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8篇

时间:2023-05-09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把好公文审核五关提高公文处理质量

  第一篇:把好公文审核五关

  提高公文处理质量

  做好审核把关工作

  提高公文处理质量

  公文是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公文处理是政府部门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公文处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就是公文核稿。公文的核稿把关工作,就是要为领导及时审阅和妥善处理公文、正确决策和果断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审核把关不严,往往直接影响公文的质量和行文的不规范,影响领导的正确决策和行政的效率。因此,做好公文处理过程中的核稿把关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心全意为领导决策服务,是秘书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公文的核稿把关工作呢?

  第一,在对公文进行核稿把关时,应当依据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原则和要求,并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从全局出发,仔细审核、客观分析,对公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具体来说要重点把好四关:即体例格式关、行文关、政策法规关、文字关。

  (一)把好公文格式关。为了使公文规范化,必须按《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体例格式行文。首先要弄清楚所核稿公文的体例是规范性公文、指令性公文、指导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报请性公文,还是记录性公文。其次,要对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公文的组成要素,按照《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全部认真审核一遍,不能认为这些不重要,没有涉及公文的核心内容就一带而过。

  (二)把好公文行文关。根据发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的组织关系、发文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公文的运行方向来把好公文的行文关。一是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尽可能不发,以减少发文,提高行政效率;二是把好行文关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确定和使用公文文种。公文文种的确

  定和使用,一要按照公文管理法规的统一规定确定和使用,不能乱起名称;二要依据发文机关的权限,不可超越职权;三要依据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确定和使用;四要依据行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确定、使用。如对上级机关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还是请求给给予支持帮助;对下级机关、单位是布臵、指导工作,还是答复、批准有关事项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和使用文种。

  (三)把好政策法规关。这一关主要是审核公文的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对与之相悖的,要退回相关拟稿人员进行修改完善,特别是对规范性文件,要本着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不成熟的,坚决不呈批或发文。否则,文件一旦发出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甚至会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把好公文文字关。公文在文字上要求明确、简洁、通畅和准确无误,篇幅长的应当压缩,空话、套话也应删除。对错字要改正、漏字要补充,对文字、句子表达不准确的地方要修改。把好文字关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相关专业业务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怎么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重大问题。在文字表述上,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提法是否准确、恰当。

  第二,做好公文的核稿把关工作,要加强责任心、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收集积累。

  一要加强责任心。在公文核稿中,对词不达意,丢字错字、错数等问题,应当及时发现并予以修改,不能把这些低级错误留给领导去纠正。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要有责任心,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公文核稿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工作,责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灵魂,工作负责是对秘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做事马马虎虎,应当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应当提出修改意见的没有提出修改意见,加之,领导事务繁忙,很容易导致公文质量低下,不能很好地发挥公文领导指导、规范约束等作用,影响行政效率。

  二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规

  范的内容越来越细。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情况比过去更复杂了,新情况、新问题更多了,对办文的要求也更高了。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办文中会经常遇到一些煤矿生产技术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煤矿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文秘专业业务的学习,并学以致用,才能把好公文的核稿关。因此,公文核稿工作不仅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而且要熟悉自己分管的业务,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三要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公文核稿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这种“文字功底”主要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就是要通过书面方式把领导的意图及反映的事情、事项,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明白。这也是一种“学问”和“技能”。这种“学问”和“技能”,不完全是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也不是通过大学中文系就可以直接培养出来的,有许多是长期实际经验的积累,是通过实践逐步锻炼出来的。因此,平时要注意从多方面学习锻炼,不断总结经验,用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四要注意材料的积累。对情况了解不够或掌握的不是第一手材料,心里就没底,据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但没有参考价值,而且很可能会给领导造成误导。因此,了解情况一定要做到细致、全面、准确,要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另外还要注意积累有关重要问题的历史过程和信息资料,一旦需要,就能够及时提供给领导参考。

  第二篇:怎样把好公文审核关

  怎样把好公文审核关

  赵绣雪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回应了多年来各地各部门的期盼,对于提高党政机关公文权威,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内容丰富,亮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规定了“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即“审核前臵”。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特别是公文审核把关的人员,我对这一规定尤为赞同。这里,结合工作实践,谈

  谈做好公文审核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提高三个认识

  一是“审核”并非可有可无。公文代表着机关的形象,反映着机关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机关的作风——文风,人们常常形象地把公文称之为机关的“脸面”。公文如果出现了错字、漏字、词义表达不准确甚至扭曲原意时,就可能对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造成重大损害,甚至对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造成重大影响。审核文稿是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办公厅(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这项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强,对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政策理论水平、文字水平、经验积累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敬畏之心,是难以承担起相关任务的。无论是对公文处理方面的规定掌握不全面,还是拟稿时从自身局部出发或者是对全局的情况不了解,都会出现形成的文稿站位不高、考虑不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的问题。因此,要挑选站位全局、了解全局、相对固定、相对专业的人员来总揽把关,这样才能保证公文质量,维护机关权威。

  二是“审核”并非“校对”。“审核”包含“校对”又高于“校对”。“校对”侧重技术性,具体、硬性要求多,如格式是否符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准确,是否有错字、漏字等;而“审核”侧重思想性,强调从宏观的角度,注重政治性和政策性,原则性、软性要求多,如是否确需行文、文种使用是否恰当、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所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文中涉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等。审核不但要核“字”,更要审“事”,发挥的是参谋助手作用,实现的是以文辅政目的。记得几年前,一份关于报送信访法立法计划的文稿送到我手里审核,我认真阅读了国务院法制办来文中关于报送立法计划的相关要求,感到当时有关信访立法的基础工作还未开展,时机还不成熟,局领导层也未作出推动信访立法的决策,一旦报出立法计划,可能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我建议拟稿司室慎重考虑并报请局领

  导研究审定。最后,这个报送立法计划的文稿撤销,改为暂不申请立法项目的复函。所以说,如果只是把公文审核工作简单地看成“找错别字”,那就大错特错了。

  三是“审核”并非一个人、一个环节的事。一般来说,每个单位都设有核稿岗位,但要保证文稿的质量,仅靠核稿岗位上的一两位同志还不够,而是需要文稿拟制每个环节上的每位经办同志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只有将核稿工作贯穿于公文起草、审阅、签批、校核、印制、分发的全过程,只有每一位经办的同志和审阅审批的领导认真把关,确保文稿在每个环节的零差错,才能保证文稿的高质量。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稿出现问题,并非拟稿和审阅审批的同志水平低、责任心不强,而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加强公文处理特别是公文写作和公文审核方面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帮助大家准确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能、公文格式、行文规则,以及公文拟制中起草、审核、签发等相关程序规定和要求,才能使每一位同志真正有能力把好自己这一关。

  二、注意把住三个环节

  一是起草拟制环节,既要避免张口就说、提笔就写,又要避免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有些同志在起草文稿时不假思索、不经推敲,速度倒是很快,就是质量不高,甚至闹笑话。如,有位同志在起草函件时写道:“请你们派人前往××同志家中,代表我们对××同志的逝世表示亲切慰问,对其家属表示沉痛哀悼……”令人啼笑皆非。还有的同志写完稿子后,不认真校对,结果送到上一级领导手中的稿子错别字连篇,处处“挖坑”“埋雷”“设套”,令人防不胜防。有的是字词使用上的错误,如将“倍受鼓舞”写成“备受鼓舞”;有的是同音字,弄混了词意,如“竖起一个榜样”,其中“竖”应为“树”;有的纯粹是打错字,如将“衔接”打成“衍接”,“列席”打成“例席”,“梳理”打成“疏理”,“收集”打成“手机”;有的是多字或漏字,等等。起草文稿时,要想清楚再下笔,遇到把握不准的内容和字词,要多借助“拐杖”,学一学文件、查一查字典、想一想规定,不要仅凭经验办事、仅凭感觉写稿。遇到引用领导批示和原著、数字、日期、人名、文件名等,更要认真核对。我还清晰地记得多年前核过的一份关于申请用水指标的文稿,文稿不长,只用几分钟就核完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正当我要签字时,突然想起还没有对其中的数字进行专门核对,经与拟稿的同志核对,其中的小数点整整差了一位!二是审阅审批环节,既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又不能“抓大放小”。审阅审批文稿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既要审文稿的主题是否鲜明、思路是否清晰,又要看文稿的谋篇布局是否得当、观点是否正确,还要看句子是否通畅、词语使用是否恰当、标点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涉密、能否公开等。就公文审核而言,有时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要素,把握不好,也会产生大的影响。记得有一次,一位领导同志的秘书给我来电话说,前一天晚上10点多,通信处给他打电话,请他回机关签收办理一份呈报领导同志的限时件,尽管累了一天刚到家,但他不敢怠慢,赶紧返回办公室,可拆开一看,所收公文并非需要立即处理,顶多是一个“特急”件。他很委婉地建议,今后在呈报公文时,注意把握一下“紧急程度”。虽然这个件不是经过我核发的,但也给我一个深刻的教训:核文无小事,除了要对文稿内容严格把关外,对密级、紧急程度、分送范围、版头使用、用印等相关要素的审核同样不可忽略。

  三是核稿校对环节,既要避免侥幸依赖心理和老好人思想,又要避免程序上的不到位。虽然文稿运转到核稿环节时,已经经过层层把关,但最后的审核至关重要,不可忽视。如果认为已经经过几个环节的审阅,不会出现什么错误;或者觉得审阅这些稿子的领导职务比你高,你提出修改意见会得罪人;或者任务很急,要求立即印发,为赶速度一目十行,甚至减免了核稿必需的程序等,就有可能出错。有一次,我负责起草一份报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时间非常紧急,局长和一名副局长都跑到我办公室来,站在我身后指导直接在电脑上修改。修改完后,局长指示马上打印。就在要用鼠标点击打印选项时,我想到文稿还没校核,便松开按钮,用最快的速度开始校核。此时,我能感受到身后局领导焦急的目光,但我没有时间解释,全神贯注进行全文校核,当我把文稿递到局长手里的时候,他赞许地说:“对待工作,就要这样一丝不苟。”

  核稿环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一定要严格对照核文的要求、内容和程序逐一校核,甚至在文稿清样印出来后和文件材料封发之前还要认真细致地看一看,因为有时印制环节也有可能出错,如用错版头、拷错电子版文件、忘了用印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把错情最大限度地消灭在“出口”环节。

  三、注意掌握三种方法

  一是“看”。要把起草好的文稿多看几遍,每看一遍都能发现文稿中的问题,从而不断修改完善。那么,究竟看几遍合适?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作参考。

  二是“读”。拿着文稿读几遍,读着读着,就能发现文稿中丢字落字、句子不通顺、表述不准确、语言不精练等问题,从而细细推敲,使之更加精准。

  三是“换”。换一双眼睛看看,即请其他同志帮助审看。有时候文稿写出来之后,起草人会出现“审看疲劳”的情况,这时,换个人看一看,能更加敏锐地发现被起草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还可换个时间再看,即把写好的文稿放几天再看,你就会发现原来觉得挺完美的文稿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瑕疵.甚至在此期间,你会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文稿。

  第三篇:公文审核

  公文审核

  公文的审核,是公文稿付印之前的全面审核、把关,是各级行政机关的文书处理综合部门的核稿人员对承办处、科(室)草拟的文稿和部门代拟稿的审查、核对、把关,并提出审核意见或写明审核情况,最后呈领导人审签的全过程。公文的审核,是公文制作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不仅仅是对文字、格式校核的把关,更重要的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规定以及领导意图的准确体现,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因此,公文的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它要求公文核稿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

  稿从内容、文种、格式到会签手续等方面严格衡量,逐字逐句审核,严格把关,杜绝不准确、不规范的文件印发。审核的总的要求是:全面审核,认真负责,仔细推敲,反对粗枝大叶,反对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努力使文稿准确、全面、完整。

  公文审核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一)是否需要发文。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必要的发文。

  1、为应付上级而发文。对某些工作,上级已发文,下级只需贯彻执行即可。但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把是否行文纳入了目标管理,就逼得下级发“应付文件”。

  2、为搪塞下级而发文。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向上级表明重视,便对上级下发的文件依样画葫芦,再发一个内容雷同、全无新意的文件,以便对上对下都有交代。

  3、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专业会议纪要、不成熟的文件以及可以口头或用电话等其它方式处理的事项,可以不另行文。

  (三)涉及有关部门和地区的问题是否协商一致。一些文件内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其贯彻实施需要得到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办文机关不主动与涉文地区或部门协商、会签,也不送有关领导审批,便草草发文,造成认识不统一、意见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贯彻落实。因此,凡未经协商的,应退回来文单位重新会签。如协调中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应将分歧意见如实汇报,并由主办处、科(室)在拟办中提出建议和意见,一并报请有关领导同志审定。

  (四)文件提出的政策界限、措施和要求等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对含混不清、模棱两可或者脱离实际、过于繁琐之处,应与报文单位研究修改。

  (五)引文是否无误,引文方法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准确、严密、简练,标点是否正确,文件格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六)凡需提请一定会议审定的文件,应提出交何种会议审定的建议,报请分管领导审阅后,列入议程。公文审核应把好“四关”具体来说,公文审核应把好:政策关、文字关、格式关和程序关。

  (一)政策关。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

  色彩,要求公文处理部门在公文的审核把关中要讲政治。要求公文的审核人员要强化政治观念、政策意识,把好政策关。

  1、审核公文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措施、办法和要求,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的指示、决议,同现行有关规定有无矛盾。

  2、对于因情况变化而需要对原有政策作出变更或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的,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就其必要性、可行性作出文字说明,同时在表述上注意前后之间的衔接,并要求有关部门附上原有政策规定的文件材料,供审签领导把关。

  3、文稿中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得过死、过宽的情况。有没有党政不分、内外不分的问题。

  4、文稿中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提的意见、办法是否符合实际,有无主观武断、片面的或者绝对化的问题。

  5、文稿中所下的结论是否恰当,理由是否充足,收文机关是否能接受,文稿中下的结论涉及到其它部门是否经过充分的研究商讨,意见是否统一等等。如果公文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一致,审核人员就应提请起草单位弄清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协商修改。

  (二)文字关。公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它依赖于文字的准确、简洁和明白的表述。同时,公文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常用字句和固定的书写方式。因此,公文的审核中,对文字的要求是严谨而细致的,要求审核人员以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字斟句酌,锤炼文字,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达到以记述为特征,以实用为目的,把准确性、简洁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使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作用,每一句话都有每一句话的力度。

  1、语言表述应准确、简洁和明白。

  准确。就是要求文稿准确传达政令,如实反映情况,确切体现公文的内容和基本精神,观点明确。

  简洁。要求文稿的用语要精炼。要用较短的文字简明扼要、准确

  地表达丰富而深广的内容,力戒穿靴戴帽。要提倡写短文,反对空话、套话。

  明白。由于公文是用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臵、商洽工作以及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求文稿在表述上必须明白易懂,直达其意,不渲染,清楚明白。

  2、篇章结构。要求文稿的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必要时,要忍痛割爱,对文稿材料进行增删和改换,即删掉多余的段落,增补新的材料,增加某些引文。要从大处着手,统观全篇,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统盘考虑和处理文稿,防止顾此失彼,破坏公文结构的整体性。

  3、逻辑。要求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严密、合乎逻辑。

  4、语法修辞。用词要合乎语法规范,句子通顺、完整;无错别字、生僻字、怪字;无错用数码、标点符号;无滥用省略和简称。

  (三)格式关。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文章,因此,起草公文和审核公文都要注意体式,使其合乎公文体式的要求。对公文体式的把关是一项重要的、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核人员在工作中发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每篇文稿都要从标题、发送范围、正文、附件到成文日期和落款,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规范文件不出手。审核人员要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四川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和《成都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确定的原则规范文稿的体例格式。

  1、行文名义是否得当,在行文名义上,一些部门或起草单位为提高文件

  的规格往往不需要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发文的,却要求以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发文,影响了政府公文的权威性,审核时需要注意把关。

  2、公文使用是否合适。在行文中,“请示”、“报告”不分,或“请示报告”连用的情况常常发生。审稿时需要认真阅读文稿内容,审核文种使用是否恰当。

  3、标题有无毛病。按照规定,标题必须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三要素组成。但

  是在行文中,往往容易忽视“发文机关”、使标题不完整,需要审核人员及时补充完善。

  4、发文字号是否准确。

  5、发文机关是否准确。

  6、会签中部门印章、领导签字是否齐全。

  7、有无附件,附件名称前后是否一致。

  8、涉及紧急或秘密事项的文件紧急程度或密级的标定是否恰当。一些办文的同志往往把需要印刷部门尽快印出来的文件标注为“急件”。这种随意性的标注“急件”往往造成公文运转中急与不急的混淆,反而会误大事。因此,“急件”的标准应根据文件内容的紧急程度来定,而不应随意标注。

  9、人名、地名的引用是否准确。人名、地名的引用应准确无误。在审核文稿中,对涉及政策性、法规性的问题核稿时往往是比较谨慎的。而对于人名、地名等却往往容易忽视。如从人名来说,如果是众所周知的名人、领导,一般不容易出错;而对不熟悉的人名及其单位,如不认真核对,很难保证不出差错。这就需要我们在核稿时,要再次核对,甚至找起草单位核对,尽量避免出错。

  10、数字的审核。一是要求准确;二是要规范。按照有关规定,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它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审稿人员在核稿时,应按规定进行规范。

  11、公文的引用。引用公文应当是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公文的引用,首先

  的要求是准确;其次是要规范。如果仅引用标题,或者仅引用文号,或者以公文的发文时间代替发文字号都是错误的。核稿人员对文稿部门要提出“补齐”的要求。

  在具体审核中,要认真核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要及时增补或更换,必须完整、准确后才能正式发文。

  (四)程序关。政府部门担负的公文处理工作,任务繁重,要求高,责任大。办文部门的同志在公文的形成过程中,文稿必须经审核人员的把关,然后按规定程序送分管领导签发。

  部门内部文件送审程序:

  起草人员——本处(科)长——部门负责文书处理工作的处(室)——部门分管领导——部门主要领导(重大问题)。

  政府办公厅(室)对部门上报批转文件的送审程序:

  经办人员——本处(科)长——办公厅(室)文书综合部门——分管秘书长——分管文书工作的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政府分管领导——政府主要领导(重大问题)。

  在文件送审过程中,属于综合性、全局性工作的文件,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属于涉及两位或两位以上副职领导人工作的文件,经有关副职领导人审查后送主管副职领导人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事项的文件,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或分管副职领导人、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

  属于政府授权以办公厅(室)名义对下级政府、政府部门安排布臵工作和转发本级政府职能部门公文的文件,由政府分管副职领导人或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属于办公厅(室)职权范围内的文件,由分管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在领导审核中,领导人应明确签署自己的意见、姓名和日期。

  公文体式的准确规范,单靠核稿人员的把关是不够的,还要强化拟办同志的责任,严格按制度规范公文的审核把关。审核人员对把关中发现的文稿体式不合规范的错误及时通报拟办同志,提出纠正建议,促进大家共同养成注重质量、讲究规范的良好习惯,从而减少差错,提高办文质量和效率。

  公文中的常见病例

  (一)公文格式中的发文字号不规范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号和该的发文序号组成,位于文件版头下方居中处,发文字号是为文件的登记、分管、交办、引用、检索提供方便,便于收文机关与发文机关进行联系。

  发文机关代字要选用能反映机关特征的两三字,如中共成都市委用“成委发”、成都市人民政府用“成府发”。

  目前,行政机关行文中,“发文机关代字”还有个约定俗成的特殊用法,即在发文机关代字中加进了函这一文种名称。如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所发的正式公函,通常都编“国办函﹝1999﹞xx号”或“川办函﹝1999﹞xx号”。严格说来,函只是法定公文文种之一,但习惯上都把“批复”也作为函件对待,也编公函的发文字号。如省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所发的批复,其发文字号也编“川办函﹝1999﹞xx号”或“成办函﹝1999﹞xx号”。年号用阿拉伯数字并应写全,年号外须用六角形括号,如﹝1999﹞,不得写为﹝99﹞。年号的位臵,应在机关代字与发文序号之间,不能放在机关代字之前或之间,如“成爱卫字﹝1999﹞40号”不得写为“﹝1999﹞成爱卫字40号”或“成爱卫﹝1997﹞字40号”。

  (二)公文标题的书写不规范

  公文标题是公文内容的综合概括,位于文件版头间隔横线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完整规范的公文标题应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成都市人民政府”是发文机关,“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公文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一般应当齐全,以使读者一看就能对公文的制发机关、公文的内容和公文的性质与作用有个概括了解,给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我们在实际文书处理工作中常看到这样不规范的标题,“关于请示转发国发﹝1997﹞14号文件的报告”,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标题。一是没有发文机关;二是公文内容不准确,让人看了不知道国发﹝1997﹞14号文件是什么。将文件字号代替内容提要。

  又如“xxx局关于xxx的请示报告”或“xxx局关于xxx的报告的请示”,此类标题的文种不清,让人看了不知道此文是请示还是报告。

  对三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由于发文单位多,标题可能很冗长,可采用两个办法使标题简炼一些:一是使用各发文单位的规范化简称,如《市物价局市经济委员会市计划委员会成都电业局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可简写为《市物价局市经委市计委成都电业局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二是使用概括法,将标题改写为《市物价局等4部门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公文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切忌冗长累赘、晦涩费解。标题中除法规、规章类的公文名称加书名号外,应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三)主送机关的写作不规范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收受机关,即需对本单位发出文件负责办理、答复或遵照执行的对方机关,它位于标题左下方,正文之上。

  请示一般只应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多头主送。公文只主送组织,不主送个人,也不得将主送机关写为“市委并xxx书记”或“市政府xxx市长”。如果同时主送几个单位,就容易造成处理上的混乱和困难。

  同级党政机关确需联合向上级党政机关行文时,“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用党政机关的并列形式,如“市委、市政府”。“请示”的主送机关应就请示的内容性质分别确定,属党委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党委列前,如“市委、市政府”,由党委负责处理答复;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政府列前,如“市政府并报市委”,由政府负责处理答复。

  主送机关应写机关的全称。如主送机关的名称较长,可使用通用的规范化简称,如“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可简称“市体改委”。普发性公文,有多个主送机关,书写时可使用统称,如对成都市的区(市)县一级的政府,主送这些机关时,不可能一一列出这些机关名称,可泛称为“各区(市)县政府”。

  准确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文件发出能否得到及时处理的关键问题。要根据对方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主送文件。既要防止错送、漏送,致使工作脱节,影响工作的进行;也要防止撒大网式的滥送,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四)正文中的写作不规范

  1、公文的引文不规范。引用公文时要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验收村民的自治示范乡镇的请示》(大邑府发﹝1999﹞10号)收悉”。若用“大邑府发﹝1999﹞10号《关于验收村民自治示范乡镇的请示》收悉”,就是不规范的引文。

  2、日期的不规范用法。日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应该要写得完整规范。如“1997年10月1日”“若用“1997.10.1”或“97年10月1日”,“今年”、“明年”、“上月”、“下月”、“今天”、“明天”等,则是不规范的表述。

  3、公文层次的不规范。序号使用不规范,有的文件中用“(一)”后又标“一”,有的用“一、”后,下面的层次中直接用“1、”等等。正文部分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述,需要使用字序符号标明层次时,一般排列顺序是: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每一层次序数用字,前后应当一致。

  4、法定计量单位的不规范。如前用“亩”,后面用“平方米”,或前面用“公斤”后面又用“吨”,这种情况最好统一。计量单位最好前后一致。

  5、简称的不规范。如“精神文明办”有的简称为“精办”,让人不知所云。公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6、附件的不规范。公文附件是附属于公文的文件、材料、图表、凭据等,用于补充公文正文的内容,位于正文之后,发文机关之前,另起一行,行前空两个字书写。有附件的公文,一定要具体写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如有两个以上附件,应标明序号,不得笼统写为“附件如文”或“附件x件”。否则会给公文的收发、办理和整理、立卷等带来麻烦。一旦公文的正件与附件分开,就难以查对收齐。

  7、发文机关落款不规范。政府机关发文的落款,标题已标明发文机关的用机关印章代替机关署名,不再写发文机关名称。有的公文正

  文占满了页面,发文机关必须标注到下一页上,以前是在下页发文机关署名或盖章之前空白处注“此页无正文”,现在不能了。

  8、成文日期的书写不规范。成文日期应该标明公元年、月、日,一律用汉字小写数码书写,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要写全,不得将“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写为“一九九二、一、八”或将“一九九二年”简写为“九二年”;也不得只写月、日不写年;“三十一日”和“二十五日”不得写为“卅一日”、“廿五日”。

  9、抄送机关的书写不规范。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要求,为简化和规范公文格式用语,无论对上级、平级或下级,抄送机关标注用语可一律用“抄送”,不再使用“抄报”,也不使用“抄发”。抄送机关可按上级、平级、下级的顺序排列。

  (五)行文的不规范

  越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越过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的领导机关直至最高领导机关行文。下级机关除以下几种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越级行文。

  第一,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和造成重大损失时;

  第二,与直接上级机关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或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予解决时;

  第三,上级机关越级交办并指定越级上报某些事项时;

  第四,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时;

  第五,需直接询问、答复、联系某些具体事项时;

  第六,反映或处理不涉及直接上级机关职权范围的偶发事件或问题时。除检举、控告外,越级行文应抄送被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六)文种的使用不规范

  在文书处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请示”和“报告”的写法混淆,该写“请示”的,写成报告;该用“报告”的,写成请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对“请示”和“报告”的相同点和区别认识不清。

  “请示”与“报告”相同之处有四:

  第一,都是上行文。

  第二,都包含有汇报情况或反映问题的内容。

  第三,都能起下情上达的作用。

  第四,都有主动争取上级机关指导与帮助的作用。但“报告”与“请示”在使用上,仍然是不容混淆的两个文种。

  “报告”与“请示”的主要区别在于:

  1、报送目的不同。“报告”主要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而不要求立即得到上级的具体指导和帮助。“请示”虽然一般也要汇报工作中的情况或问题,但这种汇报的直接目的,是要立即得到上级的具体指示或批准。

  2、两者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公文,具有备案性质,一般不需要上级机关答复。“请示”属请示性公文,是请示上一级机关批准或解决某一事项、某一问题并需上级机关作出答复的。

  3、内容重点不同。“报告”侧重写情况和意见,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不限于一件事、一个问题),行文较长,内容多是已经实施的事项或已发生的事情。“请示”着重写的是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问题(即“一事一请示”),行文较简短,内容都是尚未实施的。

  4、报送时间不同。“报告”是在事后或事中报送。“请示”必须在事前报送。

  使用“请示”,要防止两种片面倾向:

  一是滥用“请示”,事无巨细,通通“请示”,把矛盾上交;

  二是忽视“请示”,超越职权,不经“请示”,擅作主张。“请示”要严格执行“一文一事”的规定,以免造成阅批和处理上的困难,影响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运用“报告”这一文种,应当注意“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以免贻误工作。“报告”的主要用途是供上级机关了解情况。呈送“报告”,不能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因此,不能把“请示”结尾的请示用语用于“报告”的结尾。例如执行“报告”结尾不宜用“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之类用语。一般都用“特此报告”,“专此报告”或“以上报告请审阅”等语作

  结尾。

  (七)写代拟稿的注意事项

  部门请示政府批转的报告和发文代拟稿。涉及有关地区或其它部门工作,事前未协商且无会签意见的,代拟稿未打印的,无报送说明的就要求政府给予发文的,应一律给予退回。

  第四篇:办公室如何提高公文质量

  办公室如何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写作往往是对制定和执行决策及处臵措施进行快速反映的活动,要求撰写者才思敏捷、下笔迅速,写得既快又好,力求解决问题及时,处理工作迅速,注重时效,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修养,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同时,注重平时积累,多思、多看、多写,坚持把好“六关”,即坚持把好发文关、格式关、内容关、语言文字关、程序关和时效关。

  一、坚持把好发文关。就是从工作需要出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认真审核公文该不该制发,这是解决机关公文过多过滥的关键环节。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应当做到:凡可以通过“现场办公”、电话联系、当面商谈等方式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发文;关于同一个问题,而且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件,如果已经行文,就不要重复发文;能联合行文的就不分头行文。对于不发的文件,要主动与拟稿部门联系,做必要的协调解释工作,讲明原因,并提出妥善处理的办法,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控文、减文工作。

  二、坚持把好格式关。就是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认真审核公文的规格样式

  及其组成要素。无论是公文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还是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刷版记,都要符合国家的规定,防止漏项、错项或多项。通过审核,使公文保持庄重、大方的形象,统一、规范的格式,从而增强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公文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坚持把好内容关。就是在公文处理工作中,认真审核公文内

  容,看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全国、全省和本地工作大局与实际;提出的工作意见、要求、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等。在审核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特别是遇到涉及干部人事、机构编制、财政开支、群众切身利益等敏感问题,要及时与拟稿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弄清来龙去脉,取得一致意见,确保公文内容不出任何差错。

  四、坚持把好语言文字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对公文进行逐段、逐句、逐字的推敲,努力降低文字差错率,增强语言表现力。在尊重并保持公文原意的前提下,敢于负责地对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技术处理,淘汰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和词句,删掉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和多余的没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加工、润色那些不庄重、不准确、不严谨、不规范的语言。通过精雕细刻,使公文主题更加鲜明,语言更加精炼,篇幅更加简短,成为“精品”力作。

  五、坚持把好程序关。就是按程序办文,使公文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程序,这是公文处理工作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应当做到:公文起草,要有令而动,有据可依;公文呈批,要层层把关,按级负责;联合行文,要协商一致,共同审签;公文办理,要逐级呈送,遵示而行。如果不按程序办文,不仅办不了、办不好,甚至会办出问题,延误时间,影响工作,给机关部门之间造成矛盾,影响团结。因此,在办文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程序操作,杜绝公文运转的错位和“倒流”现象,使公文处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六、坚持把好时效关。就是坚持特件特办,急件急办,一般件抓紧办,在符合办文程序,保证办文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按时限要求完成公文处理任务。如果公文处理不及时,即使公文再好,也难以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办公部门快速高效地处理好每一份公文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加强预见性,做到了解情况全面,领会意图准确,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二要有雷厉风行、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当日事当日办;三要加强协调,主动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做好工作。

  第五篇:公文处理

  1.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承办)2.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决议)

  3.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文种是(请示)4.公文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

  5.由公文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决策性公文)

  6.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讲究格式)7.“意见”这一文种是属于(党的机关法定公文)8.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是简报的(顺序期号)9.会议纪要的内容应做到(集中,概括,精炼)

  10.多级上行文只有在(少数十分特殊必要的情况下才可采用)

  1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档案保管期限的档次分为(永久,长期,短期)

  12.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1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

  14.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机密文件)15.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是(批复)

  16.加了加快文件传递,可以采用(多级行文)

  17.国家教育部,国家交通部,国家公安部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签发的时间为准)

  18.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通知)19.主送机关是(受理公文的机关)

  20.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21.有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草稿)

  22.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通告)公布周知。

  23.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24.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述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罚则)25.关于确定公文文种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

  B.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间的关系C.发文的规范性、具体目的和要求

  D.由发文机关领导人审批决定

  26.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或主张)

  27.以下关于机关领导人要亲自撰写重要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

  28.以下公文中需要标注签发人的有(请示)29.为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可采用(通报)30.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是(签发)31.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通告)32.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请示)

  33.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请示)34.规范性文件正文表达的基本单位是(条)3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36.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发文处理)37.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通知)

  38.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指示)

  39.决定必须由(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40.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41.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函)

  42.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上行文)

  43.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44.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惯用的句式表达)

  45.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批办)

  46.对用机关领导人作为发文的名义表达有误的(发文名义是领导

  个人)

  47.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权威性)

  48.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平行文)49.主送机关是(受理公文的机关)

  50.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51.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办法)52.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报告)

  53.“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54.批办是指(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55.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

  56.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注办手续)57.公文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

  58.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

  59.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60.《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厂)

  61.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拟办)

  62.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63.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被动发文)

  64.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是(办理完毕的文件)

  65.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66.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规范性文件)67.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主办的)

  68.按照密级划分规则,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属于(机密的)

  69.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0.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71.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72.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办公厅(室)

  1.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AA.突出主题B.不事曲笔C.突出特色D.撰文要求

  2.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BA.提出问题B.实事求是

  C.介绍经过D.沟通信息

  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B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

  性公文

  D.收支、发文

  4.公文应在()装订。AA.左侧B.右侧

  C.上面白边区D下面白边区

  5.公文的主体部分称为()。BA.标题B.正文

  C.作者D.印章或签署

  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A.内部使用文件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

  7.国家民政部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之间属于()AA.业务指导关系B.隶属关系C.不相隶属关系D.平行关系

  8.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CA.议论、描写、说明

  B.议论、抒情、说明

  C.议论、叙述、说明

  D.叙述、抒情、说明

  9.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DA.版头、发文字号

  B.抄送机关、版头、主题词

  c.份号、密级标志、主题词

  D.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

  10.公文版头的作用是()DA.醒目、严肃

  B.公文作者法定的权威性

  C.公文要求的必要标记

  D.标明公文制发机关

  11.以下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性,不能轻易更改的是()AA.决定B.批复

  C.通知D.通告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通知的标题可简写为《任免通知》

  B.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

  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制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代以签名章)

  D.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14.批复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BA.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

  B.指导性

  C.被动性

  D.针对性

  15.“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C。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的性质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16.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

  写要求的说法是()。A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B.一般应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C.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17.在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可以越权批办文件?()。AA.经过授权B.避免积压

  C.急需处理D.属一般性文件

  18在承办公文时,应根据()科学安排承办的次序。DA.时效原则B.先党后政

  C.意义大小D.主次缓急

  19.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AA.备忘待查B.检查监督

  C.避免延误D.方便工作

  20.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DA.审核B.签发

  C.会商D.会签

  二、多项选择回

  1.公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ABA.突出B.简明

  C.单一D.生动

  2.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BDA.通知B.通告

  C.通报D.公告

  E.报告

  3.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A.接受抄送的机关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处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4.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ABCA.墨汁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5.选用公文文种,主要依据()。ABCDA.规范性

  B.工作关系

  C.职权D.行文目的和要求

  6.下面是从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话,其中表达欠妥当的是()ABD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集体大会,XX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B.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最首要的问题

  C.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要从这样一些方面考察:其一,是否人尽其才?其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方针—一其三,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D.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7.请示的结构由以下选项的哪几部分组成()。ACDA.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B.主送机关

  C.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8.关于请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A.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

  B.使用范围广泛

  C.具有执行性

  D.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9.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有()ACA.工作报告B.请示

  C.答复询问的报告D.批复

  10.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ABCDA.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11.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CDA.介绍工作的成绩及工作进程

  B.叙述占有的材料

  C.概述基本情况

  D.简要揭示总结的主题,为进一步展开叙述奠定基础

  12.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ABCDA.划分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两大部分

  B.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C按总结内容的逻辑关系,分设若干问题,接问题介绍工作情况,写明经验(教训)

  D.按工作发展阶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13.下列总结报告正文的结尾部分写法正确的有()。ACDA.‘特此报告,请审阅’B.“从管理基础工作入手,搞好整顿”C.‘实践说明,制定岗位考核标准,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行之有效的办法’D.“特此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指证”

  14.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标题符合要求的有()。ABCDA.《关于海南进口和倒卖物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B.《深圳大学是怎样改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C.《家庭饲养前途广阔》

  D.《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苏州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

  15.以下说法错误的有()。BDA.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结合运用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结合B.撰写总结报告,一般兼用说明、叙述和议论三种方式,重点使用议论方式

  C总结报告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提炼经验(教训)的报告

  D请示可以不接机关隶属关系,越级报通

  16在函正文的结尾处,下列哪些用语可以使用()。ABCDA.请尽快函复为盼

  B.敬请予以大力支持C.请即函复D.特此函告

  17.公文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等几种。BCDA.永远B.永久

  C.长期D.短期

  18.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一般应同时具备()诸基本条件。ABDA.已经处理完毕

  B.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C.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D.在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或处理

  三.不定项选择题

  1.转发对象不包括()。BA.上级文件

  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公布性文件包括()。CDA.命令B.通知

  C.公告D.通告

  3.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ACDA.标题B.文头

  C.正文D.主题词

  4.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ABC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安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5.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ABDE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B.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6.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ABD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7.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A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8.会签是指()CA.签署会议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文件

  D.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文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B4.A5.B6.C7.A8.C9.D10.D11.A12.A13.D14.B15.C16.A17.A18.D19.A20.D二、多项选择题

  1.AB2.BD3.AD4.ABC5.ABCD6.ABD7.ACD8.AB9.AC10.ABCD11.CD12.ABCD13.ACD147.ABCD15.BD16.ABCD17.BCD18.ABD三、不定项选择题

  1.B2.CD3.ACD4.ABC5.ABDE6.ABD7.A8.C江西事业单位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一

  1.由公文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成文的写作形式,一般适用于()

  A.简报

  B.事务性通知C.便函

  D.决策性公文

  2.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A.讲究格式

  B.遵守法规C.实事求是

  D.熟悉业务3.“意见”这一文种属于()

  A.行政机关法定公文

  B.企事业单位法定公文C.非法定公文

  D.党的机关法定公文

  4.公文处理工作的时限性体现在公文处理工作的()A.发文阶段

  B.每一个具体环节C.收文阶段

  D.管理阶段

  5.“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A.说明性

  B.可行性C.针对性

  D.政策性

  6.在一个机关中具体担负公文处理工作领导责任的是()A.机关分管领导

  B.机关正职领导

  C.机关办公室主任

  D.机关办公宝秘书7.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是简报的()

  A.编发单位

  B.印发日期

  C.顺序期号

  D.印发份数8.会议纪要的内容应做到()

  A.集中、概括、准确

  B.概括、精炼、详细C.集中、概括、详细

  D.集中、概括、精炼9.多级上行文()

  A.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可以采用

  B.是上行文最基本的行文方式

  C.是上行文一般使用的行文方式

  D.只有在少数十分特殊必要的情况才可以采用

  10.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档案保管期限的档次分为()A.永久、定期

  B.永久、长期、短期

  C.永久、长期、短期、不归档

  D.永久、长期、短期、不移交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二

  1.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3.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C.工作总结

  D.请示

  4.公文的主体部分是()A..标题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5.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D.收文、发文

  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7.下列文种,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是()。A.批复

  B.通知

  C指示

  D.决定8.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A.《论语》

  B.《尚书》

  C《诗经》

  D.《春秋》9.北京市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主送的文件属于()。A.平行文

  B.上行文

  c下行文

  D.直达行文10.为了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三

  1.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8月15日所发的、发文序号为123号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

  A.国办发(2006)第123号

  B国办发[2006]123号C.国办发(2006)123号

  D国办发(06)第[23号

  2.国家教育部、国家交通部、国家公安部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A.以会议通过时间为准

  B.以批准时间为准

  C.以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签发时间为准

  D.以印发时间为准

  3.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A.命令

  B.指示

  C.通知

  D.通报4.主送机关是()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5.公文标题一般由()组成。

  A.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B.“大版头”十发文事由+文种名称

  C.主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D.抄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6.《××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7.有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8.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发文处理过程的是()。A.拟办

  B.拟稿

  C.批办

  D.注办

  9.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10.将平时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按照立卷目录中的要求存放起来,叫做()A.立卷

  B.定卷

  C.归卷

  D.组卷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四

  1.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A.通知

  B.通告

  C.启事

  D.布告

  2.下列撰写公文常见的缺点,属于“语句表述不完整”的问题是()。A.滥用省略

  B.篇幅冗长

  C.交代不明

  D.眉目不清

  3.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说明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

  D.描写

  4.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述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A.总则

  B.分则

  C.罚则

  D.附则

  5.关于确定公文文种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

  B.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间的关系

  C.发文的规范性、具体目的和要求

  D.由发文机关领导人审批决定6.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C.意图或主张

  D.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7.以下关于机关领导人要亲自撰写重要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正确体现领导机关集体意志的工作需要

  B.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

  C.是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个技术性问题

  D.是机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领导水平体现的要求8.以下公

  文中需要标注签发人的有()。A.规定

  B.决议

  C.命令

  D.请示9.为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可采用()。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公报10.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是()。A.审核

  B.签发

  C.核发

  D.印发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五

  1.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2.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

  D.请示3.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

  4.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

  D.请示

  5.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

  8.直属下级机关

  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

  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6.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A.都要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7.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A.请示

  B.报告

  C.请示报告

  D.函8.规范性文件正文表达的基本单位是()。)A.章

  B.节

  C.条

  D.款

  9.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人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六

  1.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

  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2.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A.指示

  B.通报

  C.通知

  D.通告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

  导性文件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4.决定必须由()。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5.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收文、发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6.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A.请示

  B.通知C.函

  D.通报

  7.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越级行文8.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9.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A.语气词表达

  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

  10.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A.拟办

  B.批办C.承办

  D.查办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七

  1.对用机关领导人作为发文的名义表达有误的()

  A.发文名义是领导个人

  B.在领导人个人名字前应冠以机关的名称和职务

  C.是代表其所在的机关的身份来发文

  D.离任后相应失去这一法定作者的地位

  2.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A.法定性

  B.权威性

  c公开性

  D制约性

  3.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A.上行文

  B.平行文C.通知

  D.下行文

  4.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5.《××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6.主送机关是()。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7.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8.公文办理主要分为()。

  A.收文和发文

  B.拟办与承办

  C.登记与分发

  D.整理与保管9.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A.已复文

  B.阅毕的日期

  C.已阅文

  D.承办的结果

  10.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八

  1.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A.法人代表的名义

  B.国家公民的名义

  C.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

  D.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体结合的名义2.国务院向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的通知属于()。

  A.上行文件

  B.下行文件

  C.平行文件

  D.呈请性文件

  3.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A.条例

  B.规定C.办法

  D.决定

  4.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

  B.通知

  C.函

  D.意见5.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A.通报

  B.请示

  C.报告

  D.通知6.“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

  A.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B.与领导人直接相关的事项C.重要文件

  D.机密文件

  7.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8.批办是指()。

  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

  B.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C.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D.对请示报告的处理9.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

  A.公文的定稿

  B.公文的草稿

  C.公文的会签

  D.公文的核发

  10.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A.登记手续

  B.注办手续

  C.归档手续

  D.签字手续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九

  1.公文的作者是指()。

  A.撰稿人

  B.审核人

  C.签发人

  D.发文机关2.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3.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

  式的文件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4.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

  5.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6.《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

  A.××厂

  B.××厂的负责人

  C.起草文件的刘秘书

  D.签发文件的董厂长

  7.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催办

  8.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A.领导人本人或由其委托的人代诉B.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C.办公厅(室)主任拆封D.文书人员拆封

  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10.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是()。A.办理完毕的文件

  B.已经使用的文件C.已经办复的文件

  D.领导认为重要的文件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十

  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A.领导指导性文件

  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

  D.商洽性文件

  3.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4.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A.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B.主办的C,级别高的D.其他系统的5.按照密级划分规则,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属于()。

  A.限国内公开的B.内部使用的C.秘密的D.机密的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8.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9.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10.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

  A.档案室

  B.业务处

  C.收发室

  D.办公厅(室)《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作与处理》练习题一答案

  1.D2.A3.D4.B5.C6.C7.C8.D9.D10.B《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二答案

  1.C2.A3.D4.B5.C6.C7.A8.C9.A10.C《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三答案

  《公文写

  1.C2.C3.C4.B5.A6.C7.B8.B9.D10.C1.B2.A3.A4.C5.B6.C7.C8.D9.C10.B1.C2.D3.D4.D5.A6.C7.D8.C9.B10.C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四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五答案《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六答案

  1.A2.C3.B4.A5.A6.C7.A8.A9.B10.B《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七答案

  1.A2.B3.B4.C5.C6.B7.D8.A9.B10.A《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八答案1.C2.B3.C4.C5.C6.A7.D8.B9.A10.B《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九答案

  1.D

  2.A3.C4.C5.B6.A7.A8.B9.A10.A1.D2.B3.B4.B5.D6.C7.C8.C9.A10.D

  《公文写作与处理》练习题十答案

篇二: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谈谈公文文稿的审核

  公文文稿的审核是文稿送交领导人签发前的关键性程序。它前承拟稿环节,后启签发环节,在整个公文处理过程公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公文的质量。公文文稿的审核工作一般由办公室主任或、水平较高的文字秘书专责,主要对文稿内容、政策界限、事实数据、实施举措、决策意图、条理结构、文字表达、行文程序、公文格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核。

  结合公文处理的实践,本文就机关单位的公文审核,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审核重点和审核标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审政策界限准确与否

  就具体的机关单位而言,公文是单位各种决策及其实施措施的载体,其内容既要对上级机关负责,又要对下级单位负责。对上级机关负责,就是说其公文承载的任何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其上级党政机关的指示经济政策相一致,须必须与国家的民事规定相符合,任何矛盾或不一致之处都坚决予以修正,否则,即使已经分发出去的公文也是难以生效的。对下级单位负责,就是说其下级单位公文信息内容必须与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协调,其决策及其实施措施必须对下级单位的工作有具体而实在的指导意义。

  在具体的公文实践中,我们发现下级机关单位的公文,能够很好地控管保障上级机关的权威性,公文的内容与国家经济政策、法律及其上级机关的指示相一致相一致,无矛盾之处。但自己机关单位制定的政策和实施意见,有时仍旧出现政策界限模糊、相关政策规定过死或过宽泛、相关政策前后矛盾等错误,给下级机关的执行带来不少困难。

  所以,公文的政策界限,必须从与国家的一致性和对下级机关单位的政策清晰度这两个方面去审核,惟此,方能全面地吃准各种政策。

  二审事实数字真实与否

  公文是政策的载体,结论数据是决策的依据,那么事实数据的真实性就关连关系着政策的真实性与可行性。可见,符合实际的事实数据即资料真实可*的事实数据才是公文的真正肉体。

  凡公文涉及到的褒奖对具体人会的评价,对其他工作的全面分析,都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审核,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处,既看到成绩也看到不足,力求客观准确。

  凡公文涉及到具体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有效保证真实地叙说整个过程,不护短,不溢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坚决避免情感偏差,克服主观倾向,还事实以真面目。

  凡公文涉及到的详细数据,一定要来之有据,查之有凭,不可以先入为主地预计,也不可以主观地抽出来。即使是圆滑的浮夸也会给机关单位,甚至给国家造成不未必同理的损失。

  重审实施举措可行与否

  实施措施是公文的主体所在,在文书中占有较大的篇幅,当然是公文审核的切入点之一。

  实施措施的审核理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公文切实有效所列措施内容是否切实可行,各种措施的依据是否真实充分;各种措施彼此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各种涵义是否恰当周延;各种措施或具体内容事项部门负责人由哪个部门执行,谁是负责人,怎样执行,有怎样的期限和要求,这些危急情况交代得是否具体具体内容明确,是否会出现显现出来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有了周详恰当、切实可行、具体明确的实施举措,就简便公文的运行,便于实施举措的贯彻执行。

  四审决策意图明确与否

  决策既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又是班子智慧的体现。从行政决策方面和执行行政执行方面看一看,领导意图就是今后单位发展的大政方针。那么,公文笔记所承载的收纳决策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领导必然的图谋,换言之或者说公文承载的内容与领导意图是完全一致的。因而,领导意图体现的明确与否,也是函件文稿审核的主要方面。

  决策意图的审核应当审时度势意图两个方面:要结合决策会议的记录或者会后纪要,结合领导人的表述,力求使领导决策精神在公文文稿中得以充分展现;引文要审定公文的引文和引言部分,组织部门保证领导的重大决策表述原汁原味、不差分毫。

  一定条件下,可以说符合了领导的意图,也就达致正确了公文观点的正确,保证了决策意图的鲜明体现。

  五审结构条理清楚与否

  公文的实用性相当强,所以,公文必须能收到这样一个效果:人们阅读完公文后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标准。这就要求的表述一定要特别地清晰。这样,结构与条理在公文中的中才重要性显得尤为鲜明,公文的结构必需严谨,条理必须清楚。

  公文一般采用“凭——析——断”的结构,“凭”是公文的目的,常用“为了”、“依据”、“遵照”等词语,表述清楚文句的根据和目的;“析”是公文的主体,具体安排任务,部署工作,是文书的核心部分,占有十分大的篇幅;“断”是在公文最后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起强调作用。这样的结构布局已经成为了固定的,较为周密严谨。公文主体部分的容量偏大,篇幅较长,极为容易理不出头绪,造成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公文素材的表达。因此,这一部分审核的重点就是公文主体的条理性问题,我们提倡用微观结构层次可数的办法,做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公文,能给我们领会公文精神,实践公文内容带来许多的便利。

  六审译文表达得体与否

  审核公文文字表达的工作量译文很大,常从义的表达和形的表达两个方面去审核。

  审核义的表达,核心包括四个层面:措辞是否准确,表达是否周密,文字是否流畅,文件中的观点、思想、意见和主张是否得以完整体现。文从字顺,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语言得体是这一语言层面的审核标准规范;文句段落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文句段落二者之间是否除非具有张力,这是公文真实性的有效保证。一般不使用积极修辞,若有必要使用,则必须恰当,以能有力地表现主旨、服务于文稿内容为标准。

  审核形式的表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看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否合适,有无滥用和省略,要避免通篇一逗到底的现象,做到使用译文正确、规范;必须消灭信札中的错字、白字、生僻字等现象,尤其避免在关键地方出现错别字;相关法规对公文的文面书写有一些具体规定,一定要得到贯彻。

  七审行文程序恰当与否

  确保行文程序的合法性,保证行文手续符合要求,是公文复核的又一重要内容。《国家办法行政机关奏章处理办法》已就“行文规则”和“发文办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也自然成为审核程序的两大标准,具体审核可以参照办理。这里扼其要而述之:

  要从实际效用的角度启程,备案行文的必要性,确有必要性方可行文。

  要从机关单位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审核行文关系。

  要从公文制发的投资过程(公文认真执行过程为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审核行文的程序。

  要从行文的目的、发文机关的立法权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这种方式审核行文方式。

  八审公文音频规范与否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施行已经5年多了,但基层机关单位真正能做到格式与新规定完全符合的公文的确不多,在公文格式的运用方面存在着一些疏漏,因而,公文格式的审核将是当前公文审核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复核公文格式的各个部分都要严格审核,重点是如下几点:

  对于联合行文的情况,主要审核发文机关条码的机关排列顺序、发文字号和印章。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识的排列顺序为主办机关在前,承办机关在后;党的机关在前,行政机关在后。发文字号应当标注主办机关的文字号;印章加盖要规范,上报的公文应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行的公文,发出通知机关都应加盖印章,但主办机关排在最前面。

  上行文要审核其签发人、会签人姓名是否注明,“请示”公文中是否在附注处注明如果了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公文标题的审核,主要看它是否准确简要地概括了公文的主要内容,正确地标明了公文的种类。

  公文附件的审核,主要看名称及其顺序与所附复本及其顺序是否一一对应。

  公文主题词的审核,主要看主题词目的含义是否明确,主题词的排列是否规范,主题词标引要努力做到正确规范。

  主送机关与备案呈报机关的审核,要注意两者在行文中的主次地位,不可混淆,也不可重复标注。

  密级、紧急程度、发文生效日期等的审核,主要就看是否恰当和准确。

  以上简述的十个审核点,前四点著重内容方面,第五点和第六点侧重文理的修改,第六第七点和第九点侧重形式的完善。尽管不能穷尽公文不能审批的全部,但如果依此审核,会给运营公文质量的提高和公文顺利运作会带来益处。

篇三: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篇四: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县委办公室公文审核把关制度

  县委办公室公文审核把关制度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驻平区(市)属各单位:

  为严格规范公文报送程序,切实提高公文质量,现就公文报送、处理等事项提出明确要求,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严禁公文体外循环

  各乡镇、部门、单位报送公文必须严格履行文件登记手续。除县人民政府领导明确要求直接报送其本人和明确需直接报送的密级文件外,一律不得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不得以呈阅件、信函等形式直接报送领导个人签批。

  二、严格执行公文阅批程序

  凡报请县人民政府审批或阅知的公文,必须统一由县政府办公室文书室按规定程序送领导阅批,县政府办公室接到报送县人民政府的公文,要认真审核并提出拟办意见,附公文处理单送领导阅批。对未附公文处理单的公文,县人民政府领导不作批示处理。

  三、严格执行客情通报制度

  需县人民政府领导出席的对外接待公务活动活动,承办单位要提前报送客情通报,县政府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呈送领导阅批后安排参加。

  四、严格执行公文制发规范要求

  公文制发不规范的不得上报。上报县人民政府的公文,文种、体例、格式要符合规定。请示和报告要分开,要标注签发人,请示类公文要一文一事,不得多头报送。需要报请县人民政府审批的请示事项,必须以正式公文上报县人

  民政府,不得以非正式公文报送。各部门下辖机构和非国有企业等,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属地管理单位报送公文,不得直接向县人民政府报送公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将进一步加强对受理公文的审核把关,对不应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违反公文处理程序报送的公文以及制发不规范的公文等,严格实行退办制度。因不按程序报送公文耽误工作的,由呈报公文的单位负责。

  五、严格审核文稿质量

  报请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的公文,或确需县人民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制发的文件,公文报送部门和文稿代拟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把关审签,全面负责。县政府办公室对部门报送文稿中出现明显错误的,直接退回报送部门修改或重新报送。文稿内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权限的,主办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会签,要保证代拟文稿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向县政府办公室报送代拟文稿时,要将行文依据、会签情况等相关资料一并报送。其中,规范性文件先送县人民政府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再报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要对代拟文稿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在政策、文字和体例格式等方面准确无误。

  六、严格抓好领导批示件督办落实

  对县人民政府领导在正式文件上作出的批示,各承办部门要高度重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协调,督办落实,严格按时限办结,并将办理结果书面报县政府办公室。确因情况复杂等原因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县政府办公室说明理由和办理的进展情况。对县政府办公室转交各部门提出意见的请示办理件,各部门要及时提出具体意见,以供领导决策参考。领导批示件及其它转办件、紧急事项要立即办理,一般事项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

  报告办理结果。县政府督查室要及时催办,抓好督促落实,定期对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及时将落实情况向领导报告,并在全县范围内定期通报。

  自即日起,公文报送未按上述要求办理的,县政府办公室将予以通报,不按规定办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县政府领导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平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22日

  县委办公室公文审核把关制度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江苏省党政机关实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细则(试行)》和《宝应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特制定县政府办公室公文处理规定。

  一、公文受理、登记

  1、秘书科明确专人负责机关公文管理工作。来文一律由公文管理员统一登记、编号、收存。来文的登记要做到及时、准确。信件、传真由秘书科专人签收、拆封,并及时转交公文管理员,涉及信访举报的要及时转交信访局。公文管理员对公文进行审核后使用统一登记簿准确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序号、收文日期、来文单位、来文文号、文件标题、办结期限等。

  2、省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电子版文件由公文管理员及时下载打印,并登记填写文件批阅单;已下载打印电子版公文,日后收到纸质正式文件后,不再批办,但要将下载版和正式版文件同步保管存档。省、市政府及部门邮寄的纸质版文件(没有电子版文件),由公文管理员及时登记填写文件批阅单。县级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协或县机关部门印发的工作性文件,由

  公文管理员及时下载打印,并登记填写文件批阅单。

  3、县政府及办公室领导、各科室参加省、市或者县内会议活动带回的公文,应及时交秘书科公文管理员登记、编号,原则上不直接呈送领导签批。特殊情况下,需要先送批的,应和秘书科公文管理员做好对接,办理后及时补办登记手续。

  4、各镇(区)、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的请示报告,由秘书科明确专人扎口签收,签收前要先审核是否属于职责受理范围,不能准确判断时应及时请示办公室分管领导决定是否签收,并做好来文单位的答复解释工作。

  5、公文管理员对收到的公文要逐件及时清点查验,对体例不合要求、发现缺页、破损、字迹不清的文件资料,及时与来文单位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文件接收后要根据文件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平急、加急、特急、特提文件(电报)用文件夹统一夹存。

  二、公文办理、传阅

  1、所有公文经登记后一律由办公室主任签批,主任外出时,由受其委托的副主任签批。特殊情况下,办公室主任电话授意办理的公文视同已签批,事后及时履行补签手续。文电实行集中批阅,原则上每天上午、下午各集中批阅一次,但急件即到即办。

  2、公文按照办公室主任签批意见报县政府负责人批示或转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和单位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和单位。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3、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公文管

  理员应掌握并记录传阅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传。原则上,传阅对象之间不得自行横传。

  4、对于没有明确办理事项和传阅期限的一般周知性公文,根据办公室主任签批意见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通知传阅对象阅知并签字。涉密公文阅文一律在规定场所进行,由公文管理员负责组织;其他公文可通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进行传阅。对于有具体传阅时限的公文,应从紧从早落实好传阅工作。探索建立移动办公系统电子公文和纸质文件同步传阅,切实提高公文传阅效率。

  5、关于会议通知类文件,经办公室主任签批、县政府领导批示后,及时将参会人员、参会时间、参会地点、会议主题等内容予以专簿登记,并将会议通知转交相关人员。紧急会议,应立即呈报办公室主任签批,并及时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参会。

  6、关于加急报送等相关工作。传批紧急件,用急件专用夹传批,并注明传批完毕的时限。“特急件”当日内传批完毕,“急件”2日内处理完毕,一般公文3日内处理完毕,其他有明确阅办期限的按文件要求执行处理。对涉密的文件资料应依法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7、公文管理员要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负责公文催办督办,对重要或紧急公文进行书面催办督办,并做好记录存档,确保按期按要求办结。

  8、公文管理员收到办结的公文后,应及时登记办理结果和时间,并按类别保存好,每季度末交档案管理员归档。

  三、发文管理

  1、发文坚持“确有必要、注重实效、精简准确”的原则,重大事项必须经

  县政府或办公室集体研究后发文。

  2、发文要“先签发后拿号”,严格登记、准确注明文种、文号、密级内容、份数、发往单位、是否公开,做到手续清楚,去向明确。

  3、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经相关职能科室初核、交由政务公开科确认公开属性和是否配备政策解读后,送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公文签发后,原稿不得修改,特殊情况需修改的,应报签发人复审同意。

  初核的重点是:是否有必要行文,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密级、印发传达范围、主送、抄送机关等是否恰当,文字、语句、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的用法及文种使用、公文格式等是否规范和符合规定,附件是否真实、规范、有效和齐全等。

  审核的重点是: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涉及有关部门业务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所提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和文字表述等是否准确。

  文件签发严格执行“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因文件错误造成工作失误或产生不良影响的,应严肃问责。

  4、县政府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人员任免等议案,经办公室主任审核,由县长签署。县政府向上级政府及部门的请示、报告,经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县长审核,由县长签发。

  5、以县政府名义发文,或冠以经县政府研究或县政府同意字样而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须经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把关,然后视文件内容送签,属于副县长分管工作的,由分管副县长签发;属于重大问题的,由分管副县长审核

  后,送县长签发,或由县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县长签发。

  6、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属县政府办公室职权范围内的,由办公室主任签发,转发部门的文件,须经分管副县长同意,如有需要,可由分管副县长签发或核报县长签发。

  7、拟发的公文、函件、简报等按公文签发程序履行后,由办公室职能科室统一编号,机关文印中心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确认。严格公文质量管理,公文的校对、装订和分发,实行“谁承办、谁负责”。凡已用印和编号的正式公文,秘书科收存3份归档;所有非涉密文件签发后,应通过电子政务内网发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及时上传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对应栏目。

  8、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携带文件资料去与工作无关地方;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文件外出,应经办公室领导批准,对携带的文件资料应文不离人,妥善保管,确保安全。寄发涉密文件资料,一律通过机要交通传递或指派专人专车递送,严禁托人携带或通过普通邮件寄发。

  9、公文签发完毕后,秘书科应及时将公文的拟文稿纸、审签过程稿、定稿和其他有存查价值的资料(包括音像、图片、文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联合发文的公文,办公室主办的必须将原件归档,其他单位主办的,办公室要将复印件归档。

  10、公文立卷、归档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原则上一年一次,由秘书科制定需立卷、归档的公文、案卷等资料的明细。探索同步建立电子档案。当年的立卷、归档工作应在次年4月底前完成。

  四、涉密文件回收管理

  1、凡归办公室档案室统一存档的文件资料,按照办公室档案归档要求严格执行;归科室自行存档保管的文件资料,各科室参照办公室档案归档要求,抓好归档保管工作,科长为第一责任人。

  2、涉密文件在办结后由秘书科统一回收保管,各办文科室不得擅自保存或销毁,如需向县委办公室清退,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退工作。未经办公室主任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复印留存涉密文件资料。

  3、不具备存档和保存价值的,按程序销毁。需销毁的文件在送销毁前应妥善保管。销毁文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

  4、对录有密级公文的计算机硬盘、光盘、磁带和其他便携式存储设备按同密级的公文管理,办公室内部纪要、简报等一并参照执行。

  县委办公室公文审核把关制度

  为规范公文审核,提高公文制发质量,确保公文的严肃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题审核

  1、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是否符合中央、市委和县委的工作意图。

  3、是否符合工作实际。

  二、政策审核

  1、是否能够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内法规相衔接。

  2、是否能够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相衔接。

  3、是否能够与中央、市委和县委已经发过的文件相衔接。

  三、内容审核

  1、所涉及的工作的各项内容是否必要,有无新意。

  2、拟定的措施、办法是否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3、涉及有关部门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四、文体审核

  1、文体的使用是否得当,与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要求是否相符。

  2、版头的使用与内容的要求是否一致。

  五、标题审核

  1、标题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是否准确、简明,有无文题不符的问题。

  2、标题所含要素:“签发机关+公文内容概括+公文名称”是否齐全。

  3、标题中使用的文种的名称是否恰当,有无错用文种或杜撰文种的毛病。

  4、标题所反映的对于上级、平级、下级的关系是否清楚。

  六、结构审核

  1、公文结构是否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关系。

  2、各部分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有无把并列关系当成了包容关系或把包容关系当成了并列关系等问题;

  各部分是否全面反映了整个公文的内涵。

  3、各个段落是否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观点是否鲜明,能否覆盖材料;

  材料是否充实,能否支撑起观点。

  七、文字审核

  1、文字叙述是否准确、简练、通顺,合乎语法、逻辑。

  2、引用经典著作的论述,领导人的讲话、批示,政策法规,上级有关文

  件,以及成语、谚语、群众的语言是否准确、得体。

  3、有无错别字、漏字、多字或使用了繁体字、异

  体字,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字型笔画近似的字。使用省略语是否明确。

  4、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5、有关数字、计量单位的运用是否国家统一的规范。

  6、使用党的会议、文件名称、专有政治名词等是否准确、规范,人名、地名和关键性词语是否正确。

  八、技术审核

  1、文件的编号、签发人是否齐全。

  2、文件的密级、急缓时限是否妥贴。

  3、文件的落款和年月是否正确。

  4、报送、抄送的领导及单位是否恰当、齐全,领导称谓和机关名称及排列顺序是否规范。

  5、主题词是否规范整齐。

  6、属于草稿的,是否标明“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初稿”等稿本标记。

  7、题目的位置是否居中,断行是否合理。

  8、段落安排是否适当。

  9、文中插入的表格或图解摆放的位置是否恰当,顺序编号是否有连续性。

  10、字体、字号是否合适,字迹是否清晰。

  11、页面是否美观大方,符合规定格式(尽量避免末页无正文现象)。

  12、页码编排是否符合要求。

  13、装订是否齐整、牢固。

  14、印章盖得是否端正、印文是否清晰。

  九、附件审核

  1、附件内容是否得当,有无必要。

  2、附件标志是否放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

  3、是否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4、附件是否齐全。

  十、程序审核

  应按下列程序逐项审核:

  工作人员起草初稿——科室讨论,科室负责人审改,签署上报——办公室分管领导修审——主任办公室或起草小组讨论,有关科室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填报文件审签单——办公室分管领导审核——办公室主任审报(县委办公室一般文件由主任审签,重要文件报县委分管领导审签)——县委一般性文件报县委分管领导审签,全局性、重要性文件报县委主要领导审签,特别重要的文件报县委常委会审定。

  公文审核把关的五字诀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公文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办公厅(室)文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办公厅(室)职能转变的顺利实现,关系到为领导、为部门、为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施政方针的正确贯彻实施。公文审核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它要求公文核稿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稿从文种、内容、格式到会签手续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不准确、不规范公文的“出炉”。如何不断提高公文审核把关的质量和效率?关键要刻苦修炼“严、细、深、实、快”五字诀。

  所谓“严”,就是要“严”字当头,勇于给公文挑毛病。“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好的公文审核人员大都有高标准、严要求、爱挑毛病的特点。常言说“内行眼高”,如果标准不高,程序不严,你就挑不出毛病,无法确保公文质量。宋代王安石为使《泊船瓜洲》意境全出,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数易其字,后来几经选择,才用了“绿”字。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公文审核人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把公文审核关,坚决做到两个“不迷信”,即不迷信领导签发过的文件,不迷信已校阅过的文件。不要认为签发的文件和已校阅的文件就不会有错误,要始终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如履薄冰般的谨慎态度、心细如发的严谨作风,严格认真地审核每一篇公文,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维护公文的特定效力。

  所谓“细”,就是要咬文嚼字,注意细节问题。自古有“笔下有黄金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的俗语,这充分道出了公文审核把关时注意细节问题的重要性。审核公文,要注意从每一篇、从不同角度“咬”一“咬”。不能因为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审核,或者不去审核。一个公文工作者必须养成善于咬文嚼字和注意细节的好习惯。要有对每个字、每个标点都仔细核实的精神,结合经验,以怀疑的态度对待公文中的每一组数据、人名、职务、特定名词等,甚至某个词或字的感情色彩,力求准确、形象、简洁。因为“细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在审核文字量大的公文时更要注意,必须以敏锐细致的眼力,如同用放大镜一般挑出并处理好公文中的各种“软伤”和“硬伤”,确保拟发公文的“零错误”。

  如一次,审核人员在审核一篇16页的公文文稿时,由于到最后放松警惕,忽略了对公文抄送范围的校核,导致本应抄送“市委常委”的,印出后却成了抄送“市委常务”。一字之差,失之千里,犯了“小儿科”的错误。

  所谓“深”,就是要求公文审核人员在动手把关之前,要首先找出文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主题、结构之类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要深入审核,严格把关,切实增强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抓住主要问题后,要敢于对其大动手术、动大手术。公文结构要求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凡无益于表现公文主题或者影响通篇布局的,要大胆删除或调整。鲁迅先生曾明确提出,一篇文稿“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文稿经自己审核后,要多看几遍,对自己审核过的地方,要反复思考“为什么这样改”、“这样改有什么好处”、“不改有什么弊端”,直至说出“所以然”。

  所谓“实”,就是要公文审核人员不怕麻烦、不怕返工、不怕得罪人,踏踏实实干好公文审核工作。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公文审核称得上是一件“苦差事”,除了公文内容、格式、体例等外在形式方面不能出错外,还要对具体的字、词、句、标点符号进行核准,确保公文精准到位,实用高效。案牍劳形战通宵,办件核稿岁操劳,这句话道出了公文审核工作的辛苦。古人把“审核”叫“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要把公文审核工作做得扎实、紧凑、高效,就要把审核工作作为手工活,不假人手,文必躬亲,高标准、严要求,谨慎细致、精益求精。要有老农对于田地的情感一样实打实,一锄一镰,精耕细作,饱含深情。同时,做公文审核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

  清贫,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所谓“快”,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对公文进行审核,准确地提出处理建议,力争做到公文“零停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文的校核,是推动党委、政府决策得到及时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负责公文审核的同志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把公文处理好,决不能拖延时间,影响工作大局。我国自古就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格言,作为公文审核人员,应当按照“随到随办”、“急件急办”、“跟踪催办”的原则,做到“案无积卷”、“文不过夜”。对今天要审核的公文要抓紧审核,绝不拖到明天;

  对有时限要求的公文,正常时间完不成的,要加班加点,坚决按时完成审核任务;

  对那些时限要求不紧的公文,也要提前进行快节奏审核,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篇五: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最新办公公文审核“五要诀”

  2017最新办公公文审核“五要诀”

  公文是一个机关的“脸面”,公文质量高低,是决定发文效果的关键。在整个发文链条上,对文件草稿的审核,贯穿始终,特别是办公厅(室)的审核把关,好比是公文签发前的“二传”或“助攻”,因其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强,尤显重要。这里,谈谈在工作中总结的公文审核“五要诀”。

  要诀一:明意图,坚持实事求是

  意图是核稿的出发点,体现了发文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探明意图,是做好公文核稿的第一步。核稿伊始,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发文?核稿人员收到文稿后,首先要了解发文意图,可通过查阅近期领导批示或讲话、本机关重要活动或会议的文件资料和新闻报道、相关收文或发文,以及与拟稿人电话沟通(要勤沟通、多请教),请其在办文要报上说明发文缘由和文稿起草的来龙去脉、补充相关背景资料等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能不能不发文?发文应当确有必要,核稿首先要把好“可行关”。凡法律法规或现行文件已有明确规定,或能通过电话、传真、口头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发文。

  发什么样的文?为达成某一意图确需发文的,核稿人员需要一一考虑:发给谁,写什么内容,篇幅是长是短,以什么发文规格,用什么文种,是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是用文件格式还是函的格式,是普通件还是急件或密件?先通过这番“望闻问切”,对文稿逐项作出初判后,再仔细核稿。

  要诀二:守规范,坚持依法依规

  核稿必须依法依规,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不能大笔一挥、乱改一气。说到底,核稿就是寻找标杆、对标分析的“达标”过程,就是查漏补缺、增光添彩的“化妆”行为。工作中的规范大致可分为“两应两避免”:

  应熟练掌握各级党政机关的共性规范。包括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国务院机构设置及各机关的全称、规范化简称、排序及职责,中央领导同志的姓名、职务、排序及分工,现代汉语语法,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用法等国家标准,以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公文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办理程序,等等。

  应熟练掌握各个党政机关的特殊规范。以安全生产工作为例,核稿的特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三定”规定。

  避免出现无从下手,找不到合适的规范,或依据不准确、不权威的“规范”,导致将错就错、画蛇添足。

  避免出现死守规范、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不知变通创新,将原本活泼生动的文稿改成了千人一面的“八股文”。

  要诀三:循先例,坚持参考先例

  先例是核稿的参照物,是一种广义的规范,因其一般约定俗成、无明文规定,所以,循先例方面,往往更见核稿人员的功底、阅历和水平。

  先例在哪里?先例的范围很广,从形式上看,既包括本单位的先例,也包括外单位的先例;既包括正面的范例,如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也包括反面的典型,如发过的`有“硬伤”的文件、被领导颠覆性修改过的花脸稿;既包括近期以来的相关重要文件、会议资料,又包括档案馆中存档的文件资料甚至历史典籍。核稿人员要勤于学习和积累,善于从领导、前辈身上学习传承,随时发现、甄别和归纳为核稿所用、称得上是先例的素材。

  先例怎么用?一方面,先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遇到要不要发文、是否重复发文、前后左右的文件是否“打架”,发什么样的文、写什么内容,如何选用发文规格、文种、格式、缓急、密级、程序等问题,都可以参考先例。遇到一个文稿同时有几个先例时,要认真比对、筛选,以最恰当的先例为参考。另一方面,与依据规范一样,遵循先例要区分新旧惯例。绝不能拘泥于错误、被淘汰、已失效的先例,更不能一味抄袭。核稿人员应当在依法依规、参考先例的基础上,紧扣时代主题,因时因事而异,不断创新。

  要诀四:讲程序,坚持严守程序

  遵守程序是核稿的保险杠,是公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严守发文的程序。应做到“两个务必两个避免”。

  对于内容不合法、措施不合理、文字粗糙、格式不规范,未与相关部门协商或协商不一致、存在分歧等问题的文稿,务必立即予以退回,不能草率报领导签发,随手把矛盾上交。

  对于规范性文稿,在核稿后、报领导签发前,务必要送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把好“法制关”。

  避免程序缺项,遗漏了起草过程中征求意见、上会研究、先请示汇报、会稿协商、合法性审查等重要程序。

  避免程序紊乱,要么将文稿“直送”领导,出现文件“倒流”“倒签”;要么“横传”公文,影响效率,甚至导致公文丢失,贻误工作。

  讲究核稿的程序和方法。

  1.核稿人员要从理论和实践、整体和部分、宏观和微观、逻辑和形象、内容和形式、文字和格式等层面,视情况采取默念法、朗读法、前后对照法、多人分头审核法、集体研讨法等,对文稿进行综合“体检”、立体把关,做到准确规范、精益求精。

  2.核稿时应注重总结规律、区分重点,如,在文字方面,拟稿人打字用五笔输入法,就可能出现错误的形近字;用拼音输入法,就可

  能出现错误的音近字。此外,涉及时间、序号等数字也容易出错,需多留心。

  要诀五:重服务,坚持服务至上

  服务是核稿的落脚点,把好发文“质量关”,既是服务于拟稿人、服务于领导,又是服务于整个机关、整个系统。

  要明确定位。核稿人员既要坚持原则、大胆审核,又要时刻牢记处于辅助、服务的位置,尊重拟稿人,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用“火眼金睛”的真本事树口碑、立威信。切忌自以为是、拿鸡毛当令箭;切忌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要强练内功。核稿人员要勤学习、苦练习、善总结、多感悟,既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又要熟知本机关的全面工作,沟通左右、融会贯通;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又要有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钻研精神,苦练内家功、功到自然成。

  要任劳任怨。核稿人员只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能在核稿中更好地奉献自我、服务大局。

篇六: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浅谈公文审核把关工作

  作者:韦华英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4年第4期

  文/韦华英

  公文代表着一个机关的形象,公文的质量决定着它发出去之后的效果。在一个发文过程中,审核工作贯穿始终。尤其在办公室的公文审核把关方面,审核就像是签发前的“助攻”,它既有各方面的综合,又有技术上的深度,同时又涉及不同专业的知识。这些都突出表明了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党政机关有关公文的处理条例内容很多,其中一个亮点是:文稿在领导签发之前要经发文机关的办公室审核,这一条有很大的实际效果。

  一、审核把关中的发文环节

  这个环节也叫“入口关”或“出口关”,对于交上来的文件要考虑好用何种文种发出,这是审核工作首先要做的。其次是文件主题的审查。主体是一个文件的核心,也是发文者所要表达的目标;从文件的角度说是文件要表达或说明的观点,从社会方面说是文件对某种现象或生活的描述与评论。实际情况中,首先要审核主题,主题中的有关工作职责是谁的,主管和负责的人是谁,又是由谁发出去的。例如,某部门提交的关于下放管理权限的文件,向省委办公厅提出发文申请。文件中有603条审批方面的权限是要下放的,这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事务。在审核中被认为应该由省政府或其办公厅下文,所以就把这份文件给呈报单位退回去了。其次是查看文件的来源,如2011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申请印发《加强计划生育的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向省委和省政府的两个办公厅提出他们联合发文的申请。审核过程中被认为,这些法规的实施是“一府两院”的工作范围,况且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条例中也有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作用,负责该条例的落实情况。所以说这个文件要由省政府下文,一般情况下不是由党政联合下文的,所以就把文件退回到了省政府办公厅。

  文件的根据通常有3个,上级那里有、过去的惯例、形势变化的需要。有的问题在上级那里有相关的文件,落实前要了解清楚本地的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对发文的依据还要进行研究。例如省纪委转过来惩治与预防腐败的工作报告,向省委办公厅申请下文,并请求用省委的名义上报给中央纪委。审核人员在审核时发现申请下文的根据是中央纪委办公厅的通知,通知中的内容是这个情况要经过省委主要领导审核,并不是说由省委办公厅以文件的方式报送。中央也有文件规定:没有经过党中央的批准,国家各政府部门不能向地方的政府部门下发指示性文件,也不能要求地方的有关政府部门向上报文。所以这个文件不能用省委名义给中央纪委进行报文,要请省委的主要领导进行审定,然后再通过省纪委向中央纪委报送。有些文件过去有实例,但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审核时不必拘泥那些惯例。例如,对印发《2012年民生工程有关方案的通知》,以前的惯例是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申请请求联合发文。因为这项民生工程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好几个党委部门的职责都包含在内,这样的内容不再是民生工程本身的工作。2012年后,民生问题被定成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把民生工程的重点设定在义务教育、就业保障等其它方面。审核人员认为该方案是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尤其是发改部门负责监督,通过和省政府办公厅的讨论研究,把该文件退回到省政府由他们进行下文。

  二、做好公文审核工作需要提高几个认识

  公文的审核对公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机关有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管理水平、作风,可想而知,如果公文中有错字、词义表达错误时,会对机关产生较坏的影响,这样的公文没有什么权威和严肃性可言,还会对落实工作和有关要求造成困难。对处理公文的有关规定没有掌握完整,拟稿时不了解整体情况,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考虑不周、可操作性较小、站位低等。

篇七: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篇八: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公文的审核

  公文的审核

  公文的审核,是公文稿付印之前的全面审核、把关,是各级行政机关的文书处理综合部门的核稿人员对承办处、科(室)草拟的文稿和部门代拟稿的审查、核对、把关,并提出审核意见或写明审核情况,最后呈领导人审签的全过程。公文的审核,是公文制作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不仅仅是对文字、格式校核的把关,更重要的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规定以及领导意图的准确体现,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因此,公文的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它要求公文核稿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稿从内容、文种、格式到会签手续等方面严格衡量,逐字逐句审核,严格把关,杜绝不准确、不规范的文件印发。审核的总的要求是:全面审核,认真负责,仔细推敲,反对粗枝大叶,反对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努力使文稿准确、全面、完整。

  公文审核应注意的六个方面

  (一)是否需要发文。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必要的发文。

  1、为应付上级而发文。对某些工作,上级已发文,下级只需贯彻执行即可。但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把是否行文纳入了目标管理,就逼得下级发“应付文件”。

  2、为搪塞下级而发文。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向上级表明重视,便对上级下发的文件依样画葫芦,再发一个内容雷同、全无新意的文件,以便对上对下都有交代。

  3、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专业会议纪要、不成熟的文件以及可以口头或用电话等其它方式处理的事项,可以不另行文。

  (二)文件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现行有关规定有无矛盾。

  (三)涉及有关部门和地区的问题是否协商一致。

  一些文件内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其贯彻实施需要得到有关地区

  和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办文机关不主动与涉文地区或部门协商、会签,也不送有关领导审批,便草草发文,造成认识不统一、意见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贯彻落实。因此,凡未经协商的,应退回来文单位重新会签。如协调中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应将分歧意见如实汇报,并由主办处、科(室)在拟办中提出建议和意见,一并报请有关领导同志审定。

  (四)文件提出的政策界限、措施和要求等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对含混不清、模棱两可或者脱离实际、过于繁琐之处,应与报文单位研究修改。

  (五)引文是否无误,引文方法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准确、严密、简练,标点是否正确,文件格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六)凡需提请一定会议审定的文件,应提出交何种会议审定的建议,报请分管领导审阅后,列入议程。

  公文审核应把好“四关”具体来说,公文审核应把好政策关、文字关、格式关和程序关。(一)政策关。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要求公文处理部门在公文的审核把关中要讲政治。要求公文的审核人员要强化政治观念、政策意识,把好政策关。

  1、审核公文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措施、办法和要求,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的指示、决议,同现行有关规定有无矛盾。

  2、对于因情况变化而需要对原有政策作出变更或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的,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就其必要性、可行性作出文字说明,同时在表述上注意前后之间的衔接,并要求有关部门附上原有政策规定的文件材料,供审签领导把关。

  3、文稿中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得过死、过宽的情况。有没有党政

  不分、内外不分的问题。

  4、文稿中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提的意见、办法是否符合实际,有无主观武断、片面的或者绝对化的问题。

  5、文稿中所下的结论是否恰当,理由是否充足,收文机关是否能接受,文稿中下的结论涉及到其它部门是否经过充分的研究商讨,意见是否统一等等。如果公文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一致,审核人员就应提请起草单位弄清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协商修改。

  (二)文字关。公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它依赖于文字的准确、简洁和明白的表述。同时,公文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常用字句和固定的书写方式。因此,公文的审核中,对文字的要求是严谨而细致的,要求审核人员以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字斟句酌,锤炼文字,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达到以记述为特征,以实用为目的,把准确性、简洁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使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作用,每一句话都有每一句话的力度。

  1、语言表述应准确、简洁和明白。

  准确。就是要求文稿准确传达政令,如实反映情况,确切体现公文的内容和基本精神,观点明确。

  简洁。要求文稿的用语要精炼。要用较短的文字简明扼要、准确地表达丰富而深广的内容,力戒穿靴戴帽。要提倡写短文,反对空话、套话。

  明白。由于公文是用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商洽工作以及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求文稿在表述上必须明白易懂,直达其意,不渲染,清楚明白。

  2、篇章结构。要求文稿的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必要时,要忍痛割爱,对文稿材料进行增删和改换,即删掉多余的段落,增补新的材料,增加某些引文。要从大处着手,统观全篇,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统盘考虑和处理文稿,防止顾此失彼,破坏公文结构的整体性。

  3、逻辑。要求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严密、合乎逻辑。

  4、语法修辞。用词要合乎语法规范,句子通顺、完整;无错别字、生僻字、怪字;无错用数码、标点符号;无滥用省略和简称。

  (三)格式关。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文章,因此,起草公文和审核公文都要注意体式,使其合乎公文体式的要求。对公文体式的把关是一项重要的、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核人员在工作中发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每篇文稿都要从标题、发送范围、正文、附件到成文日期和落款,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规范文件不出手。审核人员要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四川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和《成都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确定的原则规范文稿的体例格式。

  1、行文名义是否得当,在行文名义上,一些部门或起草单位为提高文件的规格往往不需要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发文的,却要求以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室)发文,影响了政府公文的权威性,审核时需要注意把关。

  2、公文使用是否合适。在行文中,“请示”、“报告”不分,或“请示报告”连用的情况常常发生。审稿时需要认真阅读文稿内容,审核文种使用是否恰当。

  3、标题有无毛病。按照规定,标题必须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但是在行文中,往往容易忽视“发文机关”、使标题不完整,需要审核人员及时补充完善。

  4、发文字号是否准确。

  5、发文机关是否准确。

  6、会签中部门印章、领导签字是否齐全。

  7、有无附件,附件名称前后是否一致。

  8、涉及紧急或秘密事项的文件紧急程度或密级的标定是否恰当。一些办文的同志往往把需要印刷部门尽快印出来的文件标注为“急件”。这种随意性的标注“急件”往往造成公文运转中急与不急的混淆,反而会误大事。因此,“急件”的标准应根据文件内容的紧急程度来定,而不应随意标注。

  9、人名、地名的引用是否准确。人名、地名的引用应准确无误。在审核文稿中,对涉及政策性、法规性的问题核稿时往往是比较谨慎的。而对于人名、地名等却往往容易忽视。如从人名来说,如果是众

  所周知的名人、领导,一般不容易出错;而对不熟悉的人名及其单位,如不认真核对,很难保证不出差错。这就需要我们在核稿时,要再次核对,甚至找起草单位核对,尽量避免出错。

  10、数字的审核。一是要求准确;二是要规范。按照有关规定,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它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审稿人员在核稿时,应按规定进行规范。

  11、公文的引用。引用公文应当是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公文的引用,首先的要求是准确;其次是要规范。如果仅引用标题,或者仅引用文号,或者以公文的发文时间代替发文字号都是错误的。核稿人员对文稿部门要提出“补齐”的要求。

  在具体审核中,要认真核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要及时增补或更换,必须完整、准确后才能正式发文。

  (四)程序关。政府部门担负的公文处理工作,任务繁重,要求高,责任大。办文部门的同志在公文的形成过程中,文稿必须经审核人员的把关,然后按规定程序送分管领导签发。

  部门内部文件送审程序:

  起草人员——本处(科)长——部门负责文书处理工作的处(室)——部门分管领导——部门主要领导(重大问题)。

  政府办公厅(室)对部门上报批转文件的送审程序:

  经办人员——本处(科)长——办公厅(室)文书综合部门——分管秘书长——分管文书工作的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政府分管领导——政府主要领导(重大问题)。

  在文件送审过程中,属于综合性、全局性工作的文件,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属于涉及两位或两位以上副职领导人工作的文件,经有关副职领导人审查后送主管副职领导人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事项的文件,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或分管副职领导人、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

  属于政府授权以办公厅(室)名义对下级政府、政府部门安排布

  置工作和转发本级政府职能部门公文的文件,由政府分管副职领导人或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属于办公厅(室)职权范围内的文件,由分管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发。在领导审核中,领导人应明确签署自己的意见、姓名和日期。

  公文体式的准确规范,单靠核稿人员的把关是不够的,还要强化拟办同志的责任,严格按制度规范公文的审核把关。审核人员对把关中发现的文稿体式不合规范的错误及时通报拟办同志,提出纠正建议,促进大家共同养成注重质量、讲究规范的良好习惯,从而减少差错,提高办文质量和效率。

  公文中的常见病例

  (一)公文格式中的发文字号不规范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号和该年度的发文序号组成,位于文件版头下方居中处,发文字号是为文件的登记、分管、交办、引用、检索提供方便,便于收文机关与发文机关进行联系。

  发文机关代字要选用能反映机关特征的两三字,如中共成都市委用“成委发”、成都市人民政府用“成府发”。

  目前,行政机关行文中,“发文机关代字”还有个约定俗成的特殊用法,即在发文机关代字中加进了函这一文种名称。如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所发的正式公函,通常都编“国办函[1999]xx号”或“川办函[1999]xx号”。严格说来,函只是法定公文文种之一,但习惯上都把“批复”也作为函件对待,也编公函的发文字号。如省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所发的批复,其发文字号也编“川办函[1999]xx号”或“成办函[1999]xx号”。年号用阿拉伯数字并应写全,年号外须用六角形括号,如[1999],不得写为[99]。年号的位置,应在机关代字与发文序号之间,不能放在机关代字之前或之间,如“成爱卫字[1999]40号”不得写为“[1999]成爱卫字40号”或“成爱卫[1997]字40号”。

  (二)公文标题的书写不规范

  公文标题是公文内容的综合概括,位于文件版头间隔横线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完整规范的公文标题应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

  分组成。如《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成都市人民政府”是发文机关,“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公文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一般应当齐全,以使读者一看就能对公文的制发机关、公文的内容和公文的性质与作用有个概括了解,给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我们在实际文书处理工作中常看到这样不规范的标题,“关于请示转发国发[1997]14号文件的报告”,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标题。一是没有发文机关;二是公文内容不准确,让人看了不知道国发[1997]14号文件是什么。将文件字号代替内容提要。

  又如“xxx局关于xxx的请示报告”或“xxx局关于xxx的报告的请示”,此类标题的文种不清,让人看了不知道此文是请示还是报告。

  对三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由于发文单位多,标题可能很冗长,可采用两个办法使标题简炼一些:一是使用各发文单位的规范化简称,如《市物价局市经济委员会市计划委员会成都电业局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可简写为《市物价局市经委市计委成都电业局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二是使用概括法,将标题改写为《市物价局等4部门关于征收电网地方附加费的请示》。公文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切忌冗长累赘、晦涩费解。标题中除法规、规章类的公文名称加书名号外,应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三)主送机关的写作不规范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收受机关,即需对本单位发出文件负责办理、答复或遵照执行的对方机关,它位于标题左下方,正文之上。

  请示一般只应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多头主送。公文只主送组织,不主送个人,也不得将主送机关写为“市委并xxx书记”或“市政府xxx市长”。如果同时主送几个单位,就容易造成处理上的混乱和困难。转贴于:秘书资格考试_考试大同级党政机关确需联合向上级党政机关行文时,“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用党政机关的并列形式,如“市委、市政府”。“请示”的主送机关应就请示的内容性质分别确定,属党委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党委列前,如“市委、市政府”,由

  党委负责处理答复;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政府

  列前,如“市政府并报市委”,由政府负责处理答复。

  主送机关应写机关的全称。如主送机关的名称较长,可使用通用的规范化简称,如“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可简称“市体改委”。普发性公文,有多个主送机关,书写时可使用统称,如对成都市的区(市)县一级的政府,主送这些机关时,不可能一一列出这些机关名称,可泛称为“各区(市)县政府”。

  准确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文件发出能否得到及时处理的关键问题。要根据对方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主送文件。既要防止错送、漏送,致使工作脱节,影响工作的进行;也要防止撒大网式的滥送,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四)正文中的写作不规范

  1、公文的引文不规范。引用公文时要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验收村民的自治示范乡镇的请示》(大邑府发[1999]10号)收悉”。若用“大邑府发[1999]10号《关于验收村民自治示范乡镇的请示》收悉”,就是不规范的引文。

  2、日期的不规范用法。日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应该要写得完整规范。如“1997年10月1日”“若用“1997.10.1”或“97年10月1日”,“今年”、“明年”、“上月”、“下月”、“今天”、“明天”等,则是不规范的表述。

  3、公文层次的不规范。序号使用不规范,有的文件中用“(一)”后又标“一”,有的用“一、”后,下面的层次中直接用“1、”等等。正文部分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述,需要使用字序符号标明层次时,一般排列顺序是: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每一层次序数用字,前后应当一致。

  4、法定计量单位的不规范。如前用“亩”,后面用“平方米”,或前面用“公斤”后面又用“吨”,这种情况最好统一。计量单位最好前后一致。

  5、简称的不规范。如“精神文明办”有的简称为“精办”,让人不知所云。公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如《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6、附件的不规范。公文附件是附属于公文的文件、材料、图表、凭据等,用于补充公文正文的内容,位于正文之后,发文机关之前,另起一行,行前空两个字书写。有附件的公文,一定要具体写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如有两个以上附件,应标明序号,不得笼统写为“附件如文”或“附件x件”。否则会给公文的收发、办理和整理、立卷等带来麻烦。一旦公文的正件与附件分开,就难以查对收齐。

  7、发文机关落款不规范。政府机关发文的落款,标题已标明发文机关的用机关印章代替机关署名,不再写发文机关名称。有的公文正文占满了页面,发文机关必须标注到下一页上,以前是在下页发文机关署名或盖章之前空白处注“此页无正文”,现在不能了。

  8、成文日期的书写不规范。成文日期应该标明公元年、月、日,一律用汉字小写数码书写,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要写全,不得将“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写为“一九九二、一、八”或将“一九九二年”简写为“九二年”;也不得只写月、日不写年;“三十一日”和“二十五日”不得写为“卅一日”、“廿五日”。

  9、抄送机关的书写不规范。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要求,为简化和规范公文格式用语,无论对上级、平级或下级,抄送机关标注用语可一律用“抄送”,不再使用“抄报”,也不使用“抄发”。抄送机关可按上级、平级、下级的顺序排列。

  (五)行文的不规范

  越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越过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的领导机关直至最高领导机关行文。下级机关除以下几种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越级行文。

  第一,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和造成重大损失时;

  第二,与直接上级机关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或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予解决时;第三,上级机关越级交办并指定越级上报某些事项时;

  第四,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时;

  第五,需直接询问、答复、联系某些具体事项时;

  第六,反映或处理不涉及直接上级机关职权范围的偶发事件或问题时。

  除检举、控告外,越级行文应抄送被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六)文种的使用不规范

  在文书处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请示”和“报告”的写法混淆,该写“请示”的,写成报告;该用“报告”的,写成请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对“请示”和“报告”的相同点和区别认识不清。

  “请示”与“报告”相同之处有四:

  第一,都是上行文。

  第二,都包含有汇报情况或反映问题的内容。

  第三,都能起下情上达的作用。第四,都有主动争取上级机关指导与帮助的作用。但“报告”与“请示”在使用上,仍然是不容混淆的两个文种。

  “报告”与“请示”的主要区别在于:

  1、报送目的不同。“报告”主要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而不要求立即得到上级的具体指导和帮助。“请示”虽然一般也要汇报工作中的情况或问题,但这种汇报的直接目的,是要立即得到上级的具体指示或批准。

  2、两者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公文,具有备案性质,一般不需要上级机关答复。“请示”属请示性公文,是请示上一级机关批准或解决某一事项、某一问题并需上级机关作出答复的。

  3、内容重点不同。“报告”侧重写情况和意见,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不限于一件事、一个问题),行文较长,内容多是已经实施的事项或已发生的事情。“请示”着重写的是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问题(即“一事一请示”),行文较简短,内容都是尚未实施的。

  4、报送时间不同。“报告”是在事后或事中报送。“请示”必须在事前报送。

  使用“请示”,要防止两种片面倾向:

  一是滥用“请示”,事无巨细,通通“请示”,把矛盾上交;

  二是忽视“请示”,超越职权,不经“请示”,擅作主张。

  “请示”要严格执行“一文一事”的规定,以免造成阅批和处理上的困难,影响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运用“报告”这一文种,应当注意“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以免贻误工作。“报告”的主要用途是供上级机关了解情况。呈送“报告”,不能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因此,不能把“请示”结尾的请示用语用于“报告”的结尾。例如执行“报告”结尾不宜用“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之类用语。一般都用“特此报告”,“专此报告”或“以上报告请审阅”等语作结尾。

  (七)写代拟稿的注意事项

  部门请示政府批转的报告和发文代拟稿。涉及有关地区或其它部门工作,事前未协商且无会签意见的,代拟稿未打印的,无报送说明的就要求政府给予发文的,应一律给予退回。

推荐访问:简述党政机关办公室对公文审核的具体内容 党政机关 简述 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