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6篇

时间:2023-05-31 18:2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篇1从临床护理的特点来分析,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临床护理的护理质量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有效实施的核心内容[1],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2],需要受到各个医院和各级医院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SWOT分析法也称之为态势分析,这主要是对事物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3],充分对自我优势进行发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该研究主要分析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应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的全体护理人员和患者,护理人员32位,均为女性,2名护士长,最大年龄为53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6±7.2)岁;患者6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8.6±15.7)岁。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和患者当中,护理人员34位,均为女性,2名护士长,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29.5±7.3)岁;患者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39.7±21.4)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具体护理如下:

  ①制定护理计划:按照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深入病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②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成立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需要包括1名护士长和3名责任护士,对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优质护理的培训,并对其护理服务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工作中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患者,并具备娴熟的技能;

  ③调整护理模式:小组内的成员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可以实施弹性排班制度,通过泌尿科的当日手术量和泌尿手术特点做好人员分配工作。需要实施责任制度,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负责,做好合理的分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要;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将SWOT分析法纳入其中,对泌尿外科的护理干预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首先对泌尿外科的护理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泌尿外科护理存在的优势,明确当前泌尿外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劣势,同时需要调查泌尿外科所存在的机会,清楚地分析泌尿外科护理干预工作当中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威胁。针对于此,探索有效的对策,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相关的制度,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大宣传护理管理工作,合理引导舆论导向,并将此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充分的对泌尿外科的相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两个研究组的病区管理得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得分、护理人员能力沟通得分、护理人员自我认同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比较和统计。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并采用(x±s)表示,组间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的病区管理得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得分、护理人员能力沟通得分、护理人员自我认同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3.1外科的护理现状研究

  首先研究泌尿外科护理的优势,从该院来分析,该院的护理管理部门一直将泌尿外科护理当做一个重点护理对象,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研究,该院泌尿外科已经拥有较为先进的泌尿外科设备,能够有效地对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进行微创诊疗。同时,该院的泌尿外科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早,已建立较好的各级管理工作和考核制度,护理人员的相关队伍建设较早,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该院的位置较好,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相对稳定,科室内部具有较高的协调性,相关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其次对泌尿外科的护理劣势进行分析,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为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其水平不同,主要有大专、中专和本科学历,护理人员对于本科专业知识理论和护理专业的技巧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等没有统一的掌握。分析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4],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具体表现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对当前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机会进行研究,当前老龄化时代已经来临,这使得泌尿外科的患者普遍增多,泌尿外科的服务对象一般为老年人,而且每个月都有足够稳定的患者来院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各级领导对于泌尿外科的支持也逐渐加大,近些年来医院开始独立开展专科专项工作,与传统的专科工作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泌尿外科是当前的一个热门外科工作[5],特别是性专科,在各大医院都受到了较高的重视,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专科的发展。分析当前的护理政策,护理管理质量对医院的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和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至关重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

  需要密切护患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要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最后是对当前泌尿外科所面临的威胁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因为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威胁,患者就医都期望和以往相比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有些患者可能在就医过程中,因为就医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便认为医院不负责任,这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大医患之间的矛盾,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较低,这使得医患矛盾进一步加深,因为医患双方的文化差异、经济收入、所掌握的信息、观念等都不同,也不对称,这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大医患矛盾。同时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一些舆论的报道,将医院内部所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紧张,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导致医护人员成为暴力的对象,加重了医患矛盾。

  3.2基于SWOT分析法提升泌尿外科护理管理的策略研究

  应该重视领导的支持,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重视相关的安全制度。充分利用医院领导的支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与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同时为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从各个方面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沟通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考核和制度要求,通过相关的技巧训练等形式进行提升。

  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工作,护患之间的沟通工作能够确保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良好维持,临床有研究认为,很多医院的暴力行为都是缺乏必要良好的沟通而导致的,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工作,提升泌尿外科护理的满意度,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够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沟通的技巧,在与患者进行交谈的"时候注意言谈举止和相关的礼仪表情,做好业务表达工作,通过上述内容能够有效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临床上泌尿外科将SWOT分析法应用到其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泌尿外科系统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有效地促进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篇2本科护理生是社会卫生医疗的重要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建设的主要力量,其就业直接影响到医疗事业发展、护理服务水平提升,也关系到其自身人生价值实现和职业发展。从当前本科护理生就业形势出发,探讨德育教育对就业的影响,会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医学院本科护理生就业的重要性。

  1德育教育对本科护理生就业的作用

  1.1德育教育可帮助本科护理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德育教育有利于纠正大学生就业目标和选择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正确的就业观能引导他们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并培养出一个优秀护理人员该有的良好品德和素养。包括:

  (1)正确认识本科护理生就业难的现实,近五年来,我国本科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翻了近两番,虽然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的投入,但是护理人员所需仍然有限,使得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就业难的现实,引导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要鼓励他们要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有助于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德育教育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形势的认识度,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把自我的专业技能、聪明才智和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3)有利于明确本科护理生的职业规划,根据本科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并通过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本科护理生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

  对于本科护理生而言,其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其是否能顺利就业,德育教育在提升本科护理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理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品德,医学院本科护理生就业方向是医疗服务方面,是直接服务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而德育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职业道德,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

  (2)有利于提升本科护理生就业的发展能力,护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要走上护理岗位,就必须重视护理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比如:应变能力、执行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是一个优秀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德育教育就是强调培养当代本科护理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根据护理生在就业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各种德育教学活动,比如:校外义诊、技能比赛、社会服务等,提升他们自我专业发展力;

  (3)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理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本科护理生顺利就业的重要能力和专业素养。德育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欲望,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1.3德育教育有助于强化本科护理生对就业挑战的心理素质

  当前,对于激励的就业形势,健康稳定的就业心理素质是本科护理生顺利就业的基础,也是顺利就业的关键。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护理本科生,在就业中有很大优势,而产生自负、攀比等心态,如果本科护理生在就业中失败,往往会产生消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性心态均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但是,德育教育可有效引导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及自我鼓励,以掌握就业的挫败,强化就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

  (1)完善本科护理生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顺利就业的基础保障,德育教育可培养本科护理生的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等良好人格,增强他们的内心;

  (2)增强本科护理生的心理防御力,德育教育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的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和上进心;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德育教育可产生补偿和升华效益,让学生在遇到困难、失败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化挫折为动力,努力提升自我。

  2医学院护理本科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对于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德育而言,应该以人才培养和就业为指导。当前,我国医学院本科护理德育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1)德育课程中缺乏就业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大多数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虽然能提升护理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但是没有根据护理专业来制定课程;

  (2)参与社会服务和实践的课程较少,护理专业是服务人们健康的,是和患者打交道,德育中实践课程较少,未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强化自我;

  (3)德育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当前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德育一般通过课本教学,且学生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强化德育教育在本科护理生就业中作用的对策

  3.1强化就业形势政策的教育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本科护理生而言,由于学生自身和家长的期望过高,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未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使得不能顺利就业。因此,医学院应该加强对护理本科生的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及时有效的掌握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医疗改革的方向,以此就业形势,进而树立正确

  的就业观念。一方面有利于让护理本科生充分认识当前社会护理行业就业的宏观形势,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对医疗建设方面的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3.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医学院本科护理就业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该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且面向医院,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失败后产生消极、自卑等心态。所以要加强对本科护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正确、积极的就业心态,树立敢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勇气,正确对待就业失败和困难,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成功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3.3强化护理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护理本科生就业而言,职业道德是其立身的根本。所以,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的德育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患者、诚实信用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进取和用于挑战的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品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结语

  在新时期,要实现医学院本科护理生良好的就业,就应该开展系统、全面的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强化、自我完善,以此提升他们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强化他们的内心情感,升华思想,提高职业素养,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还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敢于面临挑战,用于创新,大胆实践,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为自己的护理职业的发展集聚能量。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篇3Seminar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临床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表明,科学、积极的教学方法能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

  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emina: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为加强学生外科护理学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对本科护理学生,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授课,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参与外科护理学Seminar教学法的学生96名,均为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实验组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授课,对照组应用传统授课方法,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学生授课老师讲授包括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疾病理论知识,详细阐述[2]。

  1.2.2实验组学生在对照组学生的基础上,运用Seminar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病例分析,如在分析具体病例时除分析病例的特点外,还应对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各组有专门的专家指导老师帮助其解决分析讨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各组有专门老师给各组学生分配任务,从而保证每名学生参与进来,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控制讨论范围及方向,讨论主题偏离主线时,教师应及时干预[3]。

  1.2.3评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以下几方面资料中采集数据: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对外科护理学Semina教学方法的态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自身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且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Semina教学方法持满意态度。

  3讨论

  3.1Seminar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是因为Seminar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养成主动独立思考和对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的习惯,从而增强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4]。Seminar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启发思维、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Seminar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师提高其综合素质。

  3.2Seminar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Semina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各种检索方法,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学生通过制作PPT,根据病例作报告,针对病例提出问题并解答,最后各组成员辩论等过程,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发思维,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促进团队合作精神[5]。

  3.3Seminar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要围绕教材备好课,学生只要认真听课配合教师教学,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教案范围内,教师强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应付这种课堂教育,教师能力显得单一。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在病例讨论中,教师参与讨论,更多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讨论中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给教师带来灵感[6],学生讨论的内容也可促进教师的学习,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然而,Seminar也存在不足:

  ①Seminar教学方法需要对其熟练掌握的教师才能适应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

  ②要有与Seminar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标准,方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展现。

  总之,Seminar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如何使其有效地发展,和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需要我们一起研究探讨。利用Seminar教学法这个实

  践平台,能解决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篇4地方院校是为基层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升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面向基层就业成为地方院校毕业生的重要方向。自200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服务也必须跨出医院,迈向基层,走入社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虽然近年来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但是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意愿并没有显著提高。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难招到高学历护理人才;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毕业生培养过剩、求职难等趋势,最终出现了大医院护士饱和而社区护理人才严重紧缺的矛盾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社区护理人才队伍质量偏低,社区护理的水平有待改善的状况。该研究旨在了解护理本科生的社区护理就业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能有效引导护理本科生提升社区护理就业认知的方法,充实社区护理队伍,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校专升本科班学生54名(已修《社区护理》且已实习),随机抽取四年制护理本科生54名与其进行对比分析。调查对象均理解调查目的,并同意接受调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一解释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后,受试者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100.0%。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护理就业认知

  四年制本科生多数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占54.7%,专升本学生多数选择“有一定了解”,占68.5%。不同专业层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社区护理就业意愿

  四年制本科生及专升本护生多数选择“未找到工作可以考虑”,一二线城市、小城市、农村分别为59.3%、55.6%、35.2%。

  2.3社区护理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四年制本科生及专升本护生愿意到社区工作的首要原因是“工作自由度高”,均占48.1%。四年制本科生不愿意到社区工作的首要原因是“发展机会少”,占48.1%,专升本护生首要原因是“薪酬待遇低”,占46.3%,不同专业层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与分析

  3.1专升本护生社区就业认知高于四年制本科生

  不同专业层次的社区了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升本护生已经学习过《社区护理》,掌握了部分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去过社区医

  院进行见习实践。同时护理专升本护生已有实习经历,真正参与和体验过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来源也就更为丰富。因此,专升本学生对社区护理的就业认知高于四年制本科生。针对这一现象,护理本科生应做好个人职业定位,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避免盲从,做好就业的双重选择;学校应当尽早开展社区护理职业宣传,加大就业引导力度,增加社区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的熟悉程度和对社区护理观念的形成,以加强学生社区护理的认知度;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并建立良好的政策体系,确保社区优惠政策的明确落实,避免政策流于形式,为未来学生走向基层,走向社区护理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总体社区护理就业意向不乐观

  四年制本科与专升本护生选择“未找到工作可以考虑”最多,在一二线城市、小城市、农村分别占59.3%、55.6%、35.2%。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护理本科生的社区就业意愿偏低,就业意向并不乐观。对于大部分护理本科生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不是就业的第一意向,而仅仅是作为找不到工作时的后备选择。因此,对于专升本护生应当根据其生源地、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个人才能等因素帮助护生找准自身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对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教育及职业引导应当尽早进行,实习阶段才能够更加清楚自身的定位。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和推进社区护理教育改革,从教学方面引导护生了解社区、服务社区。社区护理学的起步较晚,教学多停留于理论层面。应当帮助护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积极宣传国家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介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可吸取“校地共建社区实践基地”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使护理本科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引导护理本科生向社区就业。

  3.3影响护生社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在愿意去社区就业的原因上,不同专业层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要原因均为“工作自由度高”,均占4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三级预防的最后环节,接触的大多是患有慢性疾病及轻微疾病的病人,主要目的是预防和保健,工作内容较为简单轻松,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工作

  自由度相对较高,相比于人满为患的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成为护生就业的一个较好的新渠道。在不愿意去社区工作的原因上,不同专业层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年制本科生的首要原因是“发展机会少”,占42.9%。从这里可以看出,四年制本科生非常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但目前的社区护士只是遵从医嘱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及居民认同感,使护生无法较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其社区就业的积极性。而专升本的首要原因是“薪酬待遇低”,占46.3%,这与我国目前的社区医疗发展状况有关。我国的社区医疗起步晚,在体制建设、人才培养及资金投入上仍有不足,且目前社区护士待遇较二、三级医院护士稍差,发展潜力不足,导致社区护士来源困难、编制不足、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难以吸引护理本科毕业生直接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总体来看,护理本科生缺乏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没有将社会的进步需要和个人努力联系到一起。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此来培养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精神及社会责任感,提升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来促进社区护理乃至护理事业的整体发展。同时,社区方面应当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革。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有系统规范的社区护理机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建立了“医院——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的一体化服务,形成了“疾病护理——预防保健——生活照顾”的持续性服务系统以及专门开设社区护理课程和社区护理专业,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社区护理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府及公共卫生部门也应当做好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的引进政策,提高毕业生待遇及福利,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制、更多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社区护理事业的进步,使其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二: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下面,下面是记得网整理的5篇《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摘要: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自身素质、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综合检验,也是对学校及教师教学质量全面、综合的检验。笔者通过对本校连续四届本护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及评阅,发现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为了深入了解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自考本护生;论文质量;原因;对策

  1.原因分析

  1.1缺乏科研经历和科研训练

  自考本护生虽然在校期间聆听了毕业论文撰写的讲座,也学习过护理研究的课程,但仍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选题,不会查找资料,对收集的资料不会整理分析。原因之一是学生自身对护理科研课程的学习不重视。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学习内容与临床实践的脱节,考核方法的单一化,学生没有经历专门的论文撰写系统训练,科研基础薄弱,因此学生普遍感到毕业论文撰写困难,自信心不足。

  1.2缺乏科研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自身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因实习较

  紧张,又急于找工作、忙就业,很多学生到了实习后期才匆忙选题,结果东拼西凑严重影响论文质量。

  1.3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最大原因是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导致选题落后、文题不符等问题。再加上学生不能主动与教师探讨交流,不能很好利用实习医院的科研资源,如期刊、***书、网络资源、科研报告等原因,也是制约论文质量的原因之一[1]。

  1.4缺乏有效的制约、管理和监控

  学校规定论文不合格者不能毕业,比较重视本护生毕业论文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并没有学生因此而不能毕业。因毕业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由各学院自行掌握,有一定的弹性,学生即使写得不好,也可通过再修改完成规定任务,也不要求论文在杂志上发表。由于未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奖惩不分,致使部分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存在放任自流现象,也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2]。所以毕业论文对学生和教师缺乏有效的制约和奖惩机制,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

  2.对策

  2.1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科研能力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检验,是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成果的体现,如果没有前期教学的紧密配合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文章。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护理科研》课程仍以讲授为主,理论内容难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仍是标准化考试,导致出现考试高分,论文低能的现象。建议在实习前一学期安排《护理研究》课程,采用案例

  教学、参与式教学,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派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科研没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在课程结束时,每人完成l份开题报告及课题综述,既可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之一,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始,学生带着开题报告进入临床实习,开展课题研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2.2增强重视程度,培养科研意识

  作为专业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对科研的重视不是一门课、一次讲座就能提高的,而是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课内容向学生介绍新进展、新知识、护理研究成功者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阅读护理专业书籍、期刊,***书馆、电子阅览室每天定时对学生开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同,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生逐渐认识到科研对护理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3加强论文指导,师生教学相长

  由于师生双方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又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地点,交流很不方便便,出现了学生不问、教师不管的现象。为此,采取学校与医院双向管理的模式,效果会更好。即学生在学校学习护理研究课程时,根据每个学生选题方向,确定1名学校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立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撰写开题报告等,然后学生带着比较完善的开题报告进入临床实习,再由实习医院根据学生的选题确定1名临床护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后期临床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保证在每个阶段都有教师指导。

  2.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了缓解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繁忙的工作压力对撰写论文的影响,建议将毕业论文相关事宜安排到实习前的一学期,与护理研究课程同步进行选题和科研设计,此时学生兴趣大、热情高、精力足。在毕业实习计划中可专门安排2周的科研实习时间,实习医院根据计划进行安排,避免对其他实习内容的影响。了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学院制定论文管理办法,并成立管理委员会,对毕业论文各阶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指导教师与学生能正常有序开展科研工作[4]。为了提高毕业论文教与学的水平,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在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中制定激励手段和制约措施。在学生论文成绩考核中,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情况、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评分。对不合格的论文要求限期修改,否则不予毕业。对优秀论文给予学生及指导教师物质和精神奖励。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幼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烧伤幼儿的护理过程。结果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患儿未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均康复出院。结论对烧伤幼儿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做到细致谨慎,从而将致残率降至最低、减轻患儿痛苦。

  【关键词】幼儿烧伤护理

  烧伤作为儿科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幼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对2005年7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4例烧伤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

  2005年7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幼儿烧伤患者44例,年龄最大者47个月,年龄最小者12个月,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0例。采用三度四分法诊断标准,面积采用新九分法。其中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患儿4例,烧伤面积在15%~30%之间的患儿22例,烧伤面积在30%~50%之间的患儿15例,烧伤面积在50%的患儿3例。体表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儿1例。

  2护理方法

  2.1常规护理

  时刻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诱导患儿咳痰并观察痰液颜色。患儿痰液呈黑色或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吸入性损伤所致,此时做好器官切开手术chayi5准备;在患儿吸氧时观察其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若患儿症状较严重则采用面罩吸氧;为了防止患儿烧伤面受压,每隔1至2小时翻身一次进行皮肤护理;病房内湿度保持在40%左右,温度保持在25℃至28℃之间,每隔4小时对病房内消毒一次。

  2.2休克期护理幼儿烧伤后,会出现血浆丢失、脱水、电解质失调等症状,烧伤面积大于10%时患儿可能出现休克。烦躁、口渴、尿少以及呕吐是烧伤患儿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些患儿还伴有皮肤发绀、抽搐、惊厥、高热、面色苍白以及呼吸加快等症状,有些患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60次。烧伤面积较大的患儿在48小时至72小时间时间段内体液会大量丢失、外泄,极易出现休克症状,给患儿输液时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保持输液畅通,记录患儿每小时尿量,并根据患儿尿量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本组病例中有1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休克但均平稳度过。

  2.4特殊部位的护理方法

  2.4.1头部和面部的烧伤护理对于头部和面部烧伤患儿的护理,应稍垫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每隔一段时间变换一次患儿的头部位置,以减轻头枕部长时间受压给局部血液循环带来的影响;剪掉患儿烧伤部位毛发,降低感染几率,保证创面清洁,及时更换消毒棉纱垫。

  2.4.2患儿会阴部位护理由于烧伤的会阴部位容易被患儿的大小便感染,因此应对患儿的大小便及时清理以保证改部位干燥整洁。男性患儿若出现阴囊水肿,应及时托起阴囊以减轻水肿。为有效防止女性患儿阴的唇因烧伤粘连而畸形愈合,可用油纱将其阴的唇隔开。

  2.5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患儿有可能因突发烧伤而造成情绪较***动,形成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进行陪护、照料,鼓励其变得勇敢,从而从烧伤的阴影中脱离出来,战胜疾病。

  2.6患儿的恢复期护理患儿处于恢复期时,有些患儿因害怕疤痕收缩带来的疼痛而采取被动体位造成烧伤部位粘连,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发生,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加强烧伤部位功能活动,如屈伸腿、伸弯腰、屈伸肘以及腕和踝部等。对于那些已经因疤痕挛缩而出现局部畸形的患儿,可通过矫形手术使其最大程度上回复正常。

  3讨论

  本组44例烧伤幼儿从致伤原因来看,太多是家长看护疏忽所致,因此应重点应加强监护人的责任心。1~2岁患儿活动能力逐步增强,活动范围增大,主要是因为该年龄的小儿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好奇心强,对事物感兴趣,而自身的协调性比较差,家长本身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环节不够注意,此期应加强危险意识教育,加强对小儿的看管;3~4岁儿童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广,此期小儿主要为火焰烧伤。这些因素应引起监护人的高度重视,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远离易

  燃易爆物品。烧伤患儿多是急诊入院,作为护士应沉着冷静,准确评估病情,烧伤早期做好抗休克护理,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尿量;感染期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协助医生做好创面处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对头面部烧伤伴有呼吸道烧伤患儿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外,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1例伴有吸入性损伤患儿均在伤后6至8小时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高浓度吸氧、雾化吸入、气管湿化,未发生呼吸道梗阻;四肢烧伤患者早期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结语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烧伤幼儿的预期恢复结果,在整个***规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来开展护理工作,减少患儿痛苦,使其重获健康。

  结果篇三

  3.1疗养院非***人护士对护理环境比较满足从表1中Q1、Q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部队疗养院的非***人护士都能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也都能有责任心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方向、有目标,这与秦建芬等[4]和夏引芳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部队疗养院是供老干部、疗养员们康复***、健康鉴定和体能训练等活动的医疗机构,是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促进伤病康复的场所[6]。疗养院所处的环境都具备景观优美、安静舒适的特点;同时医疗设备也都是先进的仪器,因此,部队疗养院为护士们提供了工作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这是为护士们提供良好职业环境的基础,使护士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工作潜能。

  3.2疗养院非***人护士对团队合作这个层面的认可度基本满足从表1中Q7~Q10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因为空勤疗养分为“4个阶段”即:入院准备阶段、入院阶段、疗养阶段、出院阶段;“8个环节”即:健康鉴定、疾病矫治、航空生理训练、航空心理训练、体能训练、营养卫生、管理教育、景观***。而这“4个阶段”、“8个环节”要求全院护士们紧密协作,为空勤疗养员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如果护理管理者们可以将这个维度提高一个层面的话,疗养员可以在疗养期间得到优质护理服务,起到身心放松的疗养效果。

  3.3疗养院非***人护士觉得护士长支持力度不够从表1中Q3~Q6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部队疗养院中的绝大多数非***人护士并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觉得领导并不了解她们,自己的优点和才能也没能被领导发掘出来,她们也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领导的肯定,以及在工作中的表现是否有要改进的地方。长久下去很容易引起她们的职业倦怠感。有文献[7]表明,同事的支持、组织或团队氛围等可降低个体的工作倦怠。亦有文献[8]报道,认可和表扬是建设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认可,因此可以激励护士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潜能与价值。

  3.4疗养院非***人护士对“自我成长”这个维度的认可度最低从表1中Q11~Q12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量的非***人护士都处在护理职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但她们与***编护士之间客观的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差异,劳动与付出并不存在正比例,使非***人护士产生低人一等的不平衡心理[9],并且在选拔使用方面***人护士优等选择,这很大程度地打击了非***人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地掌握每个护士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工作,充分地挖掘她们每个人的潜能,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自我提升的空间,安排护士的工作,帮助她们进行自我实现。

  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会带来更高的护理人员保持率,随之而来的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增强了团队合作。因此提高非***人护士工作满意度,为她们营造一个积极、高效的工作环境,提升她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保证疗养护理质量起到了相关作用。

  护理学毕业论文篇四

  1、专业技术缺乏

  有些护士专业技能、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观察病情不仔细,对疾病变化发现不及时或缺乏预见性;对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抢救设备和仪器使用的不够熟练,耽误***时间和抢救时间;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2、用药因素

  消化内科的患者用药种类比较多,用药的比较复杂,有些药物需要餐前服用如:硫糖铝片、吗丁啉等,枸橘酸铋钾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因为此药只对酸性环境中才会起作用[3];有些药物需要餐后服用如:氢氧化铝凝胶,而且避免与酸性饮料同时服用。又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会伴有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用药则就会更加的复杂,如果不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及其服用时间和方法,造成服药无规律、乱吃药,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3、护理对策

  (1)加强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护理人员是从事护理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提高护士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的精神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护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

  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流程,无论在哪一项护理操作中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减少急救风险,确保抢救药品完善和抢救设备完好。积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有计划性地进行专科理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护患沟通:在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加强病情观察、提高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对存在安全隐患病人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告知义务及责任并书面签字。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3)认真书写各种护理记录单: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如实填写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书写要清楚、严谨,不留任何隐患。

  (4)熟练掌握本科室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联合用药的禁忌,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作用和副反应。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用药,将所有的药作用于副作用想患者交代清楚,必要时将饭前、饭后的"药分开放置,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时,告诉患者服药的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避免发生多服和漏服的现象。

  4、结语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综合分析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摘要】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使科室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得以展现和进行。以护理行为人性化、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制度人性化、环境布置性化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性化护理,认为在“护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只有通过人性化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融洽护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人性化骨科

  骨外科病人的创伤,多数是意外所致,这往往对受伤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以至于患者贺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造成考验。而这时如果又遭受护士的漠视,则很容易发生“护患矛盾”,对科室和患者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想生物-心里-社会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成为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近年来,我院通过对骨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的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以及它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科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深化护士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认识。

  1.1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

  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感觉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2人性化护理的开展

  2.1护理行为的人性化

  2.1.1接诊时应态度友好、主动关心患者,仔细认真地回答患者的每一个询问,做到真诚和负责。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和经治医生姓名以及病区环境,住院须知及病房设施的使用。入院后安排好患者检查程序,保证患者及时完成各项检查。

  2.1.2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做到是知道,即姓名、年龄、职业、病情、用药、诊断、心理、护理、饮食、社会因素等。并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知道用药、特殊饮食、***期间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责任护士还应不时地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提供方便。对康复期的患者应及时协助并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向患者展示护理人员应有的骨科知识,增加病人的信任度。

  2.2心理护理的人性化

  2.2.1心理护理是采用心理学知识,结合护理工作,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康。骨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骨科患者意外伤害较多,病程长,往往会出现“忧虑、烦躁、恐惧、悲观、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常为小事发火、顽固、不合作、逃避甚至有攻击行为”。

  这本身是由于骨科患者自身自理能力的下降会强烈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甚至对医院的反复检查与***丧失的信心和耐性,表现出对医护人员具有抵触心理,从而态度恶劣。此外,当患者无法感受自身病情收到有效控制

  柄产生的经济负担等,患者就会出现悲观心理,并对自身病情的回复丧失信心。

  2.2.2心理护理的措施: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及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针对术前患者紧张、恐惧,护士要亲自到床边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打消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镇静剂。

  2.3护理制度的人性化

  2.3.1护理流程人性化

  对新入院的患者给予详细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预防、观察护理的要点

  药物的相关知识,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制定详细的入院、问诊、康复、出院、复诊流程护理,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

  2.3.2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规范

  与患者交谈、询问病史或评估时,护士的目光要求与患者处于同一水平线,要“您好”为先,“请”字开头,“谢”字结尾,不直接称呼患者床号;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先向患者说明,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准确,操作成功后向患者致谢,操作不成功时向患者道歉;夜间巡视病房时要向患者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尽量减少噪音,不干扰患者休息。还应定期下发意见卡,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时修正护理中的不足。

  2.4环境布置人性化

  2.4.1创建温馨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在病区环境的设计上,考虑到骨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以关注病人需求为主,进行人性化设计,如病房增设电视机、空调等。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还应特设家庭病房。室内摆放装饰盆景,并设置屏风,保护病人隐私。病区明确标志禁烟区和吸烟区。

  每日对病房进行定时的两次清扫,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每周对患者的床单、被褥进行更换,对染有血污、大小便污渍的床单、被褥及时更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根据骨科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床位,以增加患者的相容性,利于患者间的相处、沟通,从而使患者可以在和谐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疾病的康复。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3.2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

  3.3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病人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

  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4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4结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面临严峻挑战,要求护士把患者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看待。不仅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而且所提供的医疗环境和条件符合人性化,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同情,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南丁格尔认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民族、生活习惯等不同,所患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是千差万别的患者能达到***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这其中就包含了要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人性化护理实施的核心,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整体的护理模式。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陌生环境消除了恐惧;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的***及康复锻炼,且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生化,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患者在骨外科护士仪表美、行为美及精湛的技术中,感受到和谐、温馨。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句华丽、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提几条措施,它不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它是护士“用心”在呵护。失去了“真诚”,人性化护理将无从依托,成为一句空话,必将失去生命力和本有的色彩,无法久远[5]。

  以上内容就是记得网为您提供的5篇《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记得网最开心的事情。

篇三: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通用5篇)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1浅谈关于压疮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发生的以及院外带入的压疮者56例进行分组治疗统计并记录每组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压疮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痊愈时间显著提前结果滑石粉对Ⅱ期压疮水泡期疗效好。甲硝唑液、利福平、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对Ⅲ期压疮疗效好。

  [关键词]压疮

  护理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的,,因此压疮是长期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能使各期的压疮快速愈合,我科属于骨科,由于意外事故引起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不慎跌倒而骨折致使患者被动体位从而发生压疮者难以避免。因此,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期的压疮护理及治疗不断探讨和总结,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xxxx5年4月至xxxx7年6月所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不同期压疮患者共56例,其中Ⅰ期压疮20例、Ⅱ期压疮26例、Ⅲ压疮10例、将5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Ⅰ期10例、Ⅱ期16例、Ⅲ期5例,对照组: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5例。

  2.方法

  对Ⅰ期、Ⅱ期、Ⅲ期压疮患者两组同步护理措施保持床单和病员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增进营养摄入。

  2.1实验组护理措施

  (1)对Ⅰ期患者采用无菌方纱沾少许红花油局部涂擦,每天2-3次。(2)对Ⅱ期压疮水泡形成,将滑石粉同单层纱布包裹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小包,高压灭菌后备用。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蘸5g/L碘伏液(呈饱和状)直接湿敷褥疮创面,5-6次/d。再用备好的灭菌滑石粉小包置于水泡处并使其充分接触,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好。每天换药一次,水泡吸收后巩固换药1-2次,然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碘伏涂擦创面即可。(3)对Ⅲ期压疮:

  ①用碘伏消毒压疮及周围皮肤②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③用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创面④用利福平粉末配以无菌纱布铺于创面上⑤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以上步骤每天2-3次,始终保持创面干燥。

  2.2对照组护理措施

  ①Ⅰ期压疮采用30%-50%乙醇,用掌心局部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②Ⅱ期压疮对未破裂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消毒剂。③Ⅲ期压疮则根据创面情况按外科换药处理。

  3.结果

  实验组痊愈天数:Ⅰ期2-3d、Ⅱ期7-10d、Ⅲ期10-20d。对照组痊愈天数:

  Ⅰ期2-3d、Ⅱ期10-15d、Ⅲ期25-35d。.两组相比较,Ⅰ期压疮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Ⅱ期和Ⅲ期压疮愈合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4.讨论

  压疮按形成过程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深度溃疡期,根据不同期的压疮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有30%-50%乙醇及红花油按摩,Ⅰ期压疮能增加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使淤血红润处尽快消散。滑石粉具有腻滑感,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外用能保护发炎和破损的表面,吸收分泌物,促进结痂。Ⅱ期压疮由于炎性浸润、局部红肿、表面水泡形成,使用滑石粉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避免大量蛋白的丢失,促进水泡吸收和创面愈合。滑石粉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过敏及中毒的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甲硝

  唑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利福平粉末具有抗炎杀菌和使创面收敛的作用,红外线或微波理疗仪照射具有杀菌和保持创面干燥的作用。以上三种方法合用,可防Ⅲ压疮创面继发感染,从而促使创面及早愈合。

  5.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简单,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认识压疮的危险因素,认识其危害性,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结合三种方法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xxxx97:95-96[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2:7.[3]付惠敏.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报.xxxx5.26(8):767[4]卢爱莲.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xxxx0.15(5):285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2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康复存在重要意义,但要注意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外科

  引言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入输送器,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达到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目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30>5mm。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1.2方法

  用物准备: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物品1套。AMPiatzer封堵器,输送器由内心和外鞘组成,鞘管外径8~12F。直径0.035英寸、长260um加硬导丝1根。直径0.035英寸、长150cm导丝l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食管探头。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经6F端孔管置人长260cm的置换导丝,将先端置于左上肺静脉,沿该导丝送测量球囊导管至左房间隔缺损处,以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需在食管超声监测下调整球囊大小,确定此时球囊内的造影剂总量后完全回抽造影剂,将球囊导管撤至体外。术后注意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引起的并发症的护理。

  二、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三、讨论

  3.1术前护理

  重度心力衰竭、夹层动脉瘤、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多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心慌、气短或呼吸困难者协助取半坐位并吸氧。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1]。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前戒烟、戒酒2周以上。冠脉搭桥患者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服洋地黄类药者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停药。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高半坐卧位等,体验拍背的感受。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沐浴、更衣。测量身高及体重;备好胸片、胸腔引流瓶及术中用药。清洁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及首饰,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3.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成人加强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对全麻患

  儿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术中做好食管超声的护理,协助病人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包括药品及器械。与外科手术室保持联系,以便发生意外时行急诊外科手术。严密监护心电图、心率及心律、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术者立即处理。

  3.3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醒后,可采取高半坐卧位,有利呼吸和引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2],鼓励术后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等。手术后第2~3天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先坐床沿片刻,作深呼吸和咳嗽;再床旁站立,试着站立排尿,并稍走动或椅子上略坐片刻,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及恶心、呕吐消失后,可逐步进食。其他术后6小时可逐渐恢复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每4小时1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给予定时吸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左房压、氧饱和度、引流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的变化。遵医嘱予以补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严格掌握输液、输血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正性肌力、血管扩张等特殊药物时,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预防切口感染。一般胸部切口7~9天拆除缝线。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者按其护理常规。禁食及留置胃管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

  3.4并发症及处理

  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有关。送出远端关闭器并贴于房间隔后,应在彩色超声心动图帮助下调整关闭器位置。小量残余分流且临床无症状和体征者,待术后1~2个月内,血小板、纤维素沉着,内皮细胞、肉芽组织形成,逐渐将分流缝隙覆盖。中度以上单一处的残余分流,可在术后6个月~1年之间再次行分流处的关闭术[3]。

  封堵器故障常因术中操作不当、封堵器过小或过大,造成封堵气

  移位、变形或脱落。术者操作技术应熟练,封堵器选择要适当,放置位置要准确。

  由于封堵器过小或移位造成残余分流,高压喷射引起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封堵PDA尽量完全。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和激素治疗,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外科手术。术后严密观察尿量、颜色及尿常规。

  一、“特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围绕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为切入点,设计“特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理念上与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接轨,具体方案又具中国特色及中南大学特色的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的医学人才。

  2、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原则目前全国有十余所高校设立了特种医学专业,如中国医学科学院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中南大学“特种医学”课程体系设计将综合各高校“特种医学”学科特色,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保证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向性,凸显本专业学科领域前沿性问题的同时,注重掌握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3、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引进人才、组建教师梯队。在师资上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梳理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建立全新的优化课程体系。基于对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原则,在对国内重点院校特征医学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校特种医学专业的培养的方向为细胞移植辅助组织修复研究,肿瘤放射治疗前后分子影

  像评估,肿瘤放疗抵抗的生物学评估研究,生物医学新材料与放射增敏的研究,就业环境与职业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运动创伤修复研究。

  (3)协调发展,互相渗透,科学设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运动医学与影像医学的交叉,运动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医学的交叉,职业病学与毒理学的交叉,影像医学与细胞生物学的交叉。

  二、总结

  综合性大学的众多学科为我们建立了学科交叉的平台,但是,学科交叉不仅仅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组合,应该是思维方式、科研思想与方法的交叉融合。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形成的“特种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和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赞许,但一个专业特色成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完善,同时还必须通过毕业生在对口单位中的若干年实践进行检验。所以,培养“特种医学”复合技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3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性治疗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各地血液透析室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如何加强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血液透析从业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血液透析由反渗水、透析液、透析器和透析机四大系统构成,其四大系统与临床医学工程密切相关,随着透析个体化发展趋势,合理选择透析液和透析器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且离不开专业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严格的管理。

  1、医学工程人员工作职责

  按照卫生部对透析管理的相关要求,2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1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保障临床血液透析治疗顺利的进行,应对透析室医学工程人员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在透析治疗中,工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通讯工具通畅,做到随叫随到。在设备使用前应例行安全程序检查,包括水处理系统的检查和质

  控工作及透析机开机自检,发现故障及时排除[6]。按医嘱为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浓缩液,配合护士调整相应参数。患者治疗开始时医学工程人员应主动巡视、检查透析机的运转情况,并认真做好机器运转、维修及保养纪录。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对患者治疗进行调整。透析结束后必须进行热消毒或化学消毒[7-8]。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透析液配比、除气装置、超滤量、血泵及漏血检测等关键步骤、部件的维护,对设备的维护、调整和零部件的更换均需详细记录,以便维修时能快速查找出故障,及时修复并重新投入临床使用。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参数精准。

  2、建立透析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透析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透析设备档案管理、医学工程师岗位职责、血液透析设备使用及保养记录、水处理设备检测记录、血液透析设备维修记录以及血液透析设备消毒记录等,旨在提高血液透析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杜绝人为损坏,保证透析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在用血液透析设备建立详细档案,要求医学工程人员在规定时限及时录入各类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故障事件信息。同时,应定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分析报告,为设备维护、维修提供原始资料,对血液透析设备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安全使用。

  3、加强血液透析设备维护保养

  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护是保证血液透析设备完好率关键性措施。血液透析设备需要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按照厂商建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电导度、温度和超滤值等参数的校准。对每台透析设备建立独立档案,跟踪记录安装、调校、维修及保养等数据信息以便管理。

  4、注重专业培训

  目前,国内透析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医学工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掌握透析机电子机械方面知识。应组织血液透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专业讲座,采用不同形式对血液透析专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真正具备管理、保养、使用和维修能力。同时,医学工程师应定期对临床使用血液透析装置的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减少由于工程电气性错误操作导致的机器损坏。

  5、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先进的血液透析设备不断更新和应用于临床。运用科学的医学工程专业管理方式,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是每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实施医学工程人员在血液透析科室定编、定岗和定位,使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4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xx级护理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23名为调查对象,在20xx年7月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依据调查目的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参照天津市《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执行手册》中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应对输血反应,第二部分为应对化疗药外渗,第三部分为应对针灸刺伤。其中,每部分答对60%者为具备应对该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护生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填写,25min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且在应对输血反应、化疗药外渗和针灸刺伤这三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护生初步具备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发生输血反应时,96.75%的护生知道应该立即停止输血,68.29%知道应该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50.41%的护生知道应该将余血送检。但是,所有护生均不知道如何预防输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仅2.44%的护生选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说明,尽管输血反应的救护是护理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但是护生在实习前仅仅具备了最基本的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而不具备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同时,护生也不能将心理护理知识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就是说,护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以拓宽学生的应急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3.2护生不具备应对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在化疗药外渗时,护生完全不具备处理能力。尽管她们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立即停止输入药物,但只有24.39%的护生知道应保留原针头,连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或血液以减少渗漏的液体量,而不是直接拔出针头。此外,仅有23.58%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药物对肢体的进一步损伤;仅10.57%的护生知道应该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尽管25.20%的护生知道化疗药外渗时应该进行局部封闭或者根据药液性质注入拮抗剂,但他们均没有答出正确药物名称。当前,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外渗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和发生炎症反应,还可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以至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关于应对化疗药外渗的相关知识多散在于内科和外科的各个章节中,且并未涉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该开展化疗药防护的专题讲座,使护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化疗药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以及根据化疗药

  选择相应解毒剂进行局部治疗的能力。

  3.3护生具备应对针灸刺伤的能力

  46.34%的护生具备应对针灸刺伤的能力,这也是本次调查中通过率最高的一项。这可能由于护士是针灸刺伤的高危人群,所以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经常涉及针灸刺伤的应急处理方法。针灸刺伤可导致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因此,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护生不仅要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伤口,还要查看患者的病历,并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分别向教学老师、护士长、医院感染科和当地疾病防控中心上报。但本次调查显示,96.75%的护生不知道针灸刺伤后应该查看患者病历,64.23%的护生不知道针灸刺伤后应该上报。因此,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加强预防针灸刺伤和针灸刺伤后预防病原体感染的应对能力的培养。例如,如果护生针灸刺伤后怀疑伤口被HBV感染,护生应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监测。如果护生针灸刺伤后怀疑伤口被HIV感染,应尽快做HIV抗体检查,并根据感染的危险性在伤后1~2h应用抗病毒药物,从而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综上所述,护生实习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低。尽管护生初步具备了应对针灸刺伤和输血反应的能力,但不具备应对化疗药外渗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教学老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便提高护生应对输血反应并发症、针灸刺伤后伤口被不同病原体感染和抗肿瘤化学药物外渗的能力。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

  篇5「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关键词」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

  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

  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

  2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

  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篇四: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2)护理毕业论文篇3浅谈涉外护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

  涉外护理专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国际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据统计,欧美等国家每年的护士短缺人数已达到20万,每年需从第三世界国家引进约10万名注册护士,随着国内涉外医院的增加,国内对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涉外护理专业具有巨大的就业空间。2012年,涉外护理专业正式纳入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开始作为独立专业招生。但是,我国涉外护理教育的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成型,大多数学校都采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外语课程学时的模式,与国外护理教育相比,在护理理念、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

  一、涉外护理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1.国际性护理人才短缺

  发达国家护士短缺已持续数十年,虽然各国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但忽视短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并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美国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1年美国护士的缺口接近13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人;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也同样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2],护理人员如此匮乏使得这些发达国家把眼光投向中国,这就为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就业机会。

  2.国内就业压力大

  由于近年来护理院校的不断扩招,护理人才倍增,同时护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也就日益严峻,我们选择人才输出,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外人才短缺问题,也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要培养的是即具有普通护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又具有适应涉外护理岗位的专长,在获得相关国际资格证书之后,可以在国外从事常规护理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国际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向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转变。减少了医学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人文社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让学生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

  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3]。

  2.国内各院校涉外护理人才培养

  一是主要表现在强化涉外护理专业外语特色上,增加外语学时,增设专业外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二是部分院校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适当增加符合国际惯例方面的课程。三是在一些研究与实践中课程按照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优化重组,提高了实践学时比例。四在涉外护理课程设置研究中,注重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4]。

  三、涉外护理班外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安排

  1.存在的问题

  1.1外语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入学时的外语成绩相对薄弱,并且外语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外语的毅力不够,有很多学生尽管十分想出国就业,但是由于外语考试的分数达不到相应国家的要求,这是导致许多同学不能出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1.2外语教师不足。想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一定要有相应的外语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督促作用没有充足的外语教师,使得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学习效果欠佳,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涉外护理外语教学质量不高。

  1.3缺少教学经验。目前,涉外护理教学中的公共英语和护理专业课教学任务分别由外语专业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承担,由于外语教师对于护理专业知识并不熟悉,护理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还普遍达不到―个较高的层次,难以胜任专业外语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外语和专业知识学习时不能做到很好地结合。

  2.改革措施

  2.1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模拟情景的角色扮演和在信息技术基础上虚拟情景构建,在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涉外护理师资标准,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建立国外导师制、鼓励教师参加国外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应学历教育、国内外培训、临床实践等方式,更新教师教育思想,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使其与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接轨,并在分配上对涉外护理教师采取倾斜政策。常年聘请外教,加强英语教学。

  2.3突出涉外护理特色,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分为公共英语(公共基础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2部分,分别占总学时的17.06%和4.66%;另外,增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般情况,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出国就业的热情。

  2.4体现与国外护理教育的接轨。通过开设英语国家概况、社会学基础、家庭护理等课程,加强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和法规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专业课程在把握国内高专护理教学内容主体的同时,增加国外较为常见疾病的相关护理。

  四、涉外护理班雅思培训

  1.目前我校雅思培训安排

  现阶段我校的学生进行雅思培训是在第二学年的7月份,之前学生并没有开设任何关于雅思的课程,只是在7月份才开始进行专项的雅思培训。

  2.改革建议

  在新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雅思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什么是雅思,并主要针对雅思考试,使学生继续加强和巩固公共英语的学习,掌握考试技巧及规则,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努力达到雅思5.5以上水平。

  五、涉外护理班学生输出

  1.根据所去国家的不同,出国就业前期需要投入的费用相对较高,部分家庭承担不起这些费用,这是一个影响他们选择涉外护理专业的现实因素。

  2.出国费用较高是造成学生不愿出国的重要因素。多数学校护理人才出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中介公司介绍,而这种途径的费用较高,限制出国人才的数量。

  护理毕业论文篇4试谈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当前的护理教育很多学校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人性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本课题研究团队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通过研究了解该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针对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4年4-5月随机抽取该校护理系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学生共7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0人,女生660人,年龄19~23岁。其中2010级和2011级各200人,2012级300人。

  1.2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尔后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展开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为93.4%。

  1.3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的主要内容有:①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②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③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调查资料经过核实与纠错后输入计算机,建立Foxpro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2结果

  2.1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中认为很有必要者占28.9%,有必要者占52.9%;明确表示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者占13.8%,有4.4%的学生不知道要不要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清楚。表1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0.9%)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有54.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增强其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部分学生(32.7%)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护理职业素养;极少部分学生(3.4%)认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无任何作用。调查发现,本科护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公共选修课和图书资源,有少部分学生(33.9%)认为参加校内各种活动也能获得所需人文知识,有17.1%的学生认为医院见习和社区护理实践等途径也能获得人文知识,只有17.7%的学生认为能通过人文课程学习获得所需人文知识,这反映了学校的人文课程教育不理想。

  2.2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

  在提及“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等概念时,21.5%的护生表示“听说过,且清楚这些概念”,绝大部分(占76.8%)护生表示“听说过,但不清楚这些概念”,有1.7%的护生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些概念”。对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显示,护生对于历史、文学、哲学知识的掌握分别为69.7%、49.5%和42.3%,可能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涉及大量的历史文学和哲学知识以及中学阶段所学有关;而法律和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分别只占23.4%和12.6%,说明学校对护生伦理法规和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有待加强。

  2.3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针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文

  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人文课程数目太少、设置不合理;另外有47.7%的护生认为学校“缺乏优秀的人文教师和学者”,导致已有的人文课程授课质量差,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见表3)。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②人文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完善,尤其是人文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滞后、手段陈旧,人文课程不固定且随意性较强;③护理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④缺乏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对人文教育的监管不够;⑤缺乏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2014级本科护生开始,契合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力改革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改革措施概述如下。

  3.1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我们重新提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向师生大力宣传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尤其是要让护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护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护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发展。在教学改革中,我们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专业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人文讲座、新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社区志愿护理服务等多种途径,创造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管齐下达到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3.2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以“精简基础、突出护理、增加人文、强化实践、注重素质、凸显能力”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文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规律,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贯

  穿于本科护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上,整合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增加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如《护患沟通与交流》,增加原有的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的学时,强化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相互渗透。同时,精简和压缩医学基础课程,打破原有的医学基础课、护理基础课、护理专业课这种老三段式课程结构设置,实施模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从繁重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也为人文教育腾出更多的时间。

  3.3改革教学模式,创建人文学科特色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学生普遍反映人文课程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教学手段非常陈旧,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低。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革后,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导入法、翻转课堂、反思性教学、幕课和微课教学等,重视专业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3.4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护生未来的护士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本次调查发现,该校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医学和护理学知识缺乏,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严重不足。因此,根据该校师资及人文课程特点,在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①由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如《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②护理专业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后,进行《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礼仪》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③由相关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知识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后,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形体训练课和健美操由体育教师承担。

  3.5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护理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评价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三位一体”(即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不断完善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单一评价模式,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逐渐建立综合性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不再侧重考查知识的记忆力,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3.6创建校园人文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凸显校园文化功能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营造良好的护理人文教育氛围,我们在护理实验楼内摆放南丁格尔塑像、悬挂南丁格尔获奖者生平事迹人物画像等,通过各种物质载体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达到启迪和醒世的作用。通过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演讲会、辩论赛、画展、每周末下社区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增设了形体训练、健美操等体育教学项目。努力构建富有活力、高尚的文化环境,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提升护生的文化品位,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努力培养出能开展整体护理的合格护士。

  随着疾病谱、健康观和人口结构的改变,护理的人文性越来越重要。高校培养出的本科护士需要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因此,各高校都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篇五: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

  学

  生:某某某

  指导老师:某某某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静脉输液外渗,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输液外渗的现象。

  [关键词]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静脉输液是根据病情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下经静脉直接输入体内的方法,也是确保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危重病员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1]。因此,作为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静脉输注液体外渗至血管周围组织时,也将会依液体种类对病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轻则引起局部皮肤肿痛,重则导致血管周围组织炎症以及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于造成组织坏死。所以为减轻病员的痛苦,令患者早日康复,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

  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2]。当外渗现象出现时,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开展,更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导致外渗的种种因素,为预防此类现象出现打下基础。

  1.1患者的实际情况

  1.1.1新生儿

  新生儿因全身均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紫青,一般与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养影响,使其易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外渗。

  1.1.2婴幼儿

  婴幼儿在穿刺过程中易发生哭喊,挣扎等不配合举动,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的紧张言行会对护理人员增加压力,给穿刺和固定工作带来难度,引发输液外渗概率要高于成年人,所造成伤害也较成年人更大。

  1.1.3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容易发生液体外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减退,行为控制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针头移位或静脉破损,加之,老年人反应迟钝,痛阈减低,也是造成外渗加重的重要原因。

  1.1.4重病患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3]。

  1.1.5缺乏感知的患者

  此类患者可能接受了药物麻醉或是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不能正常地表达身体感受,如出现无意识肢体抽动等突发状况,很可能导致外渗现象,且病员无法表述机体疼痛,若未及时发现,会令机体损伤程度变得更大。

  1.2护理人员技术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因素,专业知识不过硬,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选择血管失当,穿刺技术不熟练,这些行为将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出现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针头固定不当,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针尖顺静脉外膜划破血管壁,药液外渗于皮下。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给药方法不当,使用发生外渗概率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高的钢针,大力推药,忽略病人心理护理造成病人精神紧张、不合作等现象。

  1.3理化因素

  包括输液时环境的温度,溶液中不溶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速度、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4]。

  1.4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引起,主要药物包括: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长春新碱;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5]这些药物一般会影响血管周围渗透压,改变血管壁通透性,或是多次施药后令静脉变得更为脆弱,因此将导致输液外渗的几率和风险大大增加。

  1.5疾病因素

  1.5.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血管壁损伤大,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1.5.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1.5.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1.5.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5.5凝血机能有障碍的病人,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于血管壁之间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的间隙封闭不足,导致药物、血液渗漏。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血管内药液从针眼外渗。

  1.6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怀疑,或第一次穿刺不成功,都会对护士的心理产生影响,护士自身就会质疑自己能不能穿刺成功,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2外渗导致的机体损伤类型

  在了解了可能导致输液外渗的各项因素后,护理人员应当进一步了解输液外渗对病人的身体所造成的损伤类型,从而做到及早预防,对症下药,将护理工作做的更加扎实。

  2.1血管损伤

  良好的血管是进行静脉输液的基础,而发生输液外渗时,首先受到损伤的就是血管,除了机械性的损伤,还会随着外渗的发展产生其他损伤。通过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发现,注射液体及微粒从血管内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可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甚至发生堵塞[6]。

  2.2局部组织损伤

  轻者会产生麻、肿、胀、痛等各种刺激性的机体反应,重者则会在炎症和药物毒性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局部组织坏死,尤以化疗药物的伤害性大。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关节僵直和功能性障碍。

  2.3深度组织损伤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属于少数现象,由于渗漏量过大,导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压迫骨筋膜,阻碍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废物堆积,改变血管通透性,直至形成骨筋膜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

  2.4累积损伤

  由于长期的输液史所产生的血管损伤及血管壁破坏,造成血管弹性差,穿刺难[7],易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

  3输液外渗的预防方法

  在了解了输液外渗可能导致的机体损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外渗现象发生,对于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花费,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3.1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在实际的日常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和就医患者的巨大数量差异,使得向每一位患者详细地解释输液外渗的预防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于血管条件好,有家属陪护的患者,进行简单说明,不可随意调整滴速,避免大幅度活动等,并请家属帮助照看。而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病史,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除了对家属的详细说明出现外渗现象的判断标准,若出现外渗则立刻通知护理人员,还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力争将危险降至最低。

  3.2合理选择穿刺静脉

  为减少药物化学性刺激,应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对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于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选择较粗的血管;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血液病、肿瘤等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划;使用有发泡作用的药物,应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和肘窝部静脉。另外,应避开病变部位的静脉,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注意个体差异及不同疾病的血管特点[8]。除此以外,还应该遵从由远到近选择的原则。如何正确的选择血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局部位置解剖十分熟悉,才能确保选择血管时不会出现纰漏。

  3.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和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避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确保针头留在血管内[9]。

  3.4提高穿刺成功率

  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高标准严要求,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术,提高穿刺操作成功率,争取一次成功。要注意避开活动量大的关节等处,且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机械损伤。若患者需要进行连续的静脉滴注,则可对双侧肢体交替使用以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5正确的拔针方式

  输液完毕后,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10]。

  3.6局部用药保护

  利用一些药物对血管的作用,使血管保持扩张状态,从而减少外渗,延长可输液时间,例如,使用硝酸甘油贴剂,凭借皮肤组织对硝酸甘油的良好透过吸收性,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

  4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即使做了充分的预防工作,还是有可能发生输液外渗的现象。因此,这类情况出现时,如何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进行妥善的处理,也是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必要的知识。

  4.1更换输液部位

  护理人员在发现外渗现象的第一时间,就应当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清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11]。并且在拔针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另有临床实践证明,在关闭输液器开关的过程中,约有0.2ml被挤出,而通过拔针时预先折叠距头皮针针头2cm处的输液管,仅挤出0.01ml液体,几乎不引起局部肿块增大,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采用。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2热敷

  早期且范围小者可进行局部热敷,主要用于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渗漏,但禁用于化疗药物外渗[12]。其原理是通过局部升温,扩张血管,改变血液循环状况,从而减轻水肿,促进机体恢复,对于由其他血管收缩剂导致的外渗同样具有处理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效果较好。

  4.3冷敷

  适用于早期局部非炎症性水肿,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减少渗漏,麻痹末梢神经,减少痛苦的作用,对于红霉素和抗肿瘤药物外渗同样有效,但在采用该方法时应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冻伤。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温度,不仅可以减少局部余热对周围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局部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13]。

  4.4局部封闭

  适用于化疗药物外渗,可用利多卡因100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4ml在包块底部选择三个点平行于皮肤进针,从而更好地阻止外渗药液与组织结合。

  其中,利多卡因有麻醉,止痛,轻微扩张血管的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炎症因子的扩散,阻碍磷脂酶a2的活性,中断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14]。

  4.5中医疗法

  适用于长期注射的药物导致的注射部位静脉壁炎性渗出,一般采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取外敷的方式进行处理。

  4.5.1马铃薯外敷

  可采用具有化瘀散结、理气止痛功效的马铃薯片敷于患处,既可以治疗外渗,还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病几率。

  4.5.2芦荟涂抹外敷

  芦荟属于百合科植物,味苦而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利血的功效,其中富含的多种化合物对于解决输液外渗问题都具有一定作用,比如,芦荟乌鲁新可以覆盖于炎症表面促进细胞再生;芦荟酊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异柠檬酸可以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芦荟素更是可以增强血管壁弹性。在药效良好的基础上,使用芦荟处理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上,只需洗净后,去除刺及表皮,每1h涂抹2~4次,若是患处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结合每1h外敷1~2次的方法进行治疗。

  4.5.3如意黄金散

  而针对静脉炎外渗,还可以采用如意黄金散15g置于无菌容器内,用食醋调制成糊状,先用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干,避开穿刺点1.5cm将调制好的如意金黄散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cm,范围超过患处1cm,穿刺点外用1.5cm×1.5cm无菌干燥纱布覆盖,用保鲜膜将涂药处覆盖,胶布固定,2小时后取下,1天2次[15]。

  4.6其他处理方法

  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灵活地选择其他更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例如,某医院在临床中以早期常用的95%酒精为溶剂,加入了牛黄解毒片作为溶质,使药棉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用塑料布包裹固定,保持患肢抬高,24h内即可见效;或者是合理地利用药物相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互拮抗的特性,以此对抗外渗药物的损伤效应,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或是采用联合疗法,对坏死局部组织进行手术切除,对于水疱进行抽取后再进一步处理,佐以超短波理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护理

  4.7建立外渗处理记录

  在发现了外渗现象并进行处理后,应当详细记录下外渗药物的名称,发现时间,注射部位,渗出范围大小,患者的局部观察,处理措施,主治医生等信息,方便日后的跟踪治疗和出现事故时的调查和追究。

  4.8心理指导

  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告知其关于外渗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抛开思想压力,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小结

  护理工作关系着病人的健康,护理人员更是医院和病人交流的纽带,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把护理工作做好,不仅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十分熟练,更要关心患者的内心健康,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关心患者,充分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缓解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冲突,这不仅对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漫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长的护理生涯中也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单就输液外渗这个问题来看,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进行定时巡视,一旦出现任何外渗,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而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输液史,在病历不够充分详细的情况下,对我们开展预防工作是有利的;在对静脉输液外渗治疗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患者和条件,选择效果好成本低的方式来进行外渗处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静脉输液外渗是一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只要有静脉输液,就会有药物外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6致谢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吕长淮老师。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吕老师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使我受益匪浅。本论文的完成,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宿州电大对我的培养,感谢电大所有老师及同学对我的帮助。最后要感谢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作者。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范晓燕,齐海峰.静脉输液临床潜在问题的观察及护理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B,2011,30(12):170-171.[2]李静凯.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30):123.[3]金植芬.临床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216.[4]赣利,李进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78.[5]穆云侠.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24.[6]林桂荣,刘京凤,王恒珍.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2):71.[7]薛银芳.输液外渗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5(4):919.[8]许永华,李桃兰.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防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5):164.[9]戴建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0-11.[10]郭晓红.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2881[11]布丽萍.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6.

  15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12]张丽华.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卷(8):757.[13]陈莉莉.两种方法处理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10,9(2):78.[14]周书萍.静脉输液外渗对机体损伤的防止进展[J].全科护理,2010,8(2):453.[15]张磊,岑金梅,梁香梅.金黄散外敷用于胺碘酮致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2007,15(22):6.

  15

篇六: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实验教学情境领导理论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现该理论的推广。方法:将2013年1月到6月采取传统授课方式的班级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到12月采取情境领导理论教学的班级为实验组,分别有45名学生,为期半年,比较班级学生成绩考核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班级学生中有43名学生合格,合格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9.01,P<0.05)。结论: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更加全面地深入体会情境,学以致用,全面提升教学的满意度和合格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情境领导理论;应用效果

  专业的护理知识将直接影响着临床患者的预后水平,因此,目前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护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才能顺利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而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接受实践锻炼,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护理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工作内容的大好机会。只有通过护理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根据课堂的动态教学,让学生能应对多样化的现实活动。而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科曼(A?Korman)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的观点,认为通过情境理论教学,在环境教学中,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1]。为此,为了探究情境理论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下面采取随机对照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不同的授课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6月采取传统授课方式的班级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到12月采取情景领导理论教学的班级为实验组,分别有45名学生。实验组中男性20名,女性25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0±1.0)岁;对照组中男性23名,女性2名,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5±1.5)岁。两个班级学生

  在性别、年龄以及课堂满意度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个阶段的不同教学模式的实施均由同一名教师授予。

  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即教师以板书为主,并且结合相关的视频等进行展示教学。实验组学生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情境现场指导进行教学。教师与两名学生共同参与情境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作为护理指导人员,其中一名学生为就诊患者,另一名为实习护士。实习护士先诊断患者基本症状,然后指导护士对其进行指导、监督以及支持等模拟教学。教师将初步诊断和护理的流程演练一次,然后由两名学生进行练习,以让学生能掌握护理的要点和技巧。最后通过学生的示范教学,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操作动作,并详细记录流程,提出问题并探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评估其态度等,如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练习,充分合理分配课堂的教学时间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采取授权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外操作练习,选拔出优秀的学生,然后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和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气氛。

  3.观察及评定指标

  研究前对班级学生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并统计合格率;实验后,再次考核并统计。同时,自制满意问卷调查,学生自愿填写对授课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统计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满意度为(78.5±4.5)分,实验组为(93.5±3.0)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7.98,P<0.05),详见表1。2.两组学生考试合格率比较实验组经过上述教学后,单元考核中有43名同学合格,合格率为95.6%,较教学前明显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由于护理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护理实验教学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护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动态性发展的课程。[2]随着外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人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实战能力,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不只是领会了理论知识就行,而是必须经过课堂的不断学习和练习才能实现目标。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息息相关的。然而,目前我国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分布基本为7∶3,仅通过30%的实践教学是很难以培养和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3]往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眼高手低”的理论性人才,真正实践时,就会无所适从,这与目前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因此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创新。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我国对护士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情境领导理论逐渐深入教师的心中。罗翱翔等人的研究证明,通过模拟情境实验教学,本科护理专业人员的学习水平和实战能力最终得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在医院工作实践中证明,情境理论在护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并且由本次研究的结果也可以再次证明,护理实验教学中引入情境领导理论进行实践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并且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本文研究中,实验组通过“指导—练习—演示—思考”的教学模式,在一种现实情境模拟教学中,学生最终能通过直接观察发现和掌握护理的要点和技巧,并且教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说服式参与教学和授权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实践的主体,最终达到实践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战略目标。最终实验组取得满意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为(93.5±3.0),且班级学生考核的合格率达到95.6%。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如下意义。[4]①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实践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学习和参与实践。情境领导理论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取得满意效果。其从实验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充分合理地将课堂有限的时间分为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时间安排为节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自身;并且教师通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通过评定之后,让优秀的学生能自主完成训练,采取授权式教学,针对水平较优秀的学生,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真听课;教师最终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实时的动态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不断将学生之间进行对比,挑选优秀的护士生,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和关爱,促进课堂情境的营造,有利于营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全面提升学生对课堂以及教师的满意度。②提升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通过情境领导教学的实践课程,学生在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能树立和形成一种时间观念,能争分夺秒地开展护理工作,并且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良习惯。通过意识改变学生的自我行为,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正如应菊素在其研究中得出,在护士长管理中实施情境领导理论引导实践,最终护士长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5]此外,闫雪华在其研究中提出,情境领导理论在门诊护士中的应用也得到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6]且周宏珍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情境领导理论的应用还能缩短课堂知识教学的时间,将课堂效益最大化。[7]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之有非常大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在护理实验教学课程中加以情境领导理论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深入体会情境,学以致用。全面提升教学的合格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彭淑辉,徐丽青,李元,等.情景领导理论在急诊进修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55-56.

  [2]张向芬,刘利华.情境领导理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88-89.[3]罗翱翔,陈垦,由天辉,等.情境式模拟实验教学对提升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110-112.[4]单蓉.情景领导理论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72-73.[5]应菊素.运用情景领导理论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7-38.[6]闫雪华.情景领导理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3):244-245.[7]周宏珍,周春兰,张立颖,等.情景领导理论运用于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8):71-72.

推荐访问: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 毕业论文 护理学 本科