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7篇

时间:2023-05-23 19:50: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的课改趋势,“小组合作学习型”在我校全面的实施,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见成效,教师们基本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的实施方案。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技艺、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同时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之所以能促进认知成长,是因为年龄相当的儿童较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好的推广,尤其是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课堂教学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教师权威淡化,学生主体性增强,“自主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可反思我校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以下误区:

  1、为合作而合作。许多老师把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过场,似乎一节课里没有合作交流就不是一节好课。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课堂上热闹的合作多了,静静思考的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些该合作的问题教师未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2、合作学习并不合作。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或事先没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小组活动中出现放任自流,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结果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但参与度却不高,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却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表达和倾听的双向互动,然而现今大多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在小组合作时,很多孩子也没有耐心听别的同学汇报,抢着各说各的,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再倾听、不愿倾听,难以形成有效的研讨氛围。

  4、教学策略准备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开拓了,这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策略的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了解学生概念发展的原有状况,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估测,或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通过小组学习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自行是解决的?在小组合作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同样会流于形式、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也会成为虚有的形式。

  5、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一捶定音“你说得真好!”、“你这里错了,应该……”。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缺少应有的评价,学生想的是:我的回答老师满意吗?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同时又为培养能与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时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围绕“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学校原来情景引入,合作提高”的课题基础上,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的目标

  1、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内涵,把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善于灵活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能根据实际进行筛选与整合,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爱学、乐学,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究合作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3、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

  四、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主动参与性原则。实验老师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学主体,以学生活泼、主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措施,一切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过程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审美。

  2、激励性原则。实验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信性、主动性和进取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善于提问,经常用夸奖的言辞,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实践需要,使学生的心态经常处于

  一种追求实践、追求探索、追求新知、追求创新的氛围中。

  3、和谐发展性原则。实验老师要通过学生个体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大集体中健康、活泼发展。

  (二)方法:

  1、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实施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行动的计划,观察即收集研究的资料,反思就是对行动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2、实验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3、教育调查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有时也将采用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方法,对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调查了解。

  4、个案分析法。抓住好、中、差三个类型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5、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中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研究的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xx.9—20xx.12)

  (1)准备课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理论学习。

  2、研究实验阶段(20xx.12—20xx.5)

  (1)制定活动计划,全面实施课题方案

  (2)反思、总结研究过程,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3)收集、整理研究数据与信息,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3、课题总结阶段(20xx.6—20xx.9)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

  (2)总结反思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成果

  六、预期的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品德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途径,是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学角色,改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一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七、注意问题

  1、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更新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2、理解、掌握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课程资源以及优化学习方式的内涵与方法,科学地、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用好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合作、交流、操作、说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4、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操作等良好学习习惯。

  5、保证学生的合作时间、空间,保证全员参与,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防止小组合作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和质量的现象。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时间要确保,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机会。

篇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子课题研究方案——

  “课前资料搜集的有效性”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资料搜集的宏观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在课堂和外部世界分隔变得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努力把教育过程延伸到校外,具体办法是组织一些外部学习实验。新课标明确规定,实践活动课时不少于总课时30%。社会实践是学生情感催化剂,是学生行为养成的原动力。新课程也明确地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课程资源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是将课程从规定性、统一性,进入到变通性、校本化的桥梁,是对课程预留空间的丰富和补充。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资源本身特点的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诞生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学习,能帮助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习资料。在这里,知识不是依循学科线索,以讲解的方式呈现,而是强调其资源性。这些学习资源包括图片照片、事实报道、数据图表、小知识资料、法规条文、诗文歌词、故事传说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为其自主学习留有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说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提示方法,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寻找更多学习资料,充实学习内容。于是作为充实学习内容的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闪亮登场。“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品德教学中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对品德教学逐步深入的探究,老师们对作为课前的准备与铺垫活动的资料搜集环节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品德与社会》,因为几乎每个单元、每堂课都需要师生提前做好资料搜集的工作。为了使学生们能提前搜集好资料,从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学校的品德老师们在课前搜集资料方面已做了研究。学期初,老师们会把一个学期需要学生提前搜集的资料等作好整理,打印出来,开学第一节

  课发给学生,贴在品德课本的第一页,然后带领着学生们熟悉一遍。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在搜集资料环节上还存在着这些问题:

  1、无从下手。有极个别学生想完成,却不知从什么渠道搜集,怎么搜集?忙乎半天,白忙一场。搜集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

  2、事不关己。老师提前布置课前搜集与自己无关,课堂上我只要闷声不响就可以了。

  3、照单全收。只要是与内容有关的,全都拿来,课堂上拿出来读一读即可,自己有否消化不管,同学能否听懂不管。

  (三)引发的思考

  为何会如此?认真反思了老师、学生们对待资料搜集的态度及思路,理出了有效性不高的几个原因:

  1、“无暇顾及”

  老师很重视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每学期开始就整理好给学生,每节课前都会再次重复强调资料搜集事项。但因为执教品德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兼课老师,平时忙于语文、数学的教学,匆忙进行搜集后,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资料进行整理。也无暇顾及孩子们怎么进行搜集、效果怎样。对于搜集到资料的检查,就是将其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内进行交流展示。展示结束,这一环节也算完成了。

  2、“孤军作战”

  作为小学生独立进行课前资料搜集有一定的困难,而老师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也没想过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或者说想过,很少付诸行动,许多老师不知道学生在课前到底搜集了一些什么资料。许多家长对于孩子们进行资料搜集的目的不清楚,因而对搜集的效果不重视,没有起到督促、指导作用。因为没有成就感,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资料搜集活动当然也不热衷。

  3、“形式单一”

  现在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他们意识中的汇报就是读读资料,形式单一,没有趣味性。因为大部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搜集的原始资料积极开动脑筋,没有以多样形式鼓励学生们竭尽所能大胆尝试,使资料焕发出无限生机和魅力。长此以往学生们对于资料汇报当然兴趣不浓,对于他们来说资料搜集只是没有办法的任务而已,无可奈何的应付就行。

  40分钟前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看似简单,却是课程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之一。事实上,资料搜集的过程也是孩子的一种课程

  学习生活。那么如何使孩子们对此课程学生活饶有兴趣,积极参与呢?本课题想尝试着老师、学生、家长多种资源携手行动,强强联手,切实有效地做好资料搜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他们认为伦理就是实践哲学,通过行动履行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进行人格的磨练,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对于道德,知性化教育是重要的,但躬行实践更是不可缺少。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很多年前许多国家就非常关注多维介入配合和支持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资源的开发和拓展,从而提高履行道德的效应。中国更是不例外,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程就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为了使课程的教学更接近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就不能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鲁洁教授提出:“我们要在儿童身上形成任何德性都不可能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培养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在时间上需要有持续性和延续性,在空间上需要有多重生活空间的拓展性。可见,课内外连接、多维度联动就成为必要。”

  学校与家长及其它资源联手优化育人环境此类课题研究者已颇多,有很多学校、老师也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在资料性资源开发方面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鲁洁教授曾说过“不能将课程的实施只限定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是要自觉地促使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由此可见,学生在亲历课堂教学之前,为促使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还必须做好充分的贮备,而进行资料搜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资料搜集,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已经证明了仅仅靠学生的能力,只能收获低效。在此环节中,为提高资料搜集的有效性,除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联动起来,还得取得家长等多方面资源的配合,才能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中真正有所收获。因此,我们提出了“课前资料搜集的有效性”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假设及预期目标

  实验假设:首先还是借鉴语文整组单元目标的方法,每个年级组的品德老师平均分配备课任务,老师们提前对每单元资料性资源进行整理并分类。开学初每一位老师承担一、二单元的任务与学生一起补

  充整理每单元每一课需要进行搜集的资料内容,一起讨论学生感兴趣、容易操作资料搜集的方法、途径。并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等形式把这些内容告知家长,与家长一起共商家长操作方便,容易督促、参与的方法。多方面的联动起来,真正提高资料搜集的有效性,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

  预期目标:

  1、每位品德老师对每个单元需要搜集的资料有所了解,负责某一单元的品德老师对需要搜集的资料了如指掌,筛选提炼、整理分类,充分做好超前的准备。

  2、老师在每次资料搜集之前进行较系统的指导,并以多样的激励方式鼓励学生多渠道进行搜集,并能对负责的单元进行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筛选,课堂上能以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3、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每个单元需要搜集的资料有大致的概念,能主动提醒、促使孩子及时进行准备。

  4、每位学生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主动自觉地提前完成资料搜集学习,并愿意在的过程中将道德认识落实在行动上,并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研究宗旨:采用联合备课的形式,老师全员、全方位提前动起来,以师带动学生、家长,形成“多方联动”,从而提高资料搜集的有效性。

  1、老师——同组联合、师资整合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布置学生们进行资料搜集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在课前提前行动,认真做好资料搜集,并及时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但品德老师们大多身兼很多学科,现实证明老师们不可能对每一课内容进行系统的资料搜集,每一堂课前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提炼的。为了真正落实老师提前进行资料搜集,真正落实老师们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到位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筛选、提炼。我们想借鉴本集团联合备课的方式、方法,也采用联合协作备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师资整合,打破每一位任课老师从头到尾任教一个班的体制,采用一位品德老师负责一到两个单元,同一年级的这一到两个单元教学任务、资料搜集指导工作就由这位品德老师负责进行。那么,老师在开发、指导时如何

  进行联合协作、师资整合的原则、方法和形式;包括老师如何分工、以何种形式进行交流互助,如何进行指导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2、学生——内容整合、形式多样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的内容领域广,知识要求高,资源准备多。对于不同的学习主题,其学习资料会在内容、形式上存在差异。因此,前面已经涉及到了,这样的资料搜集工作使学生会觉得很繁琐,从而会失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使搜集的资料有效,我们想尝试着对需要搜集的资料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们理清“主材料”,减少搜集资料的头绪;在搜集资料方面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多渠道进行搜集;并在主动搜集资料,汇报、交流资料方面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促使学生们对搜集资料性永葆新鲜。因此,怎么对学生需要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如何引导学生从多渠道进行搜集?采用怎样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们搜集、汇报的兴趣?也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3、家长——积极配合、主动关注的策略研究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指导,也能提高资料搜集有效性。家长积极配合、主动关注的原则、方法和形式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版块。研究如何让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督促、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性资源开发?也是研究的内容之一。

  本课题尝试采用情感体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方法,让老师、学生、家长在资料搜集的活动中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切实有效地进行资料搜集,了解社会这“活教材”,促进学生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并促成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交往、合作、参与能力的形成。

  四、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的方法

  重点采用自然实验法、实践活动法,并依托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有序地开展。

  研究对象:三到六年级品德老师、学生、家长。控制条件为:教师采用跟班的形式,在1年内不作调换,学生也不作调动。

  检测指标:

  1、对教师检测:教研组将不定期对各位教师的进行备课、自身资料搜集、指导资料搜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作记录,并将评价情况任课老师。

  2、对学生评价:课题组将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座谈,在实验初期、中期、后期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

  3、对家长检测:采用问卷调查及座谈,了解情况,及时修改、调整方案。

  4、公开课汇报。

  (二)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从20xx年9月开始,20xx年9月结题。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1、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全体教师创新性整合教材的能力。

  2、对每个年级组品德老师进行分工,分配备课任务及资料搜集的指导任务。

  3、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整合资料性资源的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学生乐于进行,家长便于督促的资料搜集方式、方法。

  4、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第二阶段:研究方案的实施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9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全面进行课题的应用研究。

  1.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本课题的相关资料,要求每位教师紧密围绕本课题,设计教案,搜集、整合资料,并开展教研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2.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交流体会及成果。

  3.课题组教师将有关内容进行记录,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进行改进。

  第三阶段:总结修正揭题阶段(20xx年2月至20xx年9月)

  对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撰写经验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的教师业务能力强,具有积极的干劲和对品德教学的热爱。

  2、本校学生勤学努力,家长素质较高,大多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每次家长会家长们都能及时参加,学校的工作也能主动地出谋划策,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注,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六、研究的成果形式

  结题时以经验论文的形式呈现。

篇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方案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那么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那么,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标准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气氛。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根底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表达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气氛。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4(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响。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响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根底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开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开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4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开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假设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开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方案,教研组工作方案。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根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4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方案;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4

篇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品德课堂,在课堂上的提问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问题琐碎,随意性大,提问深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学生提不起兴趣,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改善课堂提问的方式,讲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技巧,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思考,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品德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使用广泛,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

  “有效性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本课题的研究,要求小学品德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三、研究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本课题以“有效提问”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价值取向。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的实践,使有效的提问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四、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4、陶行知理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提问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五、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找到品德教学有效提问、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适时性的相关因素和条件。找到品德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方法、途径,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最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形成品德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相关操作要点与经验,丰富完善课堂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六、研究内容

  探索小学品德课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2、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听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问题设计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课题组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

  八、课题实施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xx.9—20xx.12)

  (1)准备课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理论学习。

  2、研究实验阶段(20xx.12—20xx.5)

  (1)制定活动计划,全面实施课题方案

  (2)反思、总结研究过程,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3)收集、整理研究数据与信息,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3、课题总结阶段(20xx.6—20xx.9)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

  (2)总结反思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成果

  九、预期成效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品德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方法、途径,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问,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学角色,改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份研究报告

篇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文件编号:

  9B-11-85-5B-6D

  道德与法治的研修计划

  A4打印

  /可编辑

  文件编号:

  9B-11-85-5B-6D

  道德与法治的研修计划

  1、加强师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做好学生学习上的好老师,更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领路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学习《师德规范》、《教师法》等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争取做一名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的骨干教师。

  2、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主动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学习各种课件的制作技术。通过学习,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主动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课件制作比赛。

  3、主动参加课改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经常观摩教师的优秀课例,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并及时反省。

  4、以课题研究实验为平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的认识和能力。

  5、主动参加学历进修。

  6、将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积累的心得、笔记、案例等及时整理,存入档案,并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争取每课一反思,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自评,反思时立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每学期还要完成一篇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论文。

  7、经常从阅览室借阅一些好的教育书籍,每年要阅读一份报刊来进行学习研究,写好读书笔记。通过多读、多思、多写来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8、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并通过集体备课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的教学方式,经常向本校的优秀教师请教教育教学经验,通过经常听他们的优质课来提高自身的教室教学水平。

  9、通过网络及各种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型教师。

  小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教研措施

  文件编号:

  9B-11-85-5B-6D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听名师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做到学到老做到老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篇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

  “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双减”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法,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因此,课堂需要转变以传递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教学应该是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法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

  “双减”减量,不减质,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相信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不

  .断开拓进取,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高效,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在目前的农村小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道德与法治教学过多局限在“积累”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把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而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储存知识为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轻主动获取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课程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对许多有关消息综合课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不够深入,还需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开发的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还需经过师资准备和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对于研究问题的重大,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深入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课程和教材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使理想的课程变为可实施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本课题开展的“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我校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协作、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

  .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概念界定:

  1、“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2、有效的活动: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道德与法治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

  .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四、课题的实验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道德与法治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

  .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1月~xx年3月):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xx年2月~xx年3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道德与法治》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xx年4月~2xx年10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六、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

  .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篇七: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提出的背景

  时代背景

  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和信息化重新诠释。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渠道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其还未跟上时代步伐,还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更难圆满达成教育本质。因此而提出这一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2、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呼唤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以儿童社会性质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要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他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然而,许多教师面对上述生活的真实,发出了无奈的感慨――我们的教学应当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似乎处于过渡期的品德教学在“回归生活”的旅途中陷入了两难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品德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这一课题是很自然的。

  3、品德学科新课程性质背景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

  以至“逆反”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就学校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

  1、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应包括: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儿童应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成为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而要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其是否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也是看其是否积极适应生活。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使教育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

  (2)、本课题通过解决原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建立一种开放性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3)、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从大量的课堂现状看,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现状。本课题致力解决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以本为本,把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主体的观念和行为,促使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生活中的创新。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帮助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本课题期望通过实验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优秀的生活化教学课例和典型经验,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德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这些生活教育的主张给本课题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由叶澜教授等倡导并多年来致力研究的“新基础教育”大型课题就是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生活化取向成为国际性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截止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中有部分人对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似乎有失于“简单”、武断的倾向。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理解为“生活环境”,这种认识明显是对“教学生活化”的误解甚至曲解。“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指回到生活原点和日常生活事件。我国小学突出的教学问题是从理论到实践上仅仅把教学当作“知识加工的过程”以及极端的制度化教学。

  四、本课题概念界定

  1、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学生的生活基本有三种,即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

  2、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构建和形成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性、社会性养成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使他们将来人人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实践活动和方式。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总目标

  从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品德课程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唯书教书,有些老师上成看图说话课。引导教师走出误区,让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在生活中收到良好品德教育,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三层意义:(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的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本课题在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指导下,主旨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具体的操作模式。

  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从自身教学、从他人教学中剖析,挖掘那些习以为常却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形式。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现状调查,掌握好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胸有成竹以便有的放

  矢。

  其次,分析影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因素及原因,是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还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认真把好脉,以便对症下药。

  再次,归纳研究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从哪些方面入手,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杜绝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远离生活的行为,最终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一线教师教学,与此同时整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反思”汇编,引导教师走向创新的优质高效的教学。

  六、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生活,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实事资料,从而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

  2、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中进行。这其中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3、文献研究法

  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借鉴已有经验,整理出相关有益的文本。

  4、案例研究法

  收集典型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

  七、研究实施步骤及预期研究成果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成果

  本课题研究总时间预计三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2006年7月——2007年3月)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成立课题组成,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学校、确定实验教师。

  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方案、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

  成果名称及形式:调查报告《当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个阶段

  (2007年4月——2008年8月)

  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围绕课题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组织相关实验研究研讨课。

  进行阶段性研究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试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儿童生活的原因》。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召开经验交流会。

  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汇编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反思录等。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反思集。

  八、研究基础及条件保证

  1、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完成本课题,我们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研究时间、图书、资料、电教和多媒体设备等科研条件与手段上基本都能得到相应的保证。

  完成课题的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

  课题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直接带头人,作为负责人的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小学品德学科方面的研究。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课题的研究,其他诸多方面也便于本课题的研究。其他课题成员有的是本学科的兼职教研员、有的是一线兼职品德学科的教师。他们也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题研究。特别是忘我敬业的精神以及他们具有专业的研究能力,为此课题提研究供了充足的保证。

  经费、图书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保证

  本人所在的单位是市教研室,本来就是从事研究的业务单位。因而相关的一些打印等工作,单位完全可以负担,相关的资料也比较齐全。所吸收的课题组成员,他们所在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他们本人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打字、上网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都交熟练自如,完全可以促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

  1)实践经验

  本人自1992年师范毕业到2004年12年内,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小学品德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对课堂教学轻车熟路。自2004年调入市教研室工作,又翻阅了

  大量的教研书刊,并且深入课题听课调研。在切实了解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现状,掌握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形成一定的教育能力与素养。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善于潜心研究教学,善于反思,具有研究素质。2)本人所承担的其他课题研究

  2005年申报且被立项的苏教版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能力培养的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

  3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材分析》

  《宁夏教育》

  《班主任工作手册》

  《新课程教学法》

  《走近新课程》

  ……

  九、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

  指导专家:

  课题组其他成员:

  分工说明:以上课题成员负责每所学校的资料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每月上交一次。

推荐访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方案 法治 课题研究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