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8篇

时间:2023-05-26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篇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篇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

  一、教材特点▼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1、明暗两线,相辅相成。

  (1)、明线:指的是时间、日常(一天)、季节、文化节、空间(家庭、学校、社会)心里空间(自我认识,成长的变化)。

  (2)、暗线:指的是生活中儿童遇到的问题。

  2、体现学生喜欢

  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大量儿歌、绘本故事、童真童趣。

  3、贴近学生生活

  体现学生需要,直面学生问题,关注当前生活。

  4、多维渗透德育

  (1)、显性教学目标(安全教育、习惯养成、规程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构建等)。

  (2)、隐形教学目标(尊亲敬长、文明礼貌、交流、合作、沟通、乐群、互助、分享等)。

  学生品德的形成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

  5、突出德育的活动性

  调查、访谈、表演、社会实践、故事游戏等。

  6、体现四种教学方式

  讨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实践法。

  7、课程性质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征。

  8、一条主线:充分体验的活动。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9、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

  10、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11、反应儿童成长的需要

  (1)、多重的生活空间(家、学校、社区),多重生活角色(家的成员、学校的学生、社会的公民)

  (2)、生活领域不断拓展,生活的问题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书包是重要的标志和伙伴,教室是主要的空间,上课与课间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形式。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三、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

  四、教材与学习者是对话的关系▼

  理由:1、教育目的是隐含的。2、不是对立的“它”而是“我”是同龄人,伙伴的关系。3、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不是为了训导而是为了陪伴)。

  五、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六、各单元要求▼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七、教学措施▼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集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篇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

  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已经出版的七年级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

  准则无不渗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在“少年有梦”中,将少年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引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教材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从而使核心价值

  观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教材强调综合性,注重学习的过程。

  道德与法治课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不强调各自学科本身的严密逻辑与自成体系,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更加重视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重视运用知识来感受、解释、理解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处理和解决生活和生命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探讨“行己有耻”一目时,教材先从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出发,揭示“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然后引导学生明白“青春并不意味

  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帮助他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将心理、道德、法律有

  机融合在一起。此外,道德与法治的综合性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将知识学习与行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进行整合。教材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和问题,激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碰撞。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话题,改变了以往简单告知的方式,用问题创设了交流与对话的空间,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呈现,思维得以展开,情感得以表达,从而逐步走向道德成长。

  第三,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遵循这一思路,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框为例,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探讨自己的梦想,并且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展开对梦想的探索。随后在第一目中用“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三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人类的发展需要少年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国家梦想紧密相连。第二目中,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的活动,一个“相关

  链接”以及一个“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坚持,努力需要有目标和方向,也需要方法。本框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引导学生制订“我的努力计划”,使教学从课堂

  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整个过程暗含的逻辑进路为:创设情境经验引入—直面矛盾和困惑—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体验道德成长—相关行为和行为能力及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通过不断的体验感悟、讨论深化、践行指导,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并达成共识,以引领其道德成长。

  教材的上述特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设计的内容与问题中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展现自己真实的矛盾、困惑与情感,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探索行动策略,促进自我生命的成长。据此,建议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要用好教材的“脚手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综合课程强调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都是学习,它们的学习是有机地融整在一起的,这种综合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部投入。实践学习、过程体验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活动构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

  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教材中栏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构成了主要框架,以“材料垣问题”或者“活动垣要求”的形式呈现,其中“运用你的经验”作为导入活动,可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拓展空间”则作为一框的结束,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延伸;“探究与分享”是教材活动的主体形式,在呈现材料后进行提问或者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探讨、碰撞。正文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对观点进行提炼,进行价值观正面引导。教材的正文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正文又是教学的支架,体现了编写的立意,对同一主题不断深入,有开放性和思想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同时又有适当留白,给教师以教学的空间。第二类具有辅助教学性质,分为“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是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将之改造成课堂活动,也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甚至是质疑,将冲突、碰撞视为值得展开探讨与对话的重要议题,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

  思考、辩理和体验、感悟。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引领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学缺乏鲜活事例的支撑,用枯燥抽象的道理,以及简单的说服教育,对他们会缺乏吸引力,也难以起到引领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困惑、矛盾、冲突为突破口,从“道理”的教授转向“道路”的探寻,通过对话的方式吸引并激发学生

  课堂参与、课堂互动的生命热情。深入交流、主动表达、互相倾听、彼此分享、自我反思、相互质疑等是课堂对话的主要行为,这样的对话是真实的、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敞开自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价值方向。从吸引、激发到对话、指引,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与思想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这既是教材编写的追求,也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课堂上的自我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那么,如何让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呢?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盲区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本身体现了教师对活动材料及正文思考的路径和引领方向,好的问题为课堂对话提供了空间,可触发对话的展开。当学生对教材中所设计的提问感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对提问进行分解和转化;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有思维含量,避免大而空泛的提问;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观念等要从新的角度提问,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对一件事情可以多角度提问,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等等

  其次,教师要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真正的对话,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对话的课堂要有安全、开放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师生对话的前提是双方的互信,当教师习惯于“扮演”一个权威的角色,学生就会与教师产生距离,而教师平等、接纳的态度,会让学生

  更乐于敞开自己,不需要迎合,也不需要掩饰和伪装。学生的信任不能靠强求得到,教师只有展示真实的自己,真正走近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再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和尊重差异。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人”

  存在,重视和尊重其价值。课堂上,学生不是嗷嗷待哺的雏鸟,也不是等待驯服的小兽,而是独立、有主见、有力量的人,教师要相信学生心灵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发出这种能量,引领他们的成长。教师坚持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并不意味着要学生给出标准统一的答案,而是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的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为了

  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和评价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影响,不追求标准答案,不急于求成,也不简单否定学生一些“出格”的言行;相反,要鼓励和允许学生质疑,看到背后教育的契机。这要求教师在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同时,具有多元视角,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参照点和各种方法,尊重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继续学习留有空间。

篇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民族地区教学资源

  本册教材编排的基本特点

  1.以养成好习惯为教育主题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在此基础上,一年级下册四个单元,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好习惯的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

  “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习惯,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伴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的自我启航。

  第一单元共四课。前两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做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做事认真、细致、不拖拉等好习惯。

  第二单元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与大自然疏离的问题,力图借助这一时期全国多数地区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通过“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三课的设计,鼓励学生到室外开展活动,感受大自然,观察、接触在大自然里蓬勃生长的植物以及富有生命活力的动物;再通过“大自然,谢谢您”一课进行单元的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养成亲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通过“我和我的家”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通过“家人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与付出;通过“让我自己来整理”和“干点家务活”,引导学生懂得在家庭生活中,享受来自家人的爱与享有权利的同时,学会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家人的好习惯。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通过“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合作”四课,针对一年级学生在乐群、互助、分享、合作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研讨,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技巧与方法,养成与同伴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好习惯。第五课“我们都是少先队员”则是培养学生从小具备作为一名

  合格的少先队员的意识和态度,有好的行为举止习惯。

  2.以“共在”为核心价值观

  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还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状态。“共在”的观念贯穿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儿童逐步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

  用“共在”的关系和思想作为建构单元框架的内在线索和核心价值,可以使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有了联系和提升。

  3.以儿童生活为单元编排逻辑

  遵循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儿童与伙伴。在此,我们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顺应儿童生活与大自然的节奏。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大自然

  儿童与家人

  儿童与伙伴

  以儿童为视角设计单元题,如“我的好习惯”“我和大自然”“我爱我家”“我们在一起”,都是从“我”和“我们”的主体身份走进每一个单元中展开学习的。同样,每课的内容也是以儿童为视角,以儿童的话为教材语言。其目的就是要让教材成为儿童自己的教材,儿童愿意学习和阅读的教材。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篇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材编写思路及主要内容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西安市太元路学校的。

  20XX年7月18日到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聆听了各位老师和专家的的讲座和报告。

  下面我将结合培训期间的专家讲座及自己的学习情况从教材研发背景、编写指导思想、教材框架及说明、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四个方面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

  一、教材研发背景

  1.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2.一标多本

  ——预设:多样中的一致,一致中的多样。

  ——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3.语文、历史、德育教材的独特性与新安排

  ——统编、示范?(招标与流标:各版本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特点,没有一家能达到统编的高度。)

  ——20XX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聘请鲁洁教授为品生品社教材总主编,接受任务。

  ——教材执行主编高德胜教授、孙彩平教授。

  ——教育部办公厅、基教二司专函

  4.课程名称的变化背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1)《18大报告》(20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XX年3月)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

  ——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法治教育”的由来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XX年10月23日)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5)《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XX年7月18日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共同发布)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更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XX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

  (一)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

  ——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阶段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主要分阶段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

  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

  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

  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3-6年级)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5.对“法制”与“法治”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6.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

  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

  《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定位更加明确。

  二、编写指导思想

  (一)编写目的研发、编写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二)基本指导思想。

  1、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是教材编写的根本方针。

  2、促进小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教材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3、依据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聚焦儿童的生活与成长,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内容的“原材料”。

  回归生活,建构更好的生活。着眼于儿童成长中的各种为题。

  4、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模型:对话。将教育目的隐含在儿童感兴趣的话题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背后。以同龄人的身份:体现民主、平等、陪伴、引导。

  (三)教材编写主要依据

  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XX年版)》教育部颁发(20XX年)

  依据2: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XX年)

  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XX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XX年)

  依据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20XX年9月13日今后的依据)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纲要》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框架及说明(以1-2年级为例)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主题构成

  在《道德与法治》框架中,针对学生面临的重要生活事件与要解决的发展性问题,设置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

  这些教育主题,蕴含在不同生活领域的话题之中,通过各册相对集中的单元设计实现。

  如:“我的健康成长”

  “同伴友谊”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公共生活”

  “我们的国家生活”

  在单元主题下,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计相关课题。

  (二)《道德与法治》框架内在逻辑

  道德与法治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贯穿本框架设计的线索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暗线,即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

  二是明线,即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这条线索由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时间与空间。

  空间指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学生心理空间(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国家)。

  教材各册单元的设计是这两个非物理空间的延展过程。

  各册教育主题的设计,是对同一空间话题的定位,也是逻辑上升。

  同一话题在不同册的教育定位与逻辑上升

  其他话题,在本年段没有段内循环,但为中高年段打下基础。如奠基公共意识的主题,就为中高段的公共生活打下了基础;“我和大自然”单元中所体现的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与自然共生、感恩自然的态度,与高段的自然观与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

  1、一年级上册:本册的教育主题:适应新生活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主要针对学生学校生活的开始。这一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形式。

  这里的空间逻辑是从家庭到学校,隐含着孩子身份的重大转变。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主要围绕学生适应学校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重要的生活事件展开。

  这里的逻辑是由学校生活的空间到学校生活的内容,并特别关照了两种最基本的学校生活形式。

  第三单元“家庭安全与健康”,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特别是有学校生活介入后的家庭生活的变化:家庭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个反思的状态。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引导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生活还要经历非常重要的生活事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大事件:新年。

  2、一年级下册本册的教育主题:养成基本的新的生活习惯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

  引导孩子在基本适应学校生活后,养成文明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利用这一学期是春季——这一在全国都是一个利于孩子到户外活动、亲近自然的季节。

  引导他们克服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自然缺失症,建立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加深与家人血脉相依、共生共存的基本感情。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

  四、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

  1.在教材的体系化要求和儿童生活之间,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

  2.在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之间,培育学生自主建构能力。

  3.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知、情、行之间,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

  4.在教本和学本之间,“利学易教”。

  5.在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成为文化多样的载体与文化公正的见证。

  (一)在教材的体系化要求和儿童生活之间,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

  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沿着儿童生活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逻辑展开。

  首先,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其生活是整体性的。(多重的生活空间、多重的生活角色)

  其次,儿童是成长中的人,随着其身心的发展,所涉及的生活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丰富,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更加复杂。

  另外,教材的构架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生活的主导性、多向度和它的发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展层次,凝练出相应的生活主题,展示比较典型的生活事件,构成相互联系的主题域,对每个主题域的学习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在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之间,培育学生自主建构能力。

  1.在教材的编写中,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性,精心设计好各种自主性活动,引导学生学会:

  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

  2.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发展道德自主性,德育课程教材也必须有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

  如:通过陈述道德生活的故事,历史文化事件,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习惯、传统,乃至告诉学生他们所能理解的道德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法则等等。

  (三)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知、情、行之间,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

  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断化的。道德教育的教材与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样一个模糊的存在状况明晰化、自觉意识化。

  举例:举例:《相亲相爱一家人》

  引导学生理解:着急、不安,这就是对妈妈的爱和关心;而在我们自己生病时,妈妈也是同样在着急、同样在不安,这就是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亲情。

  通过教材的引领“照亮”孩子对生活经验的感受。

  (四)在教本和学本之间,“利学易教”。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凭借,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因而,教材是一个“教本”。

  教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文化,并在其引领下,与教材中主人公开展对话的凭借,因而,教材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

  举例:例:一(上)第4课18页“交通信号要知道”

  以生动形象的图示代替文字,为儿童更方便地进入到教材中的生活提供方便。

  19页;呈现儿童喜闻乐见的简短的儿歌、童谣、谜语等,营造儿童愿意亲近与喜爱的文化。

  其次,教材的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向课堂中的儿童开放。比如:

  教材中的“我”不时对教室中“我”发出探究的邀请。通过这种邀请将教室中的“我”引进教材所设定的生活情境之中,共同解决其中的问题。两个“我”或多个“我”在讨论中成为交往主体,达到某种视域融合。

  (五)在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成为文化多样的载体与文化公正的见证。

  在教材的范例选择上,最大程度地在相关的主题上考虑区域差异,如:城乡的生活差异,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俗与节日的差异;

  同时教材以留白和开放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范例作为一种生活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经验的拓展,并由这种经验进入到自己所在的相应文化生活中去。

  《道德与法治》作为教育部更名后的统编教材,新的教材,新的理念。作为每位教师来说我们都是学习者,都在探索和学习的路上。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谅解,感谢大家的聆听!

篇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剖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理念和特点,为教学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

  依据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文件,从2016年9月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次教材名称变更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由于课程名称的改变,目前本教材编写的依据除了上述两个课程标准外,还有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此大纲为本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一、教材蕴含的新理念

  第一个理念是尊重童年生活独立价值。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童年是人生之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时期,每一个儿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存在价值,因此,童年生活不仅仅是为成年生活作准备的阶段。为了落实尊重儿童的理念,本教材力求呈现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建构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富有童心和童趣。

  第二个理念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材预设的德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多样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儿童在多样的可能生活中选择一种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来涵养他们的德性。我们可以把德育教材和教师比作“蜡烛”,以此来点亮儿童的生活世界,让他们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或者熟视无睹的,但却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并引导他们尝试过这种生活。其二,教材的内容以生活为逻辑进行整合。在德育理论中,存在着“大德育”和“小德育”的争论,但是回到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各种教育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其三,教材预设了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以往的德育教材预设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习知识(通过故事解决“德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它)、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从正面和反面进一步巩固“德目”)、考核知识(通过考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德目”)三个部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这些“德目”究竟是如何影响儿童生活的,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下,教学过程就转变为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超越生活三个环节。

  第三个理念是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儿童的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由于受传统知识论课程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将教材当作确定的、权威的知识,因此,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对象。然而,本教材基于经验论课程观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呢?

  其一,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或范例,而不是学习和记忆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主持人问题、留白和省略号的设计,以此来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其二,努力让教材成为与儿童对话的文本。要想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激活作用,就必须调适教材自身与学习者的关系,建构一种对话式的关系模型。因此,本教材将自己定位为儿童的“对话者”和“同龄人”,这样教材就可以和儿童顺利进行对话了。

  第四个理念是重视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法治教育。本教材中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而非法律专业教育。因此,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基于这种定位,本教材关注儿童生活和儿童发展的特点,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更多体现为规则教育,为今后的法治教育打好基础;中年段的法治教育则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条文,并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应地,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需求出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此外,本教材还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的问题。对于浅层次的融合,本教材通过生活事件融合道德与法律教育,当然,在关注二者融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种教育融合的限度。对于不能融合的主题不作机械的融合,能够融合的主题,也要区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层次,将道德教育定位为软性的要求和高尚的选择,而将法律教育定位为刚性的要求和底线的保障。

  二、教材追求的主要特色

  本教材所追求的特色主要有三种。

  第一,处理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

  第二,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使教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国家,比如,城乡生活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教材就需要关注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性问题。事实上,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因此,本教材在生活场景截取、范例选择和图片呈现等方面均考虑到城乡二元文化之间的合理比重。当然,在努力做到这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帮助农村儿童适当地了解城市生活,这是考虑到农村儿童将来也可能进入城市的缘故。除了关注城乡公正,教材还关注了性别公正。曾有学者撰文指出,以往的德育教材中存在着榜样选择男性化的倾向,因此,本教材力图避免这种倾向,尽力体现男女性别公正,比如,教材在范例人物的选择上都尽量做到男女比例平衡。同时,为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本教材还做了某些特殊设计,比如,设计了“我和爸爸去买菜”的场景。

  第三,结合国情,处理好“学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出“利学易教”的教材。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多以学科教师兼职为主,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教材只是内容载体的话,那么教学就很容易变成死记硬背的模式。因此,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追求“学本”的同时,力求使教材具有“教本”的特性。

  如何做到“学本”,在前面的教材观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那又是如何做到“教本”呢?主要方法有三:首先,通过课文栏目设置,指示教学活动。教材中的课文栏目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其次,通过课文范例,指明教学重点。再次,通过课文呈现,展示教学蓝本。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课文以教学蓝本的形式呈现,并不是说课文就是封闭式的设计,教师只能按照这个蓝本进行教学。事实上,蓝本只是教学的参考,它的作用在于指明教学范式的类型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同类教学活动。

  总之,教材如何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我想这是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本教材而言,我想提三条使用建议:

  首先,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其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最后,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

篇八: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实施建议

  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三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课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的生活性、活动性增强。但由于任教本学科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不少任课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偏差,不能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偏离了教材编写的目的,虽然课堂活跃了、热闹了,但课程的教学目的没能真正达成。为了帮助广大任课教师更好地用好中年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现对教材编写的编写特点作分析介绍,本文并对教材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小学中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为教材的基本结构

  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基本结构,每册书按四个单元编排,但四个单元的内容都不是按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所指向的四个问题域。以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三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人、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单向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四上教材作为循环上升的课程内容,在三年级教材的基础上主要聚焦学校生活领域中的班级建设,家庭生活领域中的家庭责任,国家领域生活中的现代媒介,社区生活领域中的环境保护等主题。但这四个单元不是关于学校、家庭、社区、国家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所指向的四个问题域。

  (二)每个单元的问题域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课程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他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教材单元主题安排和课文内容设计着眼于儿童成长需要,着眼于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将国家对少年儿童的要求贯穿儿童可感可知的生活事件之中。教材的每个主题单元及下属的每一课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以四年级上级教材为例,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其价值导向指向的是培养

  学生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体现的价值导向是家庭责任感。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体现的价值导向提高媒体和信息素养。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体现的价值导向是环保意识、责任和行动。

  (三)教材突出了基于生活、引领生活、提升生活的编写策略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儿童的经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源于儿童生活经验的范例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童年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起点。教材选择了许多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范例,并通过各个栏目中的活动和小主持人的提问,引导儿童回忆、交流和反思他们的生活,最终达到对儿童原有经验的丰富和拓展,儿童产生的新经验就是教学所要实现的价值引领。儿童原始的经验是一种自在的经验,经过唤醒和激活后就上升到社会文化层面,与国家对少年儿童的要求实现了对接。

  (四)教材给儿童预留了许多表达经验生长的空间

  为了促进儿童经验的生长和自我建构,教材给儿童预留了许多经验表达的空间,这就是教材中各种“留白”的设计。这些“留白”有空框和表格,有省略号和问号等。这些“留白”是给学生链接自己生活经验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和表达的空间。学生可以用语言表达、图画表达、文字表达、数字表达等填充这些“留白”。教材中多样化的“留白”就是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儿童填充的经验就是儿童经过学习和思考后生长出的新经验,这些新的经验就是儿童所表达出的道德成长,是借鉴了他人经验后的思想认识上和行为表现上的提升。为了加强教材的对话性,激发和引导教室里的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教材设计了两个贯穿全书的卡通儿童,也称为小主持人。卡通儿童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往往指明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向。卡通儿童在教材中主要发挥三种作用,一是激活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二是引导学生的活动,三是表达情感共鸣,进行总结提示。

  (五)教材以多种栏目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教材设计了多种栏目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故事屋”“小贴士”“知识窗”“相关链接”“美文欣赏”八个栏目。“活动园”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体验、动手的活动,包括了班级和小组的现场活动,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学习活动。“交流园”是学生的观点交流和思想分享活动,也包括

  观点碰撞的辩论活动。“故事屋”主要呈现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知识窗”主要是补充一些知识性内容,包括法律条文的呈现等。“小贴士”侧重学习探索活动注意事项的提示与提醒。“相关链接”主要链接相关的新闻事件等,“美文欣赏”是来自名家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这些栏目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丰富多样学习活动的引导,也体现了教材注重儿童的体验学习。

  (六)全套教材中的法治教育采用了三种方式进行编排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全套教材法治教育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即前法律教育、融合式法律教育、直接的法律教育。前法律教育是指小学中低段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发生在儿童能够理解法律范畴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但这些教育有法律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奠定基础。融合式法律教育是指教材中部分法治教育点是融合到各个年段相关的主题教育之中的,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直接的法律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六年级上册专门按法治教育的体系集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

  中段教材采用的是融合式法治教育,教材编写时注重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儿童可知可感的生活事件之中,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但在教材中有的法治教育内容是显性的,也就是说在“知识窗”里呈现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四上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在知识窗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条文,四上第10课“我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在知识窗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文。但有的法治教育是隐性的,虽然没有呈现法律条文但其内容渗透了法治精神和法治素养的培养,如四上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材虽然没有呈现相关的法律条文,但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过程和修订班规的过程,就是公民素养的培养和民主意识的形成过程。

  二、教材使用建议

  (一)注意运用哲学思维解读教材文本,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每课的价值引领方向和教学目标点位。

  1.解读教材要做到“四看”

  一看同一主题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

  系及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如四上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是对学生进行爱班集体的教育,这一教学内容在低年段重点强调对学生集体生活感的培养,遵守班级规则,承担班级岗位工作,参与集体活动。中年段重在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克服狭隘的小团体本位思想。高年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班级民主生活的教育,强调集体中民主意识的培养。找到了集体主义教育在全套教材中纵向上的逻辑联系,就可以把握住四上一单元集体主义教育的落脚点。

  二看单元内的逻辑结构。即教师要了解单元中每一课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和要求。如四上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共安排了3课,其单元逻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我们班四岁了》主要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集体的情感。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定》是班级规则教育,同时渗透了公民意识的培养。第三课《我们班他们班》是集体与集体如何相处的教育。

  三看每一课话题及板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及该课的课时划分。如四上第一课共设计了3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我们班的成长足迹”,这个板块的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回忆班级那些快乐有趣、温暖的故事,增强学生爱班集体的情感。第二个话题是“我们班很棒”,这个板块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寻找班级的优点和不足,为改进班级不足提建议。第三个话题是“班徽设计大赛”,这个板块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班徽的活动共同讨论确定班级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四看每一课中的图文表意,文中关键词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点和本课的核心价值。如四上第12页有这样一段前言:“我们是班规的制定者,也应该是班规的守护者。大家一起制定的班规,是对班集体所有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其中“自觉遵守”就是一个关键词,它指向了本课的一个目标,即遵守班规要自觉。

  2.能辩证地分析和认识教材中的生活事件及道德现象

  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需要我们引导儿童采取辩证思维的方法去认识生活中复杂的道德现象,让他们获得对真理的认识,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对待教材中涉及的道德概念和生活事件有时会有绝对化的倾向,强调事物的这一面就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因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及道德现象,克服道德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四上中的很

  多教育内容都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如电视、网络、广告等新媒体对学生都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不能因为强调消除负面影响就否定其正能量的一面,要引导学生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电视、网络、广告的正面作用,同时懂得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将编写意图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全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预设了引导学生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方向,它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有所不同,认知上的盲点和生活上的空白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将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除了备教材,必须还要备学生,了解教室里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生活的环境、生活经验,也就是找到学生学习的生活原点和认知情感的起点。思考教室里的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学生有些什么想法,这个主题涉及的学生问题是什么、困惑是什么、道德矛盾或道德冲突是什么?

  (二)依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资源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1.依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资源

  “教学大于教材”。教材(主要是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形象化的文本。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当前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二是完全抛开教材,自己拓展和发挥。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聚集了专家的智慧,教师对教材理解和领悟的深度决定了引领学生学习的高度。因此,备课时要注意用好教材中的各种资源(插图、文字、栏目、小主持人问话)。用教材资源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利用好教材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把学生置身于教材情景中,设身处地的设想自己如果是情景中的人会怎么做和怎么想。二是利用教材中学生的言行引导儿童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是否也有与教材中儿童相似的想法和做法。三是可重组教材中的情景,也就是说把教材中的片断情景用故事串连起来,增强教学的情景性和故事性。

  2.聚焦教学目标拓展教材内容

  除了用好教材资源之外,教师还要关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加工教材,充实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最大的困惑在于,教材资源内容不够丰富,要求教师要花时间广泛阅读与教材主题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选择恰当的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的时空。教材外的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用好环境资源,教室、学校、社区、祖国、世界等。让教材资源与开发的课程资源融为一体,拓展教学内容的宽度,才能使教学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受到教学目标和课堂时空的限制,因而必须有选择。不能堆砌过多的“教学资源”,把教学目标规定的“主阵地”挤垮。所以要注意整合课程资源,做到“大道至简”,抓住根本,达到材料真实可信,事例贴近目标,才能有好的效果。

  3.聚焦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一堂好的课必定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教学主线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如四上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两条:一是知道广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了解广告的类型和各自的功能。根据这一目标可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是:无处不在的广告—广告的类型和功能—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根据这一思路可设计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为“七嘴八舌话广告”,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广告,并说一段自己熟悉的广告词。第二个活动为“认识广告先生”让学生知道广告分为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两类广告各自的功能是什么。第三个活动为“广告影响生活”,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广告对我们生活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个活动为“我们也来做广告”,学生分小组设计一个宣传家乡的公益广告。

  (三)实施有效教学,强调“对话教学”与“生长学习”,使教学具有生命活力

  1.强调互动与交流,实施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德育课程中的“独白式”教学模式,拓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视野。首先要用好教材中的留白、省略号、问号,教材中的这些留白是为学生预留的物理与心理空间,因此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向教材表达;第二是用好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反思生活,提升生活,教材中的范例是儿童生活可感可知的生活事件,然后通过小主持人的问题和教材中的栏目活动激活和唤醒儿童,使儿童原始的经验上升为社会倡导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三是用好教材中的话题,围绕话题师生平等交流和分享,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第四是围绕教材话题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共享及相互评价,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与同学分享故事,通过相互之间的争论、辩论、评价促进交流和对话,达到同伴之间共同进步。

  2.基于生命与尊重,促进学生生长性学习

  教育即生长。儿童是一个个有生命活力的个体,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唤醒,去激发、去尊重。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建构,从中获得经验的生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当把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原点”,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新的感知相互作用,生成新的感悟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生长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儿童搭建思想和行为表达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精彩,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和生长。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学习,可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讨论辩论中生长;可设置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和行为演练中生长;可设置两难情景,引导学生在辨析是非正误中生长;可设置评价情景,引导学生在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中生长。同时,生长性学习还要注意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走出教室,离开课堂后还能持续地生长。

推荐访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特点 法治 编写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