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谁提出的4篇

时间:2023-06-02 1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礼乐制度谁提出的

  

  周礼的乐是指什么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下面

  为大家整理了周礼的乐是指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周礼的起源

  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礼”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字,原作“丰”,是由祭祀中奉献鬼神的礼器引申为祭祀鬼神之仪式的[7]。事神仪式(礼)与事神歌舞(乐)的结合,也就是“礼乐”的初义。尽管“礼乐”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及其复杂的思想内容直到西周才确立,但作为事神仪式的礼乐实践,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礼乐文化孕育于远古,形成于“三代”,西周定型和成熟,并为后世历朝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舜还任命夔为典乐,“教稚子”,“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

  。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初创期,五帝时代还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时期,或者说属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神守时期,即巫祝1文化期。而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才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

  关于礼乐起源的因,古代经典多有论述,而以荀子所作《礼论》和《乐论》最为典型。

  荀子的礼源论是:“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荀子的乐源论是:“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周礼的乐

  周礼严格区分和限定了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所处的地位,从国家制度和宗法层面对国民予以强制性约束,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差异化社会,为了在这样的社会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统治者采用音乐,用精神和文化的感召力来作为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种种对立和矛盾。

  西周音乐状况研究,传统上依托的主要传世文献是所谓“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尤其是《周礼》,即《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的“《周官》”

  。但这些文献的可靠性往往因为秦汉儒生的篡改甚至伪造而饱受质疑。与此相比,《尚书》、《逸周书》、《诗经》、《左传》、《国语》中涉及西周的内容,具有更高的可信性,但其中《尚书》中部分篇章的作伪问题,《逸周书》的增改问题,《诗经》的东西周划界问题,也使学界长期聚讼莫辨。面对这种困难,中国传统的金石学、2现代的西周青铜铭文研究,以及现代考古学对于西周时期乐器的大量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传世文献的可靠性,但同样,金文内容的局限和考古发掘的有限,又使其缺乏文献记述的丰富和饱满。1925年,王国维在其《古史新证》中讲:“研究中国古史最为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疑,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面对这种情况,王国维提出了“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相互参证的“二重证据法”

  。这一方法极大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上古史研究,也是使西周用乐状况及相关美学问题得以真切浮现的方法论保证。

  从史料看,西周是中国上古音乐的集大成时期,也是音乐的高度繁荣时期。按《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大章,章之也。咸池,备也。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显然是把殷周当成了上古音乐的汇集和发展高峰。这一时期,以“六乐”为中心,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宗庙音乐体系。按《周礼;春官》载,“六乐”即:《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其沿革历史上自黄帝,下至周武王,具有史诗的性质。《诗经》中的颂诗,即《商颂》、《周颂》和《鲁颂》,也在范围之内。除宗庙音乐外,周代音乐又可分为士人音乐、民间音乐和四夷之乐。其中士人之乐主要见于《诗经》之《大雅》、《小雅》,民乐可见于《国风》。四夷之乐无存,但仍在文献中有表现。如《周礼;春官宗伯》云:“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另据《礼记;明堂位》:周成王曾下令周公在3其封国鲁配享天子礼乐,其中就包括四夷之乐,即:“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据此可以看到,宗庙音乐、民间音乐、士人之乐、四夷之乐,构成了中国西周时期音乐体系的四种形态。

  乐器方面,按照音乐史家杨荫浏的统计,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约有近七十种,其中被诗人们所提到的,见于后来的《诗经》的,有二十九种”。西周以前,打击、吹奏乐器已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但至西周有新的发展。按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宽《西周史》:“铜钟是西周时期创制的,这在音乐发展史上是个杰出的创造。

  ”另据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方建军考证:“西周的体鸣乐器有青铜制造的庸、镛、鎛、甬钟、钲、铎、钮钟、铃和石制的磬九种,而气鸣乐器则有骨笛、铜角、埙和骨箫等四种。其中击奏乐器庸、镛、鎛、磬和吹奏乐器笛、埙等都是殷商乐器品种的延续和发展,而甬钟、钲、铎、钮钟、铜角和骨箫则是西周时期新出现的乐器品种。

  ”在吹奏乐器中,竹管乐器早已存在。至西周时期,《诗经;周颂;有瞽》中有“箫管备举”、《小雅;鹿鸣》中有“鼓瑟吹笙”、《小雅;何人斯》有“仲氏吹篪”之说。除打击和吹奏乐器外,丝弦乐器到西周时期才真正产生,其中的代表就是琴和瑟。这两种乐器,既可用于大型雅乐表演,又适于私人性的音乐演奏。《诗经;关雎》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经;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些诗句说明,借琴瑟表达私人情感,在西周贵族士人中已相当普遍,也开了后世士人之乐的滥觞。

  西周时期乐器种类的多样性,为组织大型乐队提供了条件。在当时所谓的礼乐社会中,音乐不仅涉及贵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国家大型典礼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这就要求乐队的体系化和成建制化。按《周礼》,西周时期有所谓“乐悬”制度,庆典活动中,不同的乐器要悬挂于不同位置,其中钟、磬置于左右两列,鼓置于殿堂外向两角。以此为格局,乐队分为“堂上乐”和“堂下乐”,“前者主要成分,为歌唱与丝弦乐器。后者主要成分,为敲击乐器、吹奏乐器及跳舞”

  。同时,为了与这种大型的典礼活动相配合,音乐必须强化它在音响、旋律方面的表现力。既要求不同乐器之间要做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也要求同一种乐器强化性能和效果。作为这种时代要求的体现,西周时期组合式乐器获得长足发展,编钟、编鎛、编磬成为王朝庆典不可或缺的器乐形式。另外,单管的骨笛、竹箫向多管的笙竽、排箫的改进,也是对这一趋势的适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组合式乐器的出现,除了强化音响效果以与大型典礼相配外,也直接促成了音乐的雅化。打击乐器,其基本功能在于制造节奏的铿锵感,但同一种乐器按音高的差异编成序列,就可以在节奏之外演绎出旋律。这种发展倾向,可表述为西周“金石之乐”的丝竹化,并因而与嘹亮悠扬的管乐(笙箫),以及低回婉转的弦乐(琴瑟)相互融合。春秋时期,孔子在评价西周文化特点时曾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种趋“文”的倾向,从当时打击乐器通过编组而旋律化的趋势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西周王朝有专门的音乐机构。按《周礼;春官》,这一机构“归5‘大司乐’领导。其中的工作人员,包含乐师在内,……有明确定额的,为一千四百六十三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音乐的繁荣及赋予音乐的崇高价值,并不必然意味着音乐专业人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仍处于社会层级制的底端。据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在周朝由1463人组成的音乐机构里,“除了少数低级贵族以外,有一千二百七十七人是属于农奴阶级。

  ”也就是说,当时作为音乐创作和表演主体的乐工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时代性的风尚被惠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仍和周王朝对音乐定位的侧重有关。从史料看,西周王朝之重视音乐,并不关涉音乐的演奏技术,而在音乐的育德功能。《礼记;乐记》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正是对当时贵族阶层重道不重技、重德不重艺的明解。以此为背景,音乐教育在西周贵族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司乐不仅是国家音乐机构的领导者,而且是国家高等教育的负责人。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载,西周贵族子弟13岁至20岁修习音乐,所涉内容为:(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祗,以和万邦,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这段话,虽然是讲音乐教育问题,但却涉及西周时期对音乐的整体定位:

  首先,从事专业创作和演奏的乐工,由于其价值被限定在纯技术层面,处于这一体系的最低层。

  其次,虽然技与道、艺与德相比是形而下的,但技术的掌握却是德性养成的前提。因此,贵族子弟作为受教育者,既要掌握音乐技能,更要在心性方面领悟乐德,在语言方面学习乐语,在行为方面演练乐舞,以达至心性、语言、行为的全面雅化。在这一层面,艺与德是合一的,艺终究又通向德。

  再次,对于国家的治理者,其目的不仅仅是个人德性和言行的雅化问题,而是要将音乐之和谐精神进一步贯彻于社会政治实践,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王室与邦国、人与自然的统一,进而生成一个音乐化的理想世界。在这里,从专业乐工、贵族子弟到国家统治者,标明了一条音乐从技术到德性、再到政治性隐喻的不断递升和放大之路。

篇二:礼乐制度谁提出的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传承礼乐文化,实现礼治社会。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孔子提出“礼”

  的思想,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提出“仁”的思想,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3.孔子的一生主要有哪些重要活动?

  (1)学习礼乐(15岁)

  (2)收徒讲学(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3)从政生涯(51岁)

  官: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加强,削弱

  抑制

  结果: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晚年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

  ★

  孔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1、从政:担任中督宰,司寇;周游列国

  2、教学:“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

  二、孔子为什么要开创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

  1、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原因:

  ①背景:春秋时期是

  的时期,充满

  的矛盾。违背

  行为司空见惯。表现为: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目的:孔子决心恢复,传承

  和改善。2、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礼、仁、中庸

  A.礼——是政治概念

  ....①

  礼的地位:是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

  ②礼的含义:

  ③关于礼的做法:克己复礼

  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评价:

  积极: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

  消极: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B.仁——属于伦理概念

  ....①

  仁的地位:

  ②仁的含义:

  ③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④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爱有等级。

  C.中庸(调整方法)——属于哲学概念

  ....①调整对象:礼和仁。

  礼仁关系: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②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b、达到中庸的做法:“”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图示如下:

  3、影响: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后来经董仲舒改造,自西汉开始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

  的局面,扩大了,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有教无类”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它有什么意义?请列举孔子的教育理念。

  意义: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然后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及治国之道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全面评价孔子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统治基础。

  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的损益,积淀,渗透到

  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有利于修身社建;

  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2)对世界:

  ①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③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仁、礼、中庸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思想核心

  思想基础

  中介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3、总

  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常思索的话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下列关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是指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道义

  B.孔子强调“仁”,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C.“三思而后行”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忠告,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孔子提出“中庸”的思想,反映了他缺乏原则性的局限

  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

  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2).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儒家思想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3).简述孔子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2分),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维护一统)(2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的损益,积淀,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2分)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1分)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1分)明清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1分)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1分)

  4).仁在教育上有何体现?

  仁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体现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教学内容上,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

  5).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论语》。

  (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简要阐述它们的相互关系?

  核心内容:仁、礼、中庸。

  关系:仁与礼要结合起来,仁要有礼的约束,礼要体现仁的精神,用中庸之道才能将仁与礼和谐统一起来。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6).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的主要原因。

  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1分)

  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遗产。(3分)

  为什么说“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原因:受汉唐文化的影响。(1分)史实:思想上:自汉朝以来儒家典籍传入朝鲜,朝鲜建有孔庙、文宣王庙等。制度上:实行以儒学为主的科举考试。(2分)(如果回答生活习俗、伦理观念等,只要言之成理,可给分)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

  孔子生平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

  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3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七年,孔子64岁,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篇三:礼乐制度谁提出的

  

  礼乐制度名词解释

  篇一:礼乐制度名词解释(1)

  礼乐制度名词解释(1)文德、武功周公时,因商纣暴虐无道而去职,后西伯姬昌继位,奉行“敬德保民”,重民兴教,殷民逐渐归顺。武王之世,迁殷遗民七族于蓟。并规定:非奉命不得用兵;同姓不得婚姻;长幼有序,老有所终,贫有所养;用天干地支纪日,配以十二辰(龙配辰,虎配寅,马配申,猴配酉,鸡配戌,狗配亥,猪配子)。

  内容: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和具体表现形式,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指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关系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德礼和刑罚两个方面。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把礼、乐、刑、政称为“四维”,提出了一套维护礼乐制度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周礼”。东周开始以后,礼崩乐坏,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经济政治思想学术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东周以后,周公制礼作乐之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确立,使西周以来的血缘宗法制的父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强化。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封建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孔子认为人们如果没有道德上的束缚,没有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那么社会将会永远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他主张恢复西周初期的礼乐制度,以“仁”和“礼”为基本原则来治理天下,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也主张效法西周,实行仁政。荀子和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富国强兵、君主专制、以法治国的思想。他们

  -1-

  的思想都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围绕着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仁政,反对严刑酷法;法家则强调依法治国,主张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官僚制度,并把富国强兵作为法治的根本目的。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尚贤,反对儒家的礼治,但又承认贵贱有别、长幼有序。

  礼乐制度,即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用以调整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封建宗法制度的深刻影响,经过改革、变易和损益,已变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空言。

  -2-

篇四:礼乐制度谁提出的

  

  一、有史料记载的原始音乐

  二、考古证实发现的原始乐器

  骨笛:中国古代吹管乐器,用猛禽的肢骨制作而得名,最早的骨笛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8000至9000年,这是我国目前出现最早的乐器。

  陶埙/埙:中国古代吹奏乐器因以陶土制作而得名,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埙出土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陶埙形制:揽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发音孔有1、2、3、5等多种,在中国古代陶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距今约7000年。

  磬: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磬来源于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形制有多种变化,一般磬边为弧形,单个磬称为特磬,多个磬组合成为编磬。除了石制外后又有玉制、铜制,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祭祀、宴飨宾客等礼仪。活动的雅乐当中,同时也是象征着统治者身份地位的“礼器”。

  三、传说当中的音乐家

  夔:是古史传说当中虞舜当时的乐官,舜帝命令他掌管乐舞,协管乐教。

  伶伦:相传为黄帝时期的乐官,《吕氏春秋》认为他是乐律的发明者,并根据律吕制乐,用音乐模仿凤凰的鸣叫。

  夏商时期的音乐文化

  商代的音乐文化由巫乐和淫乐组成,巫乐属于民间音乐,淫乐属于宫廷音乐。

  淫乐:特指商纣王时代的宫廷音乐。特征以“钜”(庞大、奢华)为美。

  巫乐:中国古代伴随巫术活动的乐舞,又叫“巫风”或“巫音”。商人以巫乐祭祀、求雨、驱除瘟疫,表演时酣歌狂舞、毫无节制,功能娱神又娱人。掌管巫乐的人男性为觋,女性为巫,最早的职业音乐家。

  周代音乐文化

  一、雅乐和俗乐并存

  (一)“礼乐制度”:建立于西周初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谓“礼”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指乐器、乐舞、乐队三个方面,乐为礼服务,只有贵族享用。

  1.雅乐:周代在礼乐制度上建立的一套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是指郊庙祭祀、朝会典礼时演奏的音乐,与世俗娱乐性音乐无关,它是与礼仪相表里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音乐。

  内容:六代乐舞和小舞。

  六代乐舞:西周雅乐最主要的内容,也称“六乐”或“六舞”。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尧时期的《咸池》、舜时期的《箫韶》,禹时期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是歌颂各个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的文德和武功的。

  应用场合:1.供大司乐学员学习之用;2.供典礼、仪式、祭祀等活动之用

  (二)等级制度:西周在礼乐表现中最突出的为

  宫县:县即悬,乐器的摆放。是西周等级制度中关于乐器摆放方位的具体规定。王宫县:即唯有周王可以享用东南西北四面摆放的规模。

  八佾:是西周礼乐等级制度中关于乐舞人数的具体规定。统治阶级享用,庶民没有

  资格。

  周代燕乐

  燕乐:又称宴飨之乐,宫廷用于宴飨宾客的音乐。

  1.

  周代燕乐用于宴飨宾客,也叫做“房中乐”,后世的燕乐概念表示宴饮、游乐及一般的欣赏活动,概括了宫廷当中一切俗乐的用途,是一种泛指。

  2.

  隋唐燕乐和宋代燕乐为广义的燕乐,是宫廷中用俗乐的总称。

  3.

  指唐代九部乐、十部乐当中的第一部,是狭义的燕乐,是具体一个乐部的名称。

  周代音乐教育:

  大司乐:西周的音乐教育机构,但西周掌管音乐的最高官职也称为“大司乐”;

  培养对象:“世子”和“国子”以及由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学习内容:乐德、乐语、乐舞。习“六艺”,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

  目的:学会统治之术。

  周代的乐器:

  八音:中国古代周代初期出现的乐器分类方法的名称,以乐器材料制作而分类。金(钟)、石(磬)、土(埙)、革(陶)、丝(琴)、木(柷)、匏(笙)、竹(箫)。

  琴: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现代称为“古琴”或“七弦琴”

  曾侯乙墓编钟: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的编钟,以墓主人曾侯乙名字命名,该墓年代在战国初期全套64枚编钟分三层,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十二律齐备,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达到高度水平,可以旋宫转调,说明乐律已用其中。

  周代乐律

  十二律:是周代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其律名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单数六个律名为“六律”,双数六个律名为“六吕”,十二个半音也可称为“律吕”。

  旋宫:西周以来的转调理论。

  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乐律的计算方法。《管子。地员篇》有详细记载。但三分损益法中“黄钟不能还原”、十二律运用中不能转调的问题,成为后代律学家不断探索的问题。由于三分损益法以三为除数,因而古代简称为“三分法”,其所生律称为“三分律”,由于这种生律法所生的各律,按照口律排列时,自出发律至所生律连同首尾计数为“八律”因此称为“隔八相生律”。隔八相生,实际得出五个音程,因此称为“五度相生”,因为这种律记载于《管子。地员篇》,所以又叫“管子法”,与古希腊毕达歌拉斯求律方法想通,所以又叫“毕达哥拉斯法”。

  补充:四夷之乐:西周时期的外族外来之乐,非汉族。西周宫廷音乐的一种。用于祭祀享乐,其政教远被。

  颂乐:是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型的乐歌,所用场合天子祭祀、大射、两君之见的重要礼仪当中。

  散乐:西周泛指一切未被统治阶级接受的民间音乐。

  周代的民歌收集活动与诗经

  采风制度:西周制定的一种收集民间歌曲的制度。目的:1.观民风2.为宫廷提供大量民间音乐。直接成果是《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其音乐性质:可诵、可奏、可歌、可舞。

  风:共160篇,包括15国民歌,《诗经》的精华部分,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

  雅: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共105首,分大雅和小雅,多是朝会宴飨、个人抒情之作。其中多为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同情人民的作品。

  颂:共40篇,作品词语晦涩难懂,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

  《楚辞》: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为主的辞赋,是在战国时期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楚辞”又被称作一种文体,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历史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故名“楚辞”。大部分可以歌唱,现存只有歌词,在音乐上使用了乱、少歌、倡等先秦时期属于新手法的曲式组成部分。屈原的代表作《九歌》、《离骚》、《天魂》、《招问》等。

  乱:中国古代曲式术语。在琴曲中称为“乱声”或“契声”,广泛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和大曲之中,乱一般出现在较长篇章的末尾,或者篇幅不长,但段落颇多的歌曲末尾,音乐部分采用多种乐器合奏,是作品的高潮部分。

  《成相篇》战国时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而编成的一首歌词,举重劝力之歌。“相”1.舀米的工具,2舀米时所唱的歌曲。说唱音乐的远祖。

  周代著名的音乐家

  歌唱家:

  韩娥: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韩国女歌手。歌唱技艺超群,曾在齐国雍门卖唱,歌声曼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使得一里,老幼,三日不食。

  秦青:中国古代先秦时代秦国歌手。以教授歌唱为主,歌唱技艺精湛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演奏家:

  伯牙:中国古代先秦时代出国琴家。“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讲的就是伯牙善弹琴,樵夫钟子期善听的故事。

  师旷:中国古代春秋战国后期晋国宫廷乐师。名旷,字子野,目盲。精于审音调律,汉代以前的文献,常以他代表音乐感觉敏锐的人,他听律声,而知楚国必败,他还是古代正统音乐思想的代表,指出郑卫之音为亡国之音,靡靡之音。

  师襄: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宫廷的乐官。又叫“师襄子”,相传孔子曾随他学琴。

  周代音乐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音乐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赋予礼乐新的内核——仁,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的能力,他认为礼给人以约束,用以分贵贱等级,乐可调和上下关系,两者配合,就能发挥礼乐的作用。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承认音乐思想性和艺术性,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他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道德规范。他赞扬《关雎》这样的雅乐,认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反对郑卫之音,提出“放郑声”的主张。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提出学习“六艺”,把音乐看成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阶段。

  孟子:提倡“王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荀子:他的音乐思想集中在《乐论篇》,认为音乐能够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音乐可以感化人心。荀子对墨子的“非乐”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维护儒家“倡乐”的主张,并予以进一步发展。

  墨家:墨子,卓越的哲学家,主张“非乐”,认为音乐可以使统治者丧失江山,他的观点是

  从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者奢侈生活,认为使用音乐会加重人民的苦难,浪费物理和人力,可以使国家衰亡,但过于偏激,忽视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具有不同功能的观点。

  道家:老子:唯物主义者,主要思想载于《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无为”等观点,主张“大音希声”,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庄子:著有《庄子》一书。主张“清静无为”,没有绝对的否定音乐,而是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崇尚“天籁之音”,反对人的主观作用。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音乐文化

  西汉

  一、汉代俗乐发展,“相和歌”、“鼓吹乐”、“百戏”汉代俗乐主要内容。

  相和歌: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通称。这类歌曲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而无伴奏,即所谓“徒歌”。“徒歌”进一步发展为清唱加帮腔的形式,称作“但歌”。“但歌”的再进一步发展,才是相和歌。相和歌所用乐器:笙、笛、节、琴、瑟、筝、琵琶等七八种,所用调式平调、清调与瑟调,瑟调以角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相和歌高级形式是相和大曲: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在相和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歌舞曲。曲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艳——歌、解——趋、乱。艳,引序部分,以抒情的歌舞为主。多节歌曲,是作品的主体部分,由多段的歌曲组成,每节歌曲用“解”作过渡,“趋”或“乱”,是作品的结尾部分。

  鼓吹乐: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艺术形式。他是北方游牧民族音乐传入中原后和汉族传统音乐相融合形成的。鼓吹以其雄壮、粗犷气势被用于不同场合,分为鼓吹和横吹。横吹是以鼓角为主奏乐器,在仪仗行进时马上奏乐;鼓吹是以排箫和笳为主奏乐器,常在殿廷、官署、宴饮中使用。东汉时期被用于军中,被称为“短箫铙歌”:又称“铙歌”,以排箫、铙为主奏,有歌词可以歌唱。

  汉代鼓吹乐按照用途分为:其形式有黄门鼓吹、横吹、短箫铙歌。

  黄门鼓吹:汉代宫廷鼓吹的一种形式,是天子宴请群臣时,在殿庭中所奏之乐。

  骑吹:用于仪仗,随行车驾之乐。

  短箫铙歌:又称“铙歌”,以排箫、铙为主奏,有歌词可以歌唱。当时用于军乐,汉代初期北方民族传入北狄乐。

  横吹:是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外来乐种,为军中马上之乐,随军马上演奏。

  百戏: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角觝、杂戏、魔术、歌舞等形式,表演规模宏大,妙趣横生,常有歌手、鼓、钟、磬、箫、瑟、筑等之为伴奏。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俗乐总称。清商乐包括中原旧曲,即相和诸曲,南方是吴歌和西曲。乐器在相和歌基础上有所增加,有羯鼓、箜篌、琵琶、琴、瑟、筝、筑、笙、箫、埙、钟、磬等。

  吴歌是东晋、南朝时流传于建康一代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

  西曲:南朝时流传于江陵一代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倚歌。如《莫愁乐》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

  什么是歌舞戏?代表剧目有哪些?

  歌舞戏是南北朝后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它的形成与汉代的百戏有直接的渊源。

  《巴渝舞》: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的民间歌舞,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夷人的一种集体舞。

  《大面》:又称《代面》,又叫《兰陵王八阵曲》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的民间歌舞,内容表现北齐兰陵王英勇善战的故事,兰陵王戴面具以遮自己俊美面容,威慑敌人,所带面具乃是后世戏曲脸谱的雏形。

  《钵头》:《拨头》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的民间歌舞,到唐代继续流行,西北少数民族的作品,西域一胡人,因其父被猛兽所吞,故上山寻兽为父报仇的故事。

  《踏摇娘》又叫《苏中郎》,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的民间歌舞,北齐时丈夫醉酒后假意殴妻的故事,具有讽刺意义。

  三、古琴音乐

  《广陵散》中国古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是汉魏时期楚调但曲之一,即用于合奏有用于独奏,其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中,魏末琴家嵇康以弹此曲著称。表现出愤怒,怨恨悲壮甚至杀伐之声,全曲慷慨激昂。

  《胡笳十八拍》:中国古代琴歌琴曲,相传作者是东汉时期蔡文姬,作者是根据自己的同名诗谱写而写,现有曲谱及演奏形式有两种,1.明代琴适当中,与歌词配合的琴歌2清代初期,《澄鉴堂琴谱》所载的独奏曲,18拍就是18段,运用宫徵羽调式,表现了蔡文姬远嫁匈奴后又惜别幼子的痛苦心情,音乐哀婉凄切,深刻感人。

  胡笳:中国古代吹奏乐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代,是汉魏鼓吹乐中最主要乐器,其形似筚篥而无空。

  但曲:汉魏相和大曲中,没有歌唱的纯器乐曲。

  《酒狂》中国古代琴曲,相传作者是魏末时期的阮籍,其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乐曲采用三拍子体系,在汉族中极少见,素材简练,频繁使用大跳音程,表现阮籍酒后佯狂,不愿与司马氏合作的心情。

  《梅花三弄》中国古代琴曲,原为晋桓伊所作一首笛曲,后唐人颜师古将其移植为琴曲。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三弄指主题重复三次,全曲共十段,两大部分。其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秘谱》。

  《碣石调。幽兰》又名《倚兰》中国古代琴曲。由南朝梁丘明传授,是我国最早的手抄文谱,全曲4段,分两组,运用加花变奏等手段,做多次反复,乐曲表现幽兰与世无争的品质。

  四、音乐机构;秦汉时期,音乐宫廷机构分太乐署和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

  (一)

  太乐署:西汉时期按秦制掌管雅乐的机构。

  (二)

  乐府:

  产生:始建于秦,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昌盛

  职能:汉代掌管俗乐的乐府机构。大规模和范围的大量采集民歌,乐工除对民歌进行改编、加工、创作和填词外,还研究理论、演唱、演奏。乐府中还拥有优秀的音乐家,如汉代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司马相如、桓谭等人。

  意义:乐府的产生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延年:西汉宫廷音乐家,汉武帝时任乐府协律都尉,善于歌唱和创作,受汉武帝赏识,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为《郊祀歌十九章》配曲。并在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方面做出贡献。

  新声二十八解: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摩柯兜勒》一曲,后由李延年参照此曲特点另写成28首新的器乐曲,并将其充作军乐。

  乐府机构中所唱的歌曲,以及按照这种歌曲的样式创作的诗歌并且入乐,也叫乐府。乐府中民歌有30、40首之多,大多收录在宋代人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中,其根据音乐的不同分类,主要有4种

  《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所用的乐歌。

  《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又称“铙歌”,以排箫、铙为主奏,有歌词可以歌唱。当时用于军乐,汉代初期北方民族传入北狄乐。

  《相和歌辞》音乐多为各地俗乐,歌词多为“衔”“陌”“谣”“讴”。

  《杂曲歌辞》

  五、秦汉魏晋时期的乐器:七弦琴、排箫、羌笛、笳、角、箜篌等,有了新的形式,卧箜篌:中国式箜篌。竖箜篌:胡乐也。凤首箜篌:公元前346年随天竺乐传入我国,是外来弹拨乐器。

  琵琶: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传统弹拨乐器,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使用琵和琶两种演奏手法的弹拨乐器的总称,其中1弦鼗(秦琵琶或汉琵琶)为中原传统乐器2阮咸:乐器名字根据魏晋时期琴家阮咸擅长的直柄琵琶,而得名。3曲项(波斯)4五弦琵琶(随天竺乐传入)为西域传入的胡乐器。

  胡笳:胡人的吹管乐器。跟随龟兹乐传入中原。

  六、秦汉魏晋时期的乐律

  京房六十律:汉代律学家京房提出,按照三分损益法,六十律从来没有被音乐所采用。提出了竹声不可以镀调的理论,对管口校正问题有一定启发意义,制作了京房准,也就是现代的校音器。改革羌笛,使4孔变为5孔。

  管口校正:是中国古代使正律器——律管得到准确的一种方法,所谓管口校正就算在管内气柱长度之外,补充以各种溢出管口外的气柱长度以校正误差,晋代荀勗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笛律制作当中。

  荀勗的笛律:荀勗近代乐律学家,于公元274年制成笛律12支,荀勗的笛律暗含管口校正原理。荀勗笛律是中国古代管律的一种,是在不设钟磬情况下用特制的笛子为弦乐器和歌唱者确定音高,这种笛形同现用的箫,全套12支,应12律,分别以12律命名,每只笛又可吹奏三宫二十一变(3种调式21音)。荀勗笛律经太乐郎刘秀以及笛工共同制作,其计算精密,并得出了管口校正的数据。

  何承天的新律:中国古代南朝宋时期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律学家,其博通经史,精于律算,兼善弹筝,通晓音律,反对京房60律,提出了十分接近12平均律的律制——新律。

  360律:中国古代南朝宋钱乐之、沈重引申京房60律而提出的一种律制,无实践价值。

  七、记谱法

  声曲折——汉代歌诗演唱时对曲调的一种记录方法。是用曲曲折折的符号记录演唱曲调的记谱方式。《汉书。艺文志》载有“河南周歌诗”7篇之后,有“河南周歌声曲折”7篇,“周谣歌诗”75篇之后,有“周谣歌诗声曲折”75篇。

  八、音乐思想: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书。艺文志》河间献王以其地方力量搜集古书古乐,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辑成《乐记》。另一种说法此书为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乐礼》的基本内容,关于乐的起源与本质

  。《乐记》中的"乐"兼指诗、歌、舞三者,但主要以论述音乐为主。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打破了以往认为乐是上天赐予或神圣创造的说法,《乐记》认为,外界事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产生各种变化,音乐则是这种感情变化的表露。这种感于外物而发的声音,并不就是"乐"。乐的最大特点是"和"。

  关于乐对人心理的影响1.乐能影响人的情感。《乐记》认为,音乐可以表达情感。2.乐对人的性格、意志的影响。由于音乐是感情的体现,而感情是有个性特征的,所以音乐对人的性格能发生巨大影响。《乐记》这种认为音乐能培养和影响人的性格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乐记》还认为,音乐表演应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这种观点,把音乐对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的影响,论述得更加深入和全面。关子乐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1.乐教能促使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用《乐记》从礼乐配合、礼乐并重的角度,论述了乐对辅助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所起的特殊作用。《乐记》认为,礼与乐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乐记》认为,乐对人的感情、性格,意志等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将扩展到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人的道德品质发生作用。

  2.乐教的内容与方法。《乐记》强调对音乐内容的控制和挑选,才能进行有成效的乐教。它认为,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对人民起到好的教育作用的。应当选用先王所制的"礼乐"、"德音"来教化人民。

  乐教任务三个方面

  第一,道德教育。第二,音乐知识教育。第三,情感教育。

  《乐记》认为,乐教一定要与礼教相结合,因为礼乐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的,所以应用平和的、发自内心的、近乎仁的乐来关怀引导人民百姓,同时又以区别差异的、发乎于外的、近乎义的礼来要求教导人民百姓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但《乐记》把音乐当作封建地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使"官序贵贱各得其宜",要"示后世也有尊卑长幼之序"。这是《乐记》的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

  阮籍及其《乐论》,中国魏末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善弹琴,左右琴曲《酒狂》,《乐论》是阮籍的乐论专著,认为音乐应该体现天地自然之和,要合乎礼的规范,要歌颂先王之德,音乐的功能是统一天下人的意志,其美学思想与《乐记》一致。而与《声无哀乐论》相对立。

  嵇康《声无哀乐论》: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竹林七贤之一,博学多才,崇尚老、庄,文中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八次论难,阐述了《声无哀乐论》的观点。

  和声无象,音声无常,认为音乐并不表现一定的情感,他与情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认为音乐“和”的特征来自天地自然,是音乐自身所具有,不会因人的哀乐爱憎而改变。声音以平和为体,认为音乐的据本是平和,也就无所谓哀乐。躁静者,声之功。认为音乐能引起人的情绪躁静之应,而不能唤起相应感情。乐能是人欢放欲惬,音乐以丰富的乐调吸引人,给人以快感和美感。总之,嵇康肯定了音乐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大胆否定了儒家提倡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反对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等同政治的观点。

  隋唐

  一、曲子:曲子这种民间歌曲形式,是相和歌、清商乐一脉相承的。隋唐时代这类较高形式的民歌流传都市,受市民和文人欢迎,反映人民生活的新的更好的形式,并且在专业乐工和诗人手里进一步加工和发展。曲子创作两种不同方式,由乐定词,即已有曲调配上新词,依词配乐,即根据新的歌词创作新的曲调,即所谓“自度曲”。在唐代叫“曲子”,宋代叫“词调”,元代称为“散曲”,明清时期称为“小调”。

  二、俗讲:中国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源于寺院中宣讲佛教教义的活动。宣讲的人称为“俗讲僧”,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

推荐访问:礼乐制度谁提出的 礼乐 提出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