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4篇

时间:2023-05-12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

  

  春节的意义以及美好寓意

  春节的意义以及美好寓意

  春节的意义以及美好寓意1春节的美好寓意

  春节寓意着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

  意义:走亲访友、联系情谊:人在社会生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个人成长也是至关重要。

  新老朋友聚会也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机会,彼此的思想碰撞也会有灵光闪现。“杯中情,酒中意”也是交融的方式。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人们都在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

  春节饮食

  1、腊八粥: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2、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3、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

  4、元宵: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

  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5、春卷: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春节的意义以及美好寓意2春节的来源是什么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

  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篇二: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

  

  2022春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春节就要到来了,我们都知道春节的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春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春节的意义

  1、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2、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春节代表的是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美好祝愿。

  4、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

  春节的文化内涵

  1、合家团圆,国泰民安。

  每逢春节,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暖冬,还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们总要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亲人们团聚,一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为的就是要享受那份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不论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年糕,其内涵追求的都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盼望的都是国家强盛,民富国强。

  2、孝老爱亲,尊老敬贤。

  春节期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成了一切活动的主题。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祝长辈们健康长寿,长辈要向孙辈寄于希望,并发给压岁钱,小朋友们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了孝道的教育和爱心的洗礼,而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无疆,善行天下的社会风尚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篇三: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

  (讲稿)

  前

  言

  庆祝新年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不同,一年的开端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公历的同时,中国人还沿用了传统历法,有自己新年的开端,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元旦与春节虽然都是新年,但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更为重要。我们将从春节的历史、符号系统、表意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出发,深入讲述“春节的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这一主题。

  一、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

  春节之大,大在什么地方?

  第一,大在节期之长。我们通常说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其大幕在腊八粥的香味中徐徐拉开,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甚至北方不少地区将“二月二龙抬头”视为春节真正的落幕。如此,春节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第二,大在内容之多。民间流传当今一首童谣,以大人劝慰小孩的口吻叙述了春节的活动:“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1-

  年初一满街走。”这首童谣提到的活动不可谓不丰富,若与真正的节日生活相比,却又逊色得多了。

  第三,大在过节者之众。过春节的人,仅国内就有十几亿之多,而伴随着春节文化的传播,其他国家也有不少民众成为春节的实践者。

  第四,大在受重视程度之高。春节是中国人在行动和情感上都绕不过去的“纽”。平时再拮据,到了春节也要买件新衣、割几斤肉;平时再慵懒,到了春节也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整洁;平时再忙碌,到了春节也要放下手头的活轻松轻松;风雪再大、路途再遥远,也阻止不了与亲人团聚的脚步;实在无法团聚的,心头定然升起难以言传的孤独与寂寞,并一定不会忘记送一句祝福、报一声平安。

  二、春节的符号系统及其表意手法

  (一)春节是复杂的符号系统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文化识别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体现在语言、活动和实物等方面。

  1.语言符号系统

  (1)节日名称

  正月初一的“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正月初一又称元旦、正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2-

  岁朝、新正、三元之日,包含着开端之意。在中国传统的时空一体的宇宙观中,春节所在的孟春之月、春季,位属东方,五色属青,是阳气生长的季节,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2)春节传说故事

  这些传说故事,主要围绕着春节及其诸多节俗活动而形成,如灶王爷的传说、春节的来历以及过年为啥贴对联、放鞭炮、规矩多等,广为流传的年兽的传说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传说故事,主要解释了春节习俗的来历与意义,总是在春节期间得到更多的讲述,是传承春节习俗知识和意义的重要方式。

  (3)春节歌谣谚语

  春节还有很多歌谣或谚语,主要包括节俗歌谣谚语、仪式歌谣谚语、游艺歌谣谚语、苦情歌谣谚语、时令歌谣谚语等。比如腊月二十三祭灶,北京就有这样一首《祭灶曲》:“腊月二十三,呀呀哟,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人间善恶言。一张方桌搁在灶前,阡张元宝挂在两边。滚茶凉水,草料俱全,糖果子糖饼子,正素两盘。当家人跪倒,手举香烟,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吃穿;好事儿替我多说,恶事替我隐瞒。”

  《寡汉怨》反映的是一个人凄凄凉凉、寂寂寞寞的情形,用歌谣的方式特别能够打动人心:“正月里,是泰阳,大年五更真清凉,人家有妻把年过,为什么寡汉不成双。点上纸,焚上香,自家烧锅去下汤,一壶美酒无需用,家里少个小女郎。”

  (4)春节祝辞短信

  -3-

  祝辞是春节中互相祝福的语言符号,如“恭喜发财”“人财两旺”“恭贺新禧”等。春节短信是随着手机、网络平台的使用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符号,形制短小,围绕着春节习俗、故事、风物等展开,又多含有祝福之意,比如“ωω,这是两个饺子送给你,虽然不太好看,但是馅是我精心调制的,一个包有快乐,一个包有健康,新年了,祝你开心健康每一天!”

  2.活动符号系统

  春节的活动以“除夕”为界限分为年前、年后两段。年前的活动意在辞旧,为过年做准备;年后的活动意在迎新纳福,庆祝新年的到来。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四,家家扫院子。腊月二十五,裁纸糊窗户。腊月二十六,宰羊炖猪肉。腊月二十七,杀了大公鸡。腊月二十八,煮枣把面发。腊月二十九,春联贴门首。三十守岁坐一宿,大年初一拜新春。”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春节期间的准备是非常多的:要打扫卫生,要清洗自己;要赶年集,购买过年所需各种物什或原料;要准备、制作过年所需吃穿用度一应物品,宰羊杀猪、生豆芽、磨豆腐、蒸馒头、做年糕、炒果子,汆丸子……还要贴春联、门神、福字等,并在除夕守岁,送旧年离开,迎新年到来。

  3.实物符号系统

  春节的实物符号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1)食品

  -4-

  水饺、汤圆(汤团)、面条、糕粿(如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红龟糕,龟形,染红色,象征长寿;还有发粿,有求发达之意)、糍粑、丸子、鸡、鱼、肉、豆腐、豆芽、麦芽糖、五辛盘、欢喜团、糖果、甘蔗、桔子、桂圆、杮饼等。

  (2)饮品

  屠苏酒或椒柏酒,都是具有历史底蕴的春节用酒。屠苏原本是草庵之名,从前有人居住在草庵之中,每到除夕的时候他就会给周边的邻居送上一记药,让他们把这个药泡在井里,到正月初一的时候饮用井里的水,不生病、不害瘟疫。后来,有人得到了这个方子也这样来做,但大家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只知道他住在屠苏,就把这个酒命名为屠苏酒。明代《遵生八笺》里就记载了屠苏酒的方子,其实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喝屠苏酒有特殊的喝法,讲究的是要从年龄小的喝起,这也是和新年重新、重年轻有关系。唐代诗人顾况在《岁日作》中写到: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同样感慨韶华易逝的还有宋代苏辙的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3)服饰

  过年的时候,人们常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所以穿的也要是新的,才符合新年对旧年的替代的内涵。过年不仅要穿新衣,还要戴新帽,过去多戴花、闹蛾儿等,现在会购买金银玉等各种质料的首饰。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里写到:“岁时元旦拜年,道上叩头,戴闹嚷嚷。”什么是“闹嚷嚷”?“以乌金纸-5-

  为飞鹅、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

  (4)装饰品

  除了对自身的装扮,春节还有一类重要的实物就是装饰品,如年画、春联、斗方、门神、过门笺、窗花、灯笼、中国结挂饰、生肖饰物等。干花、鲜花、假花也是热门的装饰品。

  (5)祭品

  在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要祭祀“神灵”和祖宗。当然,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这个“神灵”视为自然的代表。我们中国人祭的是天神、地奇、人鬼,人鬼是祖先、先贤,天神是日月星辰,地奇是山川河流等,所以祭祀表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祭祀是需要有祭品的,如神像、神主、家堂、香烛、纸箔、茶果等。

  (6)玩具及其他物品

  春节也是娱乐的时候,期间有很多娱乐的活动。玩具,如木关刀、小嗽叭、纸糊的龙灯狮灯、生肖、面具、鞭炮以及压岁钱,都是孩子们的所爱。送压岁钱是春节期间一个很重要的习俗活动,通常是老人送给小孩子压岁,即压住鬼祟,不使其为害小孩,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

  总而言之,春节的实物符号包括食品、饮品、饰品、玩具等等,在亲戚朋友之间的往来中作为礼品来赠送,承载着春节的意义。很多人都说年味淡了,淡得只剩下“吃”了,但其实“吃”就是重要的一环,是对春节的传承。比如,我们过春节吃的饺子,-6-

  谐音“交子”,具有新旧时间更换之意。

  (二)春节符号的表意手法和意义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那么春节的符号一般如何表意?大致而言,有以下几种手法:

  第一,因音成义。谐音法,指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而产生意趣的方法,既有单字谐音,比如鸡谐音“吉”、鱼谐音“余”、豆腐谐音“兜福”,也有双字、多字甚至整串谐音,比如荸荠谐音“必齐”取阖家团圆之意,或者准备一些柏枝、杮饼、桔子放在盒中,称作“百事大吉盒”,寓意新年百事大吉。

  第二,因色成义。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是吉庆的颜色,具有驱邪求吉的功能。“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联是红色的,福字斗方是红色的,过门笺是红色的,压岁钱的袋子是红色的,挂的灯笼也是红色的。整体上,我们是用红色把春节装扮起来的。

  第三,因形成义。也就是说,我们会根据实际物象的形状等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如丸子、汤元是圆的,所以象征团圆圆满;饺子形似元宝,所以意味着发财;面条是长的,所以寓意长寿健康。

  第四,因意生义。举个例子,豆芽生长旺盛,于是有了发财旺家之意,许多地方的人过春节都要泡发豆芽。明代时,北京东西长安街这个位置的住户大多是朝廷官员,来拜年的人特别多。拜年的人不问张家李家,只管从东到西,一路“望门投帖”。拜年帖是一张红纸片,上面写着“某某拜贺”。被拜的人,要么设-7-

  个门童,要不干脆在门口准备一个红纸袋,称为“代僮”,专门接拜年帖子,又或者准备一个门簿供来客登记留名。门簿首页往往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是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寿坊巷;一是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是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春节也包含了一些小的节日,如正月初七“人日”“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传说女娲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就有人日节俗了,魏晋后开始重视,唐代之后重视更甚。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戴在头上,或镂金箔来贴屏风的习俗。此外,这一天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一些地方有吃“七样羹”的风俗。其中,芹菜的“芹”谐音“勤”、蒜谐音“算”、葱谐音“聪”、芫荽的“芫”谐音“缘”、韭菜的“韭”谐音“久”、生菜谐音“生财”。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表示“年年有余”,有的地方用肉,代表“大富大贵”。

  有时候,人们会把几种表意手法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比如过去苏北农村过年时,人们总要在秤钩上挂一条鱼,过了初一再取下,寓意“剩(秤)有余(鱼)、年有余(鱼)”。通过不同的表意方法,不同的春节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意义。这些春节符号-8-

  放在一起,共同承载着春节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春节的文化内涵

  (一)更新

  从时间的角度看,过春节就是新年对旧年的取代,这种取代具有更新的意义,体现为新年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更受礼遇和期待;旧年则是被人们驱逐的对象。

  同样重要的是,人的行为应顺天应时,随时而动,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当时间进行更新的时候,人事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即“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所以,过年期间,人们总要清洗自己的身体,脱掉旧衣换穿新衣;总要打扫房屋,用“新桃”换“旧符”,贴门神、吉祥画,从而使一个普普通通的门户庭院变得鲜亮、神圣、充满生机;总要吃特殊的食物,如谐音“交子”的饺子来寓意时间的更新;总要走亲访友,互相宴请,以更新社会关系。总而言之,人们在更新了的环境里,穿着全新的衣服,说着“新年大吉”的吉祥语来迎接并确认着新时间的到来。

  (二)庆贺

  庆贺,是人们对于新生命的一般态度。如同一个新生儿出世后受到全家的欢迎,面对新生的时间和即将到来的春天,人们也要举行庆贺仪式。

  互相拜年就是过年期间最重要的庆贺仪式。拜年既在家族之内进行,也在邻居朋友之间进行。过去拜年多是作揖叩头,现在-9-

  多是握手或用电话、短信拜年。给人贺年一般都要说吉利话,受贺的人也要回些吉利话。如果客人到家中拜年,主人家要请他吃具有吉祥意义的食品,让他能够甜甜蜜蜜、步步登高。

  (三)祈吉

  《逸周书》中说到:“礼义顺祥曰吉。”祈吉,实际上包含着驱除凶邪和祈求吉祥两个方面。

  过年时的饮食包含着驱凶祈吉的寓意,如《玉烛宝典》中写的“正月元日,厥味惟新,蠲除百疾”。过年时的装饰具有驱凶祈吉的含意,如《风俗通》记载的汉代人过年期间有“桃梗、苇茭、画虎”之饰,都意在驱凶;今人多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张贴大红的“福”字斗方或各种吉祥画、春联、门神以及明显带有吉祥意味的合体字。放鞭炮是典型的驱除凶邪的习俗活动,如《荆楚岁时记》所载的“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后来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竹子并将其编成串,称为“编炮”或鞭炮,意在用响亮的声音、明亮的火光和爆发的力量将一切不利的东西驱除干净,并渲染着新年吉祥的热烈气氛。

  (四)迎春

  “春,蠢也,蠢动而生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孟春之月。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既是一年的头一天,同时又是春季和孟春之月的头一天。虽然正月初一是在民国期间才被赋予“春节”的专名,但很早就与“春”联系起来,比如春节期间张贴的对联叫春联,其内-10-

  容都春意饱满,如“百花迎春香满地,万事如意喜临门”“福随瑞气来庭院,财伴春风入宅门”“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等。

  (五)团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在过年期间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指向和归属。

  吃年夜饭和守岁是过年时两个重要的习俗活动,都讲究阖家团圆。过年的团圆,不仅指生者之间的团圆,也指生者与逝去亲人之间的团圆。许多地方都有接家堂的习俗,即年前到坟上将祖灵请回共度佳节,将最好的食品最先献给他们,用最庄重的礼节向他们致敬。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感恩之心的重要体现,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和人文关怀。

  (六)和谐

  中国素来贵和,将和谐视为“天下之达道”,认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谐是天地、四时、万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睦共处的理想状态。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时,力争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们春节期间的美好诉求。春节期间的祭神、祭祖仪式,拜年、守岁仪式,走亲戚、看朋友的社会交往以及各种娱乐活动,都包含着对“和”的追求,也都是达到和谐的方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年俗,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它之所以能够传承久远,至今我们还能享用几千年前先人创造的这一-11-

  文化成果,是因为每一代人都在传承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春节是几千年没有中断的节日文化。文化的传承是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环都与上下相连接,才会延传久远。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春节继续传递下去。

  春节不是汉族一个民族的节日,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独享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春节以其巨大的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开来,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国家共享的节日,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全球化的时代为文化共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可能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需要交流、共享,我们要传播春节文化,使丰富的节俗活动、节日物品及其承载的价值理念为更多人所认同。

  春节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最初的爆竹,是将真正的竹子放在火中燃烧以发出响声,后来被火药鞭炮所取代,如今更有了电子鞭炮;人们曾经用跪拜表达新年的庆祝和祝福,如今更愿意采用鞠躬、握手或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甚至连“春节”的名称赋予正月初一也并非古已有之,而是20世纪的新发明。我们纵观春节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它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传承下来、传播开去的。21世纪是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达、交流日盛,人们的生活、生产、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固守既有的春节传统,也没有一成不-12-

  变的春节传统供我们来固守,我们要发展适应时代的春节文化以丰富历久弥新的春节文化宝库,融古而汇今。

  谢谢大家。

  -13-

篇四: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

  

  春节的文化意蕴

  [摘要]春节(农历新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为:“时序文化”(新旧年交替的时间节点),“庆典(习俗)文化”(充满喜庆气氛,形成了整套系统的过年习俗,包括祭祀、守岁、年夜饭、团年、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等),“礼仪(交往)文化”(传统仪式、现代联络方式),“休闲文化”(假日休闲、旅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信息文化意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春节;时序文化;庆典(习俗)文化;礼仪(交往)文化;休闲文化

  春节又叫“新年”、“过年”,是历史最悠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一个中国节日,体现了时序文化、庆典(习俗)文化、礼仪(交往)文化、休闲文化等,在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信息文化意蕴,在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一、时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之首

  年节所体现的“时序文化”,是对重要时间节点的认知和独特的体味。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对时序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理解、规约、文化发明,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新年”的含义

  “年”是一个时间周期。

  公历(“阳历”)一年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一般为365天,准确的应是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把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而每四年比准确时间少了近一天,在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有366天的年份就称为“闰年”。

  中国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兼顾月亮和太阳的变化周期的日历(阴阳合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十二个月,每月29天或30天。农历的一年比公历的一年要少几天。

  一年总有一个起点,就是“新年”。以前,新年被称为“元旦”,也叫做“过年”。“元”为“初”、“始”之意,“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元旦”意为“初始的日子”。

  岁首的演变和时序的认知

  上古时期,人们在岁末年初举行公祭,祭祀诸神,祈求谷物丰收。祭祀仪式充当了文化传承的载体。据记载,中国人“过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虞舜时就兴起了。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为正月初一,据说这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夏代建寅,以寅月(相当于现在的正月)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夏历中的新年是参照立春日和靠近的新月出现的日子确定的,以“岁”称年,与收获、祭祀及天文星象有关,以岁星(木星)在天穹上运行的位置为岁度的标志,岁首在夏历正月,它代表季节中春的开始,是太阳和月亮在一年中同时可以用来象征“新生”(万象更新)的日子。

  商朝的殷历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以“祀”称年,以周期性的年度祭祀时间为一岁之始,这与商朝的文化特性相关。

  周朝岁首在子月(夏历十一月),以农事周期时间依据,以农作物丰收为年度时间周期的记时传统。“年”在甲骨文中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说文》载:“年,谷熟也。”当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大年、新年由周代确定,成为庆祝、欢乐的时刻,也成为中国人最向往的日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因避“嬴政”的名讳,称正月为端月)。

  汉武帝时期颁布“太初历”,又恢复了夏历,岁首也称正月旦、正日,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从此确定了大年的时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农历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了农人的生活节律,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

  魏晋南北朝岁首称元正、元日、元会。

  隋唐岁首称元日、岁日、元正。

  宋、元、明、清各代,岁首称元旦、元日、新年。

  认识时序,就是确定时间坐标,对人一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春节”的来历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公元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决定采用公历,规定1月1日为“新年”,称为元旦。民国政府也兼用传统的农历。1914年1月,政府颁布法令确定旧历的新年为“春节”。在这一天,“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内务部在致总统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①]1928年5月7日,内政部呈文国民政府,要求“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但无法根除

  传统习俗。1934年停止了强制废除旧历(阴历)的做法。这说明传统的巨大力量。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沿用民国政府的规定,把农历新年称为“春节”。

  事实上,我们就有了两个“新年”,但在华人族群中,更看重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二、庆典(习俗)文化

  “庆典文化”,在古代主要是祭祀仪式、祭典,现代则以欢庆仪式、活动为主。

  在秦汉以后,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邻家庭聚会的良辰。汉代,“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并举行新年宴饮,是为正旦朝会。一直到清代,元日朝会成为惯例。现代的机关团体也举行团拜会。这就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含义。

  春节,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过年”是中国人和各地华人最盛大的节日,是精神家园的体现,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展现。

  春节以年终岁首为时间节点,核心内容是除旧迎新,围绕着除夕和新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

  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包括“过年”的一段日子,从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那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从小年到除夕,是“辞旧”的过程。河南开封年谣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儿,贴门旗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②]河北邯郸民谣说:“糖瓜祭灶二十三,离过年整八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集上店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做黄酒;三十,家家捏饺子。”

  腊月二十三,又叫“祭灶节”。有种说法“官三民四船家五”,即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水上船家则在腊月二十五。灶神是中华文化敬天畏神的表现之一。人们认为,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以来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要煮甜汤圆祭拜,或用糖果和年糕,用灶糖或加糖的汤圆粘在灶门或灶神的嘴上,好甜甜他的嘴,给灶神“饯行”,让他“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同时也甜甜自己的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头子要戴新呢帽。”这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新年歌谣,传递着人们欢庆新年的热切心情。

  “二十四,扫扬尘。”作为岁末的时空净化仪式,将屋宇打扫干净,干干净净迎新年。年三十晚上以前必须洗澡,大年洗澡意味着洗去一年的寒酸、一年的尘垢、一年的霉气。俗谚:“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岁末一定要剃头,干净过年。

  腊月三十(或闰年二十九)被称为除夕。年夜饭往往是一年之中吃得最丰盛的一次,通常要吃鱼,意为“年年有余”,还要吃肉做的丸子和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在不同地方,要吃馄炖、饺子、长面、元宵、年糕等。年糕象征着中国人对在新的一年“喜事连连”、“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年节食品最能体现民俗的统一性和地方性。酒是新年仪式的重要饮品,新年酒也称春酒,一直到正月十五都算是饮新年酒。北方流行吃饺子,在除夕与新年交替之际,吃饺子以应“更岁交子”时间,表示辞旧迎新。为长辈祝岁祈寿是自古的年节传统。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用红纸包着,叫做“红包”,强调的是压岁钱的祝福意义。一家人在一起“守岁”,通宵守夜,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中央电视台从1983年开始,每年在大年三十主办“春节联欢晚会”,实际应为“除夕联欢晚会”,也可视为一种共同的庆典。

  更重要的是过年的热闹气氛。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早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喧闹不已。贴门神、贴年画、贴春联、挂春桃、放鞭炮,等等,以示除旧更新。

  家家户户贴春联。据说我国文字记载下来最早的一幅春联是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代,贴春联开始盛行。春联讲究寓意吉祥,对仗工整。清代,春联替代了桃符,从驱邪到求吉,反映了民众心态的变化和社会精神的演进。

  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画种。民国初年开始出现“月历牌年画”,后来发展成为当代广泛通行的新年挂历。

  值得注意的是重视谐音,说吉利的、祝福的话,食物往往也跟谐音相关。通常说“恭喜发财”,“吉祥如意”。鱼代表年年有余,肉丸子意味着团团圆圆,年糕表示步步高。客家人正月初七吃七样菜,包括芹菜(象征勤快)、蒜(象征计算)、葱(象征聪明)、芫妥(象征缘分)、韭菜(象征长久)、鱼(象征富余)、肉(表示富裕)等。有的地方时兴送橘子,以表吉利。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称为“三元”;又因为这一年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三朝”。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

  旧符。”清代顾禄在《清嘉禄》中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竹’。”

  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节),为迎新贺岁阶段。正月新年里各地有许多庙会。广东海丰的歌谣说:“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等神。初五神落天,初六正是年。初七七不出,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人迎行。十一嚷挤追,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人行街,十六人击梨。”[③]各地舞龙、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放鞭炮、放焰火,十分热闹。北方的庙会则是各种游艺项目的集中展示,各种小吃令人垂涎欲滴。正月十五元宵节,放灯、观灯成为重要习俗,也是过年结束的标志,这一天有送走祖先的习俗,团圆的年就算过完了。

  过年习俗代代相传,这就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

  三、礼仪(交往)文化

  春节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交往节点。“过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富于人世伦理色彩,奉祀家族祖先,亲人团聚,亲情融汇。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现,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也是礼仪(交往)文化的展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

  除夕之夜,阖家团聚,从前家家点烛、焚香、祭祖,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年羹饭、年更饭、团年饭等),习惯上称“团年”。这是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多少年来,人们都看重这一时刻。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在外地的儿孙多半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旧时北京人过年时要吃荸荠,谐音“必齐”,没有回来的人也要给他摆一幅碗筷,就是强调新年团聚。以前,一般是晚辈回到长辈所居住的地方,现在,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等原因,也有长辈到儿孙辈家里过年,地点变了,不变的是浓浓的血缘亲情。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可为长辈增寿。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因“岁”与“祟”同音,人们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顺利成长。

  “拜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程序。正月拜年的传统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拜”的原义就是祭祀,最重要的是祭拜祖先,腊月二十四(各地时间略有不同)就接回祖先过年。年复一年的祭祀团聚,巩固了家族的内聚意识。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一一早,首先拜天地,其次祭祖先,先给家里长辈拜年,再按血缘关系远近程度给宗亲长辈拜年,然后到同姓的各家拜年;拜完同姓再拜异姓中关系亲近的长辈。宗族社会的传统与中国文明的悠久传承有紧密关系。初二开始到外村的亲戚家拜年,一直拜到初十,所有的亲戚都要拜到。每年一次的拜年礼仪,加强了亲族之间的血缘亲情,维持和巩固着近邻“亲如一家”的地缘互助关系。近年来,在单位盛行“团拜”,员工聚集一团,互相拜年,下属给领导拜年,领导向所有员工拜年,表达感谢、慰勉之情。由于路途遥远、分隔各地,现在人们也采用多种方式拜年,如寄贺卡、打电话、发短信、发e-mail,还可以通过电视拜年,等等,平常可能疏于联系,而这一段时间是人际互动最频繁的时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孕育着新的希望。人们互相祝福,期待万象更新,祈祷万事如意。“春节”期间的“春运”实为回家“过年”的人口大流动。热烈的贺岁礼仪,不仅巩固了家族伦理关系,增进了家人的亲情,而且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得到调整。这段时间是聚会的良机,亲友相聚,其乐融融。

  四、休闲文化

  春节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在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传统。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休闲文化的源头,需要珍重和保护。

  从唐代开始,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宋代元宵街市灯火通宵达旦,歌舞百戏,杂耍表演,“奇巧百瑞,日新耳目”。元朝官员在正旦朝会仪式以后,开始民间私人性的庆贺活动,行“岁时庆贺之礼”。明代,无论宫廷、民间都享受着节日亲情。清朝元旦朝会成为朝廷例行仪式,并有歌舞表演,如蒙古乐歌、满舞、瓦尔咯氏舞、韶乐等。朝贺以后走亲访友。

  现在,春节放假3天,我们把前后两个星期的休息日和公假连在一起,形成7天的长假。除了走亲访友,互相宴请,逛庙会,很多人在这段时间轻松娱乐,如玩麻将、扑克、下棋等。香港、台湾放假8天。这段时间也是旅游的好时机。

  在东亚一些国家也有过年的习俗,如韩国放假3天。在世界各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华裔民众参加到过年活动中来。如美国纽约州,中国农历春节已成为该州法定假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都举行盛大的新春联欢活动。联合国秘书长以及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都向华人祝贺新年。

  人们能够自由地休闲,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结语:传统与现代气息的融合

  春节是古老的节日,承载着厚重的传统,在现代也包含了新的文化意蕴,如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信息文化内涵。

  就政治文化意义而言,春节代表着祥和、和谐、稳定。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在春节前后下基层,走访、慰问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农民、教师、科研人员、公安干警、解放军官兵等,给贫困家庭送温暖,带去实惠(如慰问金和过年食品等),表达中央的关怀,与民同乐,共庆新春佳节。春节期间,总有一些人需要坚守工作岗位,而不能与家人团圆,这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集体过年(如军营、工地等),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传达新年问候和祝福,也是很有意义的。当然,社会的安祥、和谐并不是以领导人的重视或“在场”体现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再需要领导人去慰问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能过一个好年、快乐的年,什么时候才说明社会真正有了很大的进步;当人们不再以能见到最高领导人为荣,而以自己的公民身份自豪的时候,那时才进入了文明的较高阶段。

  从经济文化来看,由于中国人及海外华人把春节当做一个盛大的节日,带动了许多商品的消费,为营造节日气氛,带动了歌舞表演、电影电视、建筑装潢、服装印染、书法绘画以及民间的彩扎业、油漆业、鞭炮业、香烛业、剪纸彩画业,等等,特别是跟饮食相关的行业更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由过年返乡、旅游引起交通极度繁忙,市场繁荣,春节“黄金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独特景象。年终也是算账的时间,结清旧账,希望新年又有好收成!

  春节也具有生态文化的意义,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新年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过年时兴的花果植物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如金橘、水仙花等。开春后也提出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如《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从社会生态来看,春节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暖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春节期间成为信息流通的高峰期,手机短信频发,不乏原创性作品,洋溢着文采和生活哲理;电话、互联网连接着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可视电话、网络拜年成为新的联系沟通方式,这是现代高技术和信息文化带来的便利。咫尺天涯,信息即时通达,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人们互致问候,相互祝福,使“地球村”充满欢声笑语,增强感情交流,这是全球化时代的新景观。人们越来越不局限于偏居一隅,华人更多地走向世界,而春节是联络全球华人感情的最好时机,这也是身份认同的表现。

  总之,春节不只是一个节日,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推荐访问:春节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 蕴含 内涵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