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5-12 12:4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巡检镇中心小学

  苏珍

  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一个班级的发展和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各自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优秀的班级文化,就像一块磁铁石,可以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又如同凸透镜,可以把光线聚集在一点,形成高温。否则,再优秀的一群学生,不过是一束束的光线,只有光亮而没有温度,没有力量。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达到如下的作用:

  1.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形成的一种生活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引导、调节和纠偏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它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

  2.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的行为和努力方向一致。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知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3.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享受和创造的环境,提供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每个成员积极地发展自我,调动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4.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不得不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也是学生的归属需要和集体的教育力量决定的。

  5.监督作用

  一个班级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如果有员工的行为和班级的文化不符,就会有人提醒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种善意的提醒就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监督。

  6.止滑作用

  一个来自良好班级文化的学生,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绝不会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或者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去违纪违规。因为他们已认同了班级文化,就会自觉地去遵守校纪班规,规范自己的言行。

  班级文化的培育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1.倡树理念

  首先班级文化要体现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大家都认为这个很有意义,形成共同的想法。这个理念就像一个人生存于世就一定会有他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原则一样。共同的理念是学生们共同信守的班级哲学,没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这个理念不是个人的学习目标,它是全体同学的共同目标,是能够指导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的。例如:班级文化可以是“在感恩中成长”、“关爱他人、分享幸福”等。

  2.融入行为

  班级文化不是口号,要融入行为。班级文化是看不见的软件,不能把它看成口号、目标或希望。因为口号、目标或希望

  是一个未来的东西,现实中难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班级文化也不仅仅是张贴名人字画,名人字画只是一种手段,难以达到目的。班级文化确立之后,它的强大作用就是通过指导学生的行为准则来实现的。检验一个班级的文化是否假建设好,关键看他们的学生行为是否反映出班级的文化。

  3.规范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而班级制度却是有形的、具体的。要建设班级文化,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从而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班级文化要融入行为,得靠制度落实。否则班级文化就会成为口号、目标和希望。班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需要全员参与,广泛讨论,共同形成。共同参与制定的制度,学生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在内容上更容易理解,在行动上更容易自觉遵守。具体地说,一个班级的制度制定包括:制定班级公约;制定岗位责任制;制定各种常规,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等。制定其他制度,如班费收支制度等。

  4.师生共建

  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培育,不仅仅是全体学生与班主任的事情,它应该是全体师生共同去完成的。没有其他老师的参与与引领,班级文化有时无法得到确认与实施,从而影响它在学生中的共同认知。同时只有其他老师的参与与引领,才能保证班级文化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中,督促班级文化切实地融入到学生的行为之中,让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让

  班级充满爱。

  5.过程与目标并重

  班级文化一旦在制度中得到保证,就必须靠班干部和老师共同去落实和执行。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一定要紧盯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放过学生的细小行为与问题,从早晨到晚上,围绕班级文化进行管理,这就是过程管理。同时定期还要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或者带学生参加学校内外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班级文化,这是目标管理。

  6.搭建平台

  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可以依靠许多的平台,平台大致分为物质的平台和精神的平台。物质的平台包括:①

  教室的布置与规划:教室的前墙,张贴班训或者《班级公约》。教室的后墙,可以办理墙报开辟专栏。教室的左右墙,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内容围绕班级文化〕,或者是本班同学的感言或目标。②

  学生的课桌的装饰。一些学生喜欢把自己的课桌经常画一些画或弄一些装饰品,那么同样可以考虑围绕班级文化进行一些装饰,既可以美观课桌,还可以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渗透班级文化。③建设班级网站。现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或flash,甚至通过电影,对学生进行班级文化的教育。精神的平台包括:①班级的名称。②班训的创意。③奖项的设立等。

  一个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我认为首先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去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班级和优秀的学生。

篇二: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化建设的重要性我认为班级?化建设主要是?个班级成员的精神?貌的反映,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能从我们??所涉及的班级?化特?中表现出来!所以班级?化建设对教育?、熏陶?、培养?、发展?起的作?都是很?的。今天晚上听了秦望?师的课之后,更加明?班级?化建设对?个班集体的重要性。秦?师展?了他们团队??些?师的班级?化建设以及品牌缔造,共同点是每个班级都有其独特的班级?化,例如班徽、班级?号、班服、班级团建、定期的主题班会等,良好的班级?化建设对学?的?主发展起着?关重要的作?,更能使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好的全?发展。?先,在德育??:第?,有利于陶冶学?的情操。教室?的?化墙上?都是通过??精?设计的优美的作品,也是孩?们??最喜欢的、最得意的作品。所以在孩?们??认为这是最优美的班级,?优美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润物?声的作?。学?在优美的班级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情,因美?爱,从?激发学?热爱集体,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尚情怀。第?,有利于规范学?的?为。优美的班级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向上的环境,对学?的学习、?活及思想??具有规范作?。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班级?化建设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注重学校的集体形象。在设计班级?化的时候我们是有?定的要求以及规范和主题的,不是谁想?什么就?什么,所以这已经插?了学校、班级以及个?的形象。?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学?就必须处理好个?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集体的?际压?。这种来?外部环境的压?和??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处理好个?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第四,真正的起到培养孩?们的精神?化的作?。在我们设计的基础之上,孩?们会??介绍班级?化然后再展?我们??的班级?化特?,其实就是在展?我们的精神?化,孩?们的?信、精神、团结、以及他们对艺术?化魅?的追求就是在这?体现出来的,所以?个班级的精神?化从这?就体现出来了。?此时也是孩?们最?信的时候,是觉得??最优秀的时候!其次,在美育??:优良的班级?化有利于培养学?正确的审美观,提?他们的审美能?及创造美的能?。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在?系列审美活动中,学?会感受到环境美、语?美、?为美、?灵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觉的?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活的需要。最后,在实践??:我们的教育要“?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学校?然要成为培养学?交际能?的主阵地。?和谐?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学?交往的信?,各种活动的开展给学?提供了?泛的交际平台,提?了学?的交际能?。加强班级?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为学?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个勤奋向上、充满活?的班集体起着桥梁纽带作?,引导学?明辨是?,分清道理,更好的提升??德智体美劳各??的能?。因此,作为?名年轻的班主任,必须多多的尝试从?化学的?度去实施班级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个性,注重班级?化建设,坚持开展主题班会、培养学?强?健体的好习惯,帮助学?提???道德素养,??打造属于我们的班级?化!

篇三: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前言: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这种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学习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我们每位为师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有好的班级文化和不好的班级文化之分,也可以说有积极的班级文化和消极的班级文化之分。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而消极落后的班级文化却可能让人感到悲观,而失去信心,长期下去,一个班级的状况也就不堪设想。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2、班级文化建设的分层

  广义的班级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

  2.1表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是表面上的文化,是通过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就是物质文化,如刚才提到的桌椅摆放等,它尽管是表面的东西,但它很重要,它最直接体现着班级的外在形象,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左右着班级的外部评价。

  2.2幔层文化:幔层文化是夹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不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在表面通过眼睛不能看到,要深入进去才能看到。主要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到的,它只能被感受到。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3、班级文化的特征

  3.1教育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所说的“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创造一种情境条件和一定的心理气氛,对班级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中大多数人正确、一致的态度,自然成为一种群体压力和活力,这种班级心理环境对班级成员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如教室环境布置、墙报和黑板设计,也能发挥宣传、引导、教育的作用。

  3.2导向(趋同)性:班级文化是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同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学生就能自觉地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需要我们的强制性命令和干预。这可以说是班级文化最本质的一个特点。这一点也正印证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治”理

  论。行知先生曾提出的“自觉觉人”、“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治治人”,就是自我教育。

  也正因为此,当一个班级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后,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认真学习,使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使班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提高集体凝聚力。

  3.3创造性:班级文化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产生的。因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就必须要有创造性,照抄照搬或

  者没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就必须和全体同学在取得一致看法的情况下来构筑自己的班级文化。

  3.4民主性:班级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的管理应该民主,在不违背班级文化大文化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小组文化。在建立班级文化时,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尽量多的学生能自动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班级文化能真正发挥其在班级运作中的主导作用。

  4、班级文化的内容

  4.1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一要注重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室环境的相配,注重映衬美;二要精心选择内容,如在教室的两边张贴名人名言或者学生的作品最好,激励学生求知;张贴班训,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就会得到不断加强。三要注意其阶段性和稳定性。带制度性的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而黑板报、书法展之类的就要时时更新,4.2班级制度文化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

  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都相当地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4.3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是指班级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自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班级人际关系,班风、集体舆论、班级成员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这一层面的班级文化是无形的,内隐于班级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之中,并以其为载体,从而使人无时不感觉它的存在,以及由它射透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班级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

  就。

  4.4班级文化活动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能够容易让学生理解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主要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教师应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每周一次的晨会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晨会课上,要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展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

  5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5.1班级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的客观需要。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但思想单纯,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校园文化稳定。一是寓教于乐,通过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形成良好政治环境。二是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把学生丰富的情感于“游戏”中有序地流露出来,净化心灵,有组织的疏导和影响班里的思想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5.2班级文化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力量之大,是任何班主任个人不能代替的,这也足以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环境造就人。

  5.3班级文化建设是教与学的必要前提。美国心理学者鲍德温曾说:“自然供给几个可教的原质,为环境及训练决定其结果。”由此可看出,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及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文化属于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班级文化的存在满足了其成员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之中,不仅可以为学习创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和环境,而且亦获得社交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及其各种需要的满足。反之,不良的班级文化则会形成不良的学习环境,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使其中成员有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成员的学习成绩。众所周知,人际关系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明显。但人际关系不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气氛呆板,抑制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差。

  总结: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篇四: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所谓的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包括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班级精神的树立等一切和“文化”有关的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在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教育力量,可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质为核心,通过知识传递、艺术熏陶和精神启迪作用于学生思想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教育人、陶冶人、培养人、发展人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成功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地美化学生所处的环境。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让学生在感受到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深刻内涵的同时,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追求美、创造美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我们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也可以试着让教室的一切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师生一起精心布置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期的黑板报,甚至每一张字画,每一条标语,其实都在无声地启发、教育我们的学生。而班级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团结、奉献等可贵的品质。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目前的教育普遍偏向于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把班级的所有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设计、制作、组织、大胆展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无疑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我们班上学期做了几件事。

  第一,美化课堂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往今来,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的例子不计其数,主要就是因为它有潜移默化的育人的功能。教室环境的美化主要包括教室墙壁布置、黑板报设计、班级文明公约以及班训的张贴、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个学期,我班在美化教室环境方面做了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训练)、班级文明公约,布置在教室的醒目位置。

  班队名称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目标、追求,乃至于一个班级的精神,我们的名称是“飞梦中队”,取意为“在复兴的校园里,刻苦学习,快乐生活,积极进取,放飞梦想”。

  班级标语(班训)体现的是班级在某一个阶段的所要达到的要求。考虑到中预年级学生重在各种习惯的培养,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经过我们师生的考虑,把“五到”即“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作为我们班级在中预阶段的班级标语。

  班级文明公约是全班同学约定要遵守的准则,它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还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所以,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班级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班级这个学年的文明公约是“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明辨是非,学会选择;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感恩父母,勤奋学习;知错即改,积极上进。”

  2、发挥学生所长,让墙壁变得“漂亮”起来。

  一是让班级里一些能写会画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带来并张贴在在教室的墙壁上;二是精心设计制作每一期黑板报;三是设计制作了两块用来发表学生作品的kt板,这个学期主要是展示了学生的一些绘画作品以及优秀的课堂笔记、优秀作业等。此外,还在教室前方设置布告栏,把一些通知张贴于此;在教室后面布置了荣誉墙,把班级在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张贴在上面。

  第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更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它能使学生在一定的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两点。

  1、制定适合班情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

  行”,才能最终真正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最好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因为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参照入学教育、《复兴学生手册》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根据中预年级的德育教育重心,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并将规章制度化作比较具体的要求发在我的博客上,和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以便班级工作尽快有序开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好班级工作。

  班级的工作有时是老师管得越多,学生能力反而越差。班级工作如果集中到几个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就丧失了。我认为,一个良好班级的建设,它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几个学生的事情,而是全班学生要一致努力的一件事。为此,我将班级工作细化,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让每个学生都分担了一点自己能够做得好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做法的最大收益是:鼓励了一批原来在学习上比较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也有了一些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出了一些能力。

  第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要求。目前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更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集体如果有很大的凝聚力,学生之间有着很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那么,这个集体就一定是很优秀的,同时,这个集体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一个新集体的建立,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形成一股合

  力,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学校在这个学期举行了不少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是借此机会来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

  2、注重教育学生“好好做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育的根本在于一个“真”字,在于教育学生“好好做人”,而教会学生“好好做人”,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老师,在“言传身教”中应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感恩师长。启发学生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提倡让学生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等。进而使学生学会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班级,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国家。

  3、在班级开展“读书、荐书”活动,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我们提高思想和修养,丰富心灵的最好途径。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大师对话;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读一本好书,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一本好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打算在班级每个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上个学期主要是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下个学期可以开展“让学生、家长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读书荐书活动,以后还可以开展书评活动等。

篇五: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但我认为,相当程度上,大家对最常见的教学单位教学班的文化建设,显得还不够重视。就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班级的文化建设。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入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

  二、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三、建立班级内友爱、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鉴于这一点,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平素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来不摆出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势,大家一律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教师有了缺点,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来,学生有不足,教师自然更是责无旁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指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建设性的基础上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种“闻过则改,友好互助”的班级文化悄然形成。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

  四、在诸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几个同学告诉我,每当自己的自制力动摇的时候,就经常能想到集体的荣誉,想到自己班级的奋斗目标,想到自己的责任。应该说,这与班级的文化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班级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让他们走出了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通过一点点尝试,我认识到,爱心和民主可能适合于许多方面,可能尤其适合于教育。的确,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科学的大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我想,如果说成在教育的征程中没有平坦的大道,大概一样成立,我深信,只要有一颗对学生的无私爱心,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热心,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诚心,有完成教师使命的信心,我们的事业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篇六: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远安县洋坪中学

  吴国清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因此,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我校在2005年初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收到了一些效果。下面就如何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积极效应

  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我们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而过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重集体忽视个体;只重共性忽视个性;只重理智忽视情感的做法,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重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学校班级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其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效应。一是具有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集体的要

  求和期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原来品质较差的学生,调入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班级里,班主任对他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他的散漫言行却逐步有所收敛并渐渐改正,能够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就是班级文化导向性在起作用。二是具有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孕育信心,追求成功和乐于交往,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希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更加明确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激发起为了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强烈愿望。三是具有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对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班级学生的偏离行为,把学生的行为引向班级规范的轨道上来。如很多班级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四是具有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五是具有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六是具有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

  二、立足于学校、学生和教师个性,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其他文化的移植,也不是其他文化的翻版,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班级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立足于学校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首先立足于学校的个性。就是要充分借助学校优良的传统校风、学风来建设班级文化。我校有多年的办学历史,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个性教育的特色,学生以自己是学

  校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学校所具有的这种精神物质成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且能够鼓舞学生确定精神上的自尊和自信,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重要立足点。其次是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的某种独特的气质,特殊的才能,专长和爱好,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特殊才能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来建设班级文化。第三是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班级文化的建设必然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才能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础,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如班级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心理倾向,特殊才能等,使其成为班级特色文化成长的土壤。如有的班主任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的特殊才能,成立班级合唱队、运动队、舞蹈队等,组织开展活动,从某些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开始,逐渐扩大影响发展成为班级特色。

  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

  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首先是解放思想,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如有的班在中队长的主持下开

  展生动有趣的辩论大赛、上网的利与弊、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台上正反方针锋相对进行辩论,台下学生不时穿插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支持自己的辩手。通过这样的自主活动,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班级特色文化的活动。如“我的班级我建设,夸夸咱们班,名言激励我成长,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三是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学习竞赛,每周一星,最佳小组评选,小巧手比赛,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各项学科活动“趣味数学竞赛”、“感受书籍,享受阅读”、“小牛犊闯关显神通”、“酿蜜与学习”等,既让学生尽情表现,又能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第四是延伸班集体活动的空间,把班级活动向校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班级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请家长作指导帮助,组织开展春秋游活动、野炊活动、美食活动,到敬老院、小区为民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调查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活动,帮扶互助结队活动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阅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篇七: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

  要

  关键词

  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是班级的灵魂所在,表现了一个班级独特的群体精神,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合;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而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因此,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

  做为整个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整合了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多种要素,形成强烈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如沐春风;它负载着诸多的教育功能:

  1、凝聚功能;班级文化是学生心灵的粘合剂,它使班集体成员紧紧地团结在班级文化周围,使学生产生认同感;班级文化由于寄托了学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因而能让全班同学同甘共苦;2、激励功能;班级文化是学生才能、情趣的集中体现,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此得到升华,激发理创造潜能;3、规范功能;班级文化反映了班集体的共守规范和集体精神,通过无形的软约束,在班内达成一致、和谐和默契;4、审美功能;班级文化以其自身的美吸引、影响着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我们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室环境的建设

  ;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拥有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教育环境对引导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

  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2.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进入高年级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要对班干部积极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

  这样,由于班干部积极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

  ;其实这也是一种环境的建设;俗话说:“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极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正面冲突,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教师应教育学生相互之间学会“信赖、尊重、理解、宽容”,不要斤斤计较;逐步建设一个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文明班级体;注重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4.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营造班级宽松的氛围,建立师生的人文情感,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软件”,也是构建班级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篇八: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2011-09-2209:18:10)

  转载▼

  标签:

  校园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自我表现强,敢想敢做,但同时他们对是非观念淡薄,辨别事物能力差。而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教室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如果仅仅依靠常规的说教去开展,其效果并不突出,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自觉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班级教室物质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班级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知识集散地,人格熏陶地,心灵归宿地。

  3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让学生在其中形成发展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度是人的行为的中介,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要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班级制度的建设,深化制度的文化内涵,用制度来指导、规范学生。例如:制订班规班训、班干部要求、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使得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行为上得以具体体现。同时,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4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4.1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不摆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子,应当真诚公正地面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而不是有某种等级的眼光。学习是学生所追求的,平等也是学生所追求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在任何方面都感到平等的快乐。同时,让自己也加入到学生中去,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类活动,做到以身示教,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班主任要用高尚的精神鼓舞学生,要用真诚的心灵面对学生,要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这样,我们的班级文化才可能朝着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

  4.2班主任应成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主导。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时常联系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精神,增添学生学习生活志趣,开拓思维和扩大视野,以便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4.3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都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处处体现出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以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一如既往地落实、执行班级文化建设。

  5班级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了,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也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以往的追逐打闹,吵吵嚷嚷逐渐消失了,代替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1]。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形课程。

  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

  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首先是解放思想,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如有的班在中队长的主持下开

  展生动有趣的辩论大赛、上网的利与弊、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台上正反方针锋相对进行辩论,台下学生不时穿插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支持自己的辩手。通过这样的自主活动,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班级特色文化的活动。如“我的班级我建设,夸夸咱们班,名言激励我成长,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三是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学习竞赛,每周一星,最佳小组评选,小巧手比赛,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各项学科活动“趣味数学竞赛”、“感受书籍,享受阅读”、“小牛犊闯关显神通”、“酿蜜与学习”等,既让学生尽情表现,又能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第四是延伸班集体活动的空间,把班级活动向校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班级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请家长作指导帮助,组织开展春秋游活动、野炊活动、美食活动,到敬老院、小区为民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调查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活动,帮扶互助结队活动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阅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有好的班级文化和不好的班级文化之分,也可以说有积极的班级文化和消极的班级文化之分。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而消极落后的班级文化却可能让人感到悲观,而失去信心,长期下去,一个班级的状况也就不堪设想。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2、班级文化建设的分层

  广义的班级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

  2.1表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是表面上的文化,是通过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就是物质文化,如刚才提到的桌椅摆放等,它尽管是表面的东西,但它很重要,它最直接体现着班级的外在形象,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左右着班级的外部评价。

  2.2幔层文化:幔层文化是夹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不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在表面通过眼睛不能看到,要深入进去才能看到。主要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到的,它只能被感受到。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3、班级文化的特征

  3.1教育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所说的“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创造一种情境条件和一定的心理气氛,对班级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中大多数人正确、一致的态度,自然成为一种群体压力和活力,这种班级心理环境对班级成员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如教室环境布置、墙报和黑板设计,也能发挥宣传、引导、教育的作用。

  3.2导向(趋同)性:班级文化是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同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学生就能自觉地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需要我们的强制性命令和干预。这可以说是班级文化最本质的一个特点。这一点也正印证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治”理论。行知先生曾提出的“自觉觉人”、“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治治人”,就是自我教育。

  也正因为此,当一个班级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后,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认真学习,使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使班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提高集体凝聚力。

  3.3创造性:班级文化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产生的。因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就必须要有创造性,照抄照搬或者没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就必须和全体同学在取得一致看法的情况下来构筑自己的班级文化。

  3.4民主性:班级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的管理应该民主,在不违背班级文化大文化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小组文化。在建立班级文化时,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尽量多的学生能自动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班级文化能真正发挥其在班级运作中的主导作用。

  4、班级文化的内容

  4.1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一要注重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室环境的相配,注重映衬美;二要精心选择内容,如在教室的两边张贴名人名言或者学生的作品最好,激励学生求知;张贴班训,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就会得到不断加强。三要注意其阶段性和稳定性。带制度性的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而黑板报、书法展之类的就要时时更新,4.2班级制度文化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都相当地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4.3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是指班级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自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班级人际关系,班风、集体舆论、班级成员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这一层面的班级文化是无形的,内隐于班级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之中,并以其为载体,从而使人无时不感觉它的存在,以及由它射透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班级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4.4班级文化活动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能够容易让学生理解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主要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教师应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每周一次的晨会

  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晨会课上,要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展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

  5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5.1班级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的客观需要。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但思想单纯,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校园文化稳定。一是寓教于乐,通过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形成良好政治环境。二是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把学生丰富的情感于“游戏”中有序地流露出来,净化心灵,有组织的疏导和影响班里的思想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5.2班级文化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力量之大,是任何班主任个人不能代替的,这也足以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环境造就人。

  5.3班级文化建设是教与学的必要前提。美国心理学者鲍德温曾说:“自然供给几个可教的原质,为环境及训练决定其结果。”由此可看出,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及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文化属于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班级文化的存在满足了其成员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之中,不仅可以为学习创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和环境,而且亦获得社交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及其各种需要的满足。反之,不良的班级文化则会形成不良的学习环境,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使其中成员有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成员的学习成绩。众所周知,人际关系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明显。但人际关系不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气氛呆板,抑制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差。

  总结: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推荐访问: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要性 文化建设 重要性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