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6篇

时间:2023-05-07 14:45:1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案

  篇一:标准化与农产品品牌建设

  标准化与农产品品牌建设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主要产区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高

  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手段。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下,针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可操作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

  农业标准化

  品牌管理1.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

  纵观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农产品品牌发展仍十分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品牌相对量少,发展

  速度缓慢,科技含量低,地域分布不平均等。从农产品的相对量看,目前我国年注册农副产品商标量,约

  占我国商标注册总数的20,;从发展速度看,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统计,1991年在国际分类第三十类

  商品(主要为农产品)上申请的国内商标是1098件,到2005年增至19850件,年均递增率为

  91,,而同期

  我国商标总数由67406件增加到2099035件,年均增长率为

  198,,农产品增长速度仅为商标总数增长速

  度

  的45,,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商标整体发展速度;从科技含量方面看,我国加工农产品品牌多,初级农

  产品品牌少,初级农产

  品的产业链较短,大多扮演原材料的角色,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产品只在当地或某

  一特定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走出该区域,消费者对该品牌一无所知。虽然也有一些较出名的品牌,但无

  论数量与产值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特色农产品因品牌知名度较小,标准化建设滞后,特色农

  产品品种老化,安全质量不达标,新型科技难以推广等,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品牌农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

  标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的实质。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利益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农产品产业化组织、农

  民、消费者。在食源性疾病和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频频曝光的严峻形势下,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十

  分迫切。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品牌在国内中高端市场攻城掠地,国内农产品品牌因为规模、技术、资金、品牌管理等原因难以抗衡。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农村市场要大力开拓,农民增收是前提。在农产

  品需求、国外农产品竞争、农民增收的三重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的实质是坚持产品市场化和

  经营产业化原则,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由粗放式低效农业

  向集约化高效农业转型。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政府规划与引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使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品牌管理策略,塑造农产品

  品牌形象的活

  动。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纽带来规范分散农户的生产活动,保证农产品品质统一。

  2.应分步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2.1制定农业标准,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制定农业标准,这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我国各地区

  农业实际,准备与有关部门协作,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改变农产品无

  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无标准流通的状态,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2完善四大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运作机制

  将标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关键。

  从土壤质量、种植规范、田间管理、农业收获到企业加工、出厂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标准,逐步建立由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主动实施的农业标准化运作机制。

  一是要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围绕各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由我局负责牵头,与相关

  部门配合,由农业技术专家作指导,参照国内外最新标准,完善各项农产品标准体系。特别在没有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适合地区农业的标准体系。

  二是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规程到农产品市场准入,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实现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防

  止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三是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基础在建立标准体系,重点在示范带动。对此需要

  政府加大协调与推动力度,在全县重点乡镇建立示范区,并严格执行标准、梯次推进,挑选一批农业科技

  示范户进行示范引导,形成我县的标准化示范体系,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业标准化不断完善

  和向前发展。

  四是建立农产品龙头企业标准体系。应以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为载体,把公司、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带

  动农户严格执行标准,使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完善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组成的企业标准体系,并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使龙头企业在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过程中作为带头人,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中起到引导、拉动、促进的作用。

  3.我国在实施农产品规格化与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缺乏规格或标准的要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有些企业在降低成本及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无视工商部门的各项条令,轻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农产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2“标准”定义不清,甚至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名称

  虽然农业产区已成立商会或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带动该地区农产品牌建设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对“标准”范畴的了解,致使农产品质量、规格参差不齐。

  参考文献:[1]段进朋、党亚峰.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7.6[2]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9[3]章军.基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法.市场周刊,2009(3)[4]周丽永、林锐、肖艳.农产品品牌化及其策略探讨[J].农村经济,2006.7[5]于沛华.以农业标准化带动产业化[N].文汇报,20O0篇二: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

  民增收。现就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六项重

  点工程,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

  要求。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

  约束加剧的新情况,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适应品

  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

  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

  的客观要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实现特色农

  业产业集群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产品品牌

  建设,可以实现品牌销售,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

  系和

  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

  手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

  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是,目前我市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特别是名牌少,品牌知

  名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先进地

  区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地各单位

  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农产品品

  牌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力、就

  是无形资产、就是效益的理念,把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品牌农业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

  临的一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加大名牌农产品培

  育力度,不断提升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

  二、明确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要求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各种经

  贸洽谈会、农产品展销会和网络媒体为平台,以创建国家名牌、省名

  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为重点,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

  特色优势,突出重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为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

  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任务是: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农

  目标任务

  产品品牌。2011年,全市新增农产品品牌30个以上。其中丰润、丰

  南、滦县、滦南、乐亭、迁安、迁西、遵化、玉田每个县(市)区发

  展3个以上,开平、古冶、唐海每个县区发展2个以上;在现有农产

  品品牌中争取培育省级以上名牌5个以上;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

  认证的农产品10个以上。力争“十二五”期间,培

  育150个以上生

  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

  力的农产品品牌。

  三、严格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措施(一)大力实施农业标

  准化生产,夯实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夯实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

  要以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

  准推广应用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广泛采用国际和

  国内先进标准,做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和操

  作规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

  管要求,结合优势农产品布局,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建成布局合

  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测体系。

  要加快以(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业化经营

  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

  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

  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建立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龙头企

  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

  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龙头

  企业做大做强步伐,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包装上市。

  (三)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包装上市。要

  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支

  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促进品牌农产品包装

  上市,促进农产品的品牌销售。同

  时要加大服务力度,协调有关部门

  关系,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

  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四)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

  响力。

  响力。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把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根据

  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依托优

  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基地。

  (五)积极组织名牌农产品申报认证,树立良好品牌信誉和形象。

  积极组织名牌农产品申报认证,树立良好品牌信誉和形象。

  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

  商标”的申报认证工作。要整合现有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源,通过申报

  认证,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名牌农产品。在此基

  础上,加强包装、扩大宣传,大力推介,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和“中

  国驰名商标”,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要建立完(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加强农产品出口市场研究,努力提高农

  产品出口份额。围绕农产品展示展销,继续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

  展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推介和宣传品牌,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产品、使用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

  场占有率。

  确保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

  要加强品牌(七)自觉维护品牌形象,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

  保护,努力维护品牌的质量信誉,保障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对恪守

  信用者要予以宣传表彰。品牌主体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品牌质

  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依法经营

  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构筑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要对市县农合联、(八)加强网站建设,加强网站建设,构筑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龙头企业所建网站进行完善提高,建立当地名优农产品资源、农产品

  加工流通企业、经纪人与专业合作社数据库。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电

  子商务网站,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国内外名优农产品市场需求动

  态,定期发布各地名优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供求信息,促进产销有效对

  接,实现品牌农产品顺畅销售。

  四、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领导

  市成立以市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付国民为名(一)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组织领导。

  誉组长,市供销社主任、农合联会长李元新任组长,市委农工委副书

  记王晓峰、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永红和市供销社副调研员、农

  合联秘书长杜九如为副组长的唐山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重大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合联秘书处,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农产品品

  牌建设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

  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要

  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和创

  建工作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要

  充分发挥乡镇级农合联分会作用,建立健全“以标准促生产、以品牌

  促营销、以营销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工作运行机制,与各有关

  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政策扶持。

  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农产品品牌创建奖补制度,对当年新注

  册的农产品品牌每个一次性奖补5000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5万元;获得“河北省

  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2万元。

  各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

  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四)强化宣传推介。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

  强化宣传推介。

  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专栏节目、专题报道、网上展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

  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市在唐山电视台每周推

  出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品牌进行宣传推介。

  以唐山市特色农产

  品展销中心为平台,集中宣传推介我市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外地消费

  群体对我市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和帮助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宣传,加强横向、纵向宣传,拓宽宣

  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

  (五)强化督导检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将把农产品

  强化督导检查。

  品牌创建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大力扶持,强力推进,定期对各

  单位品牌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

  措施。

  篇三: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着缺乏规划、体制

  不顺畅、推广简单、建设主体薄弱、投资不足、保护不力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层

  面提出要改进政府引导、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整合营销策略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标准化;整合营销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着规划、体制、推广、投

  资、保护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政府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管理

  体制不顺畅、品牌推广简单、经营主体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品牌保护不力等原

  因,致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

  (一)缺乏农产品品牌规划,相关管理体制不顺畅。各级政府热衷品牌评比

  和排序,推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但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还有些部门或机构

  的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只重视品牌的评比,而忽视品牌培

  育和品牌维护的基础工作。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部门很多,如国家质监总局、工

  商总局、商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各个部门

  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分

  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方法、程序、标准出现不同理解,因此应在国家层面

  上形成若干个职能明确、分工明晰的权威机构或部门,由他们来制定全国性的农

  产品品牌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二)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发达国家农产品

  品牌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龙

  头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辐射农户的能力较弱。农业行业协会不是法人组织,资

  金实力小,违约赔偿能力有限,而农户的小农意识浓厚,协会和农户之间是一种

  松散的组织关系。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农业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

  我国农产品生产是以分散农户为主,资金积累缓慢而有限;同时,大多数地方集

  体经济规模小,农业合作组织也不完善;此外,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品牌的国际推

  广、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产品的国内推广资金都十分有限。上述原因致使分布在全

  国各地的农产品以及一些地方特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

  (三)农产品品牌推广简单化和保护不力。

  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制于目标市场、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质量、形象设计、销售服务、广告宣

  传、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我国在上述诸要素方面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化,基本

  上还停留在农产品推销阶段,离整合营销的要求还远。在品牌开发上重评比、轻

  培育,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的数量繁多,品牌间恶性竞争,各品牌主体

  没有品牌整合的意识,不能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

  由于对假冒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假冒农产品品牌的事情时有发生,极大侵犯了品牌创立者的利益。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在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大势所趋。为了提

  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水平,必须在政府科学规划与引导下,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整合品牌营销策略,塑造农产品高美誉度和高附加值的品牌形象,实现从农业大

  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一)政府科学规划与引导。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弱势性,对农产

  品品质和安全不能有效控制,政府拥有信息、资源、组织、公正等优势,应该在

  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上发挥积极作用。

  1、科学规划区域农产品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结

  构,发展优质品种和新兴品种。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

  篇四: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0〕45号)新政发〔2010〕【发布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新政发〔2010〕45号

  【发布日期】2010-04-24【生效日期】2010-04-2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

  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我区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向市场

  经营型转变,提升全区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经营层次,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

  农民增收,现就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

  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大力

  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

  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

  效益,推进我区从特色农产品大区向强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

  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滚动发展良好局面;基本完成瓜果、棉花、畜禽、特色农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商标注册申报和绿色

  食品认证申报工作,培育一批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农产品商标得到广泛注册和使用;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产品

  品牌,整合做强一

  批同类农产品品牌并形成区域性名牌,培育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地理

  标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农业名牌产品,5个以上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和新疆农

  业名牌产品,形成各层次有机结合的品牌集群;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规模

  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全行业的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

  名牌”的良好机制,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

  二、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一)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紧

  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

  优扶强”的思路,统筹制定本地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

  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

  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

  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良好局面。

  (二)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

  结合我区农业发展现状,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以瓜果、棉花、畜禽、特色农产品四大系列产品为主,以创建名、精、优、新农产品品牌为

  战略方向,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

  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建设重点,着力

  打造一批事关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品牌。

  (三)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按照“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

  破”的原则,制定自治区推进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措施,运用商标

  战略促进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

  坚持“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的导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

  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开展商标注册。加强业务辅导,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根据自身规模

  以及品牌建设所处阶段,制定农产品品牌创建方案,创建不同层级的品牌。切实加强农产品

  地理标志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及时注册商标,取

  得商标国际保护,避免出口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培育发展各类商标和品牌。在自治区统一领导下,每年由自治区工商局组织认定

  “新疆著名商标”,推荐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

  每年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

  督局组织认定“新疆名牌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每年由自治区农业厅组织开展

  “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评价认定,组织申报“中国农业名牌产品”。

  (五)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国家级品牌的推荐申报机制,以及

  自治区级品牌评定(认定)管理办法,形成党委政府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社会团体和

  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品牌认定和评估机制。

  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农产品品牌名录,建立重点支

  持的农产品品牌企业和产品目录。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品牌质量评估与社会公众测评,建立健全品牌届期续查、年度审查、动态抽查以及公众监督等动态复核办法,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品牌动态管理机制。

  三、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一)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树立“质量为本、以质取胜”理念,把加快农业标准化

  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

  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

  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场)、示范县建设,推进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二)积极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围绕自治区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产

  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与

  产品认证一体化,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农产品品牌建

  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

  四、加强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管(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市场准

  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的监管责任,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

  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

  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

  出疆(境)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

  的质量、品质和安全。建立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打牢农产品品牌发展基础。

  (二)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

  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

  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

  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

  五、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一)全面深入进行宣传推介。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

  专栏节目、新闻发布(电视直播)、专题报道、网上农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

  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以区外市场为重点,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和网络营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集中宣传

  品牌农产品,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新疆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和

  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加强横向、纵向宣传,拓宽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正确引导消

  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制定《新疆特色农副产品指导目录》,用以加强品牌农产品

  认定、市场交易认同和规范平台建设。增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推行主渠道营销配送,改

  进防伪技术,建立市场监控体系等,防止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在条件具备的地

  方和目标市场,推进品牌农产品专柜和专业市场建设,防止鱼目混珠,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

  各级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不断完善打假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维护品牌企业的合

  法权益。

  (三)加快农产品市场平台建设。根据国内区域性消费特点和市场需求差异,以展会为

  突破口,优先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平台,借助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以及港澳台地区。引导企业、经销商借助三大平台建设,逐步在华北、华东和华

  南等地区的大、中城市建立集散分销渠道,逐步在区外形成配送灵活、四季销售、保鲜供应、长期稳定的外销网络,辐射全国中、高端市场。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林果、蔬菜、畜禽、花卉产品和其他特色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主攻中亚、俄罗斯市场,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

  (四)完善品牌建设服务体系。建立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

  为品牌创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认证咨询、品牌推介、人才培训、商标代理以及社会中介评

  价等服务。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全方位开展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

  测、研究发布等工作,提高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引导企业、基地、农民按

  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营销。支持品牌企业组建产销联盟,协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订单农

  业,形成互利共赢格局。规范营销程序和物流程序,建立运作有序、功能完善的品牌农产品

  售后服务体系,确保能够四季足量、保质保鲜供应新疆特色农产品。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人才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品牌创建经验丰富、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

  六、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建立组织机构。自治区成立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产品品牌

  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督查和考评工作,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

  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各地(州、市)、县(市)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围绕发展抓品牌,抓好品牌促发展,创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专家咨询、社

  会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

  (二)实行政府奖励。从2010年起,自治区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50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培育和保护工作,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

  和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集体(单位、企业)及个人。其中: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

  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和首次获得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加强政策扶持。从2010年起,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

  疆名牌产品”、“新

  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在以下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相关项目立项、审批或核

  准;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职业培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的认定;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建立技术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基金、品牌发

  展资金安排及出口信用保险、名牌出口商品评定等。同时,定期发布优先采购农产品品牌产

  品名录,在政府采购、财政资金建设的重点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项目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品牌企业,优先推介使用列入名录的品牌产品。

  (四)明确责任分工。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自治区工商局负责全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和“新疆著名商标”;自治区质监局负责全区“中国名牌

  产品”、“新疆名牌产品”;自治区农业厅负责全区“中国名牌农产品”、“新疆名牌农产

  品”认定和申报等服务工作,并分别根据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

  方案。自治区林业、畜牧、农业产业化、农机、水产等农口部门要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中

  找准位置,发挥职能作用,抓好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实。自治区发改、财政、商务、金

  融、保险、税务、检验检疫、交通、铁路、民航、海关等部门都要在职责范围内为农产品品

  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共同支持和推进自治区农

  产品品牌建设。

  (五)加强督查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细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农

  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抓好督查工作,定期通报督

  查结果,确保完成农产品品

  牌建设目标任务。

  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篇五: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cn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叶敏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农产品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农产品

  品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本文对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

  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建设

  对策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外知名农业企业和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农

  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创建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

  经营战略。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的保护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农产品横行,消费者很难区分真货

  和假货,以致不敢购买品牌农产品。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对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不足。据权威部门统计,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仅占财政总

  支出的6.4%左右,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4%—5%的水平,而且也低于30个最低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

  平均0.65%的水平。我国农产品

  品牌化仍处在起步阶段,农业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实力还较

  弱,品牌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农产品品牌还处于弱质阶段,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是农产品品牌创立和发展的依托。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

  规模偏小,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每家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差别很大,造成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牌化进程。同时,由于每家生产经营者规模

  小,市场覆盖率低,所得利润非常有限,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影响品牌

  建设。

  (三)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大多只是经过简单的初加工,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加工的不多,使得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另外,我国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包装粗糙不

  美观,无法体现优质优价,因而很难进入高级的超级市场。形成上述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

  龙源期刊网.cn就是缺乏科技含量。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的背后是科技支持。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归根到

  底是科技的竞争。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

  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如果科技不到位,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都将大打折扣。

  (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形成实体公司和企业,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的居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下,相当多的农民以及农业企业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缺乏建设农产品品牌的意识。这些企业片面认为创建品牌费时费力费钱,还要冒风险,因而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

  量,竞相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贴牌生产非长久之计,这会造成我国农产品企业利润微薄,影

  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农产品生产经营受制于人。

  (五)农产品企业的品牌运作水平较低

  很多农产品企业在品牌推广策划中没有聘请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完全靠自己的感觉和认

  识进行。而这些公司的企业家缺乏市场策划经验和品牌建设的知识,加上这些企业家要将主要

  精力放在农产品

  收购和质量管理上,很难进行高水平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运作,导致品牌农产品

  的市场运作水平

篇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XX区关于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力争新培育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以上、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培育国家合作

  社示范社3家以上、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市级

  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专业大

  户)10家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着力推进主体培育

  .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对当年评定为国家、省、市、区

  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奖励50万元、20万元、8万

  元、1万元(实行区级财政补差奖励,不重复计奖。为了政

  策的延续性,2020年评定的企业参照此标准执行。)

  .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年评定为国家、省、市、区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奖励8万元、5万元、2万元、0.5万元。对当年评定为省级“平安农机”、“机器换

  人”示范合作社(基地)给予奖励1万元。(实行区级财政

  补差奖励,不重复计奖)

  .培育提升家庭农场(林场、渔场)。对当年评定为省、市、区级示范家庭农场(林场、渔场)分别给予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实行区级财政补差奖励,不重复计奖)。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对首次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

  产品认证的,一次性给予奖励3万元。绿色食品认证且证书

  续展成功的给予奖励每年1万元;有机食品产品认证且证书

  续展的,给予奖励每年1万元,连续奖励三年。同年同一主

  体每多增一个认证产品再奖励1万元,最多不超过5万元。

  新通过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

  证及其许可变更延续换证的主体分别给予3万元和2万元补

  助(不与市、区级其他奖励办法重复计奖)。

  (二)着力推进品牌建设

  .鼓励开展农业品牌认定。对新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

  的农产品商标,每只商标一次性奖励0?

  2万元。对新纳入全

  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产品,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1万元。

  对新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农业农

  村部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每个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一个

  产品获得多个称号的,可分别奖励(不与市、区级其他奖励

  办法重复计奖)。

  .支持参与“XX佳农”区域品牌建设。经申报,被认定

  为“XX佳农”背书农产品每个奖励0.1万元。被认定为“XX

  佳农”或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林产品示范基地每家奖

  励2万元。取得“XX佳农”“品”字认证产品(参照X政办

  发(2021)

  52号文件)每个奖励3万元,同年同一主体每多

  增一个认证的产品再奖励1万元,最多不超过5万元;已获

  “品”字认证且续展成功的主体每年再奖励1万元,给予连

  续三年的奖励。被认定为农产品旅游地商品主体和农产品旅

  游地商品的每个奖励0.5万元。被评为一、二、三、四、五

  星级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为了政策的延续性,2020年1月

  起未执行奖补的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鼓励参加各类展销和评比。对参加由各级政府、农业

  农村部门组团举办的农展(博)会、品牌推荐会、农商对接

  会等,按参加区域,省内、省外的分别给予0.2万元、0.5万元的补助。参加由省政府、部门以上发文组织的各种评比

  赛、擂台赛,参评产品获省级评比一、二、三等奖的,每个

  产品分别奖励1万元、0?8万元、0.5万元;荣获省十佳农

  产品称号的,每个产品分别奖励1万元;荣获省农产品金奖

  (同等荣誉)、银奖(同等荣誉)的,每个产品分别奖励1万元、0.5万元。

  三、组织保障

  立足“3+2+1”产业基础,遵循“五个动”工作要求(全

  区发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考核促动、典型推动)和""五

  个一”工作制(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品牌、一个专家团),区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3+2+1”

  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制

  定具体建设要求与验收办法,及时组织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区财政局做好资金保障与监管工作;各乡镇(街道)做好宣

  传发动及属地管理;各有关单位按照“三服务”的要求,密

  切配合,共同抓好“3+2+1”产业发展工作。

  四、本实施方案自2021年4月28日起施行。

  试行一年。之前区政府出的相关政策,与本实施方案规

  定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篇三: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根据《X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X政字〔X〕86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高点定位、走在前列”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我市“齐民要术?上乘农品”的主题,深入挖掘我区农产品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塑造X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以培育区域企业品牌为主体,以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为载体,建立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机制,合力塑造“X产”农产品品牌。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和传播;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协同共建,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市场监管,创造有利于培育

  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构建起“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

  (三)目标任务

  按照X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求,建立起全区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1、培育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开展全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X-X年重点培育“X生物”、“X”面粉、“X”粮油三个企业品牌,X-X年重点培育“X”蔬菜、“X”果蔬、“X”水蜜桃、“X”牌飘香猪肉、“X”葡萄、“X”果蔬和“X”禽蛋等企业品牌。

  鼓励申报X农产品知名品牌。按照品牌农产品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我区品牌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完善生产、经营、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申报X农产品知名品牌。

  建立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实施“互联网+品牌农产品”行动,依X品牌农产品网上X,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电商龙头。支持我区新型经营主体入驻X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依托X品牌农产品O2O展销中心,作为宣传推介我区品牌农产品的窗口。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品牌农产品操作规程

  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需要,修改、完善、提升现有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制(修)订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操作规程,涵盖粮食、林果、蔬菜等作物,形成一整套品牌农产品质量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

  (二)完善品牌农产品质量认证

  加大“三品一标”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增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扩大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到X年,“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种植业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90%以上。所有品牌农产品必须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加强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建设“互联网+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

  一是着力提升我区农产品品牌形象。以政府为主导,以各类国内外专业展会、互联网、电台、电视台、报刊、节庆活动为平台,在国内外广泛宣传推广,构筑宣传立体式网络;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进我区农产品入驻集展示、销售、电商、品牌宣传于一体的X品牌农产品网上X,推进我区品牌农产品入驻《淘宝?特色中国X馆》。推广“基地+城区社区”直配模式、“批发市场+宅配”模式。鼓励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设网店,设立农产品体验店、自提点或提货柜,建立农场会员宅配、农产品众筹、社区支持农业等模式,拓宽品牌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农业电子商务发

  展路径。推广“互联网+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创新模式;三是加快推动品牌农产品走出去。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建设为实现手段,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以全国农交会、专业推介会、农事节庆活动等形式为主,构建销售网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多渠道、深层次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支持我区品牌农产品进驻在X、X、X、X等大中城区设立的X区知名农产品品牌展示展销中心或直营店以及在大型超区、社区设立的X区知名品牌农产品销售专柜、专区。

  (四)健全完善农产品品牌政策支持体系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加大对品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引导各类主体加强品种选育、基地建设、品牌培育,推广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适用技术,打造“名、优、特、稀、新”农产品品牌,引领开展标准化生产;二是鼓励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所有品牌农产品必须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三是加大公益性品牌形象宣传和品牌推介力度,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形象塑造和宣传推介活动;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品牌建设成绩突出的品牌建设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行动态奖补政策,充分调动争创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支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发产品、培育品牌,积极争创“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

  (五)夯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

  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三大体系,完善区、镇、村三级监管队伍,严厉查处违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加快建立健全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所有知名品牌农产品和“三品一标”农产品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二是培育壮大品牌建设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批发区场、行业协会等申请品牌认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X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引进高新技术、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加快组织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打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控害植保技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以秸秆高效利用、农村太阳能光伏利用等为重点,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和高效生态发展模式探索,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区委宣传部及区发改、经信、科技、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畜牧、供销、地税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

  (二)做好上下联动。按照“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我区农业

  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做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布局,做到上下联动,目标一致,行动统一。

  (三)开展系统培训。实施电子商务、品牌培育“村村普及行动”,组织我区农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统一学习“农产品推广营销+互联网”“农产品美工设计+互联网”“农产品物流包装+互联网”等精准课程,3年内实现轮训一遍。强化品牌营销和推广,深入挖掘品牌农业人物典型,推动“农业家”升级再造。以人为媒,在丰满品牌农产品形象的同时,升华品牌农产品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强化知名农产品品牌整体宣传,大力宣传品牌农产品和“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的好经营、好做法、好典型,推动形成品牌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营造人人爱护品牌、关心品牌、享受品牌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监管保护。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规范“三品一标”包装标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对列入X知名农产品目录的品牌实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农产品商标管理,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

  (五)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加强农产品品牌经济研究。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坚持服务专业化方向,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提供更多领域和更有效

  的服务。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专业组织在品牌整合、行业自律、创建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的作用。

篇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案

  为加强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品牌大市转变,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各级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具备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品牌建设,积极争创名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2016年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2013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品牌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都对今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更点、工作措施等作了安排部署。各县市区也在基地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产品品牌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截止2016年底,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总数达到4000余件。其中培育和形成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富世康”面粉等5件商标获得驰名商标:“泰山女儿”茶、“斑鸠店及图”蔬菜、“山口及图”酱油、醋、酱菜等14件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黄芽白

  菜、彭集花生、安山大米等26件商标获得地理标志集体或证明商标;泰山绿茶、新泰芹菜等8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九洲丰园”速冻有机蔬菜、“青青优品”蔬菜等5个企业产品品牌,获得”省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

  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品牌形象稳步提升。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不新扩大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借助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知名展会,开展了多形式的推介、洽谈、产销对接等活动,提升了农产品品牌形象。

  品牌示带动作用显著,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各地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培育区域优势品牌,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应看到,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及与先进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有待于重塑。二是品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有待于完善。是品牌农产品营销推广体系有待于拓展。四是农产品品牌政策体系有待于整合。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自古文明膏腴地、品牌农产品”为主题,以塑造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基地建设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水平,培育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和传播,大力提升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建具有、泰山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2、坚持企业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培育驰名、著名商标、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3、坚持政府引导。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支持,依法依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产品品牌主体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各种违法行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4、坚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质取胜,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篇五: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为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有关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为重点,突出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资源,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做大企业品牌,做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树立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带动力明显的农产品品牌,提升科技支撑,着力打造知名的农业品牌集群,引领特色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发挥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标准制定、监督管理、积极宣传等引导作用,强化服务,推进品牌建设行动,构建扶持农业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农业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在品牌创建中的主力作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大品牌培育和营

  销推广力度。引导市场主体运用品牌理念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创新,遵循市场准入、市场竞争规则,提升品牌价值。

  3、全链系统谋划。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着眼三产融合发展,围绕育种、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环节,统筹谋划农业品牌,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溯源管理,提高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4、坚持标准规范。建立农业品牌标准化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发展,发挥标准的基础保障、技术引领作用,实行最严格的区域公用品牌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全环节质量管控,提高品牌公信力和市场影响力。

  5、坚持量质并举。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深入挖掘资源潜力,以质量和诚信创建知名品牌,走以质取胜的农产品品牌发展道路。

  6、坚持协作联动。坚持政府与企业、协会统筹协调,各级部门横向联动,上下一体,共同推进,形成层层突破、全面开花的工作局面,构建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农业品牌建设机制。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生态农业品牌定位,着力打造优质农业品牌,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农业企业品牌为支撑、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形成“突出重点、分级培育、带动全局”的品牌建设新格局。力争在3年内,使农业品牌化水平显著提高,品

  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忠诚度、品牌溢价增值效应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打造多层次协同联动的品牌体系。创建3个省级优质农业品牌,以“绿色优品”为引领,树立优质农产品总体品牌形象。打造5个优势农产品品牌系列,选择具有特色、产品优势突出的农产品,重点打造省级单品形象品牌。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布局,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品牌提升,加快发展市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培育500个领雁企业品牌,稳固农业品牌全国领先地位,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品牌,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品牌。

  2、显著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制定一批争创国内一流品牌的制度标准。实行“一品一案一模式”分类创建办法,强化高端形象创意设计和宣传推广。充分挖掘各地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价值、文化内涵,提高品牌整体影响力。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品牌,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

  3、大幅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以高端精品品牌为引领,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融合化发展的品牌农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品牌农业带动,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绝对值双超全国平均水平提供支撑,加速完成农业品牌大转变。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品牌质量安全提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力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规模,通过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1、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着眼发展绿色高端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规范、生态循环的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2023年,创建30个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有机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10个有机畜牧养殖场;到2025年,创建60个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有机农业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20个有机畜牧养殖场。

  2、绿色农业标准生产基地。围绕地方主要农产品,依托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区、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批标准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23年,创建200个绿色标准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10个绿色畜牧养殖场;2025年,创建400个绿色标准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2000万亩,200个绿色畜牧养殖场。

  3、质量标准管控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管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农产品有序纳入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标准可查询、生产可监控、销售可追踪、产品可追溯。

  4、品牌生产标准体系。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农产品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完善和制定、修订操作性强的各产业链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从基地环境、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分等分级、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生产全流程,制定主要授权品类及其深加工品的生产标准,并逐步延伸至所有品类,以实现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加工包装全产业链的品牌标准体系全覆盖。

  5、农产品冷链流通设施。鼓励骨干批发市场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支持物流企业、品牌经销企业建设产地云仓及异地存储云仓。鼓励品牌企业建设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发展“原料基地+厨房+物流配送”新业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加快补齐产地基础设施不足短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6、提升农产品企业加工能力。加大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引导农产品品牌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展技术研发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加工能力,为品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支持开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

  (二)实施品牌孵化培育。统筹农产品品牌设计,完善品牌发展

  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各类主体品牌意识,尽快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1、提升创意水平。加强品牌定位、消费行为研究,结合自身优势、产品特性、产业结构等因素,明确特色优势明显的品牌定位,建立品牌发展模型。结合区位优势、文化特色,强化灵魂注入,分层次挖掘区域公用品牌和领雁企业品牌内涵。推动创意设计在包装、功能、品牌方面的应用,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2、提高品牌意识。依托农业品牌创建工程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采取普惠式轮训与精准式培训相结合,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培训力度。细化目标职责和项目清单,明晰战略架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及战略路径等内容,逐步形成创建品牌、培育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意识。

  3、改善品牌环境。创新投融资创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农业建设。打造最权威、最便捷的品牌农产品交易平台,提高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鼓励中小品牌抱团发展,通过融资、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品牌、大企业、大集团,形成规模效应,构建集群发展格局。

  (三)实施品牌传播推广。围绕提高农产品社会影响力、公信度和市场竞争力要求,综合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1、强化线上宣传。一是拓展宣传推广渠道。加强与主流媒体深

  度合作开展系列宣传,投放宣传片讲好品牌故事;各级融媒体矩阵全年宣传,结合旅游、气象短信推送宣传品牌。二是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搭建视频号和微商城,结合旅游资源开展线上融合推介;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型自媒体进行产品和活动宣传,适时举办“鲜品”品牌达人、直播带货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线上信息平台,建立线上品牌馆,开展品牌宣传推广。

  2、线下广告宣传。一是拓展地方市场。举办品牌发布会和品牌专场推介会,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互联网+”、“众商模式”、“私人定制”等新兴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推进“旅游+”“健康+”“文化+”融合发展,建立农产品公用品牌展销馆。在高铁、机场等人口密集区的广告位进行品牌传播;引导游客中心、旅游景点、乡村景区、驿站、农家乐等场所大力推广品牌展柜销售。二是加大出口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和国内外品牌专业展会、节庆活动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推广农产品公用品牌。

  3、主题活动宣传。借助“品牌日”活动契机,确立每年品牌宣传活动月。开展品牌评价发布、品牌促销、品牌招商、品牌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壮大农业品牌发展良好氛围。利用全国“质量月”等活动,整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媒体宣传资源,集中发力,全线推广优质农产品。

  (四)实施品牌保护利用。加快形成创品牌、管品牌、护品牌、强品牌的联动机制,建立科学的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对农业品牌的管

  理与保护,展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真正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1、推行品牌目录制度。依托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形式,遴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统一纳入农业品牌目录库。制定品牌目录遴选规则,建立完善的品牌考核与退出办法,实行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并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先推选目录品牌参加全国品牌推介评价活动。开发农产品品牌电子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农业信息网等平台发布,提升入围农业品牌知名度。

  2、完善品牌评价体系。制定公用品牌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农产品公用品牌体系内品牌的征集范围、推荐程序、评价标准、奖惩机制。细化市县及乡镇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品牌规划、品牌培育、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品牌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和量化指标,依据品牌评价标准,做好品牌挖掘、遴选、培育工作。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提高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公信力。

  3、发布品牌评价信息。每年组织评价发布一批代表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水平的“一县一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鼓励地方和企业参加国家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估、品牌评定、发布和推介活动。

  (五)实施品牌营销赋能。加强国内目标市场、消费人群的调查

  研究,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增强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1、拓宽线下销售渠道。开展精准地调,有计划在一线城市建立一批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品牌旗舰店和连锁店,统一品牌授权管理,统一标识设计,打造优质农产品形象展示窗口、区域销售代理中心,为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联动国内大型超市,建立“农产品品牌专区”,突出地域特色,集中展示展销。开展专项营销行动。

  2、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指导品牌主体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带货、融媒体宣传、短视频推广等形式,扩大网络营销规模。在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品牌农产品专卖店”,发挥原产地官方旗舰店、官方电商平台作用,推动线上销售农产品。建设直播共享基地,组织开展系列直播带货活动,扩大品牌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

  3、依托节会推广营销。组织品牌主体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业展会、招商推介、品牌评价、品牌营销、推介洽谈等活动,展示统一形象和标识的全新优质农业品牌形象。在国际展会上开设品牌农业专馆。开展地方合作,探索建立农产品货运及信息发布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双向销售。

  4、推进产销精准对接。组织一线城市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组织路演、专题推介和招商活动。开展市场拓展活动,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对接商贸流通主渠道,推动农产品在主销区进市场、进商超、进餐企、进社区。组织“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稳

  定产销关系,开展地头直销、产地直供、物流配送等业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业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各区县要把农业品牌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促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负责农业品牌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工作,负责辖域内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打造和知名企业品牌推介,指导做好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及管理,实现品牌共建共享。各区县支持企业做好特色品牌产品研发。加强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品牌发展,制定品牌建设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建立推进体系。细化实化品牌农业建设工作任务,品牌农业工作专班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任务。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清单化管理、一体化推进,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及责任部门、责任人。结合品牌农业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各市(地)、县(市、区)要结合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做好本地品牌农业建设方案,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布局。

  (三)加大政策扶持。各级农业农村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农产品营销行动,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品牌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对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优秀企业品牌

  等荣誉的,给予政策扶持,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四)建立考核体系。工作专班制定《品牌农业工作专班考核评价细则》《品牌农业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分季度和年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通过工作调度、自查自评、实地查看等方式,考核评价各市(地)品牌农业建设工作质效,及时通报评价情况。

  (五)建立问责体系。要建立健全品牌农业督导检查、问题反馈、建档整改、整改核查、责任追究、成果总结等工作流程。市地专班任务质量未达标,省级专班及时下发督办单,挂牌督办;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采取适当方式处理,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工作落实。

  (六)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宣传,总结推广品牌保障、培育、宣传、营销、服务、监管等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激发创建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农业品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六: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X政发〔X〕42号),根据《X蔬菜产业品牌化战略规划》和《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整体形象目标,以创塑品牌、提升品质、强化加工、渠道建设、产业融合、品牌管理及传播推广为战略发展路径,以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为重点,抢抓高铁经济时代到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品牌化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品牌保护管理与营销展销,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X年,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X及X城市群两大经济圈绿色、优质、稳定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小米王国”,“X蔬菜”“X小米”区域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0亿元和20亿元,成为国内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企业主体。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强化企业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提升企业创牌内生动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开拓域内外市场。

  (三)坚持市场运作。组建X农垦有限公司,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积极开展中、高端品牌产品研发,扩大“X蔬菜”“X小米”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坚持品质至上。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执行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断巩固和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

  三、项目工程

  按照“两个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为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叫响“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X—X年重点实施“九大工程”,强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

  (一)品牌导入工程

  品牌导入工程由市农委总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开展。

  1.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委托杭州浙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对“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的图形、图案进行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保护。其中,商标注册2款,版权登记7款,于X年5月提出申请,X年初完成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X年组建X农垦有限公司,作为品牌工作主体,负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持有和管理“X蔬

  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制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包装标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商标使用许可、品牌包装使用许可和宣传物料使用许可等制度,更主要的是通过融资,解决九大工程资金问题。各县(市)农场有限公司负责本辖区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协调品牌建设资金、大力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等工作,加快形成X市番茄、红干椒,X市黄瓜,X县食用菌,X县角瓜、甜瓜和草莓,X县茄子和青椒的独立产业品牌。(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

  3.举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认真做好发布会方案制定、发布厅场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前期宣传等各项筹备工作,X年在国内重点城市举办X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

  (二)传播推广工程

  传播推广工程由市委宣传部总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域内外宣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需要合理利用产品包装、销售渠道、媒体场、网络及各类节庆活动,作为品牌传播的有力媒介。

  1.全面加强域内宣传。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于X年10月底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年底前全面启动,各年度工作要确保持续开展。

  (1)产品包装传播:按照《X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手册》中的系列包装样式进行宣传。X年发放包装箱100万个,以后每年发

  放150万个以上。(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农委)

  (2)销售渠道传播:一是通过在全市重点批发市场、杂粮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中心、运输厢式货车车体上拉横幅、打广告等渠道传播区域公用品牌及产品;二是通过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等特通渠道进行传播;三是通过网店进行传播。(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商务局、国资委、交通局、旅游发展委、供销联社)

  (3)媒体场打造: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借助纸杯、信封、手提袋等日常传播用品,会议室、宾馆、商超、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炮、灯箱、道旗、公交车扶手等广告媒体,形成产地和销地的媒体场传播。(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国资委、交通局、铁建办、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商务局、教育(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积极开展域外宣传。域外宣传与域内宣传同步开展,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X年10月底制定完成相关工作计划,年底前全面启动,各年度工作要确保持续开展。

  建立“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官网,集成品牌日常发布平台、品牌声誉管理平台、信用管理平台、质量溯源查询端口、供求信息平台、农产品交易中心端口、行业资讯平台等功能,提高网络声誉。建立“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微信公众号,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扩大区域公用品牌信息服务覆盖面。X年年底完成。(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局)

  拍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视频或微电影,在网络、会展及各大媒体上进行宣传发布,借鉴X等地经验,在中央媒体扩大宣传。(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强化网络舆情监控,通过狠抓信息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声誉维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三)展销营销方式创新工程

  展销营销方式创新工程由市商务局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1.大力开展境内展销。探索在X举办“X蔬菜”“X小米”全国展会。每年5—11月份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分别举办一次X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集中展示和销售“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帮助企业对接国内大型商超。制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工作计划,组织使用主体,亮相国际、国内的重要农事展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农委)

  2.进驻域内外、大商超、大社区。制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店、体验店规范,组织品牌使用主体在X、X、X等大城市,建立一批品牌形象店、体验店和精品店。在品牌形象店、企业旗舰店和大型商超设立专区、专柜等渠道,传播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3.大力开展境外出口和境外展销。鼓励企业引进跨境电商人才或团队,开展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跨境电商出口。依托我市出口能力强

  的企业,发展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出口。组织品牌使用主体参加国际食品展会,发展品牌产品订单出口。(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农旅文创工程

  农旅文创工程由市旅游发展委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1.“X蔬菜”产业公园项目。建设“中国?X蔬菜产业公园”,将其打造成为集农耕文化传播、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科技展示、主题餐饮为一体的X首家蔬菜主题农业现代化公园。X年年底完成。(责任单位:X市政府、X市政府、X县政府)

  2.“X小米”X文化馆项目。建设“中国?X(X)X文化馆”,制作X文化宣传资料,传播“X小米”X文化。(责任单位:X县政府)

  3.休闲体验农场项目。结合规划建设的X文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打造X蔬菜产业及X文化休闲体验农场,重点建设种植体验区、田园生活区、X文化教育区等三个功能区块。(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

  4.“X小米”旅游项目。策划“X小米”亲子旅游活动,开发“X小米”旅游商品,在景区景点进行销售。(责任单位:X县政府、X县政府)

  5.X小米特色小镇项目。探索种植观赏谷子以及利用谷子造型和色彩设计谷田彩绘、设计迷宫亲子游戏等方式,丰富人们的体验和观赏。特色小镇以种植“X小米”为主,同时嫁接旅游资源,集合小米种植、观赏、休闲和体验等功能。(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

  6.X文化主题餐厅项目。鼓励餐饮企业结合X文化,应用“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在餐具设计、环境氛围营造、现场节目表演等方面体现X文化主题,彰显X文化内涵。(责任单位:X县政府)

  7.创意休闲农业及休闲食品项目。鼓励各县(市)区通过开发谷田彩绘等创意景观农业,举办蔬菜采摘、谷子收割等亲子活动,利用创意工艺品、文艺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区域公用品牌的文化内涵。引导品牌使用主体开发休闲即食食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8.嫁接节庆活动。围绕“X蔬菜”“X小米”开发和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举办贯穿全年的“X蔬菜”“X小米”文化节,从论、看、玩、摘、品等各个维度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将旅游节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展示的集中窗口。(牵头单位:市旅游发展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9.融合地域文化。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和运用X、佛教、化石、X等文化主题的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包装,结合文化节庆、文化景观等进行产品的宣传、销售。将“X蔬菜”“X小米”传统工艺、现代工艺与文化内涵相融合,通过举办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主题的绘画、书法、摄影、诗歌、散文等文化大赛,大力宣传区域公用品牌及产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联、妇联、团市委)

  (五)载体提升工程

  载体提升工程由市商务局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1.市场升级项目。依托X的杂粮交易市场和近5公里的“购销长街”,发挥其杂粮交易、检测计量、信息服务和展示结算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扩大市场规模,增加“X小米”X文化体验、电商、物流仓储等市场功能,使其朝“集散周边产区小米,行销全世界,打造X最大的小杂粮集散地”的目标发展。“X蔬菜”、“X小米”依托X市的农产品交易物流园区、X市的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整合X、X、X四官营子、X果菜批发市场等4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以及各县(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探索建立X蔬菜市场联盟,整合市场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农委、商务局、供销社)

  2.产业园提升项目。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认定一批带动能力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支持、培育和提升,使之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产业融合的试验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电商推广项目。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引导企业与域外专业电商合作,销售“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发挥益农信息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助推“X蔬菜”、“X小米”进城。(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农委)

  (六)龙头企业壮大培育工程

  龙头企业壮大培育工程由市农委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1.培育重点龙头。研究制订“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领军企业行动计划和骨干企业成长计划。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大蔬菜和小米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引进大企业,做好精深加工。(责任单位:市农委、工业信息化委)

  2.建立带动机制。以农业共营制为基础,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基地+品牌”合作模式,搭建龙头企业与基地、大户之间的对接平台。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责任单位:市农委)

  3.延伸产业链。加强精深加工环节研发,引导生产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质功能性食品,重点开发母婴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等易产生高效益的市场。提高“X蔬菜”“X小米”品牌产品附加值。(责任单位:市农委)

  (七)基地建设工程

  基地建设工程由市农委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1.示范基地项目。狠抓品质提升,搞好有机小米地标产品认证,确立并发布“X蔬菜”“X小米”示范基地筛选标准。X年培育和筛选X蔬菜标准化生产小区20个;X小米精品基地面积10万亩。到X年,X蔬菜标准化小区达到100个,X小米精品基地达到50万亩。(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农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

  2.统一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1)组建农业生产技术专家团,制定《X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和《X小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及商品标准。X年年底完成专家团队组建,X年初形成《X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X小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向全市发布和组织实施《X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X小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实施监督。X年上半年完成发布,X—X年为具体实施阶段。(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八)质量溯源监管平台建设工程

  质量溯源监管平台建设工程由市农委总牵头,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建设基于二维码技术的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确保追溯数据可信、可查询。加强对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和杂粮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指导品牌使用主体科学使用农药。设计制作、发放和管理质量安全防伪箱贴标识,X年制定工作计划,X—X年推广箱贴400万枚以上。(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农委)

  (九)人才培养与提升工程

  人才培养与提升工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牵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

  积极培育或引进电商运营服务团队、资深农业职业经理人、品牌营销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批涉农专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职业农民。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装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相结合、创新与产业相结合、创新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X年年底前分别制定“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项目落地。(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农委、科技局、工业信息化委)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X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加强对企业创牌工作的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X农垦有限公司负责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有和管理区域公用品牌,具体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及日常事务等。各县(市)区也要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建县(市)农场有限公司,抓好具体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农委)

  (二)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基地示范发展机制,每年确立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示范企业,实行动态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发挥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品牌授权使用许可管理机制,确立品牌授权使用许可办法,形成流程化、透明化和公开化的许可制度。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

  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分别制定完成X—X年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三)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X农垦有限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市级财政要对前期工作予以支持,保障工作经费,重点用于整合资产、公司成立初期的筹建支持、宣传推介活动等。(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四)强化政策保障。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将政策向“X蔬菜”、“X小米”品牌建设倾斜,重点支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传播推广、基地建设、质量溯源、园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指导、帮助品牌使用主体向上争取政策扶持。(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五)强化技术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寻找技术研发合作伙伴。加大对X蔬菜、小米的种植技术以及电商运用等方面的培训,普及新技术、新技能。每年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等级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经理人素质。加快发展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以公益技术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技术需求。(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委)

  (六)强化督查考核。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的综合考评体系,实行定期督查、全市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市政府督查室)

推荐访问: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农产品 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