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4-02-10 16:56:02 来源:网友投稿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3篇

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发展变化进行的深刻分析论断,体现了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深邃思考。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是奋进新征程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号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篇1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水平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突出抓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支部建设“强基固本”行动。加强党建指导,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加大“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力度,建设一批模范党员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

  3.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清廉建设。持续做好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巡访(内部巡察)和问题整改。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4.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深入推动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尤其是黄河流域“双一流”高校开展产学研和人才培养合作。推动沿黄地区“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研学旅行优质资源共享。加强胶东经济圈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学术交流。

  二、聚力培根铸魂,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全面实施

  5.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域推进机制,深入开展“探寻红色印记”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在青高校学生广泛参与xx研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课程,持续打造项目品牌。加强教体融合,全面落实“一天一节体育课”和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深化美育特色学校、特色社团创建工作,开展在校生视觉、脊柱健康筛查。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及实验区(校)建设。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做好学生国防教育和中学生军训工作。

  7.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大家校社协同育人标准校、示范校、品牌校、品牌区建设和引领力度,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一体推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打造“爱润成长”品牌。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在校生心理健康筛查,做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心理援助工作。

  三、强化统筹协调,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8.持续扩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持续扩大学位供给。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继续抓好强镇筑基试点镇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加强监测和指导,加快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干部教师适度超前配置、“一长多校”办学模式改革等政策落地,持续推动新校高位发展和初中强校提质工作。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升级、全面创优。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改革,持续扩大公办园、优质园和集团化办学覆盖面。

  9.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继续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和提质扩优工程,加快xx现代职教园建设,启动xx现代职教中心学校项目,规划建设上合职教园。推动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支持“双高”职业院校建设本科校区。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

  10.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实现康复大学去“筹”招生,协同做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等高校筹建工作。推动xx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实施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遴选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

  11.持续提升各类人群教育保障水平。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推动区(市)特教学校全部纳入本区域普通教育集团。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强化资助育人成效。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施老年教育提升工程。

  12.持续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强民办教育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提升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修订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减负成果,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加强隐形变异培训执法检查。

  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事业发展内生动力

  13.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将学生发展、校长听评课、校本教研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进一步完善中考招生政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艺术素质测评机制。

  14.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不断巩固“双减”政策落实成效。持续抓好校长听评课、教师集备和课后辅导等措施,打造轻负高效课堂。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升作业设计与布置质量。持续优化提升课后服务,建立健全延时托管服务制度,探索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工作。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抓好尖兵教师培养,全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探索具有xx特色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机制。扩大新型职普融通试点招生规模,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15.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建设中小学智慧作业管理系统和虚拟学习班级系统,融合对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助学、助教、助管、助评。新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200间。实施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信息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16.扩大和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研究制订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全力打造“上合教育”品牌。高质量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研究制订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培育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五、提升保障水平,夯实教育改革发展基础

  17.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整治力度。推动出台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政策。持续做好骨干校(园)长高级研修和名校(园)长培养工作。畅通优秀教师快速成长渠道,全面实施新教师跟踪培训、青年教师“菁英”计划、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培养等计划,推进国家教学名师、齐鲁名师、xx名师三级工作室梯队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班主任队伍建设“雁阵工程”,举办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节。

  18.全面深化教育治理改革。启动依法治校区域试点,健全依法治校工作体系,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法治体验系列活动。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推进幼儿园招生报名“一网通办”,研究制订“互联网+”监管办法,继续开展“连心惠企”大走访活动。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19.巩固拓展教育督导改革成果。做好《xx市教育督导条例》修订发布和学习贯彻工作。继续开展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价,建立教育督导结果向市政府定期报告制度,加大教育督导结果运用力度。

  20.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优化升级学校安全平台系统,强化平安校园数字化建设。压实属地责任,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开展未成年学生“同心防溺水”专项行动,持续深化防欺凌、消防、校车安全和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拓展学生安全教育和生存教育,全面推进生存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场馆。认真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加强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中小学规范化食堂评定和“星级食堂”创建。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篇2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首府首善标准,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基建项目和校园安全“三件大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xx建设面向东盟合作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教育力量。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推动各中小学校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首课制度”。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持续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色示范课堂,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深入落实市领导同志联系学校制度。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原创性系统性阐释。

  2.不断完善首府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启动第二批“最强党支部”“最佳党建品牌”培育创建工作。制定xx市中小学党支部工作手册,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全面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完善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指导督促民办学校健全完善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优化党务干部培训内容,提升党建宣传工作水平。做好市委教育工委下辖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切实加强统战工作、离退休干部工作和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

  3.打造堪当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直属学校、二层机构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干部实践锻炼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跟岗交流学习、“上派下挂”等干部实践锻炼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启动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培养工程“扬帆计划”项目,继续深入实施“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健全完善干部关爱激励机制,制定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荣誉退休机制。

  4.切实维护首府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联系、督查、考核、问责、通报等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和压紧压实全市教育系统各单位党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导学校守好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严格线上线下讲座、论坛、讲坛、研讨会、报告会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学报出版物、学生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监管,加大对各学校所属阵地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的通报、问责力度。加强教育领域网络舆情监管,严格落实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完善舆情督办、通报、定期分析研判等制度,促进舆情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加强教育系统统一战线工作。加强与各学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口联系,加强对各学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5.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清廉学校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三不腐”,切实加强经常性纪律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家访活动,加强对直属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查工作。常态开展监督检查,继续推行纪检监察责任片区协同工作机制,强化片区的纪检监察监督作用,继续紧盯权力运行,围绕重点人、重点事和重要节点,对高风险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做好日常监督、提醒和教育。督促指导学校开展警示教育“六个一”活动,以案明纪、以案示警。建立学校纪检干部跟岗学习制度,提高学校纪检干部专业水平,提升监督质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教育。开展中小学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巩固提升清廉建设典型示范作用,并培育一批新的清廉学校示范校,凝练一批清廉学校建设优秀案例,发挥示范校的辐射带头作用。抓好上级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巩固深化整改成果,开展提升作风及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巩固拓展清廉机关建设工作。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正确政治方向

  6.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完善中小学校思政课铸魂育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xx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专项行动,评选一批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强化“三全育人”示范校、示范院系建设。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xx市中小学校思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将育德作为学科优质课的重要评选指标,开发一批学科德育优秀课程并进行宣传。评选10节市级德育微课教学“精彩一课”。全市培育不少于10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中小学德育品牌,10所德育示范校,5个市级“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加强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场地建设,评选5个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各校落实劳动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学校根据文件落实课程内容,建立本校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家校社育人格局,指导各学校完善校内家长学校建设和管理指导。评选5个市级中小学优秀家长学校。评选30个市级中小学家庭教育优秀案例。持续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7.打造xx市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稳步推进“三制三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指导各校开展学生心理问题排查与危机干预,对各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督查。分层次、分梯队开展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100%全覆盖。开展心理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加强与高校结对帮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辐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月一主题”教研活动,构建城乡均衡发展教研共同体。开展医教联盟的合作探索实践,协同推进全市心理健康工作。修改完善《xx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xx市未成年人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改扩建工作。

  8.推进体育美育全面发展。配合自治区、xx市做好参加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承办自治区第三届中学生合唱节。联合体育部门持续开展体教融合示范市创建工作,完成兴宁区、良庆区、邕宁区、高新区、经开区中小学运动项目“3126”布局工作目标,持续开展xx年xx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活动,试点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工作。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与健康、美育课程,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美育活动,加强大课间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完善美育评价机制,落实艺术教育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

  9.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加强作业管理,防止作业总量和时长反弹。建设xx市优质作业数据资源,推动课后服务“上水平、强保障”。持续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积极挖掘推广“双减”典型案例,打造“双减”xx经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行为的治理力度,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力度,压紧压实主管部门职责,推动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全流程监管,防止机构“卷款跑路”等严重侵害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的行为。健全校外培训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和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持续做好xx“双减随手拍”便捷投诉举报平台的办件工作。

  10.铸牢青少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习基地建设。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等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团结、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

  11.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选好、用好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华民族大团结》等教材。印发xx—2024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教辅推荐目录。抓好教材使用前任课教师培训,持续强化教材教辅全流程监管。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外读物、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及境外引进教材管理。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成果,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宣传使用和课例展示。推进普通高中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组织普通高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培训。

  12.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抓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建设一批示范校,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推进县域语言文字规范化乡村建设。加强教师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做好全市在职在编普通话未达标教师培训和测试工作,提高全市教师规范使用普通话教育教学能力。继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加大活动品牌宣传力度。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推普乡村行”助力乡村振兴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建设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规范管理优化流程开展测试工作,坚持做好“送测下乡”服务。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3.实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秉持首府首善标准,召开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研究制定《xx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其配套政策。推广优质教育,打造15个优秀教育集团。总结推广一批教育改革亮点。

  14.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教育系统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推广教师资格认定“扫脸办”智能审批改革,持续推进教育系统政务优化服务。科学利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 一公开”等大数据监管措施,加强教育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健全依法治校工作体系,开展全市中小学依法治校达标建设和示范校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

  15.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持续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成果,持续推进“公参民”学校治理。理顺办学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全市民办中小学校和民办中职年度检查指标体系,规范和优化民办学校年度检查行为。加强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监管,常态化做好学校章程备案公开、民办学校决策机构成员备案等工作。强化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和各类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加大对民办学校及其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和整治民办学校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及各类舆论事件。

  16.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理顺协调机制,提高教育督导信息化水平。制定《xx市实施的工作方案》,启动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三大评估工作。组织做好xx年度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启动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配合做好xx年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专项数据采集工作。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双减”、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指导督促落实《xx壮族自治区教育督导问责实施细则》,加大问责力度。推动落实《xx壮族自治区督学管理办法(试行)》,加强督学队伍建配管用考工作。

  17.深化考试招生和教育评价改革。大力宣传招生考试改革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招生考试改革工作的政策规定。大力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和升级改造,安全平稳组织各类国家教育考试。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落实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推动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配合做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策宣传。加强考试招生研究课题管理。

  18.提升教研服务教育教学能力。搭建县区、学区联动教研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学区、学校、教研组多级教研体系和“以校为本,区域联动,网络支持”的教研模式,落细落实《xx市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xx-xx)》任务;开展“品质课堂”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开展送教下乡示范教学研讨活动、城乡结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开展针对性的区域教科研视导活动。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构建公平有质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9.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大力实施xx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xx-2025年),完善城乡普惠性幼儿园布局。持续开展巩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工作,逐步减少附设幼儿园(班)数量。出台xx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开展xx年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和重新评估验收工作。加快推进自治区幼儿园课程基地建设。加强学前教育教研改革,持续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加快各县(市、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

  20.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继续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努力挖掘、培育和打造本辖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树立一批优秀教育集团和常规管理示范校,实现每个县(市、区)、开发区都有“好学校”“好学区”“好教育集团”。科学编制xx年教育基建投资计划,计划年内完成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等10所中小学校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微改革。完善军人子女等各类教育优待政策。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21.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根据《xx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工作规划(xx-2024年)》,深入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支持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双新”示范校建设。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普通高中对口帮扶行动。指导五中、四十三中等4所学校推进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工作,二十一中、三十四中等7所学校推进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工作。抓实普通高中毕业班管理,提高高考备考质量。印发xx市艺体高考双上线备考工作方案。推进市人民政府与xx民族大学签约工作和引进部属高校附中到我市办学工作。加快推进xx市第九中学新校区、xx市第十三中学高中部新校区建设。严格落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

  22.推进特殊教育提速发展。认真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出台市级“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文件。持续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及送教上门工作。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和赛课专项活动。开展融合教育、医教结合、送教上门、“两头延伸”示范区示范校遴选。

  23.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开齐开足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深入实施中小学校援边帮扶工作。积极发动和遴选人员参加第六届全区小学生讲壮语故事比赛、xx校园中华经典壮语诵读比赛活动。持续推进壮语文教学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抓好壮语文教科研主题活动,办好中小学民族班。

  24.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深入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开展资助工作业务全员培训。深度应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工作专人负责机制。加强学生资助项目资金常态化监管。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诚信感恩教育月”系列活动。积极培育资助育人品牌,大力发掘和推广有xx特色的资助育人典型经验。

  25.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推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延续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持续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市县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扩大乡村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强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内引外联增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深化粤桂教育协作。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和支教教师管理。加强对我局定点帮扶村驻村第一书记、市教育局选派到县区的支教教师、“美丽中国”项目乡村支教教师的服务与管理。

  五、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26.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组织好春季招生关键期的重大宣传活动,办好xx市xx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专题活动,完成年度中职招生送生任务。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品牌专业建设。指导高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争创xx“双优计划”建设单位和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民族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做好全市统筹的“文化素质+技能考核”升学备考工作,促进中高本贯通培养。做好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备赛指导工作,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名师成长工作室建设。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组织开展第六批自治区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工作。制作系列xx地域文化特色社区教育微课程。组织开展老年教育进社区活动。召开xx年xx市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举办xx市第二届“能者为师”活动和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7.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研究起草《xx市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实施方案》,通过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推动产业与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有效对接,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创新产教融合实体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打造“产业+职业院校+智库”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高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高标准、宽领域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打造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28.提升职业院校创新和服务能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新专业设置工作,形成与xx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深入实施“1+X”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与重点企业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根据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创新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由xx市重点行业企业牵头,联合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探索所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六大千亿产业全链条人才需求,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探索组建若干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教集聚融合。

  29.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具有xx特色的国际化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和优质课程,开展跨国(境)远程教学。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与东盟国家学校、企业的合作交流,探索开展“中文/英文+职业技能”项目培训。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城市人文交流合作。支持市属高校在东盟国家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办学。持续培育中小学人文交流基地学校,继续办好“东盟班”“留学生班”,承办“xx年xx桂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加强桂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合作。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3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第3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活动,选树宣传先进教师典型。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做好自治区模范教师申报推荐工作。落实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和从业禁止制度。推动已结题的25个市级首批师德专项课题与20所挂牌建设的市级师德专项培训基地校成果落地转化,形成更多更符合我市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需求的好经验、好理论、好做法。

  31.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和配备力度。落实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继续实施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动“越往基层,补助越高”政策全面落实。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银龄计划”、支教走教等计划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齐建强教师队伍,加大编制统筹力度。与区内外师范院校建立就业指导暨人才推送协作机制。

  32.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遴选第四批“三名”工程培养对象,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梯队联建。持续开展“名师大讲堂月月谈”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推动我市22个基础教育名师团队及结对帮扶的22所学校开展共建工作。开展第二期教坛精英领航工程、学科带头人深蓝工程、教学骨干育秀工程培养。落实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和市级培训项目。加强教师培训过程管理,确保培训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探索教师培训多方协同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校建设,提升学校校本研修能力。

  七、强化教育保障,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33.健全教育高质量发展投入保障机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严格落实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要求,持续稳定保障财政教育投入。积极争取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对我市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充分利用PPP 模式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扩大社会投入。进一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和财会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4.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xx教育云平台建设,推进各类教育应用的整合和数据互通。推动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校园网络底座的数字能力。优化“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继续探索具有xx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创工作,与xx师范大学建立常态化的实验指导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搭建区域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

  35.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主体责任、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教职工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4个100%”动态达标,加强安全生产、平安建设、防溺水、校车安全、禁毒、消防、防暴力伤害、校舍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反邪教、防电信诈骗及国家安全等各项安全专项工作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全市校园安全集中整治,督促指导学校以《xx市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清单》为抓手,落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协同政法、公安部门持续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涉校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全面加强信访事项规范办理、积案化解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36.统筹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各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做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强化宣传教育及校园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建立学校与相关医院的稳定对接机制,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加强疫情防控督导,督促指导各学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37.切实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构建“上级考评-本级自评-对下考核”和“自评+互评”结合的全方位绩效管理体系。抓好各级各类绩效考评指标任务分解,明确阶段性目标、完成期限,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结果、有成效。建立每月通报的“体检式”过程管理机制,对各项工作进度实现过程性监控,狠抓整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38.讲好首府教育“故事”。办好“xx教育”微信号和《xx日报·教育周刊》等媒介平台。加强教育宣传工作队伍培训,推动全市教育宣传工作质量。开好新闻发布会,完善沟通合作机制,主动对接中央、自治区、xx市重要媒体,提升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突出重点、节点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贯彻落实取得的重大成就、先进经验典型,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讲好首府教育“故事”。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篇3

  xx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本市教育“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xx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抓手,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提升教育创新策源和社会服务能级,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铸魂育人。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重点试验区和重点试验高校开展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金课”,支持高校建设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专论课程,建设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教育等领域重要论述的个论课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堂,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示范工程,逐步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覆盖,探索建立学生意见受理平台工作机制。依托职业教育德育工作联盟,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推进xx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xx市中小学生关爱系统建设和“润心工程”项目,做好系统试点应用与课题成果转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校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生命教育特色课程。提高心理热线知晓率与服务效能,推动高校依托教育部信息平台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危机风险预警机制,畅通心理危机和精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加大高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力度。推动高校心理示范中心建设,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培训。

  3.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和校外教育。规范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启动“十四五”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开展家长学校课程教学优质资源征集推广活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骨干队伍培训,启动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建设xx家长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及劳动素养监测,拓展“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方式,提质扩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平台。

  4.加强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持续深化大中小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建设,组织做好优秀体育学生和艺术骨干学生招生培养工作,深化学校体育、艺术“一条龙”培养布局。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探索在中考中的应用。完善艺术素养评价体系与测评方式。完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赛事体系,打造各类特色赛事、演出活动品牌,做好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备赛参赛工作。推动体育、艺术师资课程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发挥文教结合资源共享机制,开发并集中展示各类文化艺术课程,加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艺术素养培训,推动各类艺术团体和联盟建设。继续实施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校内学习环境改造工程,落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支持基地建设和防控队伍培训。完善中小学健康课程建设。

  5.推进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实施“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开展“明日科技之星”“xx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等活动。推动科创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开放。以师资培训、示范校创评、市级育人活动、学生军事训练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大中小学校国防教育体系,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活动。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6.实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落实《xx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召开部市共建会商会议,谋划部市共建xx年重点工作任务。做好《xx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专项规划评估调整工作。支持浦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支持各区、各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落实“教育强国”建设部署,全面深化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区等试点任务。

  7.深化考试招生和教育评价改革。科学编制各类招生计划,优化各类计划安排结构。实施年度义务教育招生,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优化落实中招改革方案,推进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外语听说考试改革。加强考试命题管理,完善命题过程监管机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化学生成长过程记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探索推进拔尖人才早期培养工作,打造青少年校外成长高地。深化建设全国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遴选推广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探索推广中小学教学述评制度,健全违反中央和本市教育评价改革规定通报整改制度。

  8.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指导和督促各区实施义务教育新“五项标准”xx年度建设项目,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指导相关区按照“五个新城+南北转型”原则布局规划教育资源。深化教育基建规划,实施基础教育“高品质”校园建设专项工程,建设一批基础教育学段标杆性项目。实施市属高校基本建设“补短板”和大型维修“补短板”专项工程,加快基建维修项目实施进度。推进xx理工大学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深化确权补证工作“市-区-办证单位”三级协调和联动机制。

  9.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实施xx年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项目,参与举办第十三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打造“空中课堂”示范区板块,实现两省一市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在示范区共享,举办第十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召开长三角民办教育协作发展会议,深化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开展三省一市教育督导战略协作,开展xx年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数据采集和抽样调查,推进区域内优质职教资源共享。推进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培养,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优秀后备干部跟岗交流。

  10.完善“双减”长效机制。优化“5+2”校内课后服务,推进xx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及试点。支持各区引入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进校提供课后服务,因需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鼓励社区教育机构整合优质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后服务。完善培训机构治理体系,推进涉境外课程机构专项整治,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登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银行托管机制,实施“一课一销”,将预收费资金监管纳入培训机构审批许可、日常监管、年检年审等全流程环节。健全培训市场综合执法机制,重点推进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的发现查处。优化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机制,跟踪机构运行情况,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校外培训“综合监管‘一件事’”。推动行业自律与多元共治,支持培训协会探索行业信用评级,创新行业互助机制,提升行业规范水平。鼓励国资国企发挥“压舱石”作用,举办公益性、普惠性非学科类培训机构。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1.创新托育服务资源供给模式。全面实施《xx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均开设托班,全市新增不少于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额。推进建设社区托“宝宝屋”,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开展临时托、计时托服务,每区新增不低于200个“宝宝屋”托额。落实“出生一件事”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免费服务精准送达婴幼儿家庭,每年提供不少于10次线下公益服务。

  12.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新一轮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工程。实现xx年适龄幼儿入园工作全程网办和线上帮办。启动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设工程。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指导各区将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民办园。推进首批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工作,开展第二批保育带头人工作室申报工作,举办新一轮xx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指导行业协会出台保育员工资行业指导价。

  13.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本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行动计划,开展首次创建评估工作,将师资刚性流动作为核心指标,促进优质师资相对均衡。召开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中期评估反馈会,实施基于问题的改进计划,提高以城带乡、联动发展的质量。完成第一轮12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绩效评估,研制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召开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启动会。实施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适度扩充市级新优质项目学校,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14.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研制促进高中高质量发展文件,明确下一阶段促进高中办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本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工作,组织特色普通高中市级展示及交流活动,修订完善评估指标,开展xx年本市特色普通高中评估工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认证,推进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工作。加强民办高中管理。

  15.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第一批高中“双新”项目区、项目校入校评估工作,做好第二批高中“双新”项目区、项目校研究指导工作,启动第三批高中“双新”项目区、项目校开题论证工作。开展第四轮xx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常态化推进“空中课堂”课程建设和播放工作。研制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推进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编制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学生活动手册。遴选“种子学校”,提炼学生创造力培养教学范式,优化指向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综合课程设计,构建基于目标和评价量规的创造力评价。

  16.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推进特殊教育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优化特教学校(班)设点布局,出台随班就读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修订《xx市特殊中职学校(班)课程方案》。研制医教结合和融合教育工作管理文件,开发特殊儿童评估工具数字化版本。推进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启动融合教育实践创新区(校)创建。指导做好民族班学生返校返乡相关组织工作,推进中学民族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17.优化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推动xx城建职业学院、xx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升格职业本科,建设职业本科专业。推进国家及xx“双高”计划,建好本市1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与50个专业群。加强新型高职建设,推动区政府、行业多元主体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落实新型高职在教师招聘、职称评聘、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打造22个贯通培养紧密联合体。做好13所xx中职优质校评估验收工作。落实教育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8.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学校深度合作,共建一批xx市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做好15个校企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特色明显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深化“岗课赛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开发的市级规划教材。

  五、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和“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19.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优化调整高峰学科,强化以领域突破带动学科发展。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以下简称“高地大”)二期建设,优化完善全过程管理体系,试行“高地大”建设状况动态监测。组建“高地大”建设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实现年度专家咨询诊断全覆盖。实施“高地大”二期建设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实施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推进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培育工作,支持xx高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联合创新计划,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在沪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支持xx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临港大学城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强化高校知识溢出效益。

  20.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启动建设学位点状态数据监测平台。做好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力争再增2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开展学位授权点核验,编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和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建立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预警机制。推进xx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xx国际知识产权学院、xx退役军人学院建设。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四新”、基础学科和“四新”关键领域核心课程,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和虚拟教研室建设。实施xx“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自强计划,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打造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xx),建设xx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启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项,推动建设8-10个xx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汇创青春”等活动。

  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学习型社会建设

  21.建设高水平学习型社会。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深化试点,加强自考专业建设,规范有序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拓展学习者学习成果转换应用,做好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人文行走等成果存入试点工作。召开学习型组织推进大会,推广学习型组织培育经验。发布学习型城区建设调查报告。逐步完善市、区、街镇三级监测研究工作体系,开展五年一轮的市民终身学习监测与研究。以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2.0为重点,发挥在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中的引领推动作用。

  22.完善终身教育服务内容。深化市、区两级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开展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移动课堂试点,丰富市民学习方式。深化区级社区学习坊建设,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完善社区健康大学堂课程体系,结合进社区活动,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专题化研究。培育xx学习型乡村建设品牌,推进“乡村15分钟学习圈”资源配送项目。出台终身教育师资培训方案,启动终身教育名师培育计划。推动社区教育志愿助学资源跨系统整合,助学志愿者队伍人数达到7万人。

  23.提供多样化老年教育服务。推进老年大学倍增计划,新增5所区级老年大学,指导高校开设一批老年大学,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老年教育。研制老年友好学校标准,启动老年友好学校培育工作。鼓励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持续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活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推进社区(老年)优质校建设评估,深化老年教育“三类学习点”建设。开展老年教育课程、教材、学习资源规范化建设,扩大老年教育兼职教师注册制实施范围。完善老年学习星级团队建设标准,推动市级老年学习团队工作室创评。打造“金色风采”特色栏目,宣传老年人学习事迹。举办老年教育艺术节,推动老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七、坚持分类管理,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4.深化民办教育内涵建设。召开各区教育基金会工作推进会,优化基金会办学方式,完善购买学位运行模式,形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研制第四轮xx市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民办优质幼儿园创建方案,引导和推动民办学校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实施民办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一流高职建设计划、民办高校激励计划、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梳理民办高校重大建设项目清单。推进民办高校实验实训中心等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修订相关实施细则,启动第二轮支持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

  25.完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完善民办教育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推动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民办教育治理。出台《xx市民办高校重大事项报告规程》《xx市民办学校关联交易管理办法》《xx市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办法》《xx民办中小学年度检查指标体系》等,完善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研制《关于加强市级教育类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优化完善教育类社会组织管理流程和职责分工。

  八、回应社会民生关切,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26.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构筑本市教育系统“保健康、防重症”坚实防线。完善校地协同机制,加强转运就诊绿色通道保障,推动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提升市、区、校三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学校多途径完善日常健康管理工作措施,抓好老年教职员工和重症师生防治,储备医疗防护物资,推进高校健康驿站建设、人员培训、宣教教育及心理咨询等工作。建设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信息化平台。

  27.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出台促进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在沪高校落实用人单位信息登记,优化跨部门就业资源配置,深度挖潜不同行业用人单位政策性岗位需求,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资源,组织就业招聘系列活动。推进各高校访企拓岗,完善“就业+互联网”新模式,建立高校间就业工作交流与联动机制,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做实做细“一生一策”就业台账,推进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关注落实重点群体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工作。优化大学生征兵结构。

  28.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深化与兄弟省市教育合作交流,开创对口“革命老区”教育合作新局。优化学校结对帮扶模式,打造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品牌。加强对口地区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来沪培训、跟岗挂职及线上学习。精准开展“组团式”帮扶,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团队,打造对口地区教育高地。助力对口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帮扶能级,促进职业教育精准帮扶,推进高等教育领域帮扶工作,形成产学研合作新成果。推进“互联网+教育”帮扶工作,拓展消费帮扶领域和社会资源。

  九、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打造高水平教育人才队伍

  29.构筑人才战略优势。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促进系统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推进国家和本市人才政策落地,开展人才工作政策创新,启动实施“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支持高校做强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品牌,围绕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引育学科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团队成员。承办“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高校赛区组织工作,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30.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师范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研制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建设指导意见和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入职在职研训。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机构参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继续通过各类技能竞赛和专项培训推动基础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组织中青年校长主题论坛,加强中小学校园长分类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市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推动教师校企双向流动,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高水平市属本科高校建设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完善跨片、跨校、跨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优化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跟踪管理。召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开展民办高校“民师计划”“民扬计划”项目,实施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民办中小学中青年优秀教师团队发展项目。关心关怀各级各类教师心理健康。

  31.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xx市教育功臣”“xx市特级教师”评选表彰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xx市“四有”好老师推选活动。创新师德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师德荣誉积分体系,开展教师供给侧改革,加强紧缺学科教师配备,根据学生人数变化动态调整教师配备。推动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事业编制统筹使用,加快推进优秀教师有序流动。优化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深化高校教师编制管理改革,扩大企业编试点高校范围,完善学校岗位设置和职称评聘管理。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落实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优化教师收入分配机制,深入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教育事业管理研究职称制度改革,督促各区、各校落实民办学校年金制度。

  十、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对外开放水平

  32.搭建教育数字化转型“四梁八柱”。推动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深化IPv6应用,推进5G进校园,打造“云-网-边-端”一体化数字基础环境。以区为主体搭建开放共享、数据互通、技术集成、应用协同、交互可用的教育数字基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以数据驱动、智慧赋能,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实施数字素养提升工程。

  33.深化教育数字化示范场景建设。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xx试点工作为牵引,在典型示范性场景上形成突破。推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园园通’场景”,实施xx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关行动方案,推进基础教育教学“三个助手”场景应用,推进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平台建设,以数据智能驱动科学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支持各区打造一批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

  34.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积极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机构在沪落地。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等在沪机构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优质项目。推进xx中英艺术大学、临港中德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加强“游学xx”“xx国际友城青少年夏令营”等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提高中外青少年交流质量。落实xx与xx、xx、台北市的合作机制,促进四地教育融合发展。

  35.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拓宽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覆盖面,健全向国际机构派遣特定专业优秀人才机制。高质量打造“留学xx”品牌,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吸引海外优秀学生来华学习交流,优化来华留学的结构与层次。深耕细作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流项目,探索构建多语种人才早期贯通培养机制。支持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形成xx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品牌。

  十一、推进依法治教,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36.推进教育法治工作。完成《xx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立法工作,推进《xx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修订工作,建设教育立法和教育重大政策基层联系点,推进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和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基地建设。贯彻落实本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做好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上线并应用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做好规范收费检查和政风行风工作,制订本市新一轮教育“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健全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启动“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推进大中小法治教育一体化。

  37.深化教育督导工作。优化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运行机制,督促各区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完善年度监测和实地督导模式。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年度监测工作,推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评估认定。开展责任督学主题性督导,推动中小学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试点工作。指导各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工作。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有效应用机制的实践研究。开展第四轮职业院校评估,拓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质量监测范围。做好终身教育专项督导。研究制定xx高校分类评价办法,优化职业高校再分类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应用,优化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对首批4所高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优化高校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功能,做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全口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等质量监测工作。

  38.加强教材规范管理和语言文字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国家课程非统编教材编制,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院校教材机制,加强市级教材审核机构建设,实施大中小学教材管理监督检查。构建多方联动的教材管理体系。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五育”有机融合,面向重点人群开展语言文字培训,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建设第二期中华经典资源库手语版,举办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xx赛区系列比赛,实施青少年阅读素养培育计划。

  39.健全信访服务体系。探索将信访工作纳入各区、各单位绩效考核,完善信访事项网上办理程序,优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交工单办理工作,提高“xx教育”官网在线咨询服务质量,提升人民建议征集能级。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加强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

  十二、提高教育投入和保障水平,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40.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深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优化地方教育附加使用结构,将地方教育附加市、区两级统筹使用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教育经费投入。深化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以“小步快走”方式,逐步提高市属公办高校生均综合定额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市级财政高校大型维修资金投入力度,扩大高校综合预算管理制度试点范围。健全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公办高校收费政策,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改革完善市级教育科研经费管理,扩大经费管理自主权。研制本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本市民办学校资金专户管理办法。

  41.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贯彻落实内审制度,推动审计全覆盖监督,聚焦主业推动发展,构建审计整改协作机制,打造多部门大监督体系,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将内部审计(基础性状况)评价结果纳入各区、各高校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内部审计人员见习基地。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推动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

  42.构建高质量后勤保障体系。推动食堂运行长效机制和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全覆盖、全链条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完成首批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试点。出台《xx市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意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和生态文明示范校建设等各级各类学校创评工作。加强高校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学校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行动落地落实。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五届学生生态环保节和生态文明教育峰会。制定中小学后勤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后勤劳动育人、服务育人指导意见。

  43.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出台平安学校建设方案和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研制学校反恐工作实施细则、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地方标准。打造教育系统应急指挥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枢系统,推动高校保卫学会升格为一级协会,指导高校和各区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属地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消防、治安、校车、实验室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消除本市教育系统危房动态存量。推进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试点工作。加强xx市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体制机制建设,优化专门学校布局设置。提升公共安全教育、培训、资源建设质量和品牌效应。加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推荐访问:工作委员会 市委 工作要点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人员组成 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规则 市委教育工作办 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是什么级别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是什么? 区县教育工委2021工作要点 市委教育工委是干啥的 2021年教育工委工作计划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是什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