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7篇

时间:2023-05-31 12:00: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以解决本校课程实施中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

  ----以研究、解决本校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根本目的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一类课程,其中的“校本”有三个基本要素: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校本教研”是学校为了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其中的“校本”指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校本的,而不是教研活动开展的范围。所以,校本教研中“校本”的三个要素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多种途径。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在已有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是在激励政策下教师的自愿行为,需要经过立项审查。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般为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等文字形式。

  -1-

  “校本教研”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是面向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校本教研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可以提炼为校本的教研课题,组织合作团队进行研究(不用立项),及时解决问题,推广经验。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提升价值的教研课题,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申报立项课题。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观点(共识)

  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是学校的重点工作。

  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评价制度,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纳入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体现在学校工作(教学)计划中。

  2、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推进校本教研的“带头人”。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带头做校本教研的校长,就有一所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

  3、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转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教研文化。(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

  在扎根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理念下,依托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或教师自愿组成的团队,创设开放的环境,通过制度+文化,使教师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以

  -2-

  开放的心态参与教研活动,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务实、有效、持久发展的教研机制和新型教师职业文化。从纲性的(制度)管理发展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4、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整合与提升。

  (1)校本教研制度是我国传统教研制度的重建。

  (2)校本教研是我国学校自主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从我国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看,许多全国有名的中小学,在办学思想、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有许多“校本”的经验和做法。

  (3)校本教研是国外经验与我国特色的整合。

  从国际范围看,日本在上个世纪开始的教师“授业研究”(LessonStudy,即课例研究)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日本的“授业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同自己的学生一起做研究。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进行观察、反思和修改计划”循环的教学研究行动,一般是由大学教授与学校教师的“自愿者”共同做。授业研究另一含义是“研究授业”(StudyLesson),即向社区开放学校和课堂,公开研究课,其重要目标是改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关系,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置于“职场”之中。

  -3-

  日本这项研究的效果得到国际的认可。在美国,授业研究被视为“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而推广,新加坡、伊朗等一些国家也正在学习授业研究。

  授业研究对我们的启示:第一,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行动;第二,我国的课程管理机制和50年的传统教研网,是我国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机制。一方面,行政推动、建立制度把日本的“自愿者”行为变为对每个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各级教研员不但在数量上弥补了专业研究人员的不足,而且架起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独具优势的开展教学教研的中介。

  5、教研机构要转变职能,由教学管理转换为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全面、有效实施的保证,是新课程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各级教研机构作为我国特设的业务指导部门,应充分认识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任务,尽快实现工作职能的转换。

  各级教研机构要淡化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职能,强化以课程、教学、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要通过建立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机制,努力发现、培养、形成能够在本地充分发挥骨干作用的专业团队,实现专业人员“本地化”。同时,注意发现或与教师合作创新典型经验,及时推广,用点上的成功经验来推动面上的工作,最大限度

  -4-

  的实现资源共享。教研机构要成为三个中心:

  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心

  信息、经验、资源交流中心

  6、“本地化”的专家团队是校本教研的主要“专业引领”队伍。教研人员转变角色、与教师合作共建是校本教研活动创新的关键。

  教研员角色至关重要。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教研员是推进新课程的关键。

  教材专家----教研员----教师

  教研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和研究中的困难与问题,提供专业指导、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

  教研员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要由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培训者、鉴定者,成为通过对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组织者、合作者。要由一般性的号召、组织、检查变为通过深入课堂、面对面的观察、诊断和交流,实现有效的指导(亲身体验、现身说法)。

  由说课、听课----亲身实践,现身说法。

  由居高临下的点评----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由经验型的培训----现实问题的专业咨询和服务。

  教研员要与教师建立新型的伙伴合作关系。虚心向教师

  -5-

  学习,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引领能力。

  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要读懂教师----理解教师的设计思想和意图。

  要读懂课堂----能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分析。

  7、区域推动,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校本教研规范化、经常化的根本保证。

  8、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对学校现状、教师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是校本教研不断深入、有效开展的关键和切入点(着眼点)。

  -6-

篇二: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校本教研研究什么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具体地说,校本教研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利用与整合本校的教育资源,以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以提高本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以促进本校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二、校本教研研究什么?

  学校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均等教育、发展个人潜能的场所。学校工作的运作,在于营造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激发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⒈校本教研的参与者与实践者。

  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关于人的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体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自我反思),教师群体是校本教研的力量(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向导(专家引领)。这三者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⒉校本教研的研究范畴。

  校本教研,是学校本级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它研究的范畴、它研究的内容,不单单是教学工作,它包括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按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社团工作、体育卫生工作、财务后勤工作等等。按人员类别可分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勤杂人员等。总之,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为育人服务的,可以说成是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建设者的接班人。

  ⒊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

  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会碰到困难,就会遇到问题,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寻求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在研究。

  问题解决了,工作做好了,这就是成果。或许,工作没有理想的效果,可以从中汲取教训,这也是成果的另一方面,另一种体现形式。校本教研可以研究学校行政管理研究,学校班级管理研究,学校规章制度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学校教师工作研究,学科教学研究等6个方面的问题。

  ⑴学校行政管理研究。

  他们的运作方式应是:检查督促、评估奖励、和谐推进。要积极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和谐的工作环境”。

  ⑵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班主任应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要与学生沟通,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包括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家庭条件好的、家庭条件差的、身体素质好的、身体素质差的、个性内向的、个性开放的、好动的、爱静的、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要协同家长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袋。

  ⑶学校规章制度研究。

  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研究制度。制度的制定,其目的是促进工作,制度要建立在“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上,这里的一“跳”一“摘”就是校本教研的内容。“⑷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要真正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生活、政治思想、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学生心理、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优点缺点、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周边环境、媒介影响??。

  ⑸学校教师工作研究。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主力军。要研究教师需要什么,要研究教师在想什么,要研究教师教学能力怎样,都是值得关心与研究的。

  ⑹学科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为教学服务,这一块的校本研究参与的人最多,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不管怎样,发展个性、培养个性、激活思维、引导创新是学校教学工作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校本教材,作业设计,作业批改,教学反思,跟踪调查,个案分析,因材施教,个性张扬等。

  课堂教学:以研究教法、学法为主;

  课外学习:以研究运用、实践为主;

  校本教材:以研究整合教育资料、丰富教学知识为主。

篇三: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校本研究简述

  一、校本研究的内涵及特征1。校本研究的概念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从学校或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校中人的发展、事的改进为研究的主题,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研究活动。2。校本研究的特点

  校本研究以学校为基础而进行,它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注重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3。校本研究的性质首先,它属于学校文化的范畴,同时又超越了学校教育研究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其次,它又具有浓郁的现实性。校本研究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学校、教师或班级,而是面向所有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员工。二、我校开展校本研究的主要做法

  4。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在深化课程改革中,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派送老师参加省市各种培训班,听专家的讲座,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也鼓励老师们平时多看一些书籍,让大家共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教学服务。5。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

  校本研究以学校为基础而进行,研究者就应该站在实践的角度,-1-

  从实践的需求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校本课程,这样才能使得校本研究的路子走得更宽。6、以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采用网上研讨的方式,使得教师可以随时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便于互相切磋,吸收别人的经验,增加教师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激发老师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开拓老师视野,提高科研意识,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7、建立网上学习的资源库

  四、校本研究的意义校本研究能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能使学校有一个清晰的办学目标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五、校本研究的价值与影响校本研究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

篇四: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校本教育研究的概念与类型

  作者:杨恩硕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2期

  摘

  要:校本教育就是以学校为本的教育活动,教学目标涵盖到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于实现自我和谐、环境和谐以及师生和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校本教育研究的概念与类型进行分析、关键词:校本教育研究;概念;类型

  当前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主要靠教育,教育的发展要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进行新课改的研究,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落后,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比较传统,没有注重把更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面对这些矛盾,我们政府必须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让学校教育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受到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的教育。在当前教育形式下进行校本教育的研究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一、校本教育的概念

  所谓校本研究是指在中学和小学开展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校本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是重点领域和特殊领域。它包括改进学校的教学和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解决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是谁,是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行政领导,还是教育的实施者校长、教师,很显然应该是校长和教师,他们身处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对学校的环境、教学、学生、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切身的体会和参与,校长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是进行校本教育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充分调到他们的积极性,搞好校本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校本教育研究是以校为本的研究,它以学校的教学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且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教师进行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校本教育研究,它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教师自身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以及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等。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是一项细致的活动,作为教师和校长有责任进行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二、校本教育研究的意义

  我们探讨了校本教育研究的概念,下面我们进一步说明校本教育研究的意义。首先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问题,教师面临家长、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让教师身心不在疲惫,如何让师生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进行校本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求

篇五: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校本研究简述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课改,校本教研成为一个热点。那么何谓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就是基于学校实际和本校特色,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自主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即研究者”为理念,以校为本、以校定题、以校为主、以校为范,充分发挥校本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校本研究的必要性1。教师培训应该着眼于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的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这里所说的学习和发展不仅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更是指学生人格的形成、生命的发展和学生价值观的确立。由此可见,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如果还停留在原有的角色和水平上,那么他们就无法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因此,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校本教研主体是教师。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只有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就是基于学校实际和本校特色,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自主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即研

  -1-

  究者”为理念,以校为本、以校定题、以校为主、以校为范,充分发挥校本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校本研究的过程是多元化的。首先,每位教师都是教学研究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探索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加强自身教学修养,完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优质、高效,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次,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帮助教师建立健全相关的教研制度和教研网络。

  校本教研对象是学生。为了使学生成为“四有”人才,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篇六: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校本教育研究

  校本教育研究,就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它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涵盖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等。教师所从事的教育研究主要就是校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达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师师和谐、生生和谐、自我和谐、环境和谐,从而构建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一、校本教育研究意义分析

  1、教育研究是教师健康生活方式

  课程改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业本身决定了这一职业的挑战性:来自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升学压力;来自课堂教学的压力,包括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业务提高问题;来自教师自身职称评定和升级的压力;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包括生活保障和子女升学、就业问题,等等。

  许多校长反映,目前教师的负担问题非常突出。他们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没有时间去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教师活得太累,负荷太重。师生心理失衡,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师的心理失衡。教师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如何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如何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所遇到的这样那样的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将教师从每天都身心透支的亚健康或职业枯竭中解放出来?如何让教师在繁忙的职业生活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愉悦与满足?答案只有一个:

  教师自己解放自己,走教育研究之路,在教育研究中学会健康生活,学会享受生活。教师要把教育研究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乐此不疲。要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学会探究、学会规划、学会行动、学会管理时间经营时间、学会管理生命经营生命。要勤于动手,勤于写作,随手记下所谓“琐事”,记下思想上的灵感与火花,为日后的“大手笔”作好资料的收集与铺垫。教学是一种艺术,一种艺术就需要我们先做学徒,去体验,去创造,去创新;教育是科学,科学就需要研究;教育是事业,事业就需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三者合而为一,你就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最终实现专业成长。

  2、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项指标是: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运用能力;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敏锐的教育研究意识和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做好人生的规划,把握好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这一重要的社会实践。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者,让社会听到教师的声音,这是国际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位教师,当他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这样的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时候,他对教育、教学的实践就注入了研究的态度甚至是这种行为。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要研究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活动

  有教育的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现教育的意义。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沟通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桥梁,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创新知识,增长才干,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

  3、教育研究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是人类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文化建设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研究、行为风范和文化生活等构成了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师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核心(李金初)。教育研究本身是教师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由于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研究对于教师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教育研究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学校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学校文化建设层面认识和审视教育研究,更加凸显出教育研究对全面构建学校文化,整体提升办学品位的促进与支撑功能。

  二、校本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

  实现研究内容与价值的桥梁是研究方法。校本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基本研究方法

  就是要按照研究课题的研究范畴,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和浏览,了解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有

  待研究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信息,结合自身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和研究需求,确定要研究的课题。只有科学准确定位,课题研究才有意义,课题成果才有价值。教育文献研究是基本的方法,你不管做什么研究,首先要学会进行文献研究。

  2、经验总结法-------人们常用的方法

  教师在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李秉德)。当前,大量的论文实际上都是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找准总结角度,确定论文题目。第二,做好资料收集工作。第三,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综合,梳理出自己体会最深、有创新、有借鉴性的内容,适当分类。最后,撰写经验总结论文。撰写的方法是,先是概述,然后按逻辑顺序列出小标题,使人看了小标题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行动研究-------当前倡导的方法

  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和反思,议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具有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研究、为改进行动质量研究的特点。其步骤一般是: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结果-----修订修订计划直至问题解决。

  4、教育叙事研究------大众化的方法

  叙事研究是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教师通过对具体教育教学经验与事件的描述与解释,自己讲自己的故事,观察、记录和思考生活。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大众化的研究方法,人人都可以做,不就是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故事就有情节,故事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发展有高潮和结局。注意,故事一定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是听别人说的,更不是杜撰出来的。我们在课堂内、课堂外的体验,你最后写出来,就是一个教育叙事研究。

  5、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应身体力行的方法

  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延伸,有人将此研究概括为“生动的教育故事和精彩的点评的完美组合”。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事形式,向人们提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一个教学案例包括主题、背景、情境描述、结果和评析。

  6、教学课例研究------很有实效的方法

  课例研究是一种案例性的校本行动研究。课例是指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课例研究活动是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所做的一系列讨论,是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着重于对教学设计的探讨,一般分为两种: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对某节课某些片段的研

  究。包括以下环节:确定主题,选择课例;由一位教师上一节所选课例的常规课,体现教师本人教学经验和风格;设计新课例;实施新课例;群体诊断修正;形成课例。对某节课的某些片段的研究,教学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片段的教学实际场景,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全过程,并就教学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思考和讨论。其表达形式为:教学设计意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7、教育实验法------实证研究法

  教育实验法源于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法。由于教育是人的复杂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实验在对实验因素方面的控制不如自然科学实验那样严格。教育实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解答假说或理论构想,并加以科学论证,有计划地干预教育教学过程,对实验对象即学生施以新的教育影响,从中收集、整理事实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确定实验影响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就假说的验证结论和效果作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判断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实验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教育实验一般较难操作。

篇七: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认识

  第一篇: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认识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认识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新阶段的背景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究,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成为我国中小学校教科研的主流模式。校本研究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转向“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针对“教育问题”并引起?“反思和行动”的“校本行动研究”。

  校本研究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将教科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重点指向了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研究又是一种基于合作、开放的教育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校际互动、合作学习和区域推进。除了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之外,校本研究也把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其核心要素,要求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团队学习,促进知识流动,推动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教学型”校本教研与“研究型”校本教研

  是两种常见的形态。

  1、“教学型”校本教研

  ——围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课”,把研究融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

  ——以“课”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课例”,也包括“说课稿”、“教学叙事”、“教学实录与反思”和教学论文等。

  2、“研究型”校本教研

  ——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某个侧面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教师(的教学能力)”,把研究融入教学、教研、学习、培训的全过程。

  ——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案例”,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3、两者的关系

  ——既提倡教学型教研,打破校本研究“神秘感”:教师都能够进行校本研究。——更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校本研究“狭窄化”:教师不仅仅只研究如何上好课。

  ——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改变目前的教研活动单纯关注教材教法和学生成绩的做法,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教研的重点,创导反思型教研模式,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实现从宏观理念到微观教学的转变。

  4、推进校本研究的6大行动策略。即:

  (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培育教师研究状态;

  (2)以教师博客支持教育叙事:搭建网络叙事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

  (3)以观察研究深入课堂教学: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4)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5)开展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实现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的结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6)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创新教研制度,重构教研文化,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6、“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做法

  (1)建立共同愿景,开展观念更新的“破冰”行动,动员教师广泛参加校本研究;(2)以叙事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善心智模式,营造反思文化氛围;(3)以教师博客和网络教研为联结点,打开交流互动的窗口;(4)以教师需要为着眼点,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积极倡导“深度汇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协作;以组织团队学习的方式,实行专业引领;(5)以观察研究为大面积推进手段,诊断和发现教学问题;先导小组引领,教研组连环跟进,开展案例分析教研活动;(6)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促进行为

  跟进,改进教学设计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7)以制度建设为支撑

  点,重构教研组织,建立扁平、高效的校本研究管理网络,创新校本研究的系列管理制度;(8)以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指向,促进全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新亮点

  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新亮点

  王康道

  一线老师怎样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来开展教学研究,采取进行了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做法。在最近召开的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农村地区教研工作座谈会”上荔城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用科研的眼光、科学的方法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把常规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并把“问题”变成“课题”,养成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习惯,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成为实施研究、寻找答案、产生研究策略的过程,这就是小课题研究。

  当前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一方面,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校本教研;另一方面,又苦于找不到富有实效的方法而使校本教研徒有虚名。为改变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虚浮现象,荔城街教学指导中心开展了“小课题研究”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确定问题

  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中心每学年开始都要在全体教师中征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问题相同或相似的老师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验证。这样的小课题来自老师的教学实践,比那些隔靴搔痒的“课题”更具现实意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很高。

  二、制定方案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所需经费和主要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三、组织实施

  (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方向、内容确定后,要制定出研究行动的日程表,周密安排有关活动,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收集相关课例、素材,通过上研究课等形式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

  (二)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

  在校本教研中,如何避免教研活动从经验到经验的低水平重复,如何实现先进理念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如何实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我街要求课题组的老师结合确定的课题,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的教育专著、专业理论书籍,夯实教师在“小课题”领域内的理论基础,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课题,促使教师实现对研究课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老师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小组订阅了专业刊物,为成员列出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阅读书目。我们还邀请《教育导刊》周善恒副主编到我街指导“小课题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研究活动,为“小课题研究活动”导航。

  (三)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多样活动

  各研究小组在校本教研中,变课堂为问题研究的活水源头,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为了促进教师个体的反思和教师之间的群体反思有效结合,我街开展了同课题“同上一节课”、不同课题邀请课等听评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使老师们兼收并蓄,积极吸收、消化同行的教学成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再次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表4:

  (四)成果推广

  每学年结束,教师要综合本组小课题的研究情况,再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加工,形成小课题研究成果。对有价值的课题在全街推广,资源共享。对有研究价值但有研究困难的课题可立项为市级课题,各组联合攻关。学年末学校将筛选出最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申请市级课题立项,加大研究力度。

  小课题研究提升了全街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新课程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发挥了学校示范作用,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第三篇: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科学研关于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我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讨论、研究,寻找适合我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及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这段时间里,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健全教研组织机构。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为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2、落实责任,分工合作。校长负责组织全面工作,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学校研究的课题。教导主任负责协助校长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课题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副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负责协助副校长落实各种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跟踪指导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提高研究质量。

  良好的环境造就优秀的人才。为提高研究质量,我校特别注重教

  研氛围的营造。具体做法是:

  1、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建立“校长室—教导处---各教研组—老师”四级教研网络。提高教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合作研讨,彼此支持,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2、开放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两个室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多渠道收集先进的教育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组织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反思,并要求评课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授课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三、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架起教研的桥梁。

  2009年秋至今,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开展《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研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目前,各问题正在研究当中。

  四、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研平台。

  我校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09年组织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课堂探讨活动。

  2、09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09年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学习培训”活动。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我校领导从骨干教师的培训抓起,让骨干教师成为教研工作的领头羊。从2008年至今,我校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约26人次,为我校教研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为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本学期校领导出台一整套新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研管理制度》,并签订责任状。

  七、以点带面,跟踪指导,确保教研质量。

  校本教研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为确保教研质量,我校采取跟踪指导、监督方法促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具体措施是:

  1、定期深入指导拟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拟定。

  2、定期深入指导教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

  3、定期深入指导教师上课。

  4、定期深入检查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方案、记录、总结。

  八、教研成果。

  〈一〉、我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思交流、整改提高。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学习。

  ⑴学习内容:

  ①《小学语文、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

  ②继续教育教材

  ③各种教学杂志

  ⑵具体要求:

  自学时要做好读书笔记,主要摘抄名家的教育名言、课堂评价语言、课题的理论知识等,以备评课用。

  2、课堂实践。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备课(力求体现集体的智慧,即集体备课)具体办法是:由上公开课的老师执笔撰写教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组内的老师提出修改、补充的建议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整改。

  (2)上课(所有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并做好听课纪录,备评课时使用)

  (3)反思、点评

  ①反思。授课者的反思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及理念依据、成功与不足之处、整改措施。

  ②点评。听课者的点评尽可能结合授课者的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情况、教学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建议,让每一位教师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进步。

  3、反思交流、整改提高。

  通过自我反思、交流互动以后,授课者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优质的教学案例,存档备案,为下一届的任课教师提供上课的依据。

  〈二〉、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

  1、在课堂中老师已经有意识的去关注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体性,教师的角色在悄悄改变,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面对学生提出不成熟的问题时,教师能放下架子真诚地与学生一起探讨,既让学生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2、导入方式新颖、多样,数学学科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创设生活或问题情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

  3、语文学科的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多样。

  4、部分教师能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了摆、思考、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去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的道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过去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行为。

  5、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去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7、教师的反思条理基本清晰。基本上能按: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设计理念—课堂中的优点—不足及整改的方向这个思路进行反思。

  8、部分教师能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9、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问,看到这

  些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又如;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什么问题?

  十、存在的问题。

  1、还有部分教师教研意识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老师的文化底蕴不足,有些教师给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3、校本教研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4、教研力度有待加强。

  5、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多数教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但没有理论做支撑。

  6、教学目标定位过大,教学重点定得不够恰当。

  7、课堂还是不够开放,学生主体地位表现得还不是非常突出。

  8、教师对学生学习前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清晰。

  9、教师在倾听方面做得不够,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有时不给于理睬。

  10、语文教学中有个别老师把词语抽出来,一个一个的单独理解,不太好。

  11、教师评价语言平乏,激励性语言太少。

  12、识字方式还比较单一,识字容量不够大。

  13、板书的设计、书写,以及教具的制作不够美观。

  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召开全镇教研工作会议,针对古蓬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成果做阶段性总结。特别是本学期语、数课堂教学比赛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加强教师教研意识。

  2、中心校、各片区、各校教导处负责收集本学期前段时间开展活动的各种材料存档(包括:活动方案、总结、教案设计和反思)。

  3、中心校领导班子定期到各片区,各村小跟踪检查和指导。

  4、5月份各校教导处负责组织本校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除此之外,①重点学习“概念”教学各学段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和实施建议,并做

  好读书笔记。②每人收集1篇有关“概念”教学的经典案例和评析,并打印分发给本校本组教师人首一份,共同学习。③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学习。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重点学习:

  1、“概念”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

  2、“概念”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整理、归纳能力?月底再共同交流,把别人的做法跟同伴说一说。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所收集的案例及评析可以摘抄或剪贴放在教案本里做自己的一本教法集锦。供自己学习。

  5、6月份数学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概念教学的光碟,并撰写学习体会每人1篇。

  6、5月—6月份语文组的老师,除开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内容外,重点学习阅读教学的相关理念,并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课堂探讨。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重点研究:

  1、如何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

  2、如何整合三维目标?并进行一次全镇性阅读教学第1课时教学基本模式培训,把大家研究的成果辐射到各村校。

  7、6月底各校教导处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中心校举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成果展示,把大家的学习资料、论文、优质教案、案例评析收集起来进行展示。

  第四篇:校本教研课题参考目录

  锦屏中学校本教研课题参考目录

  一、综合类

  (一)课堂组织与教学活动

  新课程下的新问题与新思考:

  高中某学科优秀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某学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思考

  当前某学科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高中某学科模块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中学某学科学“点、网”式整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适应高中某学科新教材特点之教法

  在某学科教学中如何确定重点,突破难点

  抓好某学科重点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课堂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高中某学科立体式课堂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某学科课堂教学机制

  如何在某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某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某学科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的实践模式研究

  某学科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在某学科教学中解决有关情感态度问题

  某学科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某学科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高一某学科教学中如何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高中某学科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研究

  某学科活动课组织实施的研究

  单元检测中知识题的设计类型的研究

  谈影响高中某学科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重点中学校本某学科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某学科课程资源校本化研究与开发

  重点中学“师生关系困惑”问题的校本研究

  课堂教学管理、评价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方面:

  构建新时期素质教育下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课堂教学质量与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落实

  教学检测与评价中师生关系的处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升学考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

  学科教学共性与个性的评价问题

  构建实施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策略

  建立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可行方略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切实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举措

  高

  中新课程评课文化的研究

  构建新课程某学科课堂教学测评体系

  高中某学科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

  某学科教学中“单元目标教学法”的探讨

  探究“导学平台”教学案在某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高效课堂下导学案与教材有效结合的实例研究

  浅谈高中某学科“学案教学法”

  基于学案导学的某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某学科实验课教学方法浅论

  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某学科教学

  高中某学科新课导入的艺术

  高中某学科课堂结课艺术

  高中某学科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高中某学科课堂教学情景设计

  某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某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设疑的作用:高中某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

  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怎样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怎样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怎样提高课堂练习指导的有效性

  教师教师讲授的必要性是什么

  怎样提高教师发问的有效性

  教师怎样回应学生的质疑

  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怎样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教师即时调整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倾听教师讲授的技巧是什么

  学生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

  学生之间怎样展开有序讨论

  学生应该怎样做课堂记录

  学生应该怎样纠正错题

  教师怎样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感

  学生怎样在课堂练习中感受快乐

  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的研究

  怎样解决课时目标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某学科探究教学法

  高中某学科系统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原理在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某学科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在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竞赛法”在某学科课中的应用

  反刍式学习法的研究与实施

  高中某学科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悬念法在某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无意注意”教学法在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渗透法在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与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与创新的落实方面:

  树立重视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多样化的思想

  高中某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和研究

  高中某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某学科课堂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提高某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某学科讲评课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某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

  破除课堂教学内容“一言堂”的旧观念,树立“群言堂”的新理念

  清除教学环节上抑压民主创新与浮躁浮夸的思想

  合作学习在某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研究

  某学科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某学科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与有效指导

  某学科课堂教学中学、讲、练的关系研究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路

  实现民主、开放、务实的课堂教学过程

  切实能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双主体的探索

  构建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参与新形式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环节(如预习、提问、质疑、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复习等)中发扬民主创新与求实精神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相研讨、互相尊重与创新的实效性的问题

  优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下对某学科教学过程的理解

  “互动—探究”教学法在中学某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新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某学科互动教学的研究

  “放一收”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新课改后某学科教师教学行为(角色)变化研究

  新课改环境中高中生参与课堂全程建构

  在某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某学科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作用的关系研究

  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实现课程的建设和开放

  地区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民主与创新问题

  教材取舍中的民主与创新问题

  作业、练习、实验内容的确立中的创新与实效性的问题

  考试命题改革中的民主与创新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某学科学科整合的模式与策略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中学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研究

  发挥网络优势,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的构想

  如何实现课堂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怎样在大小课堂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民主与创新精神的作用的举措

  网络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充满务实创新的生命活力

  发挥网络教学促进学科教学创新作用的研究

  高中某学科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国外课堂教学现状

  国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验研究

  国外课堂教学民主化的研究

  当今国外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国外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检测方略

  国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二)学生培养、管理和道德教育

  实现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现代学习方式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学生某学科学习的过程记录与学分认定

  高中学生某学科学习方式的调查与引导

  高一学生某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如何在某学科教学中准确把握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家校通对提高学生成绩的研究

  某学科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某学科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某学科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某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高中生某学科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造性行为及其培养的研究

  改进学习环节中的被动局面,提高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方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民主和创新精神的发扬鸣锣开道和实效性的检测

  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民主和创新精神实施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方略

  学生某学科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

  某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厌学情绪分析及策略研究

  对中学生考试作弊系列问题的调查研究

  在某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研究。高中某学科“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多给表现机会培养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如何培养某学科优秀学生

  在某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某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

  提高中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

  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提高中学生预习效率的途径的研究

  提高教师课堂评价有效性之研究

  学生学习中不会提问的原因

  分析

  高中某学科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下班级交往互动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调皮学生的心理分析

  学生座位调换的研究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

  对高中学生道德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

  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

  让爱国主义旗帜在青少年心中高高飘扬

  提高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水准的若干建议

  谈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德育评估贵在认真操作

  结合本地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师合作与成长

  主题式校本教研与某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基于“同伴互助”的某学科备课组建设研究

  “听课活动过程化”设置在备课组中的作用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某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调整与完善实证研究

  教师学习群体与高中某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重点中学“三位一体”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务实、创新型研究性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提高某学科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某学科教师的自我修养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某学科教学改革创新与某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某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完善与提高

  某学科新课程的教学与教师职业的悟性

  中学某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探究教学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发展的系统研究

  反思在高中某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在群体反思环境下的新教师发展的研究

  二、各科专题

  语文:

  课堂组织与教学活动:

  试谈信息时代高中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激活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

  影视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问题研究

  高中语文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从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断案式学习法的研究与实施

  古典诗词教与学策略研究

  让高中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阅读方面:

  阅读课的组织与评价

  “课外阅读”课题研究

  文科生如何处理名著阅读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语文读本有效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文学言语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中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策略研究

  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语文独立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生语文有效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

  作文方面: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学生自写评语以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中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高中人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小说鉴赏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高中教材中的高考作文素材、语用素材

  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境的研究

  数学:

  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中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

  运用试卷分析策略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实效的探索研究

  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学生“数学日记”操作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亦喜亦忧CAI——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与方式

  深化数学美的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关于高中数学CAI的几点思考

  “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

  教师的责任——浅谈高中教学的减负

  英语:

  课堂组织与教学活动方面:

  优化英语课的导入法

  开展英语短剧表演对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录音教学

  “近体原则”在英语课文话题设计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谈

  浅谈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

  报刊阅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高考复习网络构建

  高三英语复习方法的探究

  高中生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实验研究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高分低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课,让学生说“Ilike”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围绕不同的话题,设计和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

  (如购物、健康、环境、饮食、学校生活、日常活动、个人情感等)如何有效地收集素材,为学生介绍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有声作业”的研究与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听写训练的效率

  如何处理英语课后练习

  原声电影欣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口语听力方面:

  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

  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

  用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的听说训练

  词汇方面:

  英语构词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的策略

  高一学生课本词汇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新教材的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语法方面:

  如何突破英语定语教学的难点

  英语语法集中复习教学的尝试

  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语法教学中,如何通过已学知识,让学生自悟与发现语法规则?

  阅读理解方面:

  高中英语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训练的效率

  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

  写作方面:

  提高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

  语写作能力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政治:

  政治教学中激趣艺术的探索及其意义

  谈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德育评估贵在认真操作

  结合本地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收尾艺术探求

  浅谈高中政治课的实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探究教学方法,激发政治学习兴趣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跨科出趣法

  浅谈高中法律课教学方法新探

  优化政治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辩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地理: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

  地理实验区教学总结报告

  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新编高中《地理》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新法初探

  诗词佳作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的弥补

  高三地理小专题复习的有效性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

  历史:

  试把“百家讲坛”搬进中学历史课堂

  育人为本:高中历史习题教法新探

  试论高中历史导学式结构教学法

  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图片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运用发现法改革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交互式”教学法初探

  场景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导学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运用探究式历史教学法,构建理想课堂

  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公民教育

  历史课程实施中的现实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历史课程模块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拓展与个案探究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研究

  历史课本剧的教学功能与实施策略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物理:

  课堂教学方面:

  重视物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

  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找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

  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会发展——物理初任教师教育缄默知识(PCK)形成的研究

  基于三维目标的物理模块测验题编制和评价研究

  实施物理学史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原始物理问题的教学研究

  重要物理概念的前概念、相异构想及其思维推理模型的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基于实验的物理探究性学习之实践探索

  新课程形式下情感、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自主探究、启发导学、双案合一”中学物理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图象教学对比研究

  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课程下习题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表述研究

  有效问题情境与物理课堂效益关系研究

  多媒体与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物理习题教学及其评价的研究

  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

  物理课堂生态文化的构建研究

  实验方面:

  加强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浅议

  高中物理“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法”初探

  优化物理教学途径——实验教学法

  “自创性实验”及其有效利用策略的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功能开发与研究

  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开发和教学研究

  在实验室基础环境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潜能

  数字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方法研究

  学生发展方面:

  新课改下如何降低高一物理教学台阶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差异研究

  动力心理对高中物理学习影响的研究

  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

  在物理

  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培养的探讨

  快乐学物理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研究

  中学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特点研究

  高中生开展物理课题研究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对物理课程期望的整合

  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开发与提高学习效能研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影响学生学好物理的有关因素

  物理学习及学习心理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策略的研究

  中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研究

  学生物理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教师成长方面:

  中学物理名师教育教学思想成长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提高物理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化学:

  化学实验是研究型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

  化学之魅

  迷在实验

  源于生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教学法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新尝试

  浅谈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创设

  浅谈暗示教学法原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反思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化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良好情感氛围的创建

  化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生物:

  巧教生物学妙用简笔画教学点滴

  生物实验教学中“度”与“导”的艺术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生物教学的尝试

  要重视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

  演示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作用和应用

  知识结构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观、思、探、读、讲、练”的探讨

  在生物学中建构概念图教学的策略研究

  生物学科中探索性实验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小议类比法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知识解构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篇:校本课题研究总结

  维新中学2017—2018学年

  校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我校着力于中学校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并把它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通过校本课程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按课题规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1、完成校本课程由“课”转为“课程”的思想转变。在“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校本课程的检测与评估、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自从课题立项后,组织校本课程老师完善校本的课程目标,写出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表和实用可测的学生评价体系,并按照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分成技能、知识、阅读与欣赏和综合实践四个模块进行目标的设定。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和阶段性,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2、以行动研究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课题组成人员每学期上一次研

  讨课,每个月上交一次课程资料包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明确了长久目标,稳定了生源

  老师们的目标制定越来越长远,面实施越来越切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前期的资料收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学期每年、每期、每月针对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的活动资料都为学校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了依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解决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课题立项前,有些学科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缺乏操作性;有的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空泛,不具体;有的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怎么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前期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初都制定期初目标和每节课的课堂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使课堂变得更有方向,课堂效率也提升了。3.建立了适合终身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面对以前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的问题。评价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各项活动前都有活动的设计、过程及全面的课程评价规划。制定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说每年我们都为校本课题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展现形式,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急需专家的现场指导和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做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课题研究的落实还不够深入实际。

  2、有些过程性资料保留得不够完善、不够齐全。

  3、课题研究进展缓慢。

  4、课题研究体系还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养,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力度

  建立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按学科特点及教学情况分为特色课程、专业课程及兴趣课程,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总之,校本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探索和探究。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去,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017年9月

推荐访问:校本研究是一种什么研究 是一种 研究 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