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7篇

时间:2023-05-28 12:05: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所谓的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包括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班级精神的树立等一切和“文化”有关的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在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教育力量,可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质为核心,通过知识传递、艺术熏陶和精神启迪作用于学生思想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教育人、陶冶人、培养人、发展人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成功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地美化学生所处的环境。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让学生在感受到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深刻内涵的同时,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追求美、创造美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我们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也可以试着让教室的一切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师生一起精心布置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期的黑板报,甚至每一张字画,每一条标语,其实都在无声地启发、教育我们的学生。而班级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团结、奉献等可贵的品质。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目前的教育普遍偏向于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把班级的所有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设计、制作、组织、大胆展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无疑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我们班上学期做了几件事。

  第一,美化课堂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往今来,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的例子不计其数,主要就是因为它有潜移默化的育人的功能。教室环境的美化主要包括教室墙壁布置、黑板报设计、班级文明公约以及班训的张贴、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个学期,我班在美化教室环境方面做了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训练)、班级文明公约,布置在教室的醒目位置。

  班队名称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目标、追求,乃至于一个班级的精神,我们的名称是“飞梦中队”,取意为“在复兴的校园里,刻苦学习,快乐生活,积极进取,放飞梦想”。

  班级标语(班训)体现的是班级在某一个阶段的所要达到的要求。考虑到中预年级学生重在各种习惯的培养,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经过我们师生的考虑,把“五到”即“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作为我们班级在中预阶段的班级标语。

  班级文明公约是全班同学约定要遵守的准则,它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还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所以,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班级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班级这个学年的文明公约是“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明辨是非,学会选择;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感恩父母,勤奋学习;知错即改,积极上进。”

  2、发挥学生所长,让墙壁变得“漂亮”起来。

  一是让班级里一些能写会画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带来并张贴在在教室的墙壁上;二是精心设计制作每一期黑板报;三是设计制作了两块用来发表学生作品的kt板,这个学期主要是展示了学生的一些绘画作品以及优秀的课堂笔记、优秀作业等。此外,还在教室前方设置布告栏,把一些通知张贴于此;在教室后面布置了荣誉墙,把班级在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张贴在上面。

  第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更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它能使学生在一定的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两点。

  1、制定适合班情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

  行”,才能最终真正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最好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因为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参照入学教育、《复兴学生手册》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根据中预年级的德育教育重心,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并将规章制度化作比较具体的要求发在我的博客上,和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以便班级工作尽快有序开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好班级工作。

  班级的工作有时是老师管得越多,学生能力反而越差。班级工作如果集中到几个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就丧失了。我认为,一个良好班级的建设,它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几个学生的事情,而是全班学生要一致努力的一件事。为此,我将班级工作细化,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让每个学生都分担了一点自己能够做得好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做法的最大收益是:鼓励了一批原来在学习上比较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也有了一些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出了一些能力。

  第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要求。目前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更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1.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集体如果有很大的凝聚力,学生之间有着很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那么,这个集体就一定是很优秀的,同时,这个集体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一个新集体的建立,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形成一股合

  力,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学校在这个学期举行了不少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是借此机会来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

  2、注重教育学生“好好做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育的根本在于一个“真”字,在于教育学生“好好做人”,而教会学生“好好做人”,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老师,在“言传身教”中应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感恩师长。启发学生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提倡让学生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等。进而使学生学会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班级,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国家。

  3、在班级开展“读书、荐书”活动,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我们提高思想和修养,丰富心灵的最好途径。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大师对话;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读一本好书,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一本好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打算在班级每个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上个学期主要是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下个学期可以开展“让学生、家长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读书荐书活动,以后还可以开展书评活动等。

篇二: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几年来,人们对校园文化已经很熟悉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理性认识到实际操作,一步一步在深化。教育工作者越来越体会到校园文化与班主任工作的密不可分。班主任越来越重视运用文化的视野、观念、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班集体,以努力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个性完满、人格健全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对班级文化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其实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班级文化以及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人格发展、浓厚清纯而又富有朝气、充满幻想的环境氛围等教师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文化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

  在这里我们是把学生的培育和发展看成一种像禾苗茁壮成长一样的农业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人格的是土壤、雨露、阳光、空气和耕耘者的辛勤劳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心灵发展的稚嫩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是潜在的、长期的,而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可能终身受益,也可能终身遗憾。因此,班主任只有用高尚的人格、思想、感情去影响、熏陶、教化,才会取得实效。

  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未来人才的文化人格建设问题,尤其要发展学生的科技、人文等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国民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善、真、勇、美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新人。这是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面临的光荣而又艰巨的跨世纪的历史重任。

  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特别是爱国、报国的情感和志向的培育,就要从小学生抓起,这是一个战略问题。真正的班级文

  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漂亮美丽的校舍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表现为一种束缚、规范型的文化特质,它忽视学生的人格发展,因而形成学生学无特长、学无志趣、高分低能、基础文明素质不高等后果,因而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在“班级文化与学生素质发展”这一课题上作一些探索,同时以此课题为契机,转变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探索新方法、讲究新艺术,树立新形象,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发展。

篇三: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班级建设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班级文化健身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希望对你有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积极效应

  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我们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而过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重集体忽视个体;只重共性忽视个性;只重理智忽视情感的做法,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重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学校班级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其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效应。一是具有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集体的要求和期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原来品质较差的学生,调入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班级里,班主任对他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他的散漫言行却逐步有所收敛并渐渐改正,能够跟上集体的步伐,其实这就是班级文化导向性在起作用。二是具有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孕育信心,追求成功和乐于交往,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希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更加明确作为

  集体的一分子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激发起为了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强烈愿望。三是具有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对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班级学生的偏离行为,把学生的行为引向班级规范的轨道上来。如很多班级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四是具有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五是具有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六是具有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

  二、立足于学校、学生和教师个性,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其他文化的移植,也不是其他文化的翻版,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班级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立足于学校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首先立足于学校的个性。就是要充分借助学校优良的传统校风、学风来建设班级文化。我校有多年的办学历史,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个性教育的特色,学生以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学校所具有的这种精神物质成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且能够鼓舞学生确定精神上的自尊和自信,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重要立足点。其次是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的某种独特的气质,特殊的才能,专长和爱好,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特殊

  才能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来建设班级文化。第三是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班级文化的建设必然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才能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础,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如班级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心理倾向,特殊才能等,使其成为班级特色文化成长的土壤。如有的班主任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的特殊才能,成立班级合唱队、运动队、舞蹈队等,组织开展活动,从某些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开始,逐渐扩大影响发展成为班级特色。

  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首先是解放思想,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如有的班在中队长的主持下开展生动有趣的辩论大赛、上网的利与弊、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台上正反方针锋相对进行辩论,台下学生不时穿插发表一些自己的看

  法,支持自己的辩手。通过这样的自主活动,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班级特色文化的活动。如“我的班级我建设,夸夸咱们班,名言激励我成长,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三是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学习竞赛,每周一星,最佳小组评选,小巧手比赛,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各项学科活动“趣味数学竞赛”、“感受书籍,享受阅读”、“小牛犊闯关显神通”、“酿蜜与学习”等,既让学生尽情表现,又能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第四是延伸班集体活动的空间,把班级活动向校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班级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请家长作指导帮助,组织开展春秋游活动、野炊活动、美食活动,到敬老院、小区为民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调查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活动,帮扶互助结队活动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阅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的分类

  1、初级班级文化:初级班级文化指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结束阶段,2、中级班级文化:中级班级文化指高中到大学毕业教育结束阶段,3、高级班级文化:高级班级文化是进入社会后经历的在社会中形

  成一定角色分工阶段。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介绍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征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功能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事、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活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提升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学生。

  理念设计

  1.学校教育理念;2.学生行为信条;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远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教育的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艺术设计和实施

  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生动艺术展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氛围,起到促进、维护、渲染的作用。

  品牌规划设

  1.学校名称设计;2.学校标志设计;3.学校名称标准字体、标准色设计;4.校园环境品牌应用系统设计;5.学校办公文件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对学校名称、标志、整体形象系统的统一化设计和应用,在学校内部面对师生、在学校外部面对公众,传达一个统一的视觉化的学校品牌形象,能够起到赢得公众信赖、提升师生自信、增加校园凝聚力的作用,并为学校的各项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品牌推广策划

  1.学校宣传《画册》设计和印刷;2.编辑和设计《学校内刊》;3.编辑和设计学校《校史》;4.策划和辅导设计《班级文化专刊》;5.策划和设计社会公益活动;6.策划新闻报道;7.策划和完善学校网站;8.校歌创作;9.校园形象宣传片创意;10.学校品牌整体传播策略。

  上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完善。其成果将影响学校的文化内涵,并形成可持续的优良传统。其中,具体的品牌传播行为,将多角度地把学校形象全方位传达给受众,从而树立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篇四: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2011-09-2209:18:10)

  转载▼

  标签:

  校园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自我表现强,敢想敢做,但同时他们对是非观念淡薄,辨别事物能力差。而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教室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如果仅仅依靠常规的说教去开展,其效果并不突出,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自觉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班级教室物质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班级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知识集散地,人格熏陶地,心灵归宿地。

  3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让学生在其中形成发展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度是人的行为的中介,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要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班级制度的建设,深化制度的文化内涵,用制度来指导、规范学生。例如:制订班规班训、班干部要求、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使得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行为上得以具体体现。同时,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4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4.1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不摆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子,应当真诚公正地面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而不是有某种等级的眼光。学习是学生所追求的,平等也是学生所追求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在任何方面都感到平等的快乐。同时,让自己也加入到学生中去,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类活动,做到以身示教,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班主任要用高尚的精神鼓舞学生,要用真诚的心灵面对学生,要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这样,我们的班级文化才可能朝着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

  -页脚--

  -

  4.2班主任应成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主导。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时常联系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精神,增添学生学习生活志趣,开拓思维和扩大视野,以便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4.3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都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处处体现出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以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一如既往地落实、执行班级文化建设。

  5班级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了,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也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以往的追逐打闹,吵吵嚷嚷逐渐消失了,代替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1]。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形课程。

  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页脚--

  -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页脚--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首先是解放思想,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如有的班在中队长的主持下开-页脚--

  -展生动有趣的辩论大赛、上网的利与弊、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台上正反方针锋相对进行辩论,台下学生不时穿插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支持自己的辩手。通过这样的自主活动,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班级特色文化的活动。如“我的班级我建设,夸夸咱们班,名言激励我成长,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三是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学习竞赛,每周一星,最佳小组评选,小巧手比赛,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各项学科活动“趣味数学竞赛”、“感受书籍,享受阅读”、“小牛犊闯关显神通”、“酿蜜与学习”等,既让学生尽情表现,又能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第四是延伸班集体活动的空间,把班级活动向校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班级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请家长作指导帮助,组织开展春秋游活动、野炊活动、美食活动,到敬老院、小区为民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调查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活动,帮扶互助结队活动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阅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页脚--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有好的班级文化和不好的班级文化之分,也可以说有积极的班级文化和消极的班级文化之分。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而消极落后的班级文化却可能让人感到悲观,而失去信心,长期下去,一个班级的状况也就不堪设想。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2、班级文化建设的分层

  广义的班级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

  2.1表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是表面上的文化,是通过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就是物质文化,如刚才提到的桌椅摆放等,它尽管是表面的东西,但它很重要,它最直接体现着班级的外在形象,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左右着班级的外部评价。

  2.2幔层文化:幔层文化是夹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不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在表面通过眼睛不能看到,要深入进去才能看到。主要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到的,它只能被感受到。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3、班级文化的特征

  3.1教育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所说的“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创造一种情境条件和一定的心理气氛,对班级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中大多数人正确、一致的态度,自然成为一种群体压力和活力,这种班级心理环境对班级成员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如教室环境布置、墙报和黑板设计,也能发挥宣传、引导、教育的作用。

  3.2导向(趋同)性:班级文化是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同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学生就能自觉地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需要我们的强制性命令和干预。这可以说是班级文化最本质的一个特点。这一点也正印证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治”理论。行知先生曾提出的“自觉觉人”、“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治治人”,就是自我教育。

  也正因为此,当一个班级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后,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认真学习,使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使班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提高集体凝聚力。

  3.3创造性:班级文化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产生的。因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就必须要有创造性,照抄照搬或者没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在建立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就必须和全体同学在取得一致看法的情况下来构筑自己的班级文化。

  3.4民主性:班级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的管理应该民主,在不违背班级文化大文化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小组文化。在建立班级文化时,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尽量多的学生能自动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班级文化能真正发挥其在班级运作中的主导作用。

  4、班级文化的内容

  4.1物质文化

  -页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一要注重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室环境的相配,注重映衬美;二要精心选择内容,如在教室的两边张贴名人名言或者学生的作品最好,激励学生求知;张贴班训,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就会得到不断加强。三要注意其阶段性和稳定性。带制度性的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而黑板报、书法展之类的就要时时更新,4.2班级制度文化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都相当地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4.3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是指班级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自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班级人际关系,班风、集体舆论、班级成员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这一层面的班级文化是无形的,内隐于班级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之中,并以其为载体,从而使人无时不感觉它的存在,以及由它射透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班级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4.4班级文化活动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能够容易让学生理解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主要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教师应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每周一次的晨会-页脚--

  -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晨会课上,要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展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

  5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5.1班级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的客观需要。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但思想单纯,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校园文化稳定。一是寓教于乐,通过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形成良好政治环境。二是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把学生丰富的情感于“游戏”中有序地流露出来,净化心灵,有组织的疏导和影响班里的思想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5.2班级文化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力量之大,是任何班主任个人不能代替的,这也足以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环境造就人。

  5.3班级文化建设是教与学的必要前提。美国心理学者鲍德温曾说:“自然供给几个可教的原质,为环境及训练决定其结果。”由此可看出,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及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文化属于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班级文化的存在满足了其成员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之中,不仅可以为学习创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和环境,而且亦获得社交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及其各种需要的满足。反之,不良的班级文化则会形成不良的学习环境,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使其中成员有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成员的学习成绩。众所周知,人际关系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明显。但人际关系不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气氛呆板,抑制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差。

  总结: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页脚--

篇五: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关于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几年来,人们对校园文化已经很熟悉了。

  由不重视到重视,由理性认识到实际操作,一步一步在深化。

  教育工作者越来越体会到校园文化与班主任工作的密不可分。

  班主任越来越重视运用文化的视野、观念、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班

  集体,以努力培养面向二^一世纪的个性完满、人格健全的新一代建

  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对班级文化这个概念比较陌生。

  其实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班级文化以及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人格发展、浓厚清纯而

  又富有朝气、充满幻想的环境氛围等教师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文化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极其

  重要的组成部分。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

  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

  在这里我们是把学生的培育和发展看成一种像禾苗茁壮成长一样

  的农业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人格的是土壤、雨露、阳光、空气和

  耕耘者的辛勤劳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心灵发展的稚嫩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

  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是潜在的、长期的,而不是一下子就

  可以看出来的,是一种深层

  次的影响,可能终身受益,也可能终身遗

  憾。

  因此,班主任只有用高尚的人格、思想、感情去影响、熏陶、教

  化,才会取得实效。

  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

  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未来人才的文化人格建设问题,尤其要发展学生

  的科技、人文等素质,培养二^一世纪的国民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品质,培养二^一世纪的具有善、真、勇、美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新人。

  这是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面临的光荣而又艰巨的跨世纪

  的历史重任。

  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特别是爱国、报国的情感和志向的培

  育,就要从小学生抓起,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真正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漂亮美丽的校

  舍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班风、班训等熏育

  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表

  现为一种束缚、规范型的文化特质,它忽视学生的人格发展,因而形

  成学生学无特长、学无志趣、高分低能、基础文明素质不高等后果,因而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

  将在

  班级文化与学生素质发展这一课题上作一些探索,同时以此课题

  为契机,转变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探索新方法、讲究新艺

  术,树立新形象,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

  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发展。,我校

  (浒澪实验小学)提出了上述课题。

  二、课题内容的内涵界定【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设班级

  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

  化人格的影响活动。

  这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

  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之综合存在。

  【精神氛围】是学生和教师以及班集体融为一体、团结一心、情

  意通畅、富有个性和活力的精神力量。

  文化制度指的是正规的、学校要求的社会主导文化价值观念,特

  别是如何根据班级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共同遵守共同遵守和共享的“约法三章、承诺和责任。

  【文化关系】

  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亲切、文明、平等的关系,它通过班风、班级气氛、人际关系等方面充分表现出来,它不是政治关系,也不是经济关系,而是不可分割的传承、和谐、情

  意、精神互动关系。

  【文化环境】指的是体现班级师生意志、情感、喜好、审美情趣

  以及人格品味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状态,这是一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因为,典型的环境塑造典型的人格,人又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创造

  和改变着环境。

  班级文化在小学是与儿童文化密切相关的,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童趣性、想象性、开放性以及趣味性。

  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班级文化活

  动能够配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功

  能。

  如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文体活动、班报等形式,寓德育于各项活

  动之中,从而把班级所需要的行为方式树立起来,让学生知道班级和

  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

  班级文化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着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

  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使学生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信息,获得感悟和

  启迪。

  2、发展学生的智能潜能小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课

  堂教学常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

  班级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智力游戏等

  “活动教育文化活

  动,能使他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班级文化能够唤起和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形成一种催人

  积极进取的良好气氛,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

  3、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的孩子生长在一个喜静的东方国度里,好静不好动,刻板少活泼是许多小学生的性格弱点。

  现代人需要

  “多运动,会工作,会娱乐,高效率,开展班级体育活

  动、文娱活动等,寓教于乐,能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审美和

  未来的生活情趣,也能丰富想象、美化心灵,增强体质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以上班级文化的含义、结构和功能来看,班级文化是一种规则

  的知识,包括一些见解、处事方法、信念、价值及经验,是在团体的每日生活当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三、研究内容

  (子课题)与研究要点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学校

  实

  际,我们将课题研究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子课题):1、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研究

  ;2、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研究

  ;3、班级文化制

  度建设研究

  ;4、班级文化关系建设研究。

  通过多轮商讨,我们确定了各个子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下:

  1、班级

  文化建设的目标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塑造学生的文化人

  格,即重视学会用文化等手段把学生培育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

  纪律、有能力、懂合作、会创造、个性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格。

  而文化人格的建构、培育是教育者的理想、科学追求,它比单一、狭义的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上的性格、人格概念具有更深刻的丰

  富的内涵,更具有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用文化视野看学生发展,建构文化人格

  从小学班级文化做起,同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教育观走向人格的教

  育观。

  2、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研究班级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班级

  精神文化环境两大块,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立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班主任需要向班集体和学生付出

  全身心的爱,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培养和发扬班集体的优

  良传统,需要与班干部和学生一起共同精心策划和营造。

  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

  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对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每面墙、每个角落都有教

  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无论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名

  言图片标

  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要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

  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

  “说话。

  我们主要是从布置教室、办好班报、建好图书角、办好创新作业

  墙等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的。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

  训,同时可以通过班徽、班歌、班旗、班花,班级颜色等来加以体现,而这些文化创造活动和文化教育手段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即使有也是千篇一律,,我们学习了有关校园文化和班级文

  化建设的经验,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少年

  儿童思维、性格中的长处和特色,激励他们积极创造,争做主人。

  3、班级文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度是一种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价

  值导向的作用,班级中的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资

  源,是为孩子们的个性成长创造一种特有的文化环境。

  班级的制度建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它体现在小学生学校生

  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以制度的约束力去规范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准

  则。

  就其特点来看,主要分为正规制度和非正规制度两个大的方面。

  一般来讲,正规制度是由学校制定的,是一种

  “预设性的制度,它

  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制约,诸如作息

  制度、考试制度等等。

  正规制度一般又被视为一种硬性制度,它对行为的规范往往是外

  在的和基本的。

  非正规制度是由班主任根据正规制度的要求,经过班主任独立思

  考而创造

  出来的行为规范。

  非正规制度一般可看作一种软性的制度,它不是通过外在的规范

  制约学生,而是以积极的倡导作用发挥建设性的教育功能,它的内容

  常常比正规制度更灵活、更丰富。

  4、班级文化关系建设研究老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从

  古代的教育家到今天的研究者,没有能离开教师和学生来谈论教育问

  题的。

  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学校与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因为师生关系的性质是影响和决定班级文化关系的根本因素,而

  注重师权,强调教师的权威,是我国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改变

  传统的学校文化,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任

  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关系建设的中心课题,这

  是我们对数千年来的传统师生关系进行挑战与改造的一次勇敢的实践,要使教师的不当权威从我们的学校中消亡,要把学生的权利与自由还

  给学生,这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我们应确立的教育

  信念。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掌握科学的师生交往的策略与原则,改

  变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陈旧观念,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经过全体研究人员艰苦不懈的努力,课

  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形成了

  5万字左右的《班级文

  化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论文集,其中大多数论文已在有关刊物上发

  表,已初步探索出有关普遍推广价值的教育模式,有几篇专题论文在

  国家、省市教育报刊上发表。

  我校多名老师老师先后赴全国各地机构、学校参与了专题研讨,并有论文交流获一等奖。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成为全县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先进学校之一,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读书优秀小组

  “江苏省少先队功勋大队

  “南通市模范学校

  “南通市文明单位

  “南通市少

  先队先进集体

  “如东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如东县青年文明号,连续多年

  被评为“花园式单位。

  近年来,我校小学生鼓号队代表如东县参加南通市第三届少代会

  表演被评为

  “南通市最佳鼓号队。

  今年

  6月份在县鼓号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自行排练的文娱节目先后有十几次参加上级汇演,均获等级

  奖。

  我校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取得了喜

  人的成绩,其中读书活动小组受到团中央的表彰,计算机小组曾有

  50多人次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科技组制作的100多件标本送市参加展览,学校乒乓球、篮球均在市县比赛中多次获奖,多名学生被输送至市县

  少体校参加培训。

  在研究过程中,广大教师深知要发展学生的素质,学校必须高度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1、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设

  良好的氛围。

  比如,组织学生自编小报,设计板报,自编自演课本剧,搜集名

  言警句等等,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

  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及审

  美能力。

  2、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之以行的作用。

  班级文化能向学生宣传做人的道理,能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

  法,让学生懂得课本外的知识,能使学生受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熏陶……3班级文化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着

  桥梁纽带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单凭班主任老师一味的说

  教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满足学生关于集体主义的心理体验。

  而这些活动大多是班级文化的范畴,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加强,能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集体班级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从而

  实现自我教育。

  4、班级文化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舆论引导,使学生

  明辨是非,祛邪匡正。

  我们平时不难看到,一个恃强凌弱、企图打人的蛮横学生,会在

  集体舆论面前缩手缩脚,一个干了损人利己的坏事的学生,会在班级

  文化的强烈谴责下低头。

  因此,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引导和培育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使之成为道德评价和学生实现

  自我教育的手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深刻的指导性意义和理

  论研究价值,对照课题研究计划,我们基本完成了预定任务,课题接

  近结题,但我们认为对此课题的研究只是暂告一段落。

  我们深知,对照形势发展的要求,由于研究力量、研究时间的限

  制,尚有部分内容研究得不够深入,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对此课题再作深入的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融科

  学性、艺术性、实验性、创新性于一体的跨世纪的特色学校而奋斗美

  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在《教学社会学》

  (1932)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开班级文化研究之先河。

  20世纪

  50年代与

  60年代,美国的科尔曼、克拉克与英国的哈

  格里夫斯等人关于青年文化、学生文化类型的探讨导致班级文化研究

  进入系统化与科学化阶段。

  70年代以来,以英国教育社会学界为主的关于学校教育知识与班

  级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才促使班级文化研究从

  "输入-输出"研究转向

  "黑箱研究"。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

  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

  内涵。

  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

  命。

  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

  的结晶。

  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

  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

  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班级文化可分为

  "硬文化"和"软文化

  "。

  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

  ",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

  的画像

  ;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

  ;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

  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

  ;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

  ";悬挂

  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

  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

  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

  ;观

  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制度和观

  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

  为文化。

篇六: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滨州市技师学院

  王雪峰

  齐凤云

  摘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性、驱动性、规范性、渗透性、凝聚性、激励性。因此,从班级文化的四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提出建设措施,方便其他学校的参考。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班级文化是客观存在于班级内部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渗透在班级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以及班级活动等各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认识到文化在班级管理和育人中的功能,并通过优化班级文化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1、班级文化的特性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班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集体的要求和期待。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孕育信心,追求成功和乐于交往,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希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更加明确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激发起为了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强烈愿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班级学生的偏离行为,把学生的行为引向班级规范的轨道上来。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

  2、对四种班级文化的认识及其建设的操作要点:

  (1)精神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特色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具体要求:

  各班制定本班的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规),力求语言通俗,学生易记,以此为学生导行;班级精神格言(班训),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主题、根据班情,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催人奋进,用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述。然后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主题,制定本班的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

  (2)制度文化。在班级集体中,通过学生自主制定,教师参与指导,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建立各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价体系,形成一定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具体要求

  ①主任确定班级制度文化总体框架——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各项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3)物质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

  具体要求:

  ①根据本班班训,确定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对班训的解读),要符合本年段学生特点、符合班情。

  教室讲台上不得摆放粉笔盒、板擦及摄像头以外的任何物品,并保持整洁干净。教室如有储物柜必须摆放在黑板左侧墙角。

  教室的课桌椅的摆放要做到整齐划一,横平竖直,课桌内不得遗留废纸、铅笔屑、食品包装袋等垃圾。

  ②根据本班班训,布置班级文化特色墙。文化墙布置的具体要求:其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其二,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如班训、班规,班牌、班徽;其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其四,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③全校交流评估。要求以学生或教师解说的形式、参观访问的形式呈现班级物质文化形态。(建议可从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训的提出、班规的形成、文化墙的布置等方面进行解说。可由多个学生参与。)

  (4)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班主任

  老师要以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的宗旨就在于焕发出孩子自我教育的潜质,在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以打造“红色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

  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参考文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陆玲花.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中队文化.班主任,3、沈永铭.教会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主任,4、占玉芳,杨勤学.班集体建设三部曲.班主任之友,5、李炳南,陈家麟.谈班级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2004,2004,(5).2001.

  2004.

篇七: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班级文化活动的意义

  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班级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班级文化活动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播,它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彼此的情况,以及更加深入地了解班级的文化,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同学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其次,班级文化活动能够提高班级气氛。班级文化活动有助于改善班级学习气氛,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思想,分享心得,激发思想,提升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积极性。

  此外,班级文化活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班级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加强思想素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班级文化活动对班级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气氛,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组织班级文化活动,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交流和探索,从而使班级更加团结、精彩。

推荐访问:班级文化建设意义是什么 文化建设 班级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