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7篇

时间:2023-05-16 1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学中要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内容由师生共同构建,重视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把学习过程变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探究式学习思想

  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式学习前提是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可能探究的问题很多,探究的方式

  方法也很灵活,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权力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探究;可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可在解决实践问题上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

  3.课堂教学民主化

  课堂教学民主化,就是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和处理师生关系,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这是一种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完美个性、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这一思想,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中调节教师和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应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去研究。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让学生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要树立特色教育的思想观念,放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一种必修课。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确定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下:

  1.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集中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使师生心理同步,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不仅体现在授课伊始,在整个

  教学过程中都要发挥教学目标的统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行为,使学生在每一步骤的学习中都有明确的指向,从而使教学行为

  沿着明确的目标进行。

  2.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为将来在社会实践中担当“主体角色”,发挥主体作用而奠定良好的基础。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为核心的“主体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主体心理,发展学生合理、和谐的个性。

  3.全面性原则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内涵的真谛所在。全面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对全体接受教育的学生一视同仁,保证他们学习的基本权利;要改变以往只为少数所谓有希望的学生教学的错误做法,强调教师备课要有全体观念、全体意识,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教案要体现层次观,要有难易度,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有梯度;作业布置要能体现多种要求和目标,不搞一刀切;批阅范围要涉及全体学生,既要讲个性,也要讲共性;考试命卷要备足不同要求的样卷,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应试要求等。全面性的原则还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倡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的思想。

  4.知情并重原则

  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情意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开放性原则

  打破传统的“三中心”,(即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6.学习化原则

  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我学习、自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为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贯彻学习化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贯彻“学会学习”的原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7.结构化原则

  结构化教学原则以师生背景性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结构中教师主导控制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实现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建构和重新建构。贯彻结构化原则,要求做到: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展开;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彻教学过程的始

  终;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8.最优化原则

  教学中应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使各教学要素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益的原则。贯彻最优化原则,要求做到: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优化教学目标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

  (1)教学目标的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指针,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我们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仍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忽视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重智育目标的实现,轻能力、觉悟的提高;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将联系实际的运用、知识的拓展、创新窄化为“应试”的技巧,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新和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育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指向性。它对教学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指明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是思想政治教师处理教学内容及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2)客观性。它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的,不具有随意性。

  3)整体性。它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包括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

  (2)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领域。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几方面。

  (3)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层次。教学时要了解总目标、领域目标,而具体的目标就要依据所教的年级而定。新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了学科的知识、品德、能力的培养,而且包括意识态度、情感和在实践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目标。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概括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公民。因此,可以说高中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一是“三观”教育,二是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公民教育和公民素质培养。

  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校情况和社区课程资源为基础,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出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等教学目标。

  2.划分课时,组织教学内容

  (1)从目标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恰当安排课时。

  知识构建是书本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不能忽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不能为考而教,凡高考不列入考试的内容都受到冷落。避免知识的传授完全为解题服务,忽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选择。

  1)要选择学生成长必备的基础。高一年级以经济生活为背景进行公民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高二年级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公民素质教育,而且为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打下了基础,使高中三年级的政治素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贯彻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

  2)要突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事物的个性是事物的本质。个性的完善就是事物性质的完善,从而才能体现事物的优越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不能搞成大学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依据中学思想政治课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高中思想政

篇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念,方式和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从中,我们不难分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最关注的方面。首先,它是一门学科课程,是从社会本位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它是综合性学科课程,是从学生本位出发,基于学科课程又跨越学科课程,是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密切相连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最后,它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把学科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各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把学习目标达成和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和发现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是学科课程,又是综合性、活动型课程的定位,有利于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课程价值,但这也为教师实施这门课程增加了难度。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高标准地教好这门课程。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遵循三种新理念

  (一)以德为先教学的理念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最为关注的方面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科课程教学就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观念,改变“为考而教”的观念,要“眼中有人”,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德的培养放在第

  一位。要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二)综合性教学的理念

  综合性学科课程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二是实施方式的综合。可见,确立综合性教学理念是综合性学科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综合性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立足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上,要看得更高、望得更远、想得更全面,要努力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要求教师把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开发和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多种课程资源,形成系统的综合实践主题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整合相关知识,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综合的知识和视点,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育核心素养”。[1]

  (三)活动型教学的理念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教育理念、知识获得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关注的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是学科课程又是活动课程的定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糅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点,确立通过活动开展教学的新理念。教学时教师必须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或结论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单向传输走向多向互动和交流,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新的真实问题情境,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交流氛围中进行;教师要努力进行活动化设计,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从中分析、体验、概括和总结,在活动中强化认知,在活动中验证理论,在活动中培养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形成对社会的全面认知和亲社会的行为,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政治核心素养。改变那种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由听课为主向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2]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三种新方式

  (一)调查感悟方式

  调查感悟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调查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取得丰富的事实性材料并在对事实性材料进行分析与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客观的认识和感悟。调查感悟式学习做到了调查过程和学习过程、明理过程、能力培养过程及正确价值判断形成过程的有机统一。调查感悟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第一,确定调查主题。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统筹设计调查任务,学生根据调查任务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方式。第二,获取感性材料。学生通过对调查对象(可以是人、物或事件)进行调查,系统收集材料。第三,理论分析说明。学生把相关课程内容与感性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形成价值判断。第四,经验交流分享。学生交流各自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分享获得的新认识和新感受。

  例如,在教学《哲学与文化》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内容时,某教师以“青果巷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让学生开展调查。学生经过讨论,确定了“寻找青果巷的历史文化记忆”“青果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制作家乡的历史文化名片”等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课中,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有理有据地陈述各自的观点。调查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篇三: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篇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新课标

  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政

  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旧)结构表

  必修

  选修

  经济生活(2学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经济学常识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政治生活(2学分)

  文化生活(2学分)

  生活与哲学(2学分)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结构表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学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

  法律与生活(2学分)

  逻辑与思维(2学分

  财经与生活

  法官与律师

  历史上哲学家

  (1学分)

  政治与法治(2学分)

  哲学与文化(2学分)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以下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课程性质中的“变”

  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学习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学习解读: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学习解读: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学习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3)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学习解读: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研

  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篇五: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共X页-------------------------------------------好新设置的选修课程。学科教学从总体上要兼顾好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使必修内容的教学与选修内容的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为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选修学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一种反映,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

  思想政治课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50年代以来曾数次制定、修订德育课程教学大纲,90年代中期就先于其它学科首次制订了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为了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适应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又重新制订了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是改革和继承的辩证统一过程,既非以改革否定继承,更不能以继承阻止改革。政治老师要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以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继承哪些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如何按照新课程新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发展,并为了学生的发展,创新哪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呈现方式,开发和利用哪些教学资源,克服成人化教学的倾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开与不开思想政治课的选修课无所谓,这种想法对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负责任。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政治教师要积极准备、创造条件上好思想政治选修课程,鼓励和提倡更多学生选修更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篇六: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课的教师理念与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成长,本文围绕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提高课堂时效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出其具体的的要求。

  1.平等合作,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在学习中的意见,可以对对方中的不同见解展开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善于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辩解,给学生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2.富有激情,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感染力强,会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关心和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尤其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对政治课教学充满激情,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善于表达,语言幽默。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接通学生心灵的桥梁。语言幽默更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习压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尤其是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课堂而言,显得更加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4.机智应对,巧妙处理。“教师面对的是有个性、会思考的学生,在教学中总会有一些突发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这是教师的教育机制,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之一。”教师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其次,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时效性需要中规中矩点滴结合,在课堂中落实要求和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老师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新课标的理念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很好地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宗旨。(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3)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

  2.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基础,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以合作性、探究性、情境教学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强“理解”和“引

  导”。首先,在尊重和承认学生的差异,允许和欣赏学生不同爱好,不同观点的同时要鲜明地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特点”。上课内容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群体的原则。(3)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要更多地关注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

  3.明确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还要把握教学目标的真谛,因为教师只有了解了目标,才能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教师不能只凭自身经验来教学,要重视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要与时俱进,与新课改同步,防止理论和实践脱节。(2)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订教学目标,共享目标,理解学生需要什么,然后根据新课标要求合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3)合理组织内容,围绕目标,围绕学生的需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努力将教学内容组织得趣味化,情境化、生活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4.注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通过自身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采用开放式体验教学(即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和教学过程开放),给学生以尽量多的体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进行平等的师生对话,有效地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让学生共同感受体验的乐趣和创新的喜悦。比如:设置情境,让学生将思想政治内容改编成小品、话剧等进行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学习书本中有矛盾或者有争议的内容;鼓励学生经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共同体文化的理解;把握偶发机会,对偶发事件能清晰地认识,合理地分析,妥善地解决等,通过这些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能提高学习效率。

  5.开发现代化资源,有效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多媒体教学的实施,将继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推进现代教学改革的进程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多媒体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内容乏味枯燥的课程,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和精彩图片、视频或动画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动态联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可以大大缩短教师板书的时间,给学生多留了思考或者讨论、作业的时间。因此,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树立自身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在多媒体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不能全部代替老师要讲的内容,以引导为主,以互动为主,只有正确把握多媒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政治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课程理论繁多,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小。本文针对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相关策略: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明确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注重体验式教学;开发现代化资源,有效利

  用多媒体;促进评价机制改革。

篇七: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方法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

  《价值规律》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2、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

  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3、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4、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课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并不了解,所以他们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现代农业之路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让他们围绕家乡农业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有的小组以《家乡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课题,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及对策》为课题,也有的小组利用有同学家长开面粉厂的有利条件,确立了《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这样的课题。因为当时正值入冬,加上这些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研究出象样的成果来,所以我就决定让他们利用放假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在第二年国庆节期间完成研究课题,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结果在第二年讲授高二哲学常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课时,我要求各课题小组展示成果。以《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为研究课题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从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到对小麦进行加工的各个环节,一直到小麦、面粉市场行情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加工的影响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并且还对农村小面粉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使我备感兴奋,因为同学们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坚持完成课题研究学习任务并取得良好结果,说明学生一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极高的创造热情。当然,由于研究学习的时间太长以及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他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都不尽人意,然而与他们的研究过程比起来,研究结果是否理想就反而不重要了,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获得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许这才是我们新的课堂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吧。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

  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例如在我前面提到的《蛋市》情境教学中,当“老板”发现鸡蛋价格下跌时,突然大喊一声“杀!”,并且做了一个夸张的下砍动作,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随即就有不少男生学做下砍动作,并准备喊“杀!”,见此情形我赶紧叫停,用眼神制止了这些同学,同时引导大家回到主题。我想,阻止他们肯定会扫了他们的兴,但如果不阻止,这次情境教学就可能失败,并且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因势利导要及时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思维状态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当发现他们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课堂教学效益就会降低,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例如在我前面提到的《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讨论教学中,前15分钟小组讨论时,我就到各个小组了解了他们的观点,并简要地作了些指导。当全班讨论开始后,大家对“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个观点的讨论渐趋激烈,有同学尝试着从理论上驳斥它,但持赞同意见的同学不断用事实讲话:“中午放学我把一辆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扶起来时,车主

  却责怪我推翻了他的车,你说我这不是活该吗?早知如此我就不管闲事了”,“你帮助别人却不图回报,这不是鼓励小人吗?”,结果,反对者的声音越来越小,大家开始不断诉说他们在生活中所听到遇到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讨论学习逐渐变成了“诉苦大会”。我一直在旁边听他们讨论,一来是被讨论的内容所吸引,二来也想借此机会听听他们的心声,但是当听到一个同学说“学雷锋也要与时俱进”时,我意识到这次讨论教学失败了,因为这句原本正确的话竟然通过讨论被理解成了“雷锋过时了”。我赶紧以讨论者的身份发言,试图扭转大家的思想,但是没等我说几句,下课铃响了。尽管我后来又精心准备了一堂课,继续讨论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一次不成功的讨论课的教训却是深刻的:个人情感体验或观点在集体讨论交流中会产生集体认同的放大效应,如果当错误的情感或观点有可能被放大而我们却没有及时因势利导的话,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背离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推荐访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 新课标 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