、正确表达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被过多删除,导致网络无法反映网络舆情的全貌,甚至会导致对网络舆情的误判。在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体制下,网络的声音也呈现出单一性的趋势,与网络舆情的属性相违背。〔3〕

  三、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抓经济建设和运作行政资源的能力强,但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对其采取防范、消极、被动的态度,不懂得用现代的积极的方式善待和运用网络媒体,这已成为一些政府官员工作中的短板。

  (一)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了解不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各种偏见和误解,尤其是对网络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认识不清,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还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对网络媒体抱有排斥、防范的心理,对他们而言,“不发言”、“少发言”可能更合适。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提供第一手真实情况,这种做法被媒体识破,一经网络媒体曝光,势必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出现突发事件后,本来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准确及时快速地传达政府的意图,说服公众、动员公众与政府合作,共同解决危机,但一些政府官员却总是千方百计“捂着”、“掖着”、“盖着”,害怕被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不向其通报有关情况,致使群众和网民得不到真实信息,一些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满天飞舞”,突发事件逐步演变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4〕

  有的政府官员把网络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出现“负面情况”,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不敢正面接触记者,回避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政府官员认为与网络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不大,他们不必也不便参与,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在部署工作时不考虑宣传工作的位置,推动工作时不重视宣传部门的作用,工作动态也不向新闻单位发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网络媒介素养和能力欠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5〕

  政府官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利用媒体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对网络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体环境,许多政府官员缺乏应有的网络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网络媒体,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被各种网络信息和媒介包围的政府官员,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由于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就会降低行政能力,损耗政府的“无形资产”。

  (三)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一些政府官员缺乏了解和把握网络媒体报道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了解网络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职能、运作流程很陌生,对网络媒体监督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缺乏充分认识和估计。二是不掌握网络媒体语言。有的政府官员应对网络媒体技巧欠缺,面对记者采访,不知道如何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面对记者的提问,不会使用准确的语言陈述事件的性质和进展;在回答记者所提问题时表达失当,或者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是没有专门的网络媒体接待预案。记者来到之后,一些政府官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弄不清记者的来意,或者生硬拒绝避而不答,或者不负责任地敷衍一通,甚至表现出敌对情绪,造成工作被动。

  一些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的政府官员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对网络媒体仍存在管制思维和实用态度,认为网络媒体应当服从政府的命令。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的批评和监督,不喜欢网络媒体为揭露问题而作的负面报道,对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报道大加支持,而对于负面报道则严厉制止。为封杀负面消息,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手段阻挠记者的采访报道;有的直接找到上级新闻主管部门,要求其制止报道;有的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密监控,对于有可能被采访的群众提前打“预防针”;有的甚至作出毁坏摄像器材、殴打记者等恶劣行为。〔6〕

  近几年,频频曝出政府通过公安机关“抓捕记者”、“扣押记者”、“殴打记者”,甚至出现“跨省追捕”、“网上通缉”等“雷人行为”,这些都是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监督所导致的恶果。要消除诸如此类不正常现象,就必须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使其努力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

  豁,季

  明,李

  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J〕.瞭望,2011,(40).

  〔2〕吴洪凯.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

  〔3〕温淑春.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J〕.理论与现代化,2009,(5).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4〕官盱玲.综述: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N〕.北京日报,2011-02-14.

  〔5〕

  叶

  皓.当代官员必需的媒介素养〔J〕.行政管理改革,2011,(1).

  〔6〕陈丽萍.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

  责任编辑

  周

  荣

篇五: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薛瑞汉

  来源:《理论探索》2012年第02期

  〔摘要〕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不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

  〔关键词〕

  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部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

  〔1〕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

篇六: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舆情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舆情”,学理上的解释是指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既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人们内心的想法。它与舆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舆论”一般认为是公开的公众意见。

  一、网络时代的舆情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言论实际上的“匿名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表达社会政治态度的主要方式。而网络信息海量的内容、极快的传播速度、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很容易使人们受到网上传播的、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事项刺激,并迅速地把个人的态度通过网络手段“即时”地表达出来,因此导致现阶段舆情向舆论转化的时间越来越短、过程越来越容易。而一旦舆情转化成舆论,二者将发生相互的强化作用,愈演愈烈,从而对决策者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制约。当一种合理健康的舆情变为舆论时,任何关注、理解、支持和顺应民意的决策者的行为,都会受到理解和赞扬;反之,任何躲避、推诿、扯皮、虚假和违背民意的决策者行为,将会被暴露出来并受到批评,也就是形成所谓的“舆情危机”,如果决策者不能正确应对,“舆情危机”可能很快变成一场群体性突发事件,甚至造成政府管理危机,引发更大的社会政治风险。

  二、舆情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舆情收集工作主要存在收集主体、收集渠道、反馈机制方面的问题。

  首先,舆情收集主体缺乏整合。我们承担舆情收集工作的主体众多,有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信访部门等等,此外,街道办事处和信息直报点也负有社情民意收集职责,如此多的舆情收集主体,彼此之间却未形成联动,致使收集到的舆情要么重复、要么缺失,难以全面、正确的反映社会态度。而正因为有如此多的舆情收集主体,导致承担舆情上报工作的部门工作量大、重复作业,无暇再主动收集信息,使得上报至区委、区政府的舆情要么陈旧、与实际情况脱节,已经不能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要么已经转化成社会舆论,给领导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其次,舆情收集渠道不畅、被动。我们最主要的舆情收集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人大渠道,二是政协渠道,这两者都是通过代表或委员联系群众,收集舆情,提交议案;三是信访渠道,设立信访部门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四是调研渠道,通过上级领导下基层调研来了解民情;五是常规信息报送渠道,通过负有常规信息报送职责的部门,如办公室系统、宣传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反映社情民意。这些渠道,确实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把握舆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上述渠道在收集、反映舆情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舆情收集不快捷。除办公室系统的信

  息渠道和信访渠道较快外,其他渠道对舆情的收集和反映都因受程序、环节、层次较多的影响而很缓慢。二是舆情收集不纯真。上述五个收集渠道,除信访渠道更带有“原汁原味”外,其他渠道多是有针对性的收集舆情,报喜的多,报忧的少,存在的问题被层层“截留”、淡化,使领导难以了解真实情况。三是舆情收集不主动。上述五个收集渠道,没有一个渠道将收集、反映舆情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他们对舆情的反映都是派生性的、被动的、有限的、浅层次的。

  第三,舆情反馈机制缺少监督。对于通过人大、政协、信访渠道收集到的舆情,一般通过人大建议或政协提案办理、信访件办理等机制,能够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并得到监督;但是对于办公室系统、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收集到的舆情、基层上报的社情民意等,反馈一般是直接面对当事人,缺少第三者的监督或监督不及时,容易造成问题久拖不决或重复反映。此外,由于这些部门收集的信息量大,在呈报给领导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简化处理,因此,必然有大量的舆情得不到反馈。

  三、加强舆情收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分析中心,畅通舆情收集渠道,接受公众监督

  2003年,中宣部专门成立了舆情信息中心,及时收集并报送社会各界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等。目前,各地市都在探索建立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并做出了大胆尝试。我认为,舆情信息收集网络的主要结构应有以下几个部分:

  区委、区政府

  上级有关部门

  政务网

  舆情信息收集分析中心

  专家组

  街道及企业

  宣传部门

  各新闻媒体

  社会舆情

  信息员

  各社区舆情

  信息点、直报点

  社会公众

  1、舆情信息分析中心(以下简称“分析中心”),是舆情信息工作的神经中枢,发挥对直报点和专家组工作的支持和领导、对兼职舆情信息员和舆情信息点的培训和领导职能,主要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汇集、整理、修改、上报等工作,并承担政务网的建设和维护任务。

  2、专家组,由区委、区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和高校等社科研究力量整合组成,负责对分析中心提出的重大社会舆情进行专题调查,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推进,对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对本地区社会舆情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不稳定因素展开实情分析和防治研究,形成舆情研究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3、街道办事处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确定一名承担信息工作的人员,负责报送向分析中心报送舆情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报送工作信息。其中,工作信息经有关部门(现在是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宣传部外宣办等)审核后,发布于政务网上或报送至上级有关部门。

  4、社会舆情信息员,可通过街道办事处推荐或者社会招聘产生,由公务员、教师、医生、农民、企业员工等不同岗位的人员构成(50名),兼职。主要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报送至分析中心,此外,还负责区委、区政府决策的宣传工作。

  5、社区舆情信息点为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及时收集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和思想动态,配合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工作人员纳入兼职社会舆情信息员进行管理,对工作开展较好的信息点,每年可给予适当经费支持或办公设施补助。直报点是直接向分析中心报送舆情信息的工作点,主要设在大型国企、核心城区和高校。

  6、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上网、电话、信件等方式直接报送舆情或反映问题。

  分析中心将收集到的舆情分类上报给区委、区政府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不仅通过常规渠道进行反馈,还通过政务网向社会及时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询、阅览,从而使舆情处理情况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监督,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舆情表达、报送、反馈、办理、监督机制,杜绝负面舆情转化成负面舆论,并引发更大社会政治风险的可能。

  (二)加强信息公开

  长久以来,我们应对负面舆情都是采取保守、被动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压制、反对,很少主动组织有关部门或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或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释疑解惑。由于未及时公开真实信息,反而容易使虚假信息更广泛的传播,造成事与愿违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英国政府的做法是,政府认为媒体应该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政府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并能够帮助政府迅速向公众传达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指示;反之,如果媒体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由于新闻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在公众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恐慌。因此,当接收到负面舆情后,哪怕是存在公众内心的尚未公开的想法,如果这类舆情可能转化成极不安定的负面舆论,我们就应该立即做出反馈,及时向媒体发布权威的、直接的信息,并做好与公众和媒体的交流互动,主动引导负面舆情向我们期望的方向转化,或者减弱、消除负面舆情,或者至少可以减缓负面舆情向负面舆论转化的速度,为我们的决策赢得时间。

  此外,应对负面舆情,不仅仅需要在舆情发生后进行信息公开,还应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引入宣传策

  划机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积极营造正面的社会舆论,吸引公众的目光,将可能产生负面舆情的空间压缩到最小。

篇七: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改变着企业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关系到企业品牌声誉、产品质量的一些突发事件也逐渐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如,xxxxx等等,如果不加以科学有效的疏导,极有可能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公司形象。因此,如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营造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是当前各单位、下属公司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新任务。

  一、各单位、产业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步,有的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纵观全局,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干部、员工思想上没有转变过来,对网络舆论不重视,狭隘地认为了解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是宣传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在当前民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热点问题频现,舆情空前活跃的形势下,各单位、下属公司在应对社会舆情、化解矛盾、维护公司形象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导致在舆情管理工作不主动、无创新,从而制约了网络舆情管理能力的提升。

  从201x年到2020年的舆情监控工作分析,都是我们发现相关网络舆情并将舆情信息分发到涉事单位,没哪个单位

  主动联系我们,告诉我们在某某网站上有和公司相关的舆情。

  2、应对网络舆情的准备不够。目前,多数单位在网络舆情应对上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组织领导工作架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应对预案。因此,工作上未能有效适应互联网信息开放性、交互性、复杂性、爆炸性的传播特点,导致对网络舆情准备不足、处理不够及时。

  比如,xxxxxx,我们将这条舆情分发到xx部门后,xx部门5个工作日后才对舆情进行回复,面对舆情准备不足、处理不及时。

  3、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措施不够妥当。一些单位在应对媒体和网友的质问时,还是运用能拖则拖、能避则避的低层次、低水平的“老办法”,容易出现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力的情况,损害公司形象。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针对当前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现状和应对网络舆情的薄弱环节,要求各单位、下属公司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更新理念,提高对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

  更新理念,顺应网络社会生态对舆情应对的要求,加强

  组织工作网络舆情应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仅对于公司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各位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对网络舆情规律、网络社会与组织工作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学习与研究,充分认识组织工作在网络社会生态下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并形成与之相对的工作理念,夯实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防范,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

  主要是建立健全舆情监控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对主流门户网站以及本地网站的新闻信息和互动类网络社区、论坛实施动态监控,即时掌握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和研判,掌握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提出处置意见。

  (三)主动应对,确保网络舆情事件得到有效解决

  当网络舆情发生时,要能够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有效解决网络舆情事件,维护公司形象。

  1、反应迅速及时。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不能采取缺席失语、消极对待的方式,而是要积极主动、迅速处理,用有说服力的事实和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避免出现

  “不作为”的情况。如xxxx,使该事件在引起传统媒体的炒作之前就被消弭于无形,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复杂化。

  2、措施得当有力。当突发网络舆论事件后,要根据相关的工作规范和纪律,充分发挥工作机制的优势,采取得当的措施,科学、合理应对网络舆情,打好“组合拳”,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同时要敢于打破常规做法,及时跟进,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调查事件真相,第一时间把真相公布于众,如事件复杂,不要等到有完整结果后公布,要根据进展情况分段公布,来满足公众的期待,从而减少网上谣言传播。

  3、方法灵活讲究。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从公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需求、利益,注意应对方式方法,既澄清事实,又讲究情理。对网民的“拍砖”、过激的言论等,要沉得住气、搁得下面子,做到冷静分析、平和交流、坦诚沟通,在交流中求得理解,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如xxxx,党委宣传部以普通网民的身份跟帖,进行了合理的舆论引导,有效地遏制了房闹团体引诱炒作的企图。

  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不能采取缺席失语、消极对待的方式,避免出现

  “不作为”的情况,要积极主动、迅速处理。在这里,也再次强调,《xxxx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舆情事件办结率必须达到100%。

  希望在座各位能从今天的培训中受益,让网络舆论成为xx跨越发展历程中的“晴雨表”、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黏合剂”,促进xx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谢谢大家!

篇八: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舆情信息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舆情信息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及时准确地反映,对制定、调整政策,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舆情信息工作人员的配备不齐、兼职太多,舆情信息工作投入不够,没有把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有的单位领导不闻不问,工作显得一般化,长期打不开局面。

  二是信息质量不高。一些地方报送的信息还停留在一般工作动态的报送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反映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能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思想深度、理论深度和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舆情信息不多,信息的参谋服务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是网络作用不强。基层虽然建立了一些网络,但覆盖不够广泛,反应不够灵敏,运转不够高效,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依然存在,网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一些信息直报点,一年一条信息也没有报送。一些单位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没有工作的积极性,有情况也不及时反映。同时,对新领域、新阵地的研究也较少,掌握舆情信息的面还比较窄。

  四是工作主动性较弱。一些单位从事舆情信息工作的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舆情信息工作中去,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对舆情信息没有进行全面的把握,有的坐在办公室想当然地“编”信息,有的在那里“等”信息,有的从别人那里或从网上“抄”信息,这样的信息当然就没有什么质量。

  五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首先,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有待加强。舆情信息有

  它的随时性、突发性、广泛性,这就要求基层舆情员对舆情信息要快收集快整理快上报,这就对舆情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舆情信息对最基层来说是新生事物,且涉及面又广;而基层个别地方宣传员变动频繁,出现“雁高飞”现象,致使舆情工作不平衡,出现了少数人员不懂什么是舆情信息,不会写舆情信息,或者是内容不全面(重工作类信息轻思想类信息)。其次,基层触角需要进一步完善。舆情信息要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民众意愿,就要从各行各业不同层面收集不同的民众意愿,加以整理,从而为决策提供准确的舆情资料。全区现已建设了完整的舆情体系,同时通过各乡镇信息员又延伸了舆情信息工作在农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触角,但是在企业、学校、等基层设立舆情员工作还在探索中,只有逐步使舆情信息网络体系更完善,才会使舆情信息的内容更广泛、更具有现实意义。

  六是舆情反映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们获得舆情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以下四条:一是通过代表或委员联系群众,收集舆情,形成议案,把信息反映给人大或政协;二是通过信访渠道获得信息;三是通过领导调研渠道获得信息;四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的信息机构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然而这些渠道在反映舆情方面均存在不足,表现在:一方面是舆情反映不快捷,对舆情的反映都因受程序、环节、层次较多的影响而缓慢;另一方面是舆情反映不纯真,除信访渠道有“原汁原味”外,其他渠道所反映的舆情总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诸多存在的问题被“截留”、淡化,使领导层难以了解真实情况。

  二、工作对策

  一是要正确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规律。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三贴近”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以灵敏的嗅觉

  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收集报送人们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的反映。要在保证信息报送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数量。

  二是要大力加强舆情信息网络建设。在现在的基础上,把触角伸向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伸向新兴群体、新兴组织、新兴媒体等社会群体,伸向社科单位、科研院所等思想理论领域,伸向一段时间矛盾相对集中的部门。要加强与其它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的联系,将各类舆情资源纳入协作范围,形成一支没有编制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近年来,特别是以手机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聊天站和论坛帖子及网评、手机短信内容的分析,收集网上重要舆情。要尽可能地使舆情信息网络覆盖广泛、层次清晰、严密高效、反映快捷、渠道畅通。

  三是要建立良好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灵活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和意识形态工作预警机制。围绕社会舆情和网上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报告,不断提高对社会舆情的深度把握能力。要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工作评比奖励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起色不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督促,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不断加强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建设。作为舆情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力求学得多一点,钻得深一点,把知识功底打得牢一点。在学习中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驾驭文字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舆情信息工作者要发扬实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从群众的言行中了解诉求,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情况,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提高自己。

  对此,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舆情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对“大局、大事、大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断提升舆情信息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五是要拓宽舆情信息收集范围。一是设立基层舆情信息采集点。舆情信息是社情民意的反映,是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热情的有效载体。在全区各单位服务窗口、基层站所、村居和车站、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医院、学校、银行、社区等社会公共场所处设立舆信采集点。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先进典型和负面信息,并着重关注群众反映的原始“情报”,从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社会性的舆情信息。二是加强网上舆情信息的采集。加大对网络信息的采集,通过举报邮箱、领导信箱和QQ举报等形式,及时从网上收集信息,找到有价值的舆情点,筛选整理成有效案件线索。三是开辟其他信息收集渠道。

篇九: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加强网络舆情安全管理、遏制网络不安定因素的传播和蔓延、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因此积极探索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并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有着积极意义。

  标签:网络舆情;监管;对策建议

  2016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形态发生了深刻、全新的改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日益推动着全社会、多行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就使网络舆情影响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当发现网络舆情有不良倾向时,如何进行监管、控制和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网络舆情真正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一、目前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

  (一)互联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状况及水平

  我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年相对数为47.6%,绝对数达到1636万,相对中国域名总数来看,约占52.8%,比例之大,令人鼓舞。就目前来看,中国“.CN”域名已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就成为全世界注册保有量之首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在我们中国,就目前网民绝对数来看,数字已经十分惊人,达到了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从相对数来看,也十分可观,已经达到了50.3%这一数字。中国居民上网人数是什么情况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过半。其中,截至2015年底,中国一共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的相对数为6.1%,与2014年同期相比较,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不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增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2.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渗透的情况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掌握的技术比较先进,对互联网域名和服务器等有着监视和控制权,这些国家不论在计算机硬件方面,还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都有着垄断地位,因此,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全球互联网的控制权。在境

  外有几千家反动的中文网站,他们将网上渗透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侵扰破坏。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和干涉中国内政、介入中国内部事务最便利的途径。敌对势力利用境外反动网站,在网络上散布反动舆论,对虚假的网络信息进行大肆宣传,对我国的政权稳定产生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他们通过网络的虚假宣传,恶意炒作他们自己认为的所谓社会热点问题,对中国政府的社会威信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目前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主要做法

  1.网络舆情管理监察工作

  一是全面掌握网监基础数据,主要是建立互联网络基础数据库,对具有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单位进行备案,对使用固定IP地址的单位、网站,以及营业性场所和非营业性场所、重点单位的相关业务系统进行登记注册;二是落实网联单位责任制,加强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逐一落实信息安全和安全管理制度,与互联网服务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行业自律;三是加强重要阵地控制,以本地互联网数据中心、托管主机和虚拟主机以及重点网站等网上重要阵地和主要信息传播场所为重点,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传播;四是强化网吧技术管控,在落实网吧“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根据网吧安全管理系统的在线运行率、日志上传率、上网人员动态管控率等进行监管。

  2.互联网巡查导控工作

  把互联网信息巡查处置工作作为网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网站、版主、民警的责任,构建维护网上秩序和网络安全的社会防线,使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遏制。一是落实网上分片巡逻,整合各部门、各警种资源,强化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处置能力,积极改革、大胆创新,完善网上监控工作机制,实行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巡查制度,与各大网站及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保持联系,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努力做到发现不良信息时,能积极响应,及时处理。二是落实网上报警处置机制。在重点网站上设立报警岗亭或虚拟警察图标,点击后可以进行网上报警。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网上举报能认真对待,及时处理,认真调查,尽快发现和处置各类网上有害信息,为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提供违法犯罪嫌疑线索。三是落实网上舆情控制,公安机关的网络警察机构积极主动与相关机构和部门及社会相关力量构建网上舆情控制、监督、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较为专业的网上舆情控制工作组织并形成网上舆论宣传阵地,针对网上舆情开展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工作。

  3.网络违法犯罪的防范打击工作

  必须强化防范网络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公安机关与电台、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建立发布防范新型网络违法犯罪的宣传机制;在网吧、宾馆、酒店等上网场所发布关于防范网络违法犯罪的温馨提示。与此同时,要强化打击网

  络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能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广辟案件线索来源,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坚持“网上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的原则,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性网络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活动。二、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影响网络舆情的监管

  网络虚拟社会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但在我国则是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的新生事物,由此而引发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时有发生。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其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相对滞后问题,使得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对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甚至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导致无法可依。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属于部门规章,既缺乏法律效应,又缺乏可操作性,给公安机关的互联网案件落地调查、整治网站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队伍建设明显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进步,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信息安全状况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是涉及网络方面的各行各业,都在加大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达成共识,培训力度明显加大,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网络的发展、网民数量的迅速上升相比,网络专业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上都存在极大的缺口,懂公安业务、法律和计算机的复合型网络警察就更少了。一些企事业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认识不足,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手段还不到位,从事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没有,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无能为力,给单位乃至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专用设备、管理技术手段还满足不了网络舆情监管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知识更新频繁,新的网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专用设备、技术手段却与之未能同步发展,更新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在制约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制约了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和监控水平的提高。

  (四)人的认识与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相比还存在滞后、不到位问题

  由于网络虚拟社会本身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广大网民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知水平低,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在许多网民看来,在网络上所发生的信息、言论不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被法律追究。这种心理很容易导致一些网民做出触犯法律法规的言论行为,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理念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虚拟社会”的维稳工作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作为监控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应采取“四抓四强化”的管理办法:狠抓网络监控队伍建设,强化舆情监控能力;狠抓管控规章制度建设,强化职责任务落实;狠抓管控举措创新,强化网络规范运行;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网上维稳能力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立法与宣传工作

  尽快更新或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并且还要就虚拟社会中存在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加大关于信息与网络安全的专项立法,使其与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相统一,使信息安全与网络全领域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与行业自律规范相互结合,使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为网络虚拟社会维稳工作和信息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对于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要有计划、有目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活动,活动的开展既要注意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形式,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积极宣传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对青少年网民的宣传更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使工作更具有影响力,要在校园内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普法宣传,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消除他们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认识误区,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社会的行为同样负责,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全面推进虚拟社会自律

  虚拟社会中的网民可以遍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要坚持疏导为主、以堵为辅、堵疏结合的原则。

  行业自律是前提,是基本。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载体,许多行业、部门都在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往来,网络环境的好与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运作与发展。因此,在不同的行业、部门中可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自觉规范行业的网络行为。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要将技术防范、网络接入点的管理作为重点,常抓不懈,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隐患,置有害信息于网络之外。作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响应政府号召,与各级政府密切协调配合,倡导文明上网、自觉向不文明网络行为说不,进行有效抵制;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对上网内容和网络行为的审核,对那些有害信息要坚决抵制,决不给其留有任何散布的空间。

  网民自律是根本、是保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广大网民,加强对网民的全方位管理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全体网民,才能使虚拟社会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加强道德法制宣传,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网民的思想道德认知,引导广大网民自觉遵循网络规范,有效自律。

  (四)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导控工作机制

  完善以部门协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导控协作机制,促进各有关部门及相关组织全面参与舆情导控工作,公安网警部门要为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与导控提供情报来源、技术支持和网络写手。具体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各级网络联络员的作用,大力搜集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情报信息;二是强化网上舆情监控,实时掌握网上舆情动态,做好舆论导控的先期准备工作,做好技术支持;三是建立网上专业写手队伍,适时开展舆情导控,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舆论导向;四是做好横向交流与沟通,发挥舆情导控的协作优势。(五)建设网络警务平台

  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网站上布设网上治安报警岗亭,并根据需要设立虚拟治安监督警员,最大限度地使网上接警、出警、网上案件处理等咨询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每个城镇社区业主论坛、社区生活网站等平台开设“社区警务室”,以提高网上“见警率、管事率”。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报案、受理、情况通报,进一步加大网络防范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警员QQ群、微信群、微信警务办公室等,加大网上巡逻执法,及时发现网络隐情、及时处理,提高网上监管能力和水平。

  (六)建立社区思想政治网站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网站,从城镇街道社区到乡村要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做到网络文化全覆盖,对广大网民十分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要加大投资力度,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满足广大网民的精神需求。请舆情导向人员或者网警做这些“红色网站”的主要版块的版主,通过演讲、评论、导读等多种方式对广大网民进行宣传和沟通,使广大网民的思想认识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广大网民的头脑中,培养网民是非判断能力,使广大网民学会鉴别网上信息的真伪,自觉抵制网上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想观念的腐蚀。通过“红色网站”还可以发现网民在现实社会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整理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广大网民的思想动态,从而正确引导广大网民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在思想碰撞中,使网民辨别是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七)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对敌斗争的策略

  信息安全事关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国家安全。在新形势下,要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地位,全体国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增强大局

  意识,要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对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网络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足够的研判,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稳步开展。

  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必须将国家安全利益放在首位,特别是政治安全事关国家命运与前途,时刻动摇不得。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要始终顾全大局,对西方敌对势力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决不给反动势力任何破坏国家安全的空间。

  (八)全面推进网络虚拟社会实名制

  根据目前网吧实行实名制上网的经验来看,效果很好,可以做到可监控、可管理、可处置,这一举措还应逐步拓展到上网实名制,实名制还要涉及网络邮箱、网络博客、网络论坛、聊天工具、支付平台等多个领域。只有这样,公安网警部门的网络监控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网络虚拟社区的覆盖范围将越来越广,逐渐成为现代人寻求数字化生存的现实平台。对网络居民行为的研究日显突出,对其如何进行规范管理也成为当务之急,这一切都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网络环境日新月异,与之俱来的网络违法行为、犯罪率也有逐渐上升的态势。因此,加大对互联网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势在必行,只有全方位地、彻底地净化网络环境,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才会使美好和谐的虚拟社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EB/OL].[2016-05-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5/19/31674953_542482304.shtml.

  [2]韩佳,白学伟,李文涛.辽宁省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3]王一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研究[J].情报探索,2016(3).

推荐访问: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舆情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