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7篇

时间:2023-05-31 13:1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查摆全镇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根据镇委、政府部署要求,特制定本

  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和镇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

  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

  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举一反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

  实推进整改。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改,全面规范扶贫工程项目招投标

  行为,严格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做深做实帮扶工作,杜绝违规违纪问

  题,全面提升“两率一度”,真正使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上级督查巡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整改内容

  根据各级对扶贫工作督查巡查、考核验收和第三方评估的情况,结

  合纪检、审计发现的问题,经综合分析汇总,要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

  面开展排查整改。

  (一)脱贫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擅自扩大收入统计范围;当年

  纳入的扶贫对象当年就宣布脱贫;帮扶成效不明显的扶贫对象就认定

  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没有真正落实的扶贫对象就确定脱贫;验收

  人员不上门、贫困农户没签字等退出程序不到位的扶贫对象也认定脱

  贫。

  (二)对象识别不准。主要表现在:“四类人员”清理不彻底;低保

  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人为划线;优亲厚友致使富裕对象成为贫困

  户,少数符合条件真

  正贫困的对象未纳入;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动

  态调整不到位;拆户、拼户问题突出。

  (三)资金项目监管不严。主要表现在: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交

  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招标程序不规范、偷工减料等问题;扶贫

  项目资金虚报冒领、贪占挪用时有发生;资金拨付不及时、滞留闲置

  现象存在;涉农资金整合进展不力、比例不高;公告公示流于形式。

  (四)帮扶工作不实。主要表现在:驻村干部不驻村,结对帮扶挂

  虚名,帮扶工作流于形式;帮扶措施不精准,以发钱发物代替帮扶,脱贫措施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帮扶管理不精准,考勤制度未落实,帮扶台账不完善。

  (五)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知晓扶

  贫政策不多;组织引导不到位,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基层

  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带领群众自主脱贫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

  (六)工作落实不力。主要表现在:产业扶贫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教育扶贫政策措施不够落实,贫困农

  户危房改造工作推进缺乏统筹;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帮扶力量薄弱;增

  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有效举措。

  全镇各部门要对照上述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查摆,深入剖析问题

  原因,不能“就人论人”“就地论地”“就事论事”,要多从主观上找差

  距,少从客观上找理由,着力查找问题根源。一查重视程度高不高,看是否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任务;二

  查政绩观正确不正确,看是否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否

  存在急躁冒进情绪;三查工作作风实不实,看是否真正扑下身子真抓

  实干,是否坚持以“三严三实”标准推进工作落实;四查工作力量强

  不强,看机构队伍是否与脱贫攻坚相适应;五查业务素质精不精,看

  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适应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三、整改措施

  (一)严格退出标准,切实解决脱贫质量不高的问题。严格退出标

  准,对“没有实现吃穿不愁的,没有安全饮水的,没有义务教育保障

  的,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没有安全住房保障的,虽然享受了扶贫政

  策、但当年扶贫成效不明显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后当年新纳入的贫困户,低保标准未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兜底保障一批’贫困户”等八种情形,一律不得退出;严格退出程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

  好落实;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对象,脱贫不脱政策,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对返贫的对象继续纳入帮扶范围。

  (二)做好动态调整,切实解决对象识别不准的问题。开展全覆盖

  排查甄别,重点将不符合条件的“四类人员”(财政供养人员、有商品

  房人员、有汽车人员、个体户或企业法人人员)清理出去,对符合条

  件的低保户、残疾人户、重灾户、困难移民户、大病重病户等几类人

  群按照标准和程序应纳尽纳,及时进行信息录入和数据更新,做实建

  档立卡数据系统。在清理过程中,民政、农办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同

  时发动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监督,防止优亲厚友。

  (三)加强资金项目监管,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对扶贫重点项目实

  行拉网式排查,坚决堵塞漏洞,严防围标串标等问题发生。开展扶贫

  资金专项审计,对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村进行督导和约

  谈;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建好项目库,加快资金拨付;健全完善

  公示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运行;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

  治。

  (四)落实帮扶责任,切实解决帮扶不实的问题。落实结对帮扶责

  任,每个结对帮扶干部帮扶对象最多不超过5户;对结对帮扶责任人

  实行“痕迹管理”,帮

  扶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贫困户要签字确认。加

  强帮扶干部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提高帮

  扶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千篇一律。对有贫困人的非贫困村(社

  区)派出扶贫工作队。有县直单位联系的点由县直单位派工作队长,其余由驻村领导担任工作队长,队员为扶贫指导员。扶贫工作队与驻

  村干部一起负责扶贫工作。

  (五)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强政策宣

  传,《政策袋书》发放到位,让群众知晓政策,确保扶贫政策进村入

  户、深入人心;加强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传导正能量,激发贫困

  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制定激励政策,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高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化程度,强化贫困群众

  主体意识,坚决避免大包大揽。

  (六)落实工作责任,着力解决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贫困人识

  别和退出实行签字背书制度,由驻村工作队长或扶贫工作队长、村支

  部书记、结对帮扶责任人签字背书;严格追责问责,镇纪委进行督查,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负责同志,将对全镇脱贫攻

  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落实不力的村和个人进行约谈;全镇建立工

  作调度机制,实行一周汇总、二周调度、一月讲评。

  四、工作步骤

  (一)部署动员(X月21日至X月22日)。各村要迅速传达有关精

  神和省、市、县工作要求,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镇整改

  方案,及时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

  作部署到位,落实分工分片,明确工作职责,全力抓好整改落实。

  (二)排查识别不准问题(X月23日至乂月24日)。按照“应出尽

  出,应进

  尽进”的原则,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登记造册;将符合

  条件的低保户、残疾人户、重灾户、困难移民户、大病重病户等“五

  类人员”登记造册;将家里有死亡或新增人登记造册。扶贫工作站

  与派出所核实贫困户家庭人信息,并分解到各村。

  (三)核实增减人员情况(X月26日至乂月28日)。各村驻村工作

  队或扶贫工作队、镇连点干部组织对“三册”人员和贫困户家庭人数

  增减人员摸排走访。将走访掌握情况反馈村支两委并组织专项评议会

  议,会议确定“三册”人员和贫困户家庭人数增减人员名单后,由驻

  村工作队长或扶贫工作队长、镇驻村领导、村支书签字后交镇扶贫工

  作站汇总。摸排走访必须保留人证物证的影像资料并由当事人签字确

  认。

  (四)完善相关台账。(X月29日至X月20日)。对新纳入的贫富对

  象,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名小组提名、村名代表评议和票决、村

  委会审查、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程

  序,完善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识别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干部、“两

  代表一委员”和社会人士的监督作用,严格落实公示制度,严防暗箱

  操作、优亲厚友现象。规范填写好《贫困户档案》和《贫困人基本

  情况明细表》。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组织专项评议会议,并进行村级

  公示,无异议后报于镇扶贫工作站。专项会议记录必须有详细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发言记录、会议决议、参会人员签名和会议影像资

  料。

  (五)“已脱贫”回头看。(X月20日至乂月1日)。扶贫工作站将

  20XX年、20XX年、20XX年已脱贫人员导出,并分解到各村,各村驻村

  工作队或扶贫工作队、镇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摸排走访,严格执行

  “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未能达到标准的将走访掌握情况反馈给

  村支两委,并组织专项评议会议,确定“回头帮”人员名单及回头帮

  扶措施交镇扶贫工作站。

  (六)全程督查巡查。我镇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整改落实情况

  开展全面督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看是否逐一开展排

  查核实,突出问题是否排查到位;看自查整改情况是否属实,是否有

  瞒报、虚报、漏报现象;看整改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突出问题是

  否整改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整改在镇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镇扶贫工作站组织协调落实。为打好脱贫

  攻坚战役和抓好这次集中整改工作,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

  员,新增人大主席和纪委书记为副组长。

  (二)确保整改到位。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

  过、成效不符合上级要求不放过、群众对整改不满意不放过”,明确整

  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实行台账管理、督办落实、办结销号。

  全方位加强指导督导,盯紧进度安排、人力调配、推进实施、成效确

  认等重要环节,项目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

  着落,以显著整改成效迎接各级督查巡查。

  (三)严格责任追究。由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牵头建立脱贫攻

  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责任追究机制,对督查巡查、考核评估中发现重

  大问题以及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大力查处典型案例,突出整治扶贫开发领域违规违纪违法、弄虚作假等行为,及时通报曝

  光,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四)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具体问题整改,注重建章立制,巩固整

  改成果,放大整改效应,真正使整改的过程成为推进脱贫攻坚、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解决当前问题

  与长远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

  题、特殊性问题与普遍性问题结合

  起来,巩固脱贫基础,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五)加强舆论引导。各村应加强对整改工作的政策解读及舆论导

  向,突出正面宣传,加大主流声音。坚持主动发声、适时发声,以适

  当方式公布工作进展,统一对外宣传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

  舆情监测,强化媒体责任,引导社会各界合理合法反映诉求,为整改

  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篇二: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

  向佐治

  【期刊名称】《畜牧市场》

  【年(卷),期】1994(000)003【摘

  要】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向佐治随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湖北省第三次山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农业升温、扶贫升温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国家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1994-2000年),解决剩余8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的重大...

  【总页数】4页(P39-42)

  【作

  者】向佐治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开发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23.【相关文献】

  1.精准发力产业带动——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J],高艺珈;何远竹

  2.推进扶贫搬迁

  集中力量解危

  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攻坚战[J],刘水思

  3.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的攻坚战[J],艾云航

  4.立体产业立体扶贫——水城县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扶贫硬仗[J],张周虎

  5.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的攻坚战[J],艾云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方案

  实施帮扶工作措施,是为了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能够尽快地脱离贫困,制定贫困户帮扶计划。下面是店铺精心收集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的例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员帮扶贫困户措施?村扶贫帮困措施计划?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精准扶贫个人帮扶总结?个人计划落实的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篇一

  结合龙山镇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四个一批”具体内容,以实现龙山镇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为更好实施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实现20__年贫困户全部脱贫,特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州委会议精神及陈敏尔在黔南州调研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体现大扶贫的要求。统筹规划,周密部暑,全力实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__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__年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县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__年贫困户脱贫措施

  1、大力发展种植业

  20__年,在“两高”沿线中坝村、鸡场村、场坝村、水场村等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蔬菜种植1000余亩。形成了以老莲花片区为主线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带,西接水场片区的城郊农业精品蔬菜园。

  2、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

  以朝阳、草原村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高山冷凉型蔬菜种植,在朝阳阳光合作社种植点种植蔬菜200余亩,草原蔬鑫业农庄和种植大户在草原村、金谷村发展种植冷凉蔬菜300余亩,为烤烟种植户成功转型,调整为高效的高山冷凉蔬菜种植为农民群众增产致富的主打专业。同时以“万亩豌豆尖”示范带的打造为契机,在朝阳村发展豌豆尖种植200余亩。20__年,我镇在农工局的指导下,在今年的基础上,大力增加1000亩;20__年,再增加1500亩。将草原蔬菜(高山冷凉蔬菜)作为带动草原片区群众致富的产业。

  3、加大荒山荒坡刺梨种植:以中坝村沙坡600余亩刺梨特色产业种植为样板,充分利用地处厦溶高速公路旁区位优势,成为从高速进入刺梨之镇的一张活名片,引领我镇优质刺梨产业发展。今年我镇已种植刺梨3500余亩。20__-20__年在我镇实施刺梨种植3500亩(红星村发展精品刺梨种植1500亩,金谷村种植1000亩,草原村种植500亩,高峰村500亩)。然后逐年递增,以林业、发改等项目为支撑,把刺梨种植打造为20000亩刺梨产业。

  4、特色免养殖:今年,以扶贫项目为支撑,在草原发展了5家特色兔养殖场,规模达到7600只,利润达到300余万元。20__至20__年,通过争取扶贫养殖项目,在前进村、大谷村、高峰村、红星村、金谷村、朝阳村实施每村成立一个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特种野兔养殖场,通过基地成功养殖的推动,政策的大力扶持,带动草原片区养殖大户,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兔养殖,作为草原片区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5、竹鼠养殖:在鸡场村竹鼠养殖扶贫项目实施成功后,今年年在场坝村、高沟村实施竹鼠养殖扶贫项目,规模达到4000只,项目建成后我镇竹鼠养殖存栏将达到5000余只。20__至20__年,我镇充分利

  用好水场毗邻省会贵阳的区位优势,在红岩村、水场村、中坝村、三村村争取项目发展每村一个2000只以上的竹鼠养殖场,同时带动种养殖大户、散户的参与,逐步扩大水场片区特色竹鼠养殖,将其发展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竹鼠种、肉供应基地。

  6、优质黑山羊养殖:主要是以原水场片区和草原片区原有的黑山羊养殖场为基础,逐步带动平山片区发展,建成我镇优质黑山羊养殖区,并依托草原的地理优势和旅游优势,以林业、发改、国土等项目支撑,大力发展种草、扩大圈舍、围栏,增加养殖机械,壮大优质黑山羊养殖规模。现我镇存栏优质黑山羊2500余只,20__年,争取项目在水场、草原、平山片区各发展1000只黑山羊养殖场,通过引导成立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形成产业优势,分担风险。

  7、20__年我镇在前进村、金谷村、大谷村、高峰村、幸福村已种植海花草3000亩,20__-20__年在草原片区扩大种植面积,面积达10000亩,通过海花草种植项目带动,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8、通过合作社、养殖场成功的案例,对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的种养殖散户给予技术上、物资上、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要在20__至20__年培育50家以上的种养殖家庭农场。

  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篇二

  为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使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情、村情实际,特制定帮扶方案如下:

  一、总体工作思路

  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解决贫困村难点热点问题、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以“定点帮扶”为契机,努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为全镇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村级组织“四个能力”为根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关键,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现实紧迫的困难问题,力争在三年内使帮扶的贫困村有变化,见成效。

  (二)、工作措施

  1、帮扶到村、定点到户。

  进一步强化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和党员干部

  “一帮一”、“二帮一”结对子扶贫工作。帮扶到村,就是集中全镇有限的财力,将过去的1个机关单位定点帮扶1个村,调整为多个机关单位定点帮扶1个村,同时根据帮扶点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出具体的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定点到户,即把大安村245户贫困户分解给全镇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和上级帮扶单位,具体讲,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帮扶1--5户,一般干部几人或一人一户,各负其责,同时将党员干部的扶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干部年终考核,一定3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人口发生变化后,再作适当调整。

  2、积极争取支持,努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安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基础设施薄弱。__至__公路大安段双边水泥公路至今还未建成通车,严重制约了大安村的经济发展。因此,要以这次扶贫开发工作为契机,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公路硬底化建设和水利陂头的建设,切实解决该村生产生活条件。

  3、积极争取定点扶贫单位的支持,改善受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__村位于__镇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村区域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有121183.5亩,耕地面积5331亩,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72人,是__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长期以来,该村的交通设施落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由于集雨面积大,山洪时常暴发,政府虽投入大量的资金修路造桥,但至今仍有___、__、__、___、__、___等6个自然村的过水陂头受到毁坏,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农副产品的销售受到了极大影响,直接限制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为减少,全村现约有一半的农户仍然住在泥坯房中。村委会从大

  局出发,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支出大,现负债累累,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却无力开发建设。希望能够争取定点帮扶单位的大力资助予以解决。

  4、走产业化扶贫之路,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首先是引导支持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充分依托“信息直通车”网络服务平台,加大对葛茨、蜜柚、西蕃莲等农产品的宣传销售力度,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模种植绿色食品“西蕃莲”,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增收。另外,积极加快招商力度,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拟与骏丰农牧有限公司和海丰县农业银行共同合作进行订单养殖鸡鸭等畜牧产品,以产业化扶贫的方式,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篇三

  为进一步抓好抓实扶贫开发,加快全面小康步伐,根据荥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有关工作的通知》(荥扶领办[20__]4号)文件要求,以结对帮扶为重要抓手,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使全乡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结对帮扶目标

  从20__年起,根据上级安排,荥经县人民法院、县地税局、县残联等3个单位与我乡4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帮扶,市、县、乡三级干部与我乡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242户386人开展帮扶脱贫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目前为止,我乡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得到有效扶持,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__年底贫困人口已脱贫67人,预计20__年将脱贫80人。

  二、结对帮扶方式

  1.实行县级领导挂乡镇、帮扶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贫困户工作责任制,统筹协调指导扶贫攻坚工作。

  2.实行单位结对帮扶行政村全覆盖。每个行政村都安排单位结对帮扶,帮扶单位派出工作队驻村帮扶,由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任队长,13名干部为工作队员。

  3.实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一是根据上级安排,根据单位在编在岗干部情况,实行干部结对帮扶;二是县级单位按要求干部结对帮扶还剩余的贫困户,由乡干部包干帮扶。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干部变动后,新进干部自然接替。新纳入扶贫范围的贫困户要及时安排干部结对帮扶。

  三、结对帮扶内容

  (一)精准识别,掌握情况

  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对所驻村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存在问题、群众意愿等进行调研。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要对已确定的结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登记在册。

  (二)因户制宜,精准施策

  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帮助贫困村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分析归类,制订分类脱贫措施。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成效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户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帮扶措施要因村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要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村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套帮扶办法,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身上。重点做好“六个着力帮扶”:

  1.着力帮扶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村和扶贫对象以市场为导向,围

  绕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于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紫炉村重点中药材种植,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上下功夫,引导并帮扶贫困户自身种植中药材,或者参与中药材加工、运输等获取劳动报酬;和平村要重点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生猪养殖及旅游产业;河林村、工业村要重点围绕山区面积大、适合种养等特点,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养殖禽畜等。此外,要鼓励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以产权为纽带,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将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参与联户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新的产业,参与生产劳动,获取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

  2.着力帮扶就业创业。加大培训力度,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扶贫对象转移就业。

  3.着力帮扶完善保障。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要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困难家庭助学措施;加大卫生医疗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达标建设项目,对因病致贫的对象,要按规定实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精准扶贫,确保看得起病,不因病加重负担。完善社会救助措施,开展“救急难”工作,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加大物资、资金等扶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加大托底保障力度,对符合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4.着力帮扶改善条件。继续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探索信息扶贫新途径,推进农村信息通信和邮政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电信、广电、互联三网融合,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入,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小农水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治理垃圾和污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5.着力帮扶提升后劲。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推进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助建设或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平安创建,强化城乡社会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大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6.着力帮扶法治扶贫。根据我乡涉及林地、邻里等矛盾纠纷多发、易发,要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化解重复访、非正常上访问题。特别是对因不懂法、不用法、不守法致贫的贫困群众,要大力实施法治扶贫。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以及发放宣传单、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巡回宣讲等形式,建立健全农村法宣队伍,常态化向广大群众,尤其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制常识,引导贫困群众学法用法,遵规守法,勤劳致富。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平安新建”建设,严厉打击危害贫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个人极端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黄赌毒”和非法传销等社会丑恶行为。帮助排查调处贫困群众矛盾纠纷,依法规范信访秩序,集中整治缠访闹访、越级非访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以闹取利”、牵头组织或幕后策划非访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做好贫困家庭重点人员法律服务。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矫正,加强贫困家庭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鼓励企业吸纳刑释人员就业,并给予税收优惠或奖励。加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监护工作,落实有奖监护机制及家庭贫困患者免费救治政策。加强贫困家庭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帮助,有效防止贫困家庭青少年违法犯罪。

  四、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建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扈蓉任组长,分管领导、乡人大副主席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乡干部及村两职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建乡党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唐直兼任。加强精准扶贫队伍建设,配备2名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并配备固定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2.保障帮扶资金。积极筹措产业帮扶资金。帮扶单位采取向上争一点、单位自筹一点、向社会募捐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专项支持有产业发展意愿和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没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不享受资金补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多渠道募集帮扶资金。产业发展帮扶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3.加强舆-论引导。各村、各相关单位要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板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宣传好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重大意义、扶持政策、结对帮扶举措等,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各村要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上门入户宣传结对帮扶的各项政策,让每个村、每户贫困户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对接落实到位。

  4.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乡对村、乡对驻村工作队、乡对帮扶责任人的督促检查机制,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做到“半年检查、年度考核”,工作不力的要责成限期整改。二是完善考核评比机制。把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资金落实、完成进度等进行细化分解,每年底组成检查组对各村、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纳入到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乡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和评先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培训、考核和奖惩力度,将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作为村级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三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各村、各帮扶单位要指定一名联络员,切实做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与县、乡对接、联络工作。

篇四: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第一篇: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

  一、村情。xx村位于xx区xx镇东南端,距离政府所在地xx公里,共xx个村民组,xx户、x人,有正式党员x人、预备党员x名,享受低保户x户x人,耕地x亩,农田x亩,茶地x亩,橘子x亩,咖啡x亩,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x元,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橘子、咖啡等种植业。XX村于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村,2018年被列为脱贫出列村。

  二、贫情。建档立卡户情况。xx村初始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x人,2015年脱贫x户x人,2015年开展“回头看”工作,新增贫困户x户x人;2017年6至8月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新纳入贫困户x户x人、脱贫返贫户x户x人;2017年11月动态管理新纳入x户x人、脱贫返贫4户x人;原有贫困户人员自然增加x人、自然减少x人,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其中:已脱贫x户x人,未脱贫x户x人。

  三、致贫原因分析。x户x人中,现有低保户x户x人、残疾户x户x人,按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x户x人、低保贫困户x户x人,主要致贫原因分别为:因病致贫x户、因残致贫x户、因学致贫x1/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户、缺技术x户、缺劳力x户、交通条件落后X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x户。

  四、脱贫计划。结合贫困村出列十项标准、贫困户脱贫六项标准,经入户调查、全面分析,XX村计划今年脱贫贫困户x户x人、无法脱贫x户x人,即XXX、XX、XXX、XXX户,贫困综合发生率x%。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受雨水、资金等因素影响,目前仍有x户建档立卡户建房进度缓慢,距x月底入住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2)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主动脱贫意愿不强,存在瞒报家庭真实经济收入情况;

  (3)农村人居环境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小组生活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现象普遍存在,少数贫困户家庭环境卫生脏、乱、差,不注重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4)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化发展程度不足,未形成产业利益链接机制;

  (5)基础设施滞后,x个小组道路仍以泥土路面为主,通行条件极差,严重制约XX村经济社会发展。

  六、对策

  2/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1)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挂包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做到户户清、情况明,措施实;

  (2)宣传政策,结合产业发展、教育、健康、社保等行业扶贫政策对挂包进行全面宣传,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

  (3)出谋划策,结合挂包户详细情况,帮助分析今后生产发展方向,使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

  (4)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挂包户共同整治家庭环境卫生,督促挂包户转变传统卫生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动挂包户积极参与小组人居环境整治;

  (5)真扶贫、扶真贫,与挂包户交心谈心,打成一片,杜绝走读式扶贫,认真履行帮扶职责,力所能及的为贫困户提供各种帮助。

  第二篇: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

  一、澄江县贫困状况及特点

  澄江县下辖4镇2街道,共有27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户数72751户183718人。2014年澄江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个(梁王、养白牛、东山、七江、永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84户7044人、贫困发生率为3.71%。抚仙湖径流区托管后,新增路居红石岩、三百亩2个贫困村,增加贫困人口495户1479人。通过多轮动态管理精准识别,截至2018年7月底全县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2350户73883/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人,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经过努力,2014年至2017年已经实现脱贫2121户6707人,剩未脱贫229户681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为0.41%。贫困村、贫困人口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各项指标得到全面巩固提升。

  二、致贫原因

  形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域经济基础薄弱,传统经济结构单一。我县七个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交通条件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发展路径单一,传统的农耕种植、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收入较低,无法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致使贫困发生。

  (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贫困人口中留守老人、肢残智残、重大疾病患者等失能人口居多,脱贫难度较大;澄江县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情况统计表显示,我县因病、因残、缺劳力致贫是主因。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因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信息闭塞,没有多少发展思路,生产经营能力又较低,缺乏致富能力。这些人群的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如果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扶贫措施,难以实现脱贫目标。

  (三)部分人脱贫观念落后。随着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贫困人口切实享受到了实物和资金帮扶的实惠,但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等、靠、要”的思想,不愿参加致富技能培训,不敢创业发展产业,不想4/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借助帮扶力量自我发展,既不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突出,这样的人群需要“扶贫且扶志”。

  (四)对特定贫困户保障不足。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不足,标准不高,经过帮扶和自我努力实现脱贫的农户,由于基础不够牢固,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出现因病、因灾、因学等导致贫困。

  三、目前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山区、贫困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53户C、D级危房户,泥母猪、黑蟆头等自然村通村道路还未硬化,一定程度影响了村民出行,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山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只有250万元,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5/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需要,成效不显著。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人员力量、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

  6/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下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要加快发展绿色高效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分步实施,解决产业项目资金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一的问题。

  二要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扶贫。一是做好项目精准。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帮扶。要善于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方法,加大贫困户产业项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捆绑经营收入,促进产业到户做大做强。二是强化精准到户。认真开展贫困人口界定和统计工作,摸清现有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构成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因户制宜,分类指导,逐村逐户7/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地制定帮扶措施,切实把“精准”落到实处。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运作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提高扶持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因残疾、疾病致贫或无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低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并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和应急救助等结合起来,确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学有所教。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贫困户,激发、激活他们过上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增收致富。三是加强精准培训。要以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为需求,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解决培训、学习大众化的问题。四是精准配置资源。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社会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

  三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促进扶贫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性,多元培育社会扶贫主体,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8/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健全扶贫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强化结对帮扶。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帮干部的作用,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帮扶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作,统筹各项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帮扶合力,真正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效益。三是提高宣传广度深度。要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让扶贫事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

  四、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政治站位不高。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我县贫困人口少,扶贫工作任务轻,脱贫基础条件好,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加之我县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对扶贫工作投入精力相对不足。

  二是责任落实上有差距。部分干部包村联系存在走过场,未能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对挂钩联系帮扶贫困户情况了解不深,问题把握不准,对群众脱贫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支措施,帮扶力度不强。

  三是对部分群众的教育引导还不到位。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还不到位,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自我脱贫的主动性、积极9/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性还不够高,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对贫困群众的扶志与扶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是脱贫成效标准不高。满足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人均收入、住房等硬指标和推进扶贫项目、完成脱贫任务来开展工作,在产业发展、贫困人口转移转业,脱贫长效机制等开拓创新不足,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下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抓好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持续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教育扶贫、卫生健康扶贫、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扎实补齐各项“短板”,抓好巩固提升;持续扶持产业发展,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各项政策,巩固培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抓好劳务增收,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转移就业,通过劳务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二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和村规民约等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导向,让贫困群众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加快补齐“精神短板”。三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扶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生态环保项目、推进生态搬迁安置、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进生态扶贫,全面提高全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四是以产城融合为突破,实施全域旅游,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充分挖掘澄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10/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生命健康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全县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期待为导向,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民生,加大农村转移转业培训力度,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把教育、医疗、社保等作为产业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第三篇: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

  富泉镇共有9个村1个社区,总户数4855户总人口15076人,建档立卡贫困总户数360户总人口1082人,有建全村和胡叶村两个贫困村,经过五年脱贫解困,2018年底我镇已完成所有贫困户退出和贫困村摘帽任务,贫困发生率为0在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成果、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成效中面临以下几点难点问题:

  一、突出难点

  (一)部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贫困人口中低保兜底一批脱贫的独居老人、肢残智弱、重大疾病患者等失能人口脱贫基础弱,现行的低保政策实行动态调整,医疗救助和农村养老保障等社会11/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保障标准不高,范围有限,经过帮扶脱贫的农户,由于基础不够牢固,脱贫后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出现因病、因灾等导致返贫。如富泉镇富泉社区3组黄淑秀,其儿子在今年6月意外伤害死亡,只剩下有智力障碍的她独自生活,没有外出务工的能力,不符合低保纳入条件,依靠村委提供护路员的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救助维持生活,人居环境较差,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二)“扶智与扶志”难开展。部分贫困人口因受教育程度偏低,信息闭塞,观念保守、落后,自身认识和视界存在短板,科技意识不强。利好帮扶政策的落实,滋生出“养懒汉”,助长了部分人“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内生动力。既不劳动,又无技术,既没有发展思路,又缺乏致富能力,最后“宁可穷着”,也不愿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干事勇气不足,主动性不够。部分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因繁重的报表填写、重复的档案整理和频繁的督导检查,产生厌战情绪倾向,思想有松懈,脱贫攻坚动力不足,上级传达指示有时候会朝令夕改,干部不知该如何做工作。

  (二)扶贫项目疏于管理。个别项目监管不到位、资金拨付审核把关不够严格、项目档案资料不规范的情况,项目未及时进行村级、乡级公示。

  三、对策建议

  12/13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及对策(3篇)

  (一)加强教育管理,提振干部士气。各级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厌战情绪倾向,重整干劲,落实一户一策措施,把工作重心放在脱贫基础较弱的贫困群众身上,真正解难题、办实事,积极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划策,切实履行“脱贫不脱帮扶”承诺。

  (二)实施挂图作战,规范项目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和监管,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的留痕意识,完善和规范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的公示公开,确保项目工作操作流程规范、资金使用公开安全。

  13/13

篇五: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8.06.15?

  【文

  号】

  【施行日期】2018.06.15?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

  正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8年6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过去5年,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过去5年,我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构筑了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在剩余3年时间内完成脱贫

  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脱贫难度更大。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必须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根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进展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全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二)任务目标

  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三)工作要求

  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要合理确定脱贫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赶时间进度、搞冲刺,不搞拖延耽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

  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造血输血协同,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

  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强化基层帮扶力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培养了解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干部队伍。

  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二、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攻坚,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深度贫困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攻坚,实现农网动力电全覆盖。加强“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加快解决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网络全覆盖。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整合资金、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

  设。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二)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

  全面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行动,重点做好包虫病、艾滋病、大骨节病、结核病等疾病综合防治。加强禁毒脱贫工作,分级分类落实禁毒脱贫举措。采取特殊措施和手段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全面落实边民补助、住房保障等守边固边政策,改善抵边一线乡村交通、饮水等条件,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加快推进边境村镇宽带网络建设。稳妥推进新疆南疆土地清理再分配改革,建立土地经营与贫困户直接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深度贫困地区专项扶贫资金、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增加安排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债券限额。规范扶贫领域融资,依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投入。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服务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对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保障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发展等用地,对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指标不足部分由中央协同所在省份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机制。深度贫困地区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依法加快审批。在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选派倾斜支持力度。

  三、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

  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项目优先列入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组织国家级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鼓励中医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到户帮扶干部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贫困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动员大型电商企业和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推进电商扶贫网络频道建设。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条件适宜地区,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支持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利用扶贫资金发展短期难见效、未来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产业。规范和推动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将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扶贫成

  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引导各地发展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项目。

  (二)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实施就业扶贫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脱贫覆盖面。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岗位补贴、场租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企业在贫困乡村发展一批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推进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加强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在外出劳动力就业较多的城市建立服务机构,提高劳务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东部地区要组织企业到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吸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西部地区要组织贫困人口到东部地区就业。实施家政和护工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打造贫困地区家政和护工服务品牌,完善家政和护工就业保障机制。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实现东西部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全覆盖,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三)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

  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原则,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贫困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在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异常恶劣地区,结合行政村规划布局调整,鼓励实施整村整组搬迁。今后3年集中力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确保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应搬尽搬,逐步实施同步搬迁。对目前不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优先解决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今后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茬推进,通过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和有助于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其他形式搬迁,继续稳步推进。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引导搬迁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四)加强生态扶贫

  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到2020年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岗位40万个。加大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天然林、集体公益林托管,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建设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队),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储备林营造。推进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力度,将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在确保省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前提下,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石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范围,对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生态核心区内的居民实施生态

  搬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造林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

  (五)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

  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辍学率,稳步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在辍学高发区“一县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大贫困地区教师特岗计划实施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对口帮扶工作,国培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重点支持贫困地区。鼓励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用于表彰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乡村教师。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加大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开展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行动。

  (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严格费用管控、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规范转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县建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医院对口帮扶,全国963家三级医院与832个贫困县的1180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为贫困县医院配置远程医疗设施设备,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支持地方免费培养农村高职(专科)医学生,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补充到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贫困地区可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直接面向人才市场选拔录用医技人员,选拔录用时优先考虑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紧缺人才。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健康服务。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开展专项行动,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实施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治。贫困地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落实签约服务政策,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倡导优生优育,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力量,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宣传教育。

  (七)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推广简便易行的危房鉴定程序,规范对象认定程序,建立危房台账并实施精准管

  理,改造一户、销档一户,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要求,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因地制宜推广农房加固改造,在危房改造任务较重的省份开展农房加固改造示范,结合地方实际推广现代生土农房等改良型传统民居,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落实各级补助资金,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支付给农户的资金要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户。建立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

  (八)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

  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继续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加快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设施。鼓励各地通过互助养老、设立孝善基金等途径,创新家庭养老方式。加快建立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赡养、监护照料法定义务,探索建立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地广人稀的贫困地区适度降低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九)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

  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深入实施“福康工程”等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优先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

  理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间照料、邻里照护服务。逐步推进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帮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多种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要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

  (十)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鼓励各地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推广“星级评比”等做法,引导贫困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四、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一)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

  在贫困地区加快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

  络。尽快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以示范县为载体,推进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推进窄路基路面农村公路合理加宽改造和危桥改造。改造建设一批贫困乡村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优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交通设施。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推进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贫困地区项目建设,加快贫困地区普通国省道改造和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内河航道建设。

  (二)大力推进水利扶贫行动

  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因地制宜加强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显著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灌溉水源、灌排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配套。切实加强贫困地区防洪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继续推进贫困地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建设工程。

  (三)大力实施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

  实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贫困地区电力普遍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引导电网企业做好贫困地区农村电力建设管理和供电服务,到2020年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5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实现90%以上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出资费优惠举措,鼓励企业开发

  有助精准脱贫的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

  (四)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开展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因地制宜确定贫困地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目标,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

  五、加强精准脱贫攻坚行动支撑保障

  (一)强化财政投入保障

  坚持增加政府扶贫投入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重,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围绕现行脱贫目标,尽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规范扶贫领域融资,增强扶贫投入能力,疏堵并举防范化解扶贫领域融资风险。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赋予贫困县更充分的资源配置权,确保整合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精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全面加强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落实资金使用者的绩效主体责任,明确绩效目标,加强执行监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加强扶贫资金项目常态化监管,强化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扶贫资金尤其是到户到人的资金落到实处。

  (二)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

  加强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合规增加对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贫困户生产经营的信贷投放。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发挥好扶贫金融事业部的作用,支持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扶贫信贷投放,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完善普惠金融事业部体制机制。创

  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贫困户可协助其办理贷款展期业务。加强扶贫信贷风险防范,支持贫困地区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进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站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方式,逐步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农业险种,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保险保障范围,开发物流仓储、设施农业、“互联网+”等险种。鼓励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设立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和扶贫公益基金。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公司债券等按规定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三)加强土地政策支持

  支持贫困地区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挖掘土地优化利用脱贫的潜力。贫困地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条件的,按规定及时审查批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脱贫攻坚期内,国家每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节余指标,允许在省域内调剂使用。建立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补充和改造耕地项目,优先用于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指导和督促贫困地区完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

  (四)实施人才和科技扶贫计划

  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扩大急需紧

  缺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培养规模。贫困地区在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从贫困地区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

  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科技精准帮扶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各类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扶贫技术团队,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设农业科技园和星创天地等载体,展示和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从农村乡土专家、种养能手等一线服务人员招聘一批特聘农技员,由县级政府聘为贫困村科技扶贫带头人。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建立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关系,实现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六、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一)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

  把人才支持、市场对接、劳务协作、资金支持等作为协作重点,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贫困县全覆盖,并向贫困村延伸。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建立扶贫协作台账制度,每年对账考核。优化结对协作关系,实化细化县之间、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措施,推广“闽宁示范村”模式。突出产业帮扶,鼓励合作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引导企业精准结对帮扶。突出劳务协作,有组织地开展人岗对接,提高协作规模和质量。突出人才支援,加大力度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提高干部人才支持和培训培养精准性。突出资金支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精准使用。将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范围。

  实施好“十三五”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落实中央确定的80%以上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的要求,进

  一步聚焦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更多资金、项目和工作精力投向贫困人口。

  (二)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把定点扶贫县脱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力量,出台具体帮扶措施。定点扶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强化定点扶贫牵头单位责任。加强对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工作指导,督促落实脱贫主体责任。把定点扶贫县作为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的基地,通过解剖麻雀,总结定点扶贫县脱贫经验,完善本部门扶贫政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落实艰苦地区挂职干部生活补助政策。

  (三)扎实做好军队帮扶工作

  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驻地部队要积极承担帮扶任务,参与扶贫行动,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接续做好“八一爱民学校”援建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助学活动。组织军队系统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深入贫困村送医送药、巡诊治病。帮助革命老区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培育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帮助培育退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扶贫

  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鼓励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光彩行”活动,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地区需求信息对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与社会帮扶有效对接。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使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融入大市场。实施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

  划”、“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教育对口扶贫计划”,为贫困人口提供生计发展、能力提升、心理支持等专业服务。加强对社会组织扶贫的引导和管理,优化环境、整合力量、创新方式,提高扶贫效能。落实社会扶贫资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五)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系列行动计划,支持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推进扶贫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扶贫志愿服务人员库,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组建常态化、专业化服务团队。制定落实扶贫志愿服务支持政策。

  七、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

  (一)强化扶贫信息的精准和共享

  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工作,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剔除不合条件的人口,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确保应扶尽扶。抓紧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端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和农村贫困统计监测数据衔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强化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共享使用,拓展扶贫数据系统服务功能,为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等提供可靠手段和支撑。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构建扶贫开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开展建档立卡专项评估检查。

  (二)健全贫困退出机制

  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规范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地方修订完善扶贫工作考核评估指标和贫困县验收指标,对超出“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指标,予以剔除或不作为硬性指标,取消行业部门与扶贫无关的搭车任务。改进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检查方案,并对退出贫困县的质量负责。中央结合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对贫困县退出进行抽查。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保持稳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相关政策保持一段时间。

  (三)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2020年至2021年年初对脱贫摘帽县进行一次普查,全面了解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情况。普查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八、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一)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

  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统筹,重在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负总责,重在把党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督导,促进工作落实;市县抓落实,重在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遍访贫困县,市(地、州、盟)党委书记遍访脱贫

  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县(市、区、旗)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以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带头转变作风,接地气、查实情,了解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二)压实中央部门扶贫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实化细化三年行动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分解落实各地区脱贫目标任务,实化细化脱贫具体举措,分解到年、落实到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向中央报告本部门本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脱贫攻坚期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以及部门扶贫干部、定点扶贫干部要按政策规定保持稳定,不能胜任的要及时调整。

  (三)完善脱贫攻坚考核监督评估机制

  进一步完善扶贫考核评估工作,充分体现省负总责原则,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改进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方式,缩小范围,简化程序,精简内容,重点评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提高考核评估质量和水平。改进省市两级对县及县以下扶贫工作考核,原则上每年对县的考核不超过2次,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工作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未经省里批准,市级以下不得开展第三方评估。改进约谈省级领导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约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约谈。完善监督机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监督作用。

  (四)建强贫困村党组织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防止封建家族势力、地方黑恶势力、违法违规宗教活动侵蚀基层政权,干扰破坏村务。大力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以县

  为单位组织摸排,逐村分析研判,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本村致富能手中选配,本村没有合适人员的,从县乡机关公职人员中派任。建立健全回引本土大学生、高校培养培训、县乡统筹招聘机制,为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加大在贫困村青年农民、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脱贫致富项目,完善贫困村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全面落实贫困村“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工作制度。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加强考核和工作指导,对不适应的及时召回调整。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责任捆绑要求,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内容。对不够重视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的地方,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后果严重的要问责追责。

  (五)培养锻炼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

  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确需调整的,必须符合中央规定,对于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对于弄虚作假的要坚决问责。实施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培训,落实分级培训责任,保证贫困地区主要负责同志和扶贫系统干部轮训一遍。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是通过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提升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对基层干部,重点是通过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实战培训方法,提高实战能力,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本领。加大对贫困村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着重提高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强对扶贫挂职干部跟踪管理和具体指导,采取“挂包结合”等方式,落实保障支持措施,激励干部人在心在、履职尽责。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如期完成任务且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应予以重用,对在

  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注重提拔使用。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乡干部要落实好津补贴、周转房等政策,改善工作条件。对在脱贫攻坚中因公牺牲的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家属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全面落实贫困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

  (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推出一批脱贫攻坚重点新闻报道。积极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推出一批反映扶贫脱贫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大扶贫题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继续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和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评选表彰,选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按程序设立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创新。每年组织报告团,分区域巡回宣讲脱贫先进典型。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反映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加强减贫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受援国建好国际扶贫示范村,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适时对脱贫攻坚精神进行总结。

  (七)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确保取得明显成效。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注重发现并解决问题,力戒“走过场”。注重工作实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严格扶贫资金审计,加强扶贫事务公开。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依纪依法坚决查处贯彻党中

  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问题,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重点。中央巡视机构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加强警示教育工作,集中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

  (八)做好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工作

  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各地要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应对措施。防范扶贫小额贷款还贷风险,纠正户贷企用、违规用款等问题。防范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地方政府以脱贫攻坚名义盲目举债,防止金融机构借支持脱贫攻坚名义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九)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抓紧研究制定2020年后减贫战略。研究推进扶贫开发立法。

篇六: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凝聚“五种力量”发挥“五大作用”,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凝聚

  五种力量

  发挥

  五大作用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凝聚双联行动

  攻坚力,发挥助推作用。把精准扶贫作为深化双联行动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念好联动经,层层制定

  作战图,进一步明确目标、重点、内容和措施,全力攻坚精准扶贫。一是摸清贫困现状,明确攻坚目标。紧盯

  15个贫困村1.49万贫困人口,按照

  规划到村、扶持到户、精准到人

  的要求,将联村联户帮扶力量集中向贫困村户倾斜,目前

  15个贫困村全部由省、市、县三级联村单位联系,1.49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联户范围。为全面摸清贫困村户的详细情况,各双联单位和干部牢牢抓住民主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等关键环节,依照

  五步识别法,对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核查摸底,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为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抓住难点问题,明确攻坚重点。持续推行

  单位组团帮扶夯基础、干部精准帮扶解民忧、党员承诺帮带兴产业、能人样样引领树典型

  帮扶模式,把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聚集,集中精力帮助贫困村户解决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截止目前,联村单位和干部先后规划立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834项,投入项目资金和帮扶物资7.68亿元。

  三是紧盯时间节点,明确攻坚任务。制定了

  2+19精准扶贫工作

  方案,明确了脱贫目标和减贫时序。各乡镇及贫困村根据县上总体规划目标,也分别制作了

  作战图,明确了到户责任、帮扶措施、脱贫时限等,切实做到了有的放矢。各级联村单位紧紧围绕扶贫攻坚行动的目标任务,在修订完善

  两规划一计划

  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水平、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实际,帮助乡镇、联系村、联系户精准制定整体脱贫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帮扶目标、具体措施和完成期限。四是整合工作力量,明确攻坚措施。对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

  15个贫困村,每村新增1名县级领导、2个县直部门、1户企业进行帮联,包抓领导深入贫困乡镇村组,蹲点调研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双联扶贫任务落实。积极整合挂职干部、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等力量,为

  15个贫困村配齐了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帮助贫困村户做好脱贫规划制定、帮扶资源协调、帮扶项目实施等工作,加强了双联行动的攻坚力量。

  二、凝聚驻村人员

  执行力,发挥

  管道

  作用。紧扣

  2+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选优配强工作队伍,围绕

  五大职责任务,切实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职能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政策宣传的讲解员作用。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及时进村入户,通过现场解读、剖析典型、算账对比、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面对面给群众讲解中央和省市县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引导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至目前,1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开展政策宣传

  12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

  3200多人(次),反映民意

  398条。二是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指导员作用。协助乡村两级组织完成

  4029户

  1.49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加强对联系村(户)产业规划和指导,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和举措,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900多份,做到了

  一村一规划、一年一措施、一户一对策

  。三是充分发挥项目实施的服务员作用。按照体现综合性、长效化、常态化的要求,与驻村乡镇党委、政府、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一起围绕贫困村基础改善、产业培育、公共保障等方面定规划、抓落实。目前,协助贫困村衔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

  60多项。四是充分发挥破解难题的协调员作用。坚持把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驻村工作队一项重要职责,先后妥善调处矛盾纠纷

  86起,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125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及物资

  56万元。认真开展精准扶贫贷款需求摸底,协助排摸需贷款贫困户

  1484户

  7357.5万元,目前发放贷款

  1483户

  7359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凝聚技能培训

  向心力,发挥支撑作用。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训。近年来,县上围绕

  牛果菜富民、煤电化强县

  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牛果菜、油用牡丹等农业优势产业,养牛11万头,栽植苹果

  8.5万亩,种植蔬菜

  7.1万亩、油用牡丹

  1.06万亩,初步形成了人均

  1头牛、1亩果、半亩菜的增收格局。面

  对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的形势,县上坚持

  产业发展到哪里精准培训就跟进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技术

  的思路,搭建了以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为目的的综合性培训平台,积极推行

  点菜式

  、订单式

  培训,量身打造果树、家畜饲养、蔬菜园艺、油用牡丹栽培等培训工种。今年以来,全县完成劳力培训

  4086人,精准扶贫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性劳动力培训

  100多人(次),新型农民职业培育工程

  245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围绕就业需求抓培训。面对贫困群众知识掌握不足、就业愿望强烈的现状,组织人员深入用工企业、贫困乡村,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座谈访问等方式,详细调查了解劳动用工单位和贫困群众的就业需求。根椐调查摸底情况,聘任

  12名专业对口且有相关资质的教师为教员,采取

  理论+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群众进行

  手把手

  培训。止目前,共开展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和营业员等培训四期,培训人员

  452人,实现就业436人,贫困户月收入同比增长13%,占人均纯收入61%,增收致富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三是围绕电商扶贫抓培训。依托电商扶贫政策,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1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

  6个,在贫困村建成电商扶贫站点

  10个,组织实施了

  互联网+职业教育

  、互联网+就业培训

  、互联网+产品销售

  、互联网+精准扶贫

  四大电商扶贫技能培训,先后培训贫困群众

  130人(次),电商扶贫成效初步显现。

  四、凝聚财政金融

  扶持力,发挥兜底作用。抢抓国家和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扶贫资金争取力度,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全力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在财政预算安排中,优先考虑贫困村。克服各种短收因素,在县级财政预算中,按照公共财政收入增量

  20%以上的比例增列专项扶贫资金。2015年县级预算安排资金

  1620万元,专门用于贫困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同时,还为

  15个贫困村按脱贫时序每村单列

  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二是在盘活存量资金中,优先支持贫困村。积极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优先支持贫困乡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率。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长效机制,对盘活的财政存量资金,除必须按照原项目安排使用外,将政府统筹使用的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以弥补预算安排资金不足。三是在财政贴息政策中,优先发放贫困户。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开展双联惠农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牛果菜产业贷款贴息工作,优先支持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目前,成立扶贫互助社

  21个,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牛果菜产业贷款等各项扶贫贷款共

  1.05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融资难问题。

  五、凝聚基层组织

  战斗力,发挥保障作用。以开展

  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年

  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

  五百

  党建提质增效工程,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目标、责

  任和任务融合推进,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一是选配队伍,提升能力服务。采取

  两推一选

  、公推直选

  方式,选配41名致富领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班子,推选8名党性强、作风好的党员任村上

  当家人

  。先后举办村干部培训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业务培训及电子商务等培训班20期12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能力水平,为推动精准扶贫服务。二是成立组织,夯实基础保障。紧扣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建组织,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先后在柏树镇鑫源果品等

  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组织,组建产业型专业化党小组

  81个,建立并形成了

  支部+专业合作社+专业化党小组

  等党群共富新机制,推动党组织服务活动向产业开发、精准扶贫项目延伸。新建成村级党员群众服务站

  48个,组建党员便民服务队

  31个,建立并推行村干部错时坐班、村民事务代办等制度,及时为贫困户邀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把党组织服务活动覆盖到每个贫困户。三是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引

  领。大力开展以配强带头人、优化班子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强五优

  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综合示范村创建活动,培育抓建了

  41个党建示范典型。特别是锦屏镇于家湾产业联村党总支通过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帮富领富作用,指导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带动于家湾、九功、冉李

  3村种植蔬菜

  5500亩,使

  32户贫困户一举脱贫。四是建强机制,靠实责任倒逼。严格落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建立了乡镇党委定期工

  作汇报、督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机制,研究制定《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等

  5个考核办法,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采取台帐管理、责任倒逼、约谈提醒等措施,推动贫困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具体责任人职责。

篇七: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www.365sszz.com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2018中央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除()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A.农业部

  B.党中央

  C.国务院

  D.民政部

  参考答案:BC【解析】: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学时政,就上747时事政治网。

推荐访问: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问题 脱贫 力量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